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池学院体育学院 广西 宜州 546300)
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独竹漂”教学价值研究
□马月群 李 洪
(河池学院体育学院 广西 宜州 546300)
随着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强力推进,课程资源开发问题日益引起人们关注。本文通过实地考察法、文献资料、逻辑分析等方法研究得知:独竹漂具有增进健康、开发智力、培养审美和增强民族自豪感的教学价值,在体育、德育、智育等方面均有独特的作用,在高校体育课程中逐步开设独竹漂选项课对高校体育课程资源开发具有很大的开发空间和实用价值。
民族传统体育 独竹漂 教学价值
独竹漂是发源于赤水河流域的一种独特的民间绝技,起源于秦汉时期,最初用于运送楠木,后来逐渐演变成为一种水上游戏。经过长期发展,这项体育活动作为民间体育的形式传承下来,称为独木漂。到清朝初期,贵州楠竹发展盛行,人们发现用楠竹做水上载体比用木料更好用,因此将独木漂变成了独竹漂。
独竹漂表演者可以脚踩一根直径约15cm、长约8m的楠竹在水上自由行进,手上辅以一根直径大约为5cm左右、长约 ,m的小竹竿做桨,左右交替划行,表演破浪前行、倒退、转身、绕弯、换竿等高超技艺,漂行水上如履平地。独竹漂表演形态美观大方,动作协调连贯一致,具有很高的观赏性。“赤水独竹漂”被列入贵州省第三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在2011年的第九届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上,独竹漂第一次被列入运动项目。贵州多地都有该项目活动。
现如今,独竹漂运动已在北京、贵州、广西、海南等各省开展。人们称独竹漂是“水上芭蕾”,有人称它是“一苇渡江”,又被誉为“中华水上一绝,世界独有”。可见,独竹漂作为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和广阔的发展空间。因此,研究独竹漂运动的教学价值,不断开发高校体育课程资源,推动高校体育向多样化发展,符合高校课程改革的要求。能够在发展我国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同时解决体育课程资源的短缺,给高校大学生更广阔的体育活动空间。
独竹漂运动如同其他体育运动一样,不仅能够增强体质、促进健康及调节人的心理等功能价值,在学校素质教育中,它还有很多独特作用。
2.1、独竹漂运动能够促进学生健康,符合体育教育的教学目标,是培养和提高学生体育学科能力的重要途径
独竹漂具有健身功能,具体体现在,改善和提高中枢神经系统的工作能力,促进机体的生长发育,提高运动系统的技能。体育运动能使内脏器官的机能得到提高,提高人体的适应能力,可以防病治病,提高人体免疫能力。同时,在独竹漂学习和竞赛过程中,还可以培养学生坚强的意志品质和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促进心理健康。
(1)独竹漂的健身功能可以促进学生体质健康。
体育教育要达到健身的目的,同时学习一定的运动技能。独竹漂运动具有体育的健身功能。首先练习者需要在不稳定的水上进行活动,通过全身肌肉的协调与调整达到一个动态平衡,这就需要全身肌肉一起调动配合,身体处于活跃轻松状态,增强平衡能力。人体的平衡能力是小脑活动来控制的,独竹漂运动增加小脑活动,促进小脑发育从而促进大脑发达,对智力的提高有明显作用。同时,在练习过程中还需要身体各部分的活动,在竹竿上做劈叉、跳跃、甚至舞蹈动作,增强大学生的心肺功能,发展其灵敏、柔韧、协调等素质,最终达到增强体质,增进健康的目的。
