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长视角下的《阿拉巴马的月亮》

2017-03-10 00:46陈小敏
湖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7年4期
关键词:威灵顿长大成人哈尔

陈小敏

(商丘师范学院,河南 商丘,476000)

文化育人

成长视角下的《阿拉巴马的月亮》

陈小敏

(商丘师范学院,河南 商丘,476000)

本文在成长视角下分析了小说《阿拉巴马的月亮》,从主人公阿月的成长内容、成长过程中的性格变化、成长引路人、成长模式和成长结果等角度解读了主人公的成长历程,给当代青少年成长以启示和借鉴。

《阿拉巴马的月亮》;成长视角;成长内容;引路人

引言

成长一直都是人生发展的重大命题,也为文学资源提供了一个永恒的主题。成长小说就是通过叙事来建立主人公在经历“时间”之后形成了自如的人格精神结构——即“主体”(生成)过程的话语设置。德国作为成长小说的策源地,200多年来的德语成长小说长盛不衰。英国作为老牌的文学强国,成长小说在英国文学史上占据了不可忽略的一席之地。美国乃是成长小说的后起之秀,属于后来者居上。美国经典小说和当代小说都不乏成长小说的身影。

美国作家怀特·凯(Watt Key)出生于美国阿拉巴马州,从小在阿拉巴马的森林里打猎、捕鱼的经验给了他灵感写下这本处女作《阿拉巴马的月亮》。故事从爸爸去世后,阿月渐渐尝到了孤单的滋味,困惑为什么爸爸说政府的人会来抓他,爸爸又为什么要选择这种与外界隔绝的生活?在逃亡的过程中,阿月见识了各式各样的人,开始认识外面的世界,在引路人的引导下,性格发生了变化,获得了成长。

《阿拉巴马的月亮》是怀特?凯的第一部作品,也是他迄今最成功的作品。该书出版后广受好评,多次获得美国图书大奖,被翻译成多种文字在世界多个国家出版,多家媒体争相推荐,还被美国图书馆协会评为2008青少年好书。作者惜字如金,又不乏对故事中的细节描述。在作者笔下,阿月用单纯的眼光观察、探索这个世界,做出自己的选择和判断,情节引人入胜,读来让人信服。本文试从成长视角分析该作品,从主人公阿月的成长内容、成长过程中的性格变化、成长引路人、成长模式和成长结果等角度对主人公的成长历程进行解读。

一、成长的内容

“成长主人公的成长包括生理成长和心理成长两部分内容。只有生理/心理的成长并行不悖,成长主人公的成长势必风调雨顺,才能够按时长大成人。……成长主人公生理的成长即身体发育,性的成长是其核心事件。”[1]25但本文中,由于故事的特殊性阿月的成长有别于普通成长小说中主人公的年龄跨度,即10~20岁,他的成长虽然从10岁开始,却没有跨越青春期,作品中对阿月主要成长历程也只持续了半年多之久,并且对生理叙述着墨不多,对性发育也未涉及,只有例如“爸爸说,他甚至觉得我可以打败体型是我三倍的人……”[2]1“我从没见过哪个白人男孩有这样的肌肉。”“这是干活练出来的。”……[2]56等几处正面体格描写。另外,从阿月几次和成年人、健壮的未成年人的肢体冲突中表现出的惊人体力,读者可以推断出在这段成长历程中,阿月的生理发育一直很好,有一个健康的体魄。囿于故事发展的需要和篇幅的程度,作者并没有写到主人公长大成人,因此文章阿月的生理成长叙述并不完整,但具备了生理成长完成的可能性。

主人公完整的心理成长包括“心灵、人格、个性成长的成熟等。其参照系为:认识自我、确立自我在社会体系中的位置、主体的生成等。”[1]36走出森林之前的阿月对自我的认识非常有限。爸爸在世时,爸爸就是他唯一的亲人、伙伴,与爸爸一起在森林里自力更生,躲避政府的追捕。爸爸去世后,就成了一个人自己更生,不明所以地继续躲避政府的追捕,自己与政府只能是对立的关系。直到经历一系列的波折之后,阿月才懂得,失去至亲的伤心、孤独是正常心理反应,需要陪伴是排解孤独是正常的心理需求,人需要同伴的关怀和支持,迷茫的孩子需要得到引导。社会是非黑即白,人的生存与发展不能与社会割裂开来。

