席晶晶
“产婆术”视角下高职学生学习力培养途径探析
席晶晶
(郑州澎青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公共科学教育委员会,河南郑州450064)
学习力作为当今社会衡量人才的一个重要标准,是高职学生适应社会和自身发展需求的一个必备条件。虽有地域之差、文化之异,但“产婆术”教育观蕴含的教育思想十分契合高职学生学习力的培养理念。基于此,在“产婆术”的视角下,探讨高职学生学习力的培养途径,即在师生关系上,有教无类,教师应尊重学生,以激发其学习兴趣;在教学方法上,教师应引导学生,使其发挥潜能,以培养其学习能力;在教育理念上,教师应实施“赏识教育”,以增强其学习毅力。
“产婆术”;高职学生;学习力
目前,人类已步入“互联网+”时代,知识和技能日新月异。学生在学校所学的知识,已经远远不能满足其职业发展需求和社会发展需要。学校教育培养的人才和社会就业产生了严重的脱节,这也是近年来“读书无用论”泛滥的原因之一。《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中明确提到:“到2020年,要基本形成人人皆学、处处可学、时时能学的学习型社会。”可见,培养和提高个体的学习力已经成为大势所趋。高职院校作为培养实用型高技能人才的场所,培养学生的学习力是适应社会发展和提高高校竞争力的当务之急。纵观学术界,无论是国内先贤的教育思想,还是西方智者的教育智慧都对当今的高职教育有着重要的启示。其中,苏格拉底的“产婆术”所蕴含的教育观对高职院校培养学生的学习力有重要的借鉴作用和参考价值。
在国外,“学习力”(The Power of Learning)这一概念最早于1965年由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的佛睿斯特(Jay Forester)教授提出,起初用于管理领域,后来被引进教育领域。关于学习力的最具影响力的理论当属苏格兰格拉斯哥大学教授迈克杰屈克的“双螺旋结构”理论和英国ELLI项目(Effective Lifelong Learning Inventory)。[1]在国内,对于学习力的概念界定呈百家争鸣之势,但笔者对宋剑祥的观点非常认同。他认为:“学习力是学习者在有目的的学习当中,获得知识、运用知识乃至创造知识的综合能力,也是个人或组织学习动力、学习毅力、学习能力、学习效率、学习转化力和创新力的总和;它是一个动态的标准,用来衡量个人和组织的综合素质和竞争力的强弱。”[2]
作为一个动态的概念,学习力应归入心理学范畴。在不同的时代背景和客观条件下,它将被赋予鲜明的时代特点和更为丰富的内涵。目前,人类已迈入“互联网+”时代,学习力的概念也应随之更新。笔者认为,学习力是学习者利用大数据资源,不断地获取新知识、新技能,进而把这些转化为个人的社会实践本领的一种综合能力。它的构成要素除了学习动力、学习能力、学习毅力之外,还包括学习效率和学习转化力等。其中,学习动力是学习力得以产生的前提条件,学习能力是学习力得以形成和发展的关键所在,而学习毅力是学习力得以延续和提高的重要保障。因此,这三者是学习力诸要素中最为关键和核心的组成部分,它们相辅相成,互相联系,彼此促进,共同影响和决定个体学习力的水平。综上所述,笔者认为,在高职教育中,培养学生的学习力要从激发学习动力、培养学习能力、增强学习毅力三个方面入手。
2.1 高职院校的生源特点
近年来,我国高等教育完成了从精英化到大众化的华丽转身,而高职教育也取得了长足的发展。与此同时,高职院校的生源也日趋多元化。目前,我国高职院校招生主要有两个渠道:普通高考和单招考试。普通高考就是考生通过参加中国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而被学校录取的学生;单招考试则是考生通过参加高职院校自主组织的单独招生考试而被学校录取的学生。从生源质量上来看,参加普通高考的考生经过高中三年的历练,其知识体系较为系统,学习基础较为牢固,且具有一定的学习能力和自律意识,整体素质相对较高。但相对于被本科院校录取的学生而言,这一群体的学生也存在显而易见的劣势。相对而言,参加单招考试的考生各方面的能力更为欠缺。由于高职院校对其设置的录取条件较为宽松,因而这类学生除了文化素质普遍不高之外,心理状态也是参差不齐的。总之,高职学生的学习力现状堪忧,培养和提高其学习力成了刻不容缓的重要课题。
2.2 学习力培养的迫切性及必要性
当前是一个大数据的时代,也是知识经济时代,更是一个竞争的时代。学习力成为人们就业的敲门砖和职业发展的奠基石,如果没有学习力,竞争力就无从谈起。有人说:“未来社会的文盲将不仅仅是那些不识字的人,更是那些不会学习的人。”作为高职院校的教育工作者,我们应该紧跟时代潮流,顺势而为,把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学习力作为教育工作的第一要务。然而,占据了我国高等教育半壁江山的职业教育,作为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为社会培养大批实用型技能人才的同时,却忽略了“育人”的本质职责。要想使学生毕业以后在社会上能够立足,并取得较好的职业发展,必须增强其核心竞争力,而拥有学习力是这一切的前提和基础。因此,高职教育被时代赋予了新的历史使命,那就是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学习力。
3.1 “产婆术”的教育意蕴
被尊为“众师之师”的苏格拉底是古希腊伟大的哲学家,有“西方的孔子”之称。其母谙于产婆术,这种家庭背景对其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后来,“产婆术”成为其教育思想的代名词。“产婆术”为接生的隐喻(midwifery metaphor)。这种教育观认为,教育就是接生,教育的过程与产婆为产妇接生或助产异曲同工。
