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战时期的文化宣传
——基于《抗战文艺》的研究

2017-03-10 02:45陈九如张烊烊
淮南师范学院学报 2017年2期
关键词:文艺工作者抗日抗战

陈九如,张烊烊

(安徽师范大学 历史与社会学院,安徽 芜湖 241000)

抗战时期的文化宣传
——基于《抗战文艺》的研究

陈九如,张烊烊

(安徽师范大学 历史与社会学院,安徽 芜湖 241000)

抗战期间的文化建设在中国历史文化中极具时代特色。以《抗战文艺》为视角,从明确文艺工作者的具体任务、文艺工作者应当拥有的责任等方面来研究抗战时期的文化宣传的内容、方式,可以认识抗战文化的宣传与大众化问题及其历史意义。

抗战文化;《抗战文艺》;大众化

“七七事变”爆发后,中国社会各方势力团体积极备战抗日,文化界奋勇当先,其中,以1938年老舍、茅盾等文艺界人士组成的“中华全国文艺界抗敌协会”最为突出,他们创办了《抗战文艺》,积极宣传抗日思想,揭露日军在中国犯下的罪行,努力建设抗战文化。《抗战文艺》的出现是抗战时期中国文艺界对抗日战争做出的最为直接、最为深刻的回应。1938年3月27日,“中华全国文艺界抗敌协会”在武汉成立,《抗战文艺》也同时创立,并迅速成为文艺界人士抗战的另一个战场。由于战争环境的影响,《抗战文艺》历经坎坷,发刊周期历经了三日刊、周刊、半月刊、月刊以及最后的不定刊,以至于后世对其具体的发刊数量存在着较大争议。据《中华全国文艺界抗敌协会史料选编》介绍,“《抗战文艺》八年内共出版了正刊、特刊七十七期”。①文天行,王大明,廖全京:《中华全国文艺界抗敌协会史料选编》,成都:四川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83年,第454页。但《中国现代文学期刊目录汇编》却记载“整个抗战文艺从创刊到终刊,包括‘武汉特刊’在内,共出七十八期,十六开本。”②唐沅:《中国现代文学期刊目录汇编》,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88年,第9页。除此之外,另有特辑、专号以及其他形式。由于正刊因战乱等诸多原因而脱刊,便以相应的特刊作为补充。特刊主要分为两种,一是战地特刊,二是纪念特刊;除正刊和特刊外,文协成员在创刊时。还采取了特辑和专号来丰富期刊表达形式,如“诗特辑”、“独幕剧特辑”、“保卫大武汉专号”等。