二、成长过程中性格的变化

巴赫金提出:(成长小说)“塑造的是成长中的人物形象。这里,主人公的形象不是静态的统一体,而是动态的统一体。主人公本身的性格在这一小说的公式中成了变数,主人公本身的变化具有了情节意义。”[3]

自有记忆以来,阿月一直和爸爸生活在阿拉巴马州的大森林里。爸爸参加过越南战争,目睹了战争的残酷,同很多人一样反对这场战争,进而成为一名坚定的反政府主义者。受到政府的追捕,带着妻子孩子躲进大森林深处,过着与世隔绝的生活。妻子的早逝使得阿月父子只得相依为命。阿月从小就受爸爸无政府主义思想的影响“因为我们不向人索取什么,也没有人给予我们什么。这样我们就不欠任何人的任何东西。”[2]14由于怕被政府发现,阿月从小就跟父亲学会隐藏自己,住森林深处隐蔽的房子,小心掩盖在森林中活动的痕迹,除了极其偶尔到盖恩斯维尔镇杂货店老板阿布诺斯科特先生那里做些生活补给交易,从不与外界进行任何接触。整日用尽各种方法隐藏自己,处处小心谨慎,唯恐被政府的人发现。在这种环境中成长,阿月对森林以外世界的认知是茫然的,几乎未与外界的人有所沟通来往,从没体会过人的社会性。在爸爸的反政府主义思想影响下,阿月又充满了不信任,此时阿月的思想认知如同白纸一张,却又因为盲目和偏激提前画上了黑暗的一笔。

尽管爸爸尽其所能教会了阿月很多东西:读书、写字、射击、捕猎、自己做衣服等等生存技能,但同时,阿月也生活在爸爸焦虑情绪的影响下经常在紧张压抑中生活。特别是在爸爸去世前的半年里,更是处处要小心翼翼,儿童最基本的物质和精神需求都被压抑着,不能得到释放。

爸爸的去世对阿月来说无疑是不幸的,但这也给阿月的成长带来了契机,迫使他走出森林,认识外界真正的样子。阿月认识了退休律师威尔顿先生,“男孩之家”的负责人吉恩先生和卡特先生。他们都认为成为孤儿的阿月最好的去处不是独自流浪去阿拉斯加,而且被纳入“政府财产”,由“男孩之家”抚养长大。尽管阿月还和吉恩先生卡特先生发生了不愉快的冲突,善良的吉恩先生还是不计前嫌地帮助阿月。阿月也遇到了残酷粗暴的警察桑德斯,借着政府工作人员的名义恃强凌弱,也暴露了政府部门的阴暗角落。和“男孩之家”的朋友基特、哈尔和哈尔爸爸的结识使阿月感受到了温情。他才发现,作为人生活在世界上,感情也是基本需求,事实并不像爸爸说的那般“我们不向人索取什么,也没有人给予我们什么。”他需要朋友的关怀、陪伴和安慰。和叔叔一家人的以外团聚让阿月感受到亲情的温暖。至此,阿月彻底走出了爸爸带给他的认识误区,正式踏入正常生活的轨道,性格有原来的孤独、偏执、不信任变得肯放下戒备,成长为理性看待社会,认识到社会有光明的一面,也有阴暗的角落,生活不是如爸爸教导的那样非黑即白。于是阿月变得愿意直面内心的需求,放下戒心,与人交流,成为朋友,到正常地融入新的家庭生活。因为原来的特殊生存环境,被父亲压抑的正常的儿童的物质和精神需求也得到释放,碰到喜欢的食物可以大快朵颐,生活也无需小心翼翼、东躲西藏,无端成为社会的异类。理解了社会的规则,愿意在社会规则下生活,融入社会同时也被社会顺利接纳,使得阿月性格日趋成熟,为以后的顺利长大成人做好铺垫,带来无限希望。

