昆明呈贡新区失地农民就业问题调查:以大河口为例

2017-03-10 07:00:32艾丽曼
红河学院学报 2017年1期
关键词:补偿款失地农民河口

艾丽曼

(云南民族大学云南省民族研究所,昆明 650500)

昆明呈贡新区失地农民就业问题调查:以大河口为例

艾丽曼

(云南民族大学云南省民族研究所,昆明 650500)

昆明呈贡新区的建设开启了农民土地被征收的过程,大河口从传统农业村转向城镇化后,劳动力难以实现就地转移,出外租地、打工成为村民谋生的主要手段。从农民转为市民,后续对城市生活的应对和适应需要一个漫长过程。而土地作为一种情节,将长久存在于他们深层的精神依托中。

失地农民;就业;大河口

一 研究背景

2003年云南省省委、省政府做出了加快现代昆明发展的战略决策,提出了“一湖四环、一湖四片(城)”的战略构想,昆明城市按北城(主城片区)、东城(呈贡片区)、南城(晋宁片区)、西城(海口片区)进行规划,力争到2020年,城市建成规模达460平方公里,城市人口450万。①呈贡新区作为未来云南省教育文化中心、昆明市行政中心和滇中城市圈经济发展的核心区,先行启动建设。

“呈贡”为彝语地名“柴谷”的译音,意为盛产稻谷的海湾坝子。因靠近滇池,气候温暖湿润,土地肥沃,以生态农业、瓜果蔬菜和鲜花种植业为主,地区生产总值和农民人均纯收入在昆明市处于前列。原呈贡县包括龙城镇、洛羊镇、斗南镇、吴家营乡、大渔乡、马金铺乡160平方公里区域。2008年5月,呈贡县马金铺乡、大渔乡、洛羊镇由呈贡县人民政府分别委托昆明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管理委员会、昆明滇池旅游度假区管理委员会、昆明经济技术开发区管理委员会管理,由四个功能区构成:北部王家营作为现代物流和制造业区;西部斗南作为国际花卉交易中心;中南部吴家营作为国际行政商务区、大学发展用地和居住区;建城区与滇池环湖公路之间建成高标准花卉产业示范区。 现已初步形成40平方公里城市建成区,人口突破40万。

在新的城市发展战略部署下,呈贡新区开始了农村城镇化,农民土地被征收的过程。新城建设开始后,31万呈贡人由农民转变为市民,呈贡第二、三产业发展滞后,农村劳动力难以实现就地转移,失地农民的未来发展成为新城建设中的关键问题。

农村城镇化是由传统农业社会向现代城市社会发展的历史过程,是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其有三层涵义:一是农民市民化,人口规模扩大;二是农业用地转化为非农业用地;三是农村产业转化为城镇工业和服务业。在农村城镇化进程中,土地城镇化是必经过程,即农村土地转变为城镇经济社会用途土地的过程。农村土地征收是国家根据公共利益的需要,依法强制将原属于农民集体的土地收归国有的行为。农村集体土地一旦变成建设用地要首先经由政府征地变为国有土地,再按政策给农村集体和农民进行补偿。其中征地补偿是征地问题的核心,也是争议最大的问题,而农民再就业则是关乎自身、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所在。

二 田野点概况

田野点大河口村(现称大河口社区居委会)属大渔乡(现称大渔街道办事处),位于滇池东岸,面积25.7平方公里,滇池湖岸线长14.7公里,是呈贡县滇池湖岸线最长的一个乡镇。昆玉高速公路和昆洛公路从大渔东部而过,松白公路贯穿乡域南北,是进入呈贡新区的南部门户区。原大渔乡辖7个行政村即大渔、月角、大河口、海晏、新村、常乐、石城,有23个自然村,现由昆明滇池旅游度假区管理委员会管理,未来将发展为以特色生态、文化、旅游、医药产品开发利用、高品质居住区、特色生态产业为支柱的休闲之都。