在独竹漂运动中,表演者赤足站立于漂流水面的楠竹上,手拿一根笔直竹竿为“桨”,依靠细竹竿的划动实现水上漂行,并在漂行中做各种动作。练习独竹漂不仅能增强练习人群的灵活能力、平衡能力和运动能力,还可以提高练习人群的协调、柔韧、力量等素质以及提高心肺功能。达到锻炼身体、强健体魄之功效。可见,独竹漂运动的健身娱乐功能为其增加了一定的教学价值。
(2)独竹漂运动能培养坚强的意志品质,增进心理健康。
独竹漂运动在调节学生身心,扩宽学生之间的相互交往,丰富同学们的余暇生活,满足体育休闲娱乐等方面的功效也非常显著。独竹漂竞赛中,求胜心理使他们有必要不断开发和发展自己最大能力的新的运动技术与方式。这种创造性的心理动机与行为,能使他们逐渐形成准备和乐意接受未来社会的各种新事物的心理倾向。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竟争意识。
另外,独竹漂运动也有助于培养人们勇敢顽强的性格、超越自我的品质、迎接挑战的意志和承担风险的能力,有助于培养人们的竞争意识、协作精神和公平观念。在独竹漂的练习过程中不仅能够使学生身体得到锻炼,而且学生在练习中要不断的在水上经历失败,能够磨练他们的意志,培养顽强拼搏的精神品质,增进学生心理健康。
(3)社会适应,良好的沟通能力。
独竹漂运动教学和比赛过程中,能增强人与人之间的交流和交往,增加人与人之间相互了解,改善人际关系。民族地区的课程开展,还能够促进不同民族之间的相互了解和相互信任,有利于人类社会的和谐发展。独竹漂学习过程中,由于水上项目惊险、优美、奇特的表演方式,就严格的纪律和严密的组织,这些都蕴藏着德育的因素,有利于提高学生对自己行为的责任感,培养学生正确处理个人与集体、个性与共性的关系,形成团结互助,自觉遵守纪律、关心别人的良好思想品德。同时,竞赛过程也有助于培养学生勇敢顽强的性格、超越自我的品质、迎接挑战的意志和承担风险的能力,这些能力是使学生更好地适应社会环境的必要因素,能够为学生今后的工作生活提供能力和心理上的双重保障,是独竹漂运动教学价值的充分体现。
2.2、开发智力,实现全面发展
独竹漂运动能促进大脑发育,改善机能,在教学练习中,通过观察法、对比法和示范法的运用,能有效地发展学生的观察能力;通过技术动作的练习,有利于促进学生记忆力、想象力的发展;通过教学比赛和各种体育游戏,可以潜移默化地发展学生思维的灵敏性与应变能力。通过体育锻炼能促进神经系统兴奋过程增强,抑制过程加深,从而改善神经过程的均衡性和灵活性,提高大脑皮层的分析能力,使学生反应迅速,注意力集中,感知敏锐准确,思维敏捷灵活,判断能力加强,使学生能够更好的从事智力活动。使学生走向社会后,不仅有一个强健的体魄,而且具有一定的体育素养,以适应现代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提高生活质量,也使体育的功能最大限度地向全社会延伸。
2.3、培养审美,提高精神层次
体育是以身体活动为基本手段,增强体质、增进健康及其培养人的各种心理品质为目的。随着人们生活水平不断的提高,学生对精神方面的需要高于对物质方面的需要。独竹漂的技术动作有着高难度、高精度、高惊险、优美性等特点,教学就具有不同于其他项目的更加优美的示范和刺激的感官体验,使学生受到美的熏陶,并获得美的情感体验。培养学生健康的审美观念和对美的追求,提高学生的精神层次,这也是独竹漂运动教学价值的具体体现。
2.4、弘扬民族传统文化,增强民族自豪感,培养爱国主义情感
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对弘扬集体主义、爱国主义精神,增强国家和民族的向心力、凝聚力,都有着不可缺少的作用。独竹漂运动历史悠久,至今已有上千年,高校继承和发展独竹漂的教学活动,能够使学生领悟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对弘扬集体主义、爱国主义精神,增强国家和民族的向心力、凝聚力,都有着不可缺少的作用,这是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独竹漂运动独特的教学价值。
3.1、师资队伍问题
