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时代大学生阅读需求下的高校图书馆建设研究

2017-03-10 02:50杨丽英绥化学院黑龙江绥化152061
理论观察 2017年8期
关键词:馆员互联网+图书馆

杨丽英(绥化学院,黑龙江绥化152061)

“互联网+”时代大学生阅读需求下的高校图书馆建设研究

杨丽英
(绥化学院,黑龙江绥化152061)

在“互联网+”时代,大学生用户阅读需求呈现出阅读载体电子化、阅读方式移动化、阅读时间碎片化以及信息需求个性化等特征。因此,高校图书馆要积极利用自身的优势,思考如何与互联网进行深度地融合,有效地利用“互联网+”策略,创新服务形式,提高服务能力和服务水平。

“互联网+”;高校图书馆;图书馆建设

1.引言

“互联网+”时代的到来,为媒体的发展带来基础和技术支持。“互联网+”技术的应用,可以实现各个传统产业与互联网的无缝链接,突破了物理空间和服务空间的限制,创新升级传统产业模式。图书馆是传播文化知识、进行社会教育的重要场所,在人类社会的进步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高校图书馆肩负着为教学和科研服务的双重任务,是高校各类信息知识的集散地,也是高校师生获取信息资源的源泉。在“互联网+”时代,传统的纸质图书和纸质报刊已经不再是高校图书馆用户阅读的唯一选择,用户阅读的移动化和阅读内容的多元化让图书馆的阅读推广功能受到了极大的限制。因此,在“互联网+”时代背景下,高校图书馆应该积极思考如何与互联网进行深度地融合,有效地利用“互联网+”策略,创新服务形式,提高服务能力和服务水平。

2.“互联网+”内涵及特征

2015年3月5日,在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上,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首次提出“互联网+”的行动计划,提出要将云数据、大数据、物联网、移动互联网等高新技术产业与现代制造业相结合,促进工业互联网和互联网金融的健康发展。所谓的“互联网+”,即互联网与各种传统行业的深度融合,传统行业利用互联网搭建新的发展生态,实现传统行业的创新升级。如“互联网+”媒体、“互联网+”金融、“互联网+”营销、以及“互联网+”销售等等。

和传统产业相比,“互联网+”模式具有实现创新、关联发展以及跨界融合等特点。首先,“互联网+”可以实现互联网业与传统产业的跨界融合,赋予传统行业新的生命力和发展机会,让传统行业利用互联网的平台延伸行业范围增强行业竞争力。其次,“互联网+”实现了发展模式和发展机制的创新。传统行业的发展模式只是单一的线下发展模式,在互联网环境下,这种模式已经远远不能满足企业的发展。“互联网+”模式的出现,将互联网思维引入到行业发展之中,实现了行业发展机制和发展模式的创新,为行业的发展提供更加多样化的渠道和机会。再者,通过引入“互联网+”模式,行业之间的壁垒和发展鸿沟能够得到有效地弥合,行业之间形成了有机关联,从而实现了行业之间的关联发展。基于“互联网+”的优点和特点,图书馆应该积极利用“互联网+”平台创新发展模式,实现图书馆发展策略的新一轮优化。

3.“互联网+”时代大学生阅读需求特点

“互联网+”强调以用户需求为中心,利用大数据和云计算分析用户信息行为和信息需求,从而为用户提供最能满足其需求的互联网产品。“互联网+”时代,高校图书馆用户的信息需求和信息行为发生了显著的变化。因此,高校图书馆要把握其用户需求特点,特别是大学生阅读需求特点,从用户需求出发,调整服务方式和服务策略,提高服务水平。具体而言,“互联网+”时代大学生阅读需求具有阅读载体电子化、阅读方式移动化以及信息需求个性化等特点。

3.1 阅读载体电子化

我国《第十二次全国国民阅读调查报告》显示,受数字媒体的影响,2014年我国国民数字化阅读方式(例如手机阅、电子阅读器阅读、光盘阅读以及网页阅读等)的接触率为58.1%,和2013年相比上升了8个百分点。在这些数字阅读中,人均每天手机阅读时长为33.82分钟,比2013年的21.70分钟增加了12.12分钟。此外,在对国民倾向的阅读形式调查中,4.3%的国民更倾向于“网络在线阅读”,23.5%的国民倾向于“手机阅读”,3.4%的人倾向于“在电子阅读器上阅读”。这些数据都说明了在“互联网+”时代,我国国民越来越倾向于电子化阅读。大学生作为新鲜事物的最早接触者和最快适应者,在阅读载体的选择上改变了传统的纸质阅读的习惯,更多的选择了方便检索易于携带的电子化阅读设备,呈现出阅读载体电子化的信息需求特点。

