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卢笙华
数学概念的建立需要体验
文︳卢笙华
小学数学教学的主要任务之一是使学生掌握一定的数学基础知识。而概念是数学知识中最基础的知识,对它的理解和掌握,不仅关系到学生数学学习兴趣和计算能力的提升,还关系到学生解决实际问题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
随着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推进和小学数学教学改革的深入,教师们对数学概念的教学越来越重视。虽然取得了一些成效,但也存在一些问题,尤其是教学中的重结论、轻过程的倾向比较严重,主要有以下表现:教师先读概念或引导学生读概念,学生再死记硬背;教学中忽视概念的形成过程,缺乏对概念的讲解分析,学生没有经历对概念本质属性的理解和对概念外延的了解这一过程。例如,学生能把分数的概念一字不漏地背下来,但不理解分数的意义,也不理解分数单位,不能用分数的意义解决实际问题,由此导致在分数加减法的学习中,不能准确地理解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的法则,不能解释“同分母分数相加减,分母不变,分子相加减”的道理,更不能解释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算理。他们在进行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时,只是仿照例题进行计算,知其然却并不知其所以然。
对此,笔者认为在建立基本数学概念的关键点,教师要浓墨重彩,精心描画。数学中常有一些学生比较难以理解的基本概念,在教学时,教师要舍得花时间,让学生去探究、去交流、去体验,这样建立起的数学概念,学生掌握得才会牢固。如一位教师在教学面积和面积单位一课时,为了让学生清楚地理解面积的含义,是这样引导学生建立面积概念的。
师:每个物体都有自己的表面,有的物体的面要大一些,有的物体的面要小一些,老师手上有一本数学书,谁愿意上来摸一摸数学书的封面?(指名学生上台摸一摸)
师:大家都想摸,拿出你们的数学课本,伸出手摸一摸数学书的封面。(学生动手摸封面)再摸摸课桌的桌面。(学生摸课桌面)你发现了什么?生1:数学书的封面比较小,课桌的面比较大。师:是的。再摸摸橡皮擦的面和铅笔盒盖的面,你有什么想要说的话?
生2:橡皮擦的面比铅笔盒盖的面小。师:还可以怎么说?
生3:铅笔盒盖的面比橡皮擦的面大。
师:观察得非常仔细!大家再看看黑板的面,和刚才你们摸的这些物体的面相比,又怎样?
生4:黑板的面比较大,桌面比较小。
生5:橡皮擦的面比较小,黑板的面比较大。
师:说得很好。通过摸和看,我们知道物体表面是有大小的,物体表面的大小在数学上有个名字,你知道叫什么吗?
生:面积。
师:是呀,物体表面的大小就是它们的面积。像数学书封面的大小就叫做数学书封面的面积。课桌面的大小叫什么?黑板面的大小又叫什么?
生:课桌面的大小叫课桌面的面积,黑板面的大小就叫黑板面的面积。
教学中,教师从学生身边熟悉的物体,即数学书的封面、课桌面、铅笔盒盖的面、橡皮擦的面等出发,引导学生看一看、摸一摸、比一比,体会物体的表面随处可见,初步建立面的表象,感知物体表面有大有小,再引导学生总结概括出面积的含义。学生对于面积的正确的主观感受轻松地建立起来了,从而对概念建立的过程理解得更加透彻,记得也会更牢固。
小学数学概念教学从概念的感知到概念的理解最后到概念的运用,都要围绕概念的本质属性展开,整个过程力求简单、平常,如行云流水般顺畅,如呼吸般自然。最后,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自然而然地把概念揭示出来,做到既准确掌握了概念的内涵和外延,又关注了概念的本质特性。
(作者单位:浙江省义乌市香山小学教育集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