一、抗战时期文化宣传的内容

《抗战文艺》中的抗日宣传体现了抗战时期文化宣传的主旨。

(一)对我军将士的褒扬

《抗战文艺》通过报道歌颂了中国军人在战场上用生命表现出的抗日英雄气概与坚定地民族气节。正面战场上的交锋最能体现军人的英勇精神,正面战场的英勇事迹也成为报道的重点。如:以群在《台庄一勇士——记三十一师李营副底谈话》中写到关于台儿庄战役中一位营副的谈话纪要,其内容真实地反映了台儿庄战役的残酷:“在那碉楼底跟前瓦砾和尸体已经填塞了通路,我抬头望了一下,在烟雾中,已经消失了碉楼底顶层。炮弹底轰声突然停息了,接着是一阵听不清白的‘呵、呵.......’的喊声从敌人阵地里送过来,我知道这是敌人冲锋肉搏时的喊声”③以群:《台庄一勇士》,《抗战文艺》1938年第1期,第7页。。另外,文中特别提到一位名叫王福来的战士,他身受重伤,坚守碉楼,当所有人都牺牲后,他没有逃离,而是用手榴弹消灭了敌人两个排的兵力;作家天虚在《杀过单城集——鲁苏豫皖突围记之一》中讲述作者等一行人在路过单城集时与敌人的一场遭遇战:“一阵乱射之后,又缩短射程,向我们一线的左翼方面连续射来,那儿的马匹受了伤,拼命的跳蹦乱叫起来。”“敌人的机枪由前面的屯子里扫射出来,擦着麦穗,达姆弹的子头,在我们的耳边和头上炸裂”①天虚:《杀过单城集》,《抗战文艺》1938年第8期,第84-86页。。李乔在《活捉铁乌龟》一文中,讲述中国军队在抗日战场上遭遇敌军坦克时的情况,中国士兵面对这个庞然大物,虽有惧色,但依旧义无反顾的向前,“听到了两声连续的爆炸声,一只坦克车已停止在前面不动了。这时,伏在麦田里的人着了魔似的,一起爬了起来,向正要冲过来的两辆坦克车包围了过去。”②李乔:《活捉铁乌龟》,《抗战文艺》1938年第10期,第122-123页。在面对敌人精良装备的情况下,我军士兵依旧勇往直前,敢打敢拼,置个人安危于不顾;崔万秋在《几个流产的故事》中,讲述姚子青率全营战士拼死抗敌、空军飞行员阎海文被捕自杀的故事,表达了作者对前线抗战军人的的崇敬之情。这些关于战场状况的描述,不仅表达作者对日军侵略行径的痛恨,同时也激励着战斗在前方的将士们英勇杀敌。

(二)对日军暴行的控诉

日军全面侵华之后,在中国施行惨无人道的“三光政策”,《抗战文艺》有较多的篇幅对日军在华暴行作出控诉报道。秋涛在《最悲惨的一幕(溧阳通讯)》中讲述了日军在占领溧阳之后的暴行。“壮丁们用粗大的铁钉,剥光了衣服,钉死在墙壁上、大门上。在钉死的壮丁中,有的是被奸淫的妇女的丈夫,敌人便勒迫着他们扫净丈夫的鲜血,当着他们看见丈夫惨痛的尸体,不许流泪”③秋涛:《最悲惨的一幕(溧阳通讯)》,《抗战文艺》1938年第5期,第40-41页。。敌机的狂轰滥炸是日军暴行中最为常见的方式。李桦在《今天的郑州与开封》中写到“出了车站使我为之失惊的,是站外右面的房子尽成废墟,一列百多座的房子,在前天空袭时,转瞬成了焦土。”“在地面上这里那里还留着大大小小的给炸成的地洞四五十个。车站四周的围墙一幅一幅的给震落了十丈八丈,砖瓦满地,寸足难行,炸弹破片在四周未圯的墙壁上刻出他们的痕迹”④李桦:《今天的郑州与开封》,《抗战文艺》1938年第8期,第87-88页。;《从彭泽归来的人》中也提到日军敌机轰炸的暴行,“看见扬着尘埃的破屋断墙间,残留着不完整的尸体,血是那么殷红地流在地上”,“我的学生一个也不见了,所看见的,不是断了手、就是伤了足的学生,在地上打滚,在地上呻吟”⑤覃子豪:《从彭泽归来的人》,《抗战文艺》1938年第1期,第4-5页。,日军的轰炸是在摧毁我们的家园,而这带给中国人民的只有更多的仇恨和反抗,这让我们更加深刻地认识到日本帝国主义的残暴和战争的残酷