3.2 阅读方式移动化

移动互联网时代,用户不再局限于局域网的限制而是可以利用移动终端连接互联网,随时随地享受上网的乐趣。移动互联网给用户利用互联网带来便捷的同时也改变了用户的阅读方式和阅读习惯。手机、平板电脑、电子书和阅读器越来越成为当代大学生阅读的主要载体,移动阅读也成为大学生们阅读的主要形式之一。与传统阅读形式相比,移动阅读具有成本低、方便快捷以及突破时空限制等特点,让用户能够在一些碎片化时间中享受阅读的乐趣,满足用户自由灵活安排阅读时间的需求。因此,“互联网+”时代大学生阅读呈现出阅读方式移动化的特点。

3.3 信息需求个性化

高校图书馆用户包括了从事教学和科研的教师用户以及学生用户。其中,在大学生用户中,由于专业和年级的不同,用户的科研能力和科研层次也不一样,对图书馆的需求呈现出个性化的特点。例如,计算机专业的用户在查找资料时更加倾向于与计算机有关的信息资源,而文学专业的用户则更喜欢文学类的信息资源。再者,由于学生的学历不同,在使用信息资源时也呈现出不同的需求。如硕士博士学生用户更加关注学术性较强的信息资源,也更加希望得到自己所关注领域的学术热点和前沿资料的推送,而本科和专科类的学生用户对各类热门图书和畅销图书表现出的热情更高。

3.4 阅读时间碎片化

受课程、社团等活动的影响,大学生用户的阅读时间呈现出碎片化的特征。这种碎片化体现在大学生经常利用课余、排队、等车等零散的时间查阅资料阅读信息。阅读时间碎片化的特征使得大学生的阅读内容也呈现出碎片化的趋势。由于缺少大段完整的阅读时间,大学生只能利用零散的时间汲取感兴趣的信息,这就造成阅读的内容也只能是零碎的知识,无法对知识进行深层次的研究和消化。

4.“互联网+”时代下高校图书馆建设方案

“互联网+”技术的运用,为图书馆创新服务手段延伸服务内容提供了技术支持和平台支撑。高校图书馆要积极利用“互联网+”的发展模式,构建“互联网+”图书馆服务平台,创新图书馆服务,打造高校图书馆服务品牌,提高图书馆的服务能力和服务水平。

4.1 积极构建“互联网+”图书馆服务平台

智慧图书馆是通过利用新一代的信息技术(如物联网、RFID、无线传感器等)来改变用户和图书馆系统信息资源的交互方式,是智能建筑与高度自动化管理的数字图书馆的有机结合和创新。作为当前图书馆发展的最高级阶段,智慧图书馆融合了复合图书馆和数字图书馆的优点,它以云计算为基础,以智慧化设备为手段,实现了书书相联、书人相联和人人相联。RFID技术的运用,让智慧图书馆通过感应装置就可以对用户的身份进行验证,还可以让自助借还机协助用户完成无人值守的借还操作。智慧图书馆融合感知智慧化和图书馆服务智慧化,是图书馆的最高形态,他让用户在一个充满现代技术的图书馆中自由利用图书馆的各种服务,通过人和知识的融合为用户营造了一个和谐的知识生态环境,体现了图书馆以用户为中心的服务价值。

4.2 加强馆员培训,提高馆员综合服务能力

在“互联网+”时代,自动化服务和自助服务成为高校图书馆服务的特色之一。一些诸如文献检索、图书借阅和电子阅览室预约等服务逐渐成为用户自助服务。因此,和传统图书馆业务流程相比,“互联网+”背景下的高校图书馆更多地关注学科服务、咨询服务等以知识服务为主的业务。这就要求高校图书馆要加强馆员培训,提高馆员的信息素养和综合能力,为用户提供更好的信息服务。首先,高校图书馆要加强馆员的现代信息技术的运用能力。RFID技术、云计算和物联网技术是“互联网+”图书馆平台运用的主要技术,高校图书馆要加强馆员使用现代信息技术的培训,提高馆员对信息技术的操作能力。其次,高校图书馆要加强馆员的学科服务能力和智识服务能力。“互联网+”背景下,用户的信息素养有了很大的提升,简单的文检服务已经远远不能满足用户的需求。因此,高校图书馆要提高馆员的学科服务能力,为用户提供更加深层次的信息服务。

