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春花
(山西应用科技学院,太原 030000)
南传佛教伦理与傣族社会公德研究
朱春花
(山西应用科技学院,太原 030000)
佛教伦理道德是中国传统伦理道德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当前社会道德建设的重要资源。文章以西双版纳傣族为例,从南传佛教伦理对傣族传统社会公德的影响入手,研究现代南传佛教伦理与傣族社会公德建设问题。分析在现代化过程中南传佛教伦理与社会公德建设的衔接点和矛盾点,引导南传佛教伦理做适当的社会调整,使其与社会主义公德建设相适应。
南传佛教;伦理;社会公德
南传佛教伦理与当前社会公德建设有相适应的一面,也有不相适应的一面。利用南传佛教伦理中优秀的伦理资源,发挥其在社会公德建设中的积极作用;克服南传佛教伦理思想中不适应社会发展的消极因素,抑制其在社会公德建设中的消极作用,是当前加强傣族社会公德建设的首要任务。这对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和谐发展及民族地区和谐发展有重大的意义。
随着改革开放和经济的发展,西双版纳地区丰富的农业资源、旅游资源、动植物资源得到了充分的开发,经济贸易和旅游业迅速发展,当地人民生活水平逐步提高。伴随着物质生活的变化,人们的价值观念、思维方式、行为规范、生活方式和道德意识也发生了重要变化。南传佛教伦理在傣族社会公共生活中的规范效力减小。这种现象的内在动因是人性欲望对现世幸福生活的向往与追求,外在动因是市场经济发展的影响和外来多元文化的冲击。
在市场经济发展的浪潮里,人们越来越关注物质生活的满足,在精神生活领域出现了匮乏的现象。以前虔诚的傣族佛教信徒对佛教的态度发生了变化,他们的宗教生活趋向世俗化,带有很强的功利性,越来越关注现实生活。但同时佛教又是他们在现代社会中面对各种竞争和困惑的心灵慰藉。近几年傣族物质富裕的同时,村村都兴建了新的佛寺,新建的佛寺气势磅礴,宏伟壮丽具有现代气息。佛寺的功能也发生了变化,它成了傣族休闲娱乐的场所。年轻人进寺庙的主要目的就是在赕佛之后能聚在一起娱乐。中年人聚集在佛寺,谈论更多的是如何经商和从事农业活动及生活中的琐事。只有老年人是很虔诚的来佛寺敬香、拜佛。现在傣族参加宗教活动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增进人际交往,信息技术交流及休闲娱乐。
西双版纳旅游经济的发展,促使傣族社会生活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南传佛教的社会功能也发生了变化。橄榄坝(傣族园)是西双版纳具有代表性的旅游地。随着旅游收益的越来越大,一方面,这里的傣族几乎将其所有精力都投入到旅游经济活动之中,因而逐渐远离了佛教,传统佛教文化逐步丧失或流于表象。人们平时忙于一些经济活动,只在有节事时才去佛寺。另一方面,寺里僧侣的生活方式及心理态度也发生了变化。他们的生活设施趋于现代化,同时还利用佛教从事收益性的活动,如寺里僧侣为游客开光赐福,将赕佛作为一种文化旅游活动可每天供游人参与。僧侣们不再是以前那样安于过宁静的出世生活,而是热情于投入到现世的生活中。村子里的男孩几乎都不出家当和尚,要有也只是利用假期来寺里待很短的一段时间。傣族的价值观发生了变化,他们越来越将经济利益凌驾于道德价值之上,在经济活动中实现自身的价值,追求现世的幸福。再者旅游和经济的发展也使人与自然的关系紧张,西双版纳自然资源、动植物资源在一定程度上遭到破坏。
佛教伦理不但有丰富的思想内容,而且有大量的伦理道德实践。在当前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大背景下,我们必须引导佛教伦理做相应的社会调整来满足社会需求,发挥其在社会中的积极作用,抑制其在社会中的消极作用,为社会主义公德建设服务。
(一)南传佛教伦理神恩性补偿功能
“宗教伦理神恩性的补偿是指对遵守宗教道德的善男信女在敬神求神的过程中都会得到神的恩赐。这种神恩性的补偿对于激励信仰者遵守宗教伦理具有很大的推动力,这是一般世俗道德所不具备的。”这种补偿是一种自我感受的心灵补偿。信徒认为凡是德行高尚、博爱仁慈、行善积德者都能受到神恩回报性补偿。信徒在佛教因果报应、业报轮回思想指导下,在现世致力于善业以求得来世善果。南传佛教伦理神恩性补偿功能具有两重性,对傣族社会公德建设既有积极的一面,也有消极的一面。通过发挥这一功能的佛教伦理的正确引导,使其神恩性补偿功能为傣族社会公德建设服务。