原大河口村辖4个自然村,大河口村、中和村、罗居村、土居村,9个村民小组,户籍人口2690,以汉族为主,常驻流动人口198,②来自昭通大关县、鲁甸县、巧家县,主要给当地村民种地打工。行走在大河口,两三层高的白色砖瓦房中点缀着黑色的木质老屋,有的几近坍塌,屋前屋后是村民利用零星空地种的蔬菜。村子的西头矗立着魁星阁,供奉着魁星。据村民介绍建于清朝中期,文革被毁,2007年重建,看护魁星阁的都是女性,年长的已经80多岁。经历了动荡和破坏,魁星阁仍然顽强地延续着村民的信仰。和村庄遥相对望的32层高楼是村民的安置小区,而村民们似乎没有多少热情,依旧对老的居住地流露出留恋和不舍。村口离最近的公交车站C85还需走20分钟的路程,村民的出行并没有因为新城的建设变得快捷方便。矗立在公路旁边的大河口,和其他的村庄一样,被周围不断耸起的高楼大厦包围,面临着即将拆迁的命运。

三 大河口的变迁

作为中国农村土地上一个普通的村庄,大河口的命运同样是随着国家政治和经济制度的变化而变化的。大河口是传统农业村,最早以种植稻谷为主。1984年实行农村土地制度改革后,每个村民加秧田和自留地平均分得1亩土地。1989年有人开始尝试种蔬菜,出现种植模式的初级转型。1992年开始大规模土地经营转换,大批村民经营蔬菜、花卉,广东、广西、福建、成都、重庆的商贩涌进昆明做蔬菜生意。1996年到1998年大河口村经济腾飞,亩产毛利润达到1.5万到2万,净收入1亩1万到8千左右,1家3口纯利润在3万左右。花卉、蔬菜直销广州,有的菜品好直销深圳,再销往香港。种蔬菜花卉村民主要雇外地工干活,自己只需负责浇水、打药、施肥、卖菜相对轻松的活计。

2003年现代昆明发展战略决策提出,呈贡新区启动新城建设,大河口面临新的际遇。从2006年开始零星征地,每亩征地补偿款85000元,2009年每亩征地补偿款提高到175000元,2010年除村庄占地面积,3200多亩耕地全部征完。土地补偿款以每亩补偿款金额×征地总数÷人口数计算,地多人少村民分得补偿款多,人多地少分得就少,如第7村民小组每人分得21.7万,第8村民小组每人15万。土地补偿款全部兑换村民手中,村委会没有提留。房屋置换以土木结构1平方米兑换0.8平方米,砖木结构1平方米兑换1平方米的规定执行,每人可以分得100平方米的安置房面积,超出原有住房面积的部分以每平方米480元的价格购买。人口数以户口在本村为依据,没有迁出户口的即使本人不在村里居住,同样可领取土地补偿款。过去一般女性出嫁户口也会随之迁出,现在多是独生子女,女儿外嫁不迁户口是普遍现象,如果对方村子经济条件比自己好,也有愿意把户口迁出去的。独生女中招赘婚现象增多,主要是在本村打工的外地偏远山区人家的孩子。离婚的妇女只要户口在本村,仍有土地使用权。征地开始后,村民基本是人动户口不动,2009年以后户口迁入及出生孩子没有征地补偿款。

对于男性60岁女性55岁的村民,养老保险采取昆明滇池旅游度假区管理委员会出资80%村民出资20%的比例购买,每月可领取465元养老金。1986年前出生的村民可以购买城镇居民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全部由昆明滇池旅游度假区管理委员会出资,对于养老和医疗保险的政策,村民普遍表示满意。

2012年大河口村民的农村户口全部转为城镇户口,与其他地方的失地农民一样,无地可种后,单纯依靠政府的土地补偿款显然不是长久之计,如何维持和提高现有的生活水平,在失去土地之后不至于生活没有保障,是每个村民的心头大事。

四 个案分析

据调查,村民在征地后对生计方式的选择主要是不同年龄段采取不同方式。老年村民对于自己未来的日子担忧不大,所得征地补偿款一部分给子女用于结婚、购房、经营生意,剩余存入银行,只要身体健康不得大病,利息加上养老保险作为日常开支基本足够。他们担忧的是子孙未来的生活,没有土地作为保障,没有固定工作,他们的前途会是怎样。