(三)对抗战文艺工作者的指导

《抗战文艺》还承担着对文艺工作者的指导任务,明确抗战时期文艺工作者的任务、方法以及目的等等,指导文艺工作者应当怎样去引导广大民众真正认识抗战、支持抗战并积极投身抗战,实现抗战宣传的神圣使命。关于抗战文艺工作者的具体任务,鹿地亘《关于“艺术和宣传”的问题》一文中认为,文学家要做的就是完成文学与文学界的时代性格,以抗战为例,“抗战十月的过程中,我们已在各地重复了非常宝贵的生活的经验,这实在是中华民族的,而且是全世界人类的血与生命所换来的经验”⑥鹿地亘:《关于“艺术和宣传”的问题》,《抗战文艺》1938年第6期,第50-53页。;穆木天在《抗战文艺运动的据点》中认为,抗战文艺工作者是三位创作于一体,基于生活的实践和艺术的实践去完成自己的抗战文艺使命,“必须把自己的政治实践(生活的实践)和艺术的实践(组织,理论,创作活的实践)一致起来,协调起来,抗战文艺的工作,才能有他的据点”⑦穆木天:《抗战文艺运动的据点》,《抗战文艺》1938年第6期,第55-57页。;茅盾在《论加强批评工作》中指出,抗战文艺工作要接受批评,而且批评家的任务是说明或指出这些“如何”与“为什么”,使作家们不但明白什么是不必要写,并且还知道了什么是必须写以及怎样写。

《抗战文艺》还对文艺工作者的创作提出更高的要求,指出文艺创作要紧密结合实践,联系大众。姚雪垠《论阶段的文学主题》指出了现阶段的文学不足,即没有联系抗战形势,文化与抗战脱节,继而分析原因,一是文艺工作者脱离实践,二是一部分文艺工作者不能认清形势,强调抗战文学不应该只有宣传功绩、宣传口号,而更应该负有教育性;侍桁《生命的战斗》一文中提到要对那些终日勤劳却受政府捐税剥削不得温饱的农民、请缨杀敌等待招安的土匪以及赤膊在火线上作战的红枪会这些抗战势力进行研究与宣传;徐盈的《不要说空话》一文对文艺工作者就保卫武汉的当前局势指出:第一,参加各部门的实际保卫大武汉的工作;第二,在坚强的组织下,负起宣传的责任;第三,留守武汉的文艺工作者应集中各方面的力量在一起,在不浪费的条件下作城市的宣传工作,同时给在乡村工作中的工作者以实际的援助与联络。

《抗战文艺》强调了抗战文艺工作者的责任。沙雁《抗战文艺的题材》里提到,“在这个全面的反日帝的战争中,不用说举凡政治,经济,教育,建设,生产,文学,卫生等各个部门均已‘抗日本位’,‘军事第一’为目的的。对此,我们从事文艺运动的工作者就得在这方面付予极大的注意与努力”①沙雁:《抗战文艺的题材》,《抗战文艺》1938年第8期,第95页。;刘白羽《对于文艺工作的一个建议》中指出当代文艺工作者的责任,“一定会从这中间得到很多的经验和战斗的兴趣。同时,还提高了部队中间的文化水准。这是对于部队中间,文艺工作者应该担负的责任”②刘白羽:《对于文艺工作的一个建议》,《抗战文艺》1938年第10期,第115-116页。;宋之的《从保卫大武汉说起》就保卫大武汉而言,文艺工作者要做的是“一切艺术品倘想于保卫大武汉这一实际行动里发挥能力,都必需通过优良的技术,表达更实际的内容”③宋之的:《从保卫大武汉说起》,《抗战文艺》1938年第12期,第154页。;徐中玉《悲剧的胜利》明确提出作家们的责任在于教育落后大众,发动他们走入抗战,并给他们以必胜的信念;蓬子在《一个最实际的问题》中呼吁,大敌当前,文艺界的文学艺术家们走到了一起,面临着抗战大业,应当放下派别之争,做一个真正的民族文艺者,“过去不同意见,不同派别,甚至站在对立地位的作家们,现在在抗战的火笼中团结起来了,大家抛弃了小集区观念和门户之见,打开了宗派主义的大门,集中力量跟当前的民族大敌作生死的战斗”④蓬子:《一个最实际的问题》,《抗战文艺》1938年第5期,第2-3页。。