南传佛教伦理神恩性社会补偿功能,具有调节人们心理心态方面的作用。傣族村村寨寨有佛寺,人人都热衷于赕佛。即使今天傣族把精力集中于物质生产中时,他们为了满足精神生活的需求,仍修建寺庙,赕佛仍具有重要的意义。这是人们物质生活富裕之后,精神生活匮乏的表现。社会大多数成员心理的稳定和平衡是社会系统正常运行的必要条件之一。南传佛教伦理在调节心理平衡方面具有特殊的功能及价值。人们在社会快速发展中为了满足自己的欲求,不得不生活在激烈的竞争环境中,人与人之间尔虞我诈、关系冷漠。这时他们转向佛教祈求性的神恩补偿功能来缓解人际之间的不诚信及紧张关系。祈求者通过物象礼仪的形式向佛获得神恩的回报。傣族就是通过各种名目繁多的赕佛善业来获得来世的善果。南传佛教的这种心理上的伦理道德感化方式,有利于当前在心理机制上加强人们的公德教育,缓解人们普遍浮躁的心理,使人们在人际交往中形成平和、诚信的心态,以此更好的处理人与人关系。佛教伦理忏悔的道德修养方式,给犯错误的人悔改的机会,使他们消除沉重的负罪感,把心态调整到正常状态。傣族的忏悔活动表现在特定的时间通过“布萨堂”“别住羯摩” (三年或数年举行一次,目的是整顿教规,保障清规戒律,号称“大洗”)、“安居”来进行忏悔,忏悔的社会功能形成了傣族宽容、博爱、仁慈的民族性格,人际交往就会平和、友善。佛教伦理的宽容精神有利于人们在公共生活中形成良好的人际关系。但佛教这种通过忏悔的祈祷向佛做出悔罪的表示,以求得自我心理的解脱和别人宽恕的方式在一定程度上存在着负面的影响。这种忏悔只是一种心理的作用,社会规范作用不强。如有些人在不断地悔罪之后又不断地作恶,手拿佛珠口念佛经的恶人在现实社会中的确存在,对于这种人用神恩宽恕的惩治是无效的,必须利用社会道德舆论或法律加以约束。
南传佛教伦理神恩性社会补偿功能,一方面有利于傣族形成感恩的伦理心态。佛的祈求者如获得了预期的效果后,都会再去向佛进行感恩的宗教礼仪。这种对佛的感恩,在感恩者心灵上会产生一种激励性的期望,给他们留下一份力求进取的激励力量。傣族对佛的感恩可以影响到他们的日常生活中,傣族在人与人交往时以感恩的心态形成和谐的平等互助关系。这是积极的一面,但也有其消极的方面,那些过分信赖神恩的人,就力图仅通过感谢神恩来不费力地消极地等待感恩补偿的降临。这种心态使信徒形成消极的人生观,主动性和创新精神缺乏。傣族社会公德建设可以积极利用佛教伦理感恩补偿的正面功能,培养社会公民的感恩心,使他们以感恩的心态处理日常生活中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对于佛教伦理在这种感恩补偿的负面功能,世俗社会特别是教育机构和政府部门要对傣族信徒加以正确的引导,让他们积极参与到市场经济的建设中,树立竞争意识和创新精神。
南传佛教伦理神恩性社会补偿功能,对于强化教民遵守佛教道德、启发人们道德良心有重要的作用。释迦牟尼成了信徒的道德榜样,德高望重的高僧成了他们道德生活的榜样。榜样的作用很好地教育和规范了信徒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是善,什么是恶。佛教伦理通过启发人的道德良心来加强道德教育的方法,对今天社会公德建设有重要借鉴意义。在傣族当前社会公德建设中,发挥教界人士特别是教界领袖人物的模范代头作用,有利于加快傣族社会公德建设的步伐。傣族佛寺里的僧侣越来越参与到世俗社会活动中,他们关注现世,关心社会他人。佛教自身不断地做着和社会主义相适应的世俗活动,西双版纳的佛光之家就从事着这方面的事,而且取得了一定的成就。这里的宗教组织和版纳州政府、州民宗局积极合作、配合,共同致力于加强傣族社会道德的建设。社会和政府要对佛教中具有爱国主义情操的教界人士加以表彰,发挥他们在社会公德建设中的辅助作用。党和政府要清晰认识到南传佛教伦理与社会公德建设的契合点,对其加以重视,充分调动教界人士参与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积极性,发挥他们的积极作用,在社会公德建设中充分让他们以更多的出世精神办入世的事业。同时要加强对佛教界人士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及社会主义公德的教育,防止一些信徒打着佛教的旗帜从事迷信活动,蛊惑群众,做出反社会、反人类的行为,不利于人民安定、社会稳定、民族团结、国家统一。
(二)南传佛教伦理社会规范功能
南传佛教教义、教规和戒律规范着信徒的言行,在傣族社会中起着维护社会秩序、规范人们行为活动的作用。信徒由于受因果报应思想的支配,惧怕来世的苦难,因而产生了相应的内在动力,自觉以宗教的诫命和律令来约束、规范自己的行为。严格按照佛教的道德律令和伦理原则处理信徒之间和信教与不信教群众之间的关系。当前社会公德建设要充分利用南传佛教伦理中与社会道德规范相衔接的伦理道德因素。通过佛教伦理自身对社会假恶丑现象的贬抑和对真善美价值的推崇,调节信徒的社会行为、社会活动,进而调整社会伦理关系,有助于社会公德面貌的改善。南传佛教伦理中某些消极因素,特别是主观唯心主义、教条主义、虚无主义等,对社会公德建设起着阻碍作用。要引导南传佛教伦理做适当的调整,使其发挥有利于社会公德建设的社会规范功能。