由于大多数失地农民文化素质和劳动技能偏低,在务农以外的其它工作岗位竞争中处于劣势,难以找到新的就业机会。中年村民有的在呈贡各高校、住宅小区、公园从事盖房、修路、保安、清洁等工作,少数开出租、出外租地、租商铺。对于五十多岁的村民,出外找活干岁数大,呆在家里又闲不住,一些村民表示只要有活干能挣钱就行,苦累不怕,但是这类收入不高的就业岗位也很难找。

因为受教育程度不高,年轻的村民在未征地前以在本地务农为主,这一群体仍旧发挥了自己种地的专长,以外出租地为主要方式。大河口有500来户在外租地,规模从10亩到100亩不等,主要在玉溪、嵩明、陆良、禄劝、晋宁、安宁、石林、丘北等地。租地前期投入资金主要是征地补偿款,有盈利也有亏损,风险较高。

呈贡虽然进入新城建设中,由于远离昆明市区,流动人口少,不像市区的城中村那样以对外租房为主要盈利手段。有个别村民把征地款给公司放高利贷,公司垮台后借出的钱要不回来;有的不干活拿征地补偿款去赌钱,赌光后一无所有。

从以下几个案例可以看出不同年龄、性别的大河口村民在土地被征收后的不同应对方式和心理态度。

案例1:李××,男,56岁,高中毕业,大河口务农

我的家庭收入还是比较好的,我们当时征地款一个人21.7万,我家4口人,我、媳妇、姑娘、姑爷,分了80多万,我们老两口留30万,剩下50万给姑娘姑爷去创业。他们到光大银行贷了一部分款,116万买了一个挖掘机,三年就还清贷款,第四年又花46万买了一个渣土车,两辆车一年毛利润就80万。他又买了一辆32万的轿车,开了两个化妆品店,这两个店如果效益好每年挣个一、二十万没问题,但是现在一个店要投入十几万。我们家现在的资金大部分都投资了,可能二、三年成本才收回来。现在我手里就这点小工资不足两千块维持家用,500块是乡政府发的值班费,500块是晚上值班费,还有村上的七八百块年底才发,媳妇打点零工。去年我和一个浙江老板包了一个绿化地浇水,我攒了有个7、8万块,姑娘用钱就给她了。

现在我们希望政府多把这些占用土地全部利用起来,不管开发什么总是需要人吧,年轻的老的都可以进去打工,或者政府直接给你安排个工作,希望政府把精力多放在建设上,力度再大一点。

案例2:孙××,男,49岁,初中毕业,大河口务农

家里4口人,我平常在村委会上班,有时到玉溪帮儿子照看地。村委会上班一个月800元,算上加班、年底奖金一个月有1000多元。媳妇在渔浦路做保洁,一个月1500元。儿子初中毕业,25岁,和儿媳在玉溪租地27亩,一亩租金2100元,10年合同,主要种蔬菜,今年是第四年,每年除地租、田地各项开支,净赚10万,平均一亩一年净赚4000多一点,利润一般。家里有3亩多地,征地款人均分到21.3万,3个人60多万。征地款用于包地,第一年投入50万。

征地后生活开支高的多,老两口一个月需要生活费1500元。最担心没有经济来源,风险大。在村委会上班不是长期的,还是想出外打工,但是年龄大,学历低,没有单位要。作个保安啊什么的都可以,讨个生活费。参加过电脑、绿化培训,时间一个月,是政府组织的,一个班有80多人,还是有用的。

对于征地款村里老人三分之一满意,三分之二不满意,满意的老人认为每个月四百多块养老金加上征地款利息,够吃就行。土地补偿还是太少,政府应该改进养老、住房补贴问题。

案例3:杜××,男,78岁,小学毕业,大河口务农

我和老伴分征地款40来万,买了高价养老保险,两个人一次性缴5万5千6百元,两个人每月领取2200元,其余的存银行。

案例4:袁××,女,78岁,小学毕业,大河口务农

我21岁结婚,丈夫是河南人,招赘在大河口,没有地,是派出所所长,当时(1960年)他每个月有55元的工资,有4个孩子。丈夫已经去世10年,因为是南下干部,政府每个月给500元生活补贴。我每个月能领1200元养老保险,在村委会旁边开了一个小商店,卖日常用品,一个月有500收入,加起来每个月有2200元。家里原有3亩7分地,征地款分了3个人的62万,我、小儿子和14岁的孙子,我一个人是20.7万,给4个孙子孙女一人1万,剩余的17万存银行。