二、抗战时期文化宣传的方式

《抗战文艺》采用人民大众喜闻乐见的方式进行抗战文化宣传,就表达方式而言,《抗战文艺》主要以诗歌、小说以及漫画雕刻等形式宣传抗战思想,鼓舞民众走向抗战前线。

(一)借诗歌精炼的语言表达形式宣传抗战

诗歌的语言表达较为精炼,言简意赅。如鲁黎《想念家乡》,诗歌主要讲述了诗人因日本的入侵而失去了家乡,表现出诗人对侵略者的痛恨,“谁抢去了我的家乡?!谁使我成了无家可归的流亡?!”⑤鲁黎:《想念家乡》,《抗战文艺》1938年第5期,第43页。锡金《望江南》控诉日军铁蹄破坏江南地区的罪行,“江南啊,我们的生息之地,让你在惨暴的炮火下毁灭,在凶狠的刀刺下灭亡?”⑥锡金:《望江南》,《抗战文艺》1938年第8期,第92页。臧克家《送战士》饱含对日军罪行的控诉,同时也动员民众走上前线,“敌人破碎了我们的山河,敌人烧焦了我们的家园,敌人侮辱了祖宗的坟墓”,让我们拿起武器,“走向战场走向故乡”⑦臧克家:《送战士》,《抗战文艺》1938年第8期,第92页。;厂名的《榴花》中,借赞扬榴花来表现出当时民众的抗日热情,“握紧着红布的大刀,专等渡湖过来的敌人”⑧厂名:《榴花》,《抗战文艺》1938年第4期,第26页。。此外,王平陵《觉醒吧,出卖祖国的奴役》一诗主要是批判与痛斥在抗日时期甘愿充当日本走狗的汉奸;田间的《向国民宣告》,号召民众不要沉默、不要退缩,认清国情,走上抗日的前线,充满对抗战必胜的决心等。

(二)借小说细腻的表现手法宣传抗战

《抗战文艺》中有很多篇小说连载,小说大都以抗日为主题,借助连载小说的形式,吸引民众眼光,让作者一期期地读下去,达到宣传抗战思想的目的。如柏山《这也是工作》——文中作者借朋友L君生子一事而引发自己儿时与母亲别离时的感想,在与L君夫人对话中,作者从L夫人这句“这也是工作”一句话中领悟到,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工作,而他的工作就是拿起笔去同侵略者战斗,作者的爱国情怀极好地体现出来;老舍在《人同此心》中讲述一位名叫王文义的学生,日军来犯,当别人劝他逃跑的时候,他说:“我不逃,我要在这里死。”⑨老舍:《人同此心》,《抗战文艺》1938年第1期,第4-6页。

这种毫不退缩、勇于向前、勇于牺牲的精神,正是那个年代的青少年所应当具有的。鲁彦《炮火下的孩子》讲述一位名叫李纪明的战士,身负重伤,在去往后方的路上遇到一位母亲被日军杀害的小男孩。作者借这样两种不同境遇下的人物描写,来表达揭露日军暴行和战争的残酷,也动员广大的民众走上战场。陈白尘的小说《慰劳》中,主人公珍小姐到伤病医院去慰劳抗日英雄,并且只要和别人谈到抗日战争时,就会用“神圣的民族革命战争”来评价这场战争。类似于这种热血青年对当时抗日的热情的描写,就在潜移默化地宣传抗战思想。刘白羽《火》中的主人公齐云在经历了战友的死、家乡的破碎后毅然决然地走上战场,还以个人为诱饵,帮助队伍完成对敌人的突袭。老舍在《敌与友》小说中,两个世世争斗的村子在面临日本的入侵时,放下了争斗走向联合。这种放下个人恩怨而以国家集体利益为上的行为正是当时抗战环境所需要的。梅林在《刘伟棠先生一家人》的小说中,描写刘伟棠的女儿文兰是一位爱国热血女青年,时常走上街头,宣传抗日,她违背父亲出走武汉的愿望,毅然走上抗日宣传的道路。