南传佛教伦理是傣族传统伦理思想的主要组成部分。佛教的教义、教规有着适合社会公德建设的优秀伦理资源,我们要弘扬佛教文化精华。同时要引导其对原有思想做出新的诠释,并加入新的内容来适应社会主义道德建设。佛教伦理思想现代诠释中必须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及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思想,体现着社会主义需求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如佛教对它的“五戒”做了符合现代的新诠释,对社会公德建设起着辅助的作用。佛教根据现代社会出现的新的道德问题,要对其教义、教规加入新的内涵,这些新的内容是社会公德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宣扬佛教的平等观,使人们正确处理个人与社会关系,人与社会和谐相处。人与人之间相互尊重,相互理解、相互关心、团结协作,正确处理竞争与协作的关系,有利于发扬社会主义人道主义精神,从而为人民、为社会做好事。
佛教禁欲主义的道德修养方法,一方面起到维护现存社会秩序的客观效果;另一方面佛教禁欲主义阻碍人性的发展,使人的思想和行为得到禁锢,人的创造性、主动性、竞争意识缺乏,生活安于现状。这和今天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下新的人际关系的建立形成矛盾。面对南传佛教伦理社会规范作用的双重性,要加强对信徒的社会主义教育,弘扬有利于社会公德建设的因素,使他们形成新时代所需的价值观、人生观。加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改革开放背景下的思想道德教育。公平竞争、自主创新是社会发展的需要,也是人生存的需要。
宗教节日和宗教活动在年轻人眼里的社会功能越来越是人神共娱为一体的发展趋向。但要注重这些宗教活动背后的思想道德教育,教育年轻人正确对待传统的优秀伦理道德。加强伦理道德教育,最重要的是要发挥学校教育的功能,家庭教育的功能和佛寺教育的功能。当前傣族社会出现了只重视物质经济生产活动而忽视文化教育的现象。学校教育的落后和佛事教育功能的减弱,年轻一代没有很好继承传统的优秀伦理道德文化,再加上外来多元文化、多元价值观的影响容易使他们的道德观、价值观失去方向,道德标准,道德规范模糊不清。所以必须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来引导傣族的思想行为,明确道德标准和道德规范,善恶分明。这需要政府对佛教组织的引导,发挥佛教教育的作用,也需要加强学校思想道德教育。
(三)南传佛教伦理社会整合功能
社会整合是指将社会存在和社会发展的各主要因素联系到一起,使它们一体化。宗教有使个体、人群、集团结成整体的功能价值,体现在两方面,一是它对社会成员进行价值整合,二是它对社会成员进行行为整合。南传佛教伦理思想使傣族社会得到了很好的整合。傣族民族群体内部在南传佛教伦理的影响下,对本民族的认同感增强,民族内部团结。傣民族和其兄弟民族也形成了良好的交往关系,民族之间相互平等、相互尊重,共同维护了西双版纳地区社会的稳定、民族的团结。南传佛教伦理这种社会整合的功能,使傣族形成了爱国主义的精神。傣族和泰国的泰族、缅甸的掸族由于有共同的南传佛教信仰、共同的佛教伦理,他们之间形成了友好往来的局面,对维护祖国边疆稳定做出了巨大的贡献。社会特别是国家宗教局要给予南传佛教伦理正确的引导,发挥南传佛教伦理中体现社会整合功能的积极因素,有利于建立新型的人与社会的关系,有利于爱国主义精神的培养。
南传佛教伦理思想社会整合功能也发挥着不利于社会公德建设的消极作用。佛教伦理思想如果得不到正确引导,佛教的唯心主义及强烈的凝聚力性质,会把信徒带向反社会、反人类的一面。如果宗教和政治结合起来,将会带来更严重的社会危害。国家及政府部门要制定相关的法律法规对宗教进行正确的引导。宗教界一方面要学习国家的法律法规,做到遵纪守法;另一方面还要不断的关心社会事业,积极主动的投入到社会公益事业和慈善事业中。引导南传佛教伦理做相应的调整,使宗教伦理与社会道德建设相适应、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
(四)南传佛教伦理生态保护功能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类认识自然和改造自然的能力越来越强。人们逐渐形成了以征服自然界为主的自居心理,因此,向大自然索取的欲望也越来越大。当今环境问题、资源危机已威胁到了人类的生死存亡,解决环境问题、资源危机,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加强公民的社会公德意识已成为当务之急。正确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成为社会公德建设的主要内容。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社会主义社会的和谐应该是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