三、成长过程中的引路人

引路人是成长小说中重要人物形象,他是成长主人公的导师。“其与成长主人公或如影随形或若即若离,但无一例外都充当了主人公成长之旅中不可或缺的关键因素。”[1]26在阿月的成长过程中有不止一位重要的引路人。第一位引路人当然是爸爸,他是阿月走出森林前几乎唯一接触的人。阿月的生活经验和思想认知都来自爸爸的言传身教。爸爸教会阿月在森林中生存的技能,如何设陷阱捕捉猎物,如何自己做衣服,如何根据星辰辨别方向,如何在雨中生火,甚至教会他如何打败体型是他三倍的人,还教会他读书、写字和射击。爸爸把能教给阿月的都倾囊相授,舐犊之情可见一斑。然而,这又是一位失职的引导人。是他的偏激思想导致阿月对这个世界的认知出现偏差,认为不应该和政府打交道,爸爸死后就要独自到阿拉斯加和那里的无政府主义者在一起,不能信任任何人,遇到困难自己要努力克服而不要试图寻求任何帮助。这使得阿月错失了救治爸爸的最佳时机,永远地失去了爸爸,变成了独自生活在森林深处的孤儿。尽管爸爸的思想还在引领着阿月,可是小小年纪的他已经人去了人生的目标和努力的方向,内心整日被痛苦和孤独占据。整日无事可做,只能“像松鼠一样蜷起来哭泣”。作为目前阿月唯一的亲人和监护人,爸爸把偏激的思想灌输给儿子,并且宁可受伤感染死去也不寻求帮助救治,丝毫不考虑作为儿子唯一的亲人,他的离开让年幼的阿月如何在这世界上生存,而且还是脱离政府生存。作为第一任引路人的爸爸可以说是不称职的。

第二任引路人是“男孩之家”的负责人吉恩先生和卡特先生。尽管阿月和他接触的时间只有短短几日,可是他对阿月的关怀负责正开始改变阿月对政府机构和陌生人的认识。遵照爸爸的指引独自到阿拉斯加过自由生活的阿月和要将他纳入政府监管体系吉恩先生和卡特先生发生了冲突。一心要挣脱束缚的阿月甚至误伤了吉恩先生。可即便如此,把阿月带到“男孩之家”之后,两位先生还是善良对待,希望阿月能在那里安稳成长。这虽然没有使阿月对外界彻底改观,否定爸爸“不能信任任何人”的偏激思想,但也在潜移默化地促使阿月形成自己对外界的认识:外界既有代表政府少数人的暴虐警察桑德斯,也有善良、负责的工作人员吉恩先生和卡特先生。

第三人引路人有别于前两任,阿月和好朋友基特和哈尔互为引路人。如果说前两任引路人作为长辈和长者对阿月的成长是引导性的,那么这一任引路人对主人公的成长作用是相互帮助共同成长,互为引路人。在“男孩之家”阿月不但收到了两位先生的善良对待,还结识了两位好朋友。基特因为先天患有疾病,体质羸弱,被其他男孩看不起。天性善良的阿月真诚待他,并且承诺带他一起离开“男孩之家”过“自由生活”。和哈尔的认识可谓是不打不相识。看似蛮横霸道的哈尔其实内心很义气,也很眷恋亲情。三个好朋友离开“男孩之家”,逃进大森林,以为从此就过上自由自在、自给自足的生活。“再也不用上学,想多晚睡就多晚睡……”可短暂的森林生活暴露出森林中食物的匮乏,环境的恶劣,哈尔决定独立离开去寻找自己的爸爸米切尔先生。哈尔的离开让阿月和基特更加珍惜彼此的友谊和陪伴与朋友的陪伴相比,去不去阿拉斯加已经不再重要。为了救病重的基特,阿月甚至抛弃了爸爸的告诫,冒险向人求助,使得基特得到救治,没有发生爸爸那样的遗憾。阿月独立勇敢的生活能力也给基特和哈尔带来一种全新的生活。从他身上哈尔学到了单纯、独立,基特收获了友谊、尊重和自由,这是他以前的生活中所不能品尝到。之后与哈尔父子的短暂生活目睹哈尔父子自由快乐的相处,使阿月意识到,他无论如何也不能再过以前的孤独生活了,他需要陪伴。他开始反思爸爸的一些教导,认识到“爸爸的很多想法是错误的”。