(三)借漫画、民谣通俗的表达形式宣传抗战

除了上述小说和诗歌两种表达方式外,期刊中还有其他的表达方式。如:幕剧、漫画、民谣等。平林的《难童谣——仿小白菜调子》,歌谣中就提到日军暴行,“小白菜呀,遍地黄呀,东洋鬼子,太猖狂啊,飞机炸啊,大炮轰哟,家在江南,××乡哟,鬼子来了,都烧光啊.......”①平林:《难童谣》,《抗战文艺》1938年第2期,第7页。何容在《战壕小调》中主要表达了当时军人的敢打敢拼的牺牲奉献精神,同时也体现出我国军民一致抗日,坚决抗战到底的决心,“长期抗战你要玩完”,“牺牲的精神你比不上咱”,“论人口咱们四万万”②何容:《战壕小调》,《抗战文艺》1938年第4期,第31页。。歌曲《河边草》中“恨不得牛群当战马,马鞭变刀枪”③联抗:《河边草》,《抗战文艺》1938年第11期,第114页。,表达了诗人对敌人侵略行为的愤怒。丰子恺的一幅母亲送儿上战场的漫画,赋诗“君到前线去,寄语我儿郎,若非打胜仗,不得还家乡。”④丰子恺:《寄语我儿郎》,《抗战文艺》1938年第2期,第7页。这种送儿上战场的场面,表现了中国人民的抗日决心,激励着中国民众积极走上抗日的前线。宋之的《出征》幕剧中,主人公蒋君冶不顾妻子反对,连夜瞒着妻子走上抗日战场。凌鹤的幕剧《到胜利之路》,剧中主人公寿生不顾妻子的反对,即使自己的哥哥已经被应征入伍,但因自己心中那份爱国之心,依然应征成为一名志愿兵。徐旭生的《军民合作》里,几个从前线退下来士兵在江苏的一个小县城内用那股爱国情感感染了当地的村民,共同联合起来抗日。木刻家安林在期刊中的一幅雕刻,并配上了文字:踏着五卅民族革命的血迹前进。用雕刻的方式纪念五卅运动,以此来表达对五卅运动的怀念。

三、抗战时期文化宣传的意义

《抗战文艺》的创办,成为“文协”成员在抗日战争期间积极宣传抗日思想的另一个战场。在这个没有硝烟的战场里,正是在文学艺术者的号召下,广大民众真正认识抗战、了解抗战、支持抗战,最后走向抗战前线,文艺抗战的作用不容忽视,《抗战文艺》在抗战宣传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意义重大。

(一)有效动员民众投身抗日

文艺工作者利用手中的笔所表现出来的抗战决心和民族气节极具鼓舞性,《抗战文艺》中每一篇作品,“向前线官兵、后方守备部队、沦陷区人民、全国民众,作广大宣传之鼓动”⑤毛泽东:《毛泽东新闻工作文选》,北京:新华出版社,1983年,第39页。,抗战文化宣传对抗战的作用毋庸置疑。

1.直观的场景描写激发民众抗日怒火。《抗战文艺》中有很多关于日军对手无寸铁普通民众的砍杀,对柔弱女子的奸淫,对已放下武器俘虏的虐待等,这种最为直接的报道,虽让人难以接受,但作者这种直观的表达,既是对侵华日军的控诉,也起到动员与激励民众投身抗日的效果。

2.坚定的抗战精神表达抗战必胜的信念。如郁达夫在《我们只有一条路》中体现作者在武汉坚决抗战之决心,在作者看来,在死亡的面前,什么利害,得失是没有的,也是绝对不容许有的。在我们面前的,仍只是一条抗战到底的大道;徐中玉在《悲剧的胜利》中说到“我们自然有最后胜利的绝对把握,但这种最后胜利乃是无限的苦痛与斗争的最后升华”⑥徐中玉:《悲剧的胜利》,《抗战文艺》1938年第3期,第34-36页。;适夷《回到武汉》中明确提到,深信保卫武汉的必然胜利。这种抗战到底,视死如归的精神,明确表达了文艺工作者对抗战胜利的信心。