“产婆术”也就是“苏格拉底法”,又名“问答法”。因这种教学方法以师生问答的方式进行而得名。“产婆术”教育观注重“内发”,它强调教育应是由内而外的,教师的作用在于将学习者脑海中固有的智慧不断引出,引导其发展。换言之,苏格拉底认为,教育即是思想的接生,是由内而外的,而不是由外而内的注入、训练或铸造的过程。[3]在这种教育理念之下,学习者天生就具有心智能力、知识与品德,教师如果采用得当的方法,就可以将这些先天的品质引导出来,因此,教师堪称灵魂的“产婆”。问答法是帮助学生回忆固有知识的有效途径,即“知识就是回忆”。[4]“产婆术”是苏格拉底教育实践的指导思想,他始终关注对学习者的引导,帮助其形成正确无误的概念。我们不难发现,“产婆术”的主要教学方法是谈话与诘问,其目的是帮助学习者复现心中本来就有的知识,苏格拉底鼓励人们主动探索,引导其意识到自己的认识误区,让学习者自己去求得知识、发现真理。
总之,“产婆术”教育观与高职学生学习力的培养理念十分吻合:在师生关系上,苏格拉底的平易近人拉近了师生之间的情感距离,使学生的学习动力得到了激发;在教学方法上,他注重对学生的引导,而不是一味地说教和灌输,在帮助学生发掘自身潜能的过程中,使其学习能力得到了培养;在教育理念上,“产婆术”以“赏识教育”为原则,鼓励学生在追求真理的过程中持之以恒、坚持不懈,在无形中增强了学习毅力。
3.2 “产婆术”教育观对培养高职学生学习力的启发
3.2.1 激发学习动力:有教无类,尊重学生
学习动力分为内部动力和外部动力,它是学习者进行学习的内发力量。内部动力来自学习者自身的学习目标和学习兴趣等,而外部动力则来源于社会或环境的竞争压力,如就业压力和职称评审的压力等。高职学生作为学习的“弱势群体”,树立学习目标、培养学习兴趣是培养其学习力的前提。这一群体的学生本身就对基础知识掌握不牢,加之学习目标缺失,往往对教师所讲内容不知所云,学习兴趣就大为下降。而基于“产婆术”教育观,苏格拉底尊重他的每一位学生,无论是什么出身、什么地位,他都一视同仁,平等对待。这里的平等不仅指他对学生出身和地位的平等相待,而且还包括师生关系的平等。如何才能激发高职学生的学习动机呢?笔者认为,教师首先要做到有教无类,尊重学生。
由于生源的复杂性和特殊性,高职学生的学业成绩两极分化现象比较明显,心理状态也是纷繁复杂的。在教育活动中,教师应秉承“产婆术”中“尊重学生、平等相待”的教育理念,正视学生的客观情况,不应以“教育者”自居,以一种高高在上的姿态“俯视”学生,而应该真正做到尊重学生,有教无类。尊重学生就意味着教师不仅要教授学生知识基础,还要关注其心理需求。具体而言,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可结合学科特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设置教学内容和提问对象。在举例的时候,尽量挑选贴近生活以及学生比较关注的例子,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进而引起学生的思考。课堂提问时,有意让基础较差的学生回答比较简单的问题,让基础较好的学生回答稍有难度的问题。这种有针对性的举例和提问,适合每名学生的知识基础水平,使其在心理上产生了成就感。如此一来,学生慢慢地对课堂产生了兴趣,学习目标也逐渐明确,学习动力进而得到有效地激发。
3.2.2 培养学习能力:引导学生,使其发挥潜能
学习能力指学习者自主学习的能力,它是个体不断获取新知识和新技能的本领,主要包含学习方法选择的能力、学习策略运用的能力、学习资源的分析及利用能力、学习效果的反思及评价能力等,其核心品质在于学习的独立性。高职学生往往缺乏独立思考和自主学习的能力。因此,培养高职学生学习能力的关键一环是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使其发挥潜能。“产婆术”理论认为,教师的角色仅仅是一个引导者,教育的目的是引导学生发掘自身潜能,培养其自主学习的能力。这对于高职教育的理论研究和教学实践都有着极大的借鉴和指导意义。
每个人生来不仅具有一定的潜能,同时还亟欲使自己的潜能得到实现;而且只要自己努力,并且有一定的环境和条件,个人的潜能都一定可以开发出来。[5]在这个大数据时代,网络学习资源空前丰富,各种学习网站和软件层出不穷,学生更是人人都有一部智能手机。在教学活动中,教师应引导学生利用网络资源进行学习,尤其是要发挥智能手机的正向功能。例如,笔者在大学英语课堂上常用“让学生主导课堂”的教学方法。具体做法是:把学生分为若干小组,让每一组准备一个和专业有关的主题(如清洁类化妆品及其英文表达),各小组成员齐心协力利用网络搜索资料,团队合作制作PPT,然后推荐一位“主讲人”,把本小组准备的内容以专题的形式给其他同学做报告。实践证明,学生组织的课堂井然有序,趣味十足,从知识呈现到课堂互动,都有模有样,其他同学也都能积极参与,课堂效果良好。笔者引导学生自主利用网络查询、选取资料并将其整合到自己的知识体系,这样其自主学习的潜能得到了一定程度的发掘,学习能力也会随之提高。
3.2.3 增强学习毅力:欣赏学生,帮助其超越自我
学习毅力是学习者维持学习活动的心理能量,也是进行有效学习的有力保障。它反映了学习者努力实现学习目标的决心和意志。随着终身学习时代的到来和一次性学习的终结,学习成了贯穿人们一生的活动。增强学习毅力成为学习者实现终身学习的前提条件。如何才能增强高职学生的学习毅力呢?“产婆术”理论强调,在教学过程中,不要给学生现成的答案,通常教师首先提出问题,学生回答错了,教师并不直接指出错误,而是通过暗示的语言对学生加以引导,使之认识到自己的错误,最后找到正确答案。教师要充分尊重学生的自我意识,用欣赏的目光看待学生,相信他们能通过自己的努力找到答案。因此,“产婆术”教育观里也蕴含了赏识教育的理念。