加强师资队伍建设,保证课程能够开展。高校缺少独竹漂运动专业教师是目前阻碍高校独竹漂选项课有效开展的原因之一。教育部要有计划地对高校教师进行培训,提高师资队伍的专业能力,集中有经验的教师和教练员,依托有条件的专业体育院校,使经验和理论在不断地实践探索中自成体系。
积极发掘课程内容和形式。独竹漂运动是走进自然的一项体育运动,不仅仅拘泥于校内的环境,高校在开展独竹漂运动选项课程的时候,可以将课程的内容稍作调整,将课程与社会休闲体育结合,把运动项目的难度降低,更增加娱乐性,使更多的学生喜欢。另外上课的形式也可以做调整,将传统的体育课模式打破,让学生到户外的有安全保障前提的自然场地来开展课程,鼓励和激发学生自己寻求活动的方式和方法,自己讨论解决问题的方法,教师只做引导作用,让学生动手动脑能力充分得到锻炼。
3.2、场地设施问题
合理利用独竹漂训练基地,加强联系和协作,实现资源共享。高校除了要加强自身的场地设施建设,还要与校外民族地区比较专业的独竹漂训练基地加强联系和协作,学校为地区提供更好的师资培训和教育教学培训,使民间训练基地有坚实的理论作为基础,同时独竹漂民间基地为学校提供场地器材设备等参加独竹漂运动必须的基础教学设施,解决部分高校公共体育教学中基础设施设备的匮乏。民间独竹漂训练基地只负责向高校提供场地和器材,高校则负责向校外训练基地提供技术和理论的支持,使双方能够共同发展,使资源能够更充分的得到利用。
3.3、安全问题
独竹漂运动由于涉水和技术相对比较难掌握,贸然下水具有一定的危险性,独竹漂运动知识的完善是参加户外运动不可缺少的重要部分。学习运动知识的学习有助于大学生规避独竹漂运动运动带来的风险。独竹漂运动中常出现的伤害有抽筋、扭伤、溺水等。在进行运动之前,要做好充足的准备,带足够的衣物,做好充分的准备活动,充分热身,防止意外损害的发生。同时需要学习专业救援知识,完善应急救援保障体系,使不可测的危险发生后,人员能够得到快速有效的救援和治疗,将独竹漂运动控制在科学,安全的范围内,使更多的大学生能够敢于选择它作为锻炼身体的手段。
随着我国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独竹漂运动的快速发展,人们逐渐认识到它的健身价值、娱乐价值、竞技价值和教育价值。高校是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传承与发展的重要支柱,也是培养体育文化传承人的摇篮,更是民族传统体育文化走向规范化科学化普及化的重要场所。独竹漂项目作为全国少数民族运动会的新兴项目,在学校内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和广阔的发展空间。在学校开展独竹漂运动选项课,开展独竹漂运动公共选修课,使这项具有浓郁民族特色的项目得以在高校暂放美丽的花朵,为独竹漂的传承发展提供理论和实践的双重支持,是适应新学期高校课程改革要求的有效举措,对于独竹漂的持续发展以及继承和发扬我国民族传统体育文化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1]陈立勇.独竹漂运动分析[J].体育文化导刊,2011(10).
[2]韦丽春,蓝建卓.贵州赤水独竹漂的历史渊源及功能价值[J].体育成人教育学刊,2011(2).
[3]李婷婷,伍广津,何飞.独竹漂运动成为高校体育课程资源开发的可行性研究[J].运动,2013(5).
[4]程明霞,李军,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独竹漂运动发展研究[J].四川体育科学,2013(32).
[5]赵成斌,梁美花,凯里学院开设独竹漂体育选项课的可行性研究[J].凯里学院学报,2014(2).
G85
A
1006-8902-(2017)-03-LXY
广西壮族自治区教改项目: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独竹漂”教学与实践研究,项目编号:2015JGA3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