(二)推动抗战文化大众化发展

在抗日战争特殊的历史环境下,《抗战文艺》的作者利用各种表现形式宣传抗战、动员民众,努力使抗战文化走向大众化,使抗战文化成为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抗战文艺》的作品对文艺发展最为突出的一点体现在文艺大众化上。蓬子《文艺的功利性与抗战文艺大众化》里,“因为我们今天文艺活动的对象应该不再是空口的或纸面上的,而是切切实实的从知识分子扩大到广大的民众,所以我们的作品,也应该首先考虑到是否被民众所接受。”⑦蓬子:《文艺的功利性与抗战文艺大众化》,《抗战文艺》1938年第8期,第2-9页。姚雪垠的《通俗文艺短论》中,作者指出,文艺大众化要做到,必须尽可能地用大众口头上活生生的语言写作,并由此而发展崭新的表现技巧,更发展崭新的通俗文体。在《怎样编制士兵通俗读物》中,“文协”编委会召开会议着重讨论如何提高士兵与民众的生活,即出版一些通俗读物,供士兵阅读,以缓解士兵的战斗生活。给士兵以通俗读物,实则是在提高士兵自身素养,以达到更好的抗日效果,而给民众以通俗读物是在提高民众的觉悟,认清当前事实,服务于抗战需要。

(三)及时纠正文艺功利化现象

《抗战文艺》中对文化建设的另一个作用则体现在对文艺界里存在不符合时代主题的文化现象进行批判,即批判文艺工作者的错误行径和指出文艺工作中的不足。

1.对于文艺工作者错误行径的批判

蓬子在《敌人屠刀下的思想与学术》中抨击一些不愿南来、而屈于日本统治下的北京的教授,批判那些自认为在北京可专心研究学问的教授,“果然日本军阀也常常在占领区域提倡孔孟所要宣扬和倡导的孔子的精神,恐怕连这部分教授们自己也清楚知道,只是一个纸糊的脸壳而已。”①蓬子:《敌人屠刀下的思想与学术》,《抗战文艺》1938年第6期,第61页。柯仲平的《忏悔吧,周作人》,作者对周作人进行了无情的批判,批判其背弃祖宗,批判其媚日忘国;在记者的《关于周作人事件》中,简单阐明部分报刊对于周作人行为的讨论,认为周作人之行为,实为附逆日本之举,并对其讨伐。

2.指出文化工作中的不足

蓬子在《文艺的功利性与抗战文艺大众化》中提到当今文艺界还存在着文艺功利化现象,而对于这种现象,作者明确指出这是一条非常危险的、狭隘的绝路;向林永的《通俗读物编刊社的自我批评》中提到,该社首先反省错误,自抗战以来只是在抗战情绪上的鼓动,而没有去总结与反思抗战的经验教训,并总结自身两个缺陷:一是缺乏敌人国内危机的分析,没有认清敌人入侵的本质,二是缺乏民权主义与民生主义的宣传。对于文艺功利化的纠正,无疑是对抗战文化发展的有力推动。

Cultural propaganda during the anti-Japanese war

CHEN Jiuru,ZHANG Yangyang

The cultural construction during the anti-Japanese war is unique in Chinese historical culture because of its being tinged with the features of the times.TakingKang Zhan Wen Yias the angle of view,we studied the content and methods of cultural propaganda during the anti-Japanese war in terms of the arts workers'specific mission and the responsibility they should bear and pointed out the cultural propaganda’s link to popularization and its historical significance.

culture of anti-Japanese war;Kang Zhan Wen Yi;popularization

K27

A

1009-9530(2017)02-0070-05

2016-12-14

陈九如(1963-),男,安徽师范大学历史与社会学院教授。张烊烊(1994-),男,安徽师范大学历史与社会学院硕士研究生。

猜你喜欢
文艺工作者抗日抗战
抗日小英雄杨杨
抗日烽火燃烧在太行山上
我们家的抗战
我们家的抗战
抗日英烈马威龙
习近平给文艺工作者提出4 点希望
广东省作协主席蒋述卓为湛江文艺工作者“开课”
抗战音画
论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讲话的深远意义
抗战,在未被占领的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