4.3 精确服务定位,打造图书馆服务品牌

高校图书馆肩负着教学和科研双重服务任务,是高校师生交流学习、获取信息和孕育新思想的重要场所,是高校文化的核心和灵魂。“互联网+”环境下,高校图书馆不再只是提供图书借阅的场所,而是用户自主学习的大课堂,是用户创新的孵化器。因此,高校图书馆要精确其服务定位,积极利用其资源、空间、技术和服务等方面的优势,打造本馆的服务品牌,提升图书馆的社会价值和核心竞争力。例如,高校图书馆可以经常举办例如读书会、专题讲座、文化沙龙等文化活动,提升校园文化氛围的同时调动大学生用户的阅读兴趣,打造符合本馆特色的文化品牌。

4.4 创新服务,提供便捷的数字化阅读环境

“互联网+”背景下,大学生用户的信息需求呈现出阅读载体电子化、阅读方式移动化以及信息需求个性化等特点。高校图书馆要根据大学生用户信息需求的特点,积极调整馆藏结构,创新服务方式和服务手段,为用户提供便捷的数字化阅读环境。首先,高校图书馆要增加电子文献的比重,为大学生用户提供高质量的电子资源。高校图书馆可以通过购买和自建的形式,丰富电子文献馆藏,满足用户阅读电子文献的需求。其次,高校图书馆还要注重数字化阅读环境的建设,包括各类型网络数据接口、电源接口等的安装和服务,还要为用户提供无线网络服务,让用户在馆内可以自由地利用互联网。再者,高校图书馆可以根据用户的需求采购一批平板电脑、电子书阅读器等移动阅读设备,配置专门的数字阅读空间,让用户能够在一个安静充满现代化的数字化环境中自由阅读。

5.结语

为读者服务,满足读者的需求是图书馆的使命所在。在“互联网+”时代,大学生用户阅读需求呈现出阅读载体电子化、阅读方式移动化、阅读时间碎片化以及信息需求个性化等特征。这就要求图书馆要改变传统的服务方式和服务手段,利用自身的资源、建筑以及人才优势,积极借助“互联网+”技术和平台,构建“互联网+”图书馆服务平台。此外,为了全方位提升高校图书馆服务能力,高校图书馆还要加强馆员培训,提高馆员的现代信息技术运用能力和深层次知识服务能力,创新图书馆服务手段,打造本馆的服务品牌,为用户提供一个舒适并且充满现代科技感的数字化阅读环境。

〔1〕张兴旺,李晨晖.当图书馆遇上“互联网+”〔J〕.图书与情报,2015,(08).

〔2〕秦艺.“互联网+”高校图书馆——引领高校数字化转型〔J〕.内蒙古科技与经济,2015,(09).

〔3〕张兵.“互联网+”时代高校图书馆资源建设与服务研究〔J〕.武汉商学院学报,2015,(08).

〔4〕罗绘秀.“互联网+”时代高校图书馆的发展策略〔J〕.图书馆学刊,2015,(12).

〔5〕李立睿,邓仲华.基于“互联网+”的融合图书馆构建研究〔J〕.图书与情报,2015,(12).

〔6〕胡玉清.“互联网+”时代下的图书馆发展研究〔J〕.北京政法职业学院学报,2016,(03).

〔7〕邓新梅.“互联网+”图书馆的智慧化服务模式探讨〔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03).

〔8〕李杨,韩洁茹.“互联网+”时代高校图书馆学科服务策略研究〔J〕.中国中医药图书情报杂志, 2016,(04).

〔9〕李岱洲.“互联网+”时代下高校图书馆应对策略〔J〕.农业图书情报学刊,2016,(04).

〔责任编辑:谭蕊〕

G252

A

1009—2234(2017)08—0127—03

2017—07—25

本文是绥化学院2016年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互联网+”时代大学生阅读需求下的高校图书馆建设研究(编号:R1602011)的部分成果。

杨丽英(1963—),女,黑龙江海伦人,副研究馆员,研究方向:读者服务。

猜你喜欢
馆员互联网+图书馆
青海省人民政府关于转聘谢承华、斗尕馆员为荣誉馆员的决定
图书馆
勘误
青海省人民政府关于转聘谢佐等3位馆员为荣誉馆员的决定 青政〔2017〕32号
去图书馆
论图书馆馆员领导及其角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