五 结语

大河口原村民基本依靠农业生活,是纯农业户,这部分人中年老体弱的,对于自己未来的生活没有太多担忧,只要不得大病,养老保险和征地款利息够吃饭就行,他们更多担忧的是子孙的未来。中年村民因为年龄和能力的限制,就近找活路是他们理想的方式,但是因为呈贡新区建设时间不长,一些项目还待开发,没有足够多的就业岗位供他们选择,有的农民仍然处在失去土地后“无地可种、无工可打”的双重困境。因此较多的村民选择依靠老本行出外租地,这一重任主要由年轻人承担。老年人看家照顾孩子,中年人就近找活路,年轻人出外租地,成为大河口征地后村民新的生活模式。租地利润是重要经济来源,但是租地基本依靠征地补偿款作为投入成本,一旦出现大的亏损,村民将承担很大风险。

在城镇化发展过程中,农民失去赖以生存的土地,没有“脚踏实地”的感觉,由此产生的恐慌和忧虑是必然的,后续对城市生活的应对和适应需要一个漫长过程。而土地作为一种情节,将长久存在于农民深层的精神依托中。

注释:

①昆明城市化进程调查报告,云南省政府信息公开门户网站市政府研究室,发布时间2008-12-09。

②数据于2016年3月由大河口村村委会提供。

[1]钟一军.呈贡大学城就业的失地农民工作满意度研究[J].云南农业大学学报,2014(2).

[2]梁武,李秋生,曾健国,等.昆明城市化进程中失地农民就业问题研究[J].农村经济与科技, 2014(9).

[3]李彩洋.云南城镇化进程中失地农民就业水平评价体系研究——基于昆明新城产业基地马金铺街道的调查分析[D].昆明:云南财经大学,2014.

[4]郑钢.昆明经济技术开发区失地农民养老保障问题研究[D].昆明:云南财经大学,2014.

[5]夏云娟.昆明市呈贡大学城失地农民的安置问题研究——以柏枝营、郎家营小区为例[J]. 价值工程,2012(3).

[6]蒋治民,王钟书,刘焕鹏.昆明呈贡雨花吴家营片区失地农民安置问题及对策[J].中国商界,2010(2).

[7]杨丽坤.呈贡县农村劳动力转移和培训现状研究[D].昆明:云南师范大学,2006.

[8]李冬莲.现代新昆明南城建设中的“三农”问题及其解决途径研究[D].昆明:昆明理工大学,2006.

[9]钟晓丽,张海华. 云南失地农民问题探究[J].云南财贸学院学报,2005(21).

[责任编辑龙倮贵]

Research of the Employed for Land-requisitioned Farmers in Kunming Chenggong New District :Taking Dahekou as Examples

AI Li-man
(Yunnan Provincial Institute for Ethnic Study, Yunnan Minzu University, Kunming 650500,China)

Construction of Kunming Chenggong new area in the processing the farmers' land expropriation, Dahekou from traditional agriculture village to urbanization, labor transforming is difficult to realize , leasing and working become the main means to make a living. From farmers into citizens needs a long process to deal with city life, land will exist for a long time in their deep spirit as a kind of plot.

Land-requisitioned; Employment; Dahekou village

Q98

A

1008-9128(2017)01-0047-03

10.13963/j.cnki.hhuxb.2017.01.013

2016-07-12

2015年云南省教育厅一般项目:云南昆明呈贡新城失地农民就业问题研究(2015Y228)

艾丽曼(1973-),女(蒙古族),副研究员,博士,研究方向:人类学。

猜你喜欢
补偿款失地农民河口
西藏城郊失地农民市民化研究
西藏研究(2017年1期)2017-06-05 09:26:11
他们为什么选择河口
河口,我们的家
特殊的河口水
河口
拆迁款引发两起官司 离婚儿媳也要分一杯羹
中老年健康(2014年9期)2014-05-30 17:18:12
失地农民在土地征收中的救济失范及司法回应——以司法权的适度介入为视角
东阳市失地农民就业保障研究
保障农民土地补偿费足额发放的对策分析
张某:虚报冒领补偿款被判刑
支部建设(2011年19期)2011-08-15 00:51: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