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 萍
(江苏省苏州市吴江区中西医结合医院妇产科,江苏 苏州 215200)
子宫肌瘤多发于育龄期女性,对患者身体健康及生活质量均产生严重影响,临床治疗该疾病时,关键在于针对患者具体的肌瘤情况选择治疗方式,以促进患者痊愈。目前,手术为主要治疗子宫肌瘤的方式,可选择的术式包含传统开腹手术、腹腔镜手术、宫腔镜手术等,但由于多数患者要求保留生育能力,手术治疗中还需考虑患者术后妊娠情况,以能满足患者的生育要求。基于此,本研究对不同术式对子宫肌瘤患者术后妊娠的影响程度做出综述。
临床采用手术治疗子宫肌瘤患者时,最原始的术式为传统开腹子宫肌瘤剔除术,术中具有良好的手术视野,操作简单,能够彻底的剔除肌瘤,尤其是可以完整的剔除体积及质量较大的肌瘤。因传统开腹子宫肌瘤剔除术具备如上优点,使术中完全剔除肌瘤成为可能,而且直视下的切口缝合操作明显降低难度,提升缝合的牢固程度。不过,传统开腹手术会损伤腹壁,增加术中的出血量,明显增强患者术中的不适感,延长术后恢复时间,提高伤口感染、盆腔粘连发生几率,使患者术后妊娠率受到一定的影响[1]。学者以行传统开腹子宫肌瘤剔除术治疗的子宫肌瘤患者为研究对象,分析影响术后妊娠的相关因素,结果显示,在子宫后壁肌瘤、子宫肌壁肌瘤患者中,术后妊娠率明显低于术前,考虑导致原因可能为术后肌壁粘连、后壁粘连等。
近年来,随着腹腔镜手术水平的提升,临床治疗子宫肌瘤患者时,主流手术方式已经成为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与传统开腹手术相比,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具有以下几方面的优势:减轻手术创伤及术后疼痛程度、降低周围组织脏器损伤程度、缩短术后恢复时间[2]。同时,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还明显的降低了术后盆腔粘连发生率,使再次手术时的风险性减小。另外,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的优点还包含切口小、伤口美观等,并能保留患者子宫,满足患者得生育要求。尽管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具有众多的优点,但其并不能像传统开腹手术一样用手触摸检查患者的子宫情况,导致术后较易遗漏过小体积的肌瘤,易造成疾病复发。因此,腹腔镜手术开展前,B超检查要全面开展,对子宫肌瘤情况做出明确,保证术中彻底清除肌瘤,避免复发。研究显示,采用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治疗子宫肌瘤患者后,患者生育能力得以保留,术后可获得86.2%的妊娠率,且明显降低术后盆腔粘连发生率,患者预后情况较好。
在手术适应症方面,宫腔镜子宫肌瘤剥除术存在一定的局限性,主要在表浅肌壁间肌瘤、黏膜下肌瘤治疗中适用,并有所限制肌瘤数目、大小、带蒂与否及带蒂宽度等,患者子宫肌瘤如为多发,完全剔除较难实现。与传统开腹术式相比,宫腔镜子宫肌瘤剥除术的操作并不在盆腔内进行,减小手术创伤的同时,降低术后盆腔粘连率,但宫腔镜手术存在明显缩小手术视野的问题,相对来说提高了手术操作难度,剔除较大肌瘤过程中,要先将肌瘤切碎,再分次取出,导致宫颈内操作增加,易造成出血、损伤正常子宫组织,从而影响术后妊娠。据国外文献报道,子宫肌瘤行宫腔镜剥除术后,术后可获得55.6%~77.6%妊娠率。另有国外学者采用宫腔镜剥除术治疗215例不孕子宫肌瘤患者,经治疗后,成功妊娠率为44.6%[3]。相比于国外文献报道的宫腔镜子宫肌瘤剥除术术后妊娠率,我国学者报道的术后妊娠率比较低,可能与手术方式本身、术后随访时间短等均相关,还应进一步的加大研究,从而进一步的了解宫腔镜子宫肌瘤剥除术对患者术后妊娠情况的影响。
现阶段,子宫肌瘤患者如有生育要求,主要治疗方法仍然为传统开腹手术及腹腔镜手术,但前者术后较高的盆前粘连率会使术后妊娠率受到一定影响。黏膜下肌瘤单发、较小时,适合采用宫腔镜手术治疗,不过由于其具有较高的操作难度,且手术适应症窄,因而限制了其临床应用。因各种术式均会一定程度的影响子宫肌瘤患者术后的妊娠率,学者还应进一步的加大研究力度,从而为临床治疗方案的选择提供参考。
[1] 林 丽,梁 岚.不同手术方式对子宫肌瘤术后妊娠率的影响[J].右江医学,2014,42(02):244-246.
[2] 罗 萍.子宫肌瘤不同术式剔除术后临床疗效及其对妊娠的影响[J].中国医师杂志,2016,18(05):776-778.
[3] 刘志宇,周士平.腹腔镜手术和经腹手术方式对子宫肌瘤患者术后妊娠的影响[J].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2016,15(21):2146-21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