南传佛教生态伦理观对傣族生态环境保护起了积极的作用。西双版纳被称为“动植物王国”,以美丽富饶闻名于世,这和傣族的生态保护理念及生态保护实践有着密切的关系。西双版纳良好的生态环境在其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中起了重要的作用。在傣族当今社会公德建设中要弘扬佛教众生平等和不杀生的教义及傣族在其影响下形成的伦理观念,以此来协调经济发展与资源合理利用、保护的关系。发挥南传佛教伦理中生态环境保护的积极社会作用,关系到西双版纳地区资源的可持续发展。
社会公德建设是傣族社会和谐发展的道德根本,是精神文明程度的“窗口”,是加强社会道德建设的基础,是良好社会风尚的有力武器。傣族社会公德建设有利于调整公共生活关系,维护社会公共秩序,促进社会公共生活和谐,确保社会生活稳定。它通过调整人自身的心理状态,使人们急躁的内心得到心灵的慰藉,在人际交往中形成平和、宽容、友善的心态。它通过改善人与人关系,弘扬社会正气,为人们提供一个健康、文明、礼貌、有序的社会生活,从而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它通过规范人与自然的关系,使人与自然和谐发展,使资源得到可持续利用。引导南传佛教伦理做一定的社会调整,来加强傣族社会公德建设是一个有意义的课题,全面对其研究有利于为边疆少数民族地区的思想道德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服务,有利于更好地落实党和国家的民族宗教政策,使民族地区形成民族团结、边疆稳定、经济繁荣的社会局面。
[1]陈麟书.宗教伦理学概论[M].北京:宗教文化出版社,2006:95.
[2]王文东.宗教伦理学[M].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6:331.
[3]王月清.中国佛教伦理研究[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99.
[4]陈兵.佛学辞典新编[M].北京:中国世界语出版社,2003.
[5]吴之清.贝叶上的傣族文明——云南西双版纳南传佛教社会研究[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8.
[责任编辑龙倮贵]
The Study on Theravada Buddhist Ethics and Social Public Morals
ZHU Chun-hua
(Shanxi Application Technology College,TaiYuan 030000,China)
Buddhist Ethics is an important Chinese traditional ethics component of the current social morality development of important resources.In Xisuangbanna example study, ethics of Theravada Buddhism from the traditional social ethics of the Dai start, the study of modern Theravada Buddhist ethics and morality building Dai.In the process of modernization, southern Buddhism ethic and social morality construction of conjunction spot and contradictious point, guide the Theravada Buddhist ethics do appropriate social adjustment, and the construction of socialist morality.
Theravada Buddhist; Ethics; Social public morals
B824
A
1008-9128(2017)01-0043-04
10.13963/j.cnki.hhuxb.2017.01.012
2016-04-24
朱春花(1982-),女,山西大同人,硕士,助教,研究方向:宗教伦理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