在高职院校,有相当一部分学生学习的决心和意志不够坚定,缺乏恒心。有的学生在教师的鼓励下热情高涨,但也只是三分钟热度,虎头蛇尾,缺乏坚持。也有的学生盲目自信,好高骛远。总体而论,大多学生对学习都是半途而废,不能善始善终。归根结底,这都是学生的自卑心理在作祟。那么,如何才能引导学生增强学习毅力呢?赏识教育可能是一剂良药。教师应善于读懂学生的内心世界,并让其觉察到教师的“欣赏”和“期望”,也就是善用“期望效应”。例如:有一位学生第一次英语课被教师精彩的讲解和热情洋溢的鼓励所吸引,自此“爱上了英语课”。不料这种热情仅仅维持了一个月,随着知识难度的增加,她开始跟不上教学进度,放弃了学习英语。笔者课下跟这位学生谈心,告诉她:“其实,老师认为你学英语比较有天赋,基础还不错,发音也标准,如果能持之以恒,期末考试一定会给自己和老师一个惊喜。”后来,这位学生重拾自信,重返英语课堂,期末考试考了全专业第一。无疑,笔者对学生的赏识教育,让学生克服了自卑心理,增强了学习毅力,最终超越了自我。
综上所述,“产婆术”教育观中蕴含的教育理念对高职学生学习力的培养有极大的启示作用:首先,教师要做到有教无类,尊重学生,帮助他们激发学习兴趣,树立学习目标,以激发其学习动机;其次,教师应该与时俱进,利用时代特点引导学生,使其发挥潜能,以培养其学习能力;再次,教师要善于洞察学生的自卑心理,利用赏识教育治愈这一顽疾,用欣赏的眼光鼓励成长中的学生,以增强其学习毅力。同时,我们也应该意识到,对于高职学生学习力的培养是一个长期而艰巨的工程,“产婆术”教育观也并非万能的“教育宝典”,教师应当不断更新教育理念,改进教学方法,发掘新的途径来提升学生的学习力。
[1]许翠玲.大学生学习力及其培养策略[J].河南教育,2016(10):28-31.
[2]宋剑祥.论学生学习力培养与高职院校竞争力的提升[J].高等职业教育,2010(8):46-51.
[3]张玉新.浅析苏格拉底的创新教育思想[J].中国电力教育,2014(35):8-9.
[4]张法琨.古希腊教育论著选[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4:249.
[5]袁振国.当代教育学[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4:72.
责任编辑:富春凯
Analyzing the Approach of Higher Vocational Students′Learning Ability Cultivation under the Perspective of"Midwife"
XI Jing-jing
(Zhengzhou Shuqing Medical College, Zhengzhou 450064, China)
As an important standard of talent in modern society,learning ability is also a necessary condition for higher vocational students to adapt to the society and their own development.The educational thought in"midwife"fit to the cultivation of the vocational students′learning ability despite of the different region and culture.Based on this, try to explore and analyze the approach of higher vocational students′learning ability cultivation under the perspective of"midwife".Which is,in the aspect of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eachers and students, teachers should respect students, without discrimination, to stimulate their learning motivation;In teaching methods,teachers should guide students and develop their potential so as to cultivate their learning ability;in the concept of education,teachers should take"appreciation education"as their principle so as to enhance their study perseverance.
"Midwife";Higher vocational students;Learning ability
G642.4
A
1674-6341(2017)05-0081-03
10.3969/j.issn.1674-6341.2017.05.028
2017-05-22
席晶晶(1983—),女,河南南阳人,硕士研究生,讲师。研究方向:教育基本理论和英语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