第四任引导人是退休律师威灵顿先生。威灵顿先生和阿月的初次见面是场不愉快的经历。威灵顿先生一厢情愿地想把成为孤儿的阿月纳入正常的生活轨道上去,把他安置在“男孩之家”,成为政府财产。却没有考虑到阿月并不适应这样的生活,反而害得他经历一系列遭遇,还面临暴虐警察桑德斯的谋杀指控。威灵顿先生为此而心存愧疚,决定帮助阿月,一切从阿月的切实需要出发去帮助他。威灵顿先生首先决定帮助阿月在法庭上辩护,摆脱桑德斯的指控。他选择相信阿月的单纯善良,亲自搜集对阿月有利的证据,用对阿月的信任和帮助渐渐换来阿月对他的信任和依赖,使阿月对刚开始的官司打赢打不赢都无所谓到期待威灵顿先生为他辩护,以至于在法庭上如期见到威灵顿的时候他的心“飞快地跳了起来”。威灵顿先生的成功辩护,帮阿月讨回了公道,坏人桑德斯也自食恶果。以威灵顿先生为代表的政府相关人员让阿月再次认识到爸爸思想的偏激,外界的人并非都不值得信任,政府的人有公正善良的人也都个别败类,但如果因此就把自己与世隔绝,任由孤独和痛苦侵蚀自己的内心是多么不明智的选择。

威灵顿先生不但帮阿月成功洗清嫌疑重回自由,还体贴地将阿月重视的父亲的遗物一一找回,并通过遗物里的蛛丝马迹找到阿月在莫尔比的叔叔一家人,使得阿月得以和善良的亲人们团聚,再次有机会和亲人生活在一起,为以后的健康成长提供可能性。威灵顿先生不但解决阿月的基本生活需求,还给予他人文关怀,帮阿月弥补了与世隔绝的生活导致的感情缺失,使得阿月不但在物质生活上有保证,心理的健全也提供了很好的保障,为阿月成长的完整性提供了良好的基础。

四、成长的模式及完成情况

成长小说中的基本结构模式:幼稚→受挫→释怀→长大成人。未发育成熟的主人公的成长过程中必然要遭受一系列的挫折,“理想与现实的巨大落差,难以适应铜墙铁壁班的种种社会规约—与他者对抗。”“产生去远方流浪寻找新希望的冲动;渴望并寻求能指点迷津的良师益友(即引路人);愈挫愈勇,成长经验日积月累,一点点适应各种规约,一点点剔除青春期的躁动、冲动与幼稚。”“主人公的成长结果—长大成人。”[1]36

故事的开始,阿月只有十岁,心理很不健全,只信奉爸爸为人生的唯一导师,受爸爸的误导,对社会没有客观的认识,不信任除爸爸以外的任何人,不懂得人与人之间的相互关爱和合作,奉爸爸的教导为圭臬。爸爸的去世使阿月突然间陷入无助和迷茫,完全失去了生活的目标,内心整日被孤独和痛苦侵蚀。他沮丧地发现,爸爸教给他的独立生活的能力,感到孤独时就写信烧给他,去阿拉斯加找别的无政府主义者一起生活的出路都无法驱走内心的孤独所带来的痛苦。孤独逼迫下的阿月陷入了暴走状态,尝试着离开森林的庇护,与外界的人接触。遭遇了警察桑德斯的粗暴,受到几位引路人吉恩先生、卡特先生、基特、哈尔父子和威灵顿先生的关爱帮助,阿月学会了客观看待外界社会,渐渐去适应社会秩序,明白自己作为人需要陪伴和关怀,学会敞开心扉接纳别人的好意,信任别人。明白爸爸灌输的很多教导是偏激的,对爸爸要求自己独自去阿拉斯加,不要相信任何人,也不要向任何人寻求帮助的人生指引已经完全释怀。最终阿月和叔叔一家团聚,再次享受到亲情。故事虽然没有描述阿月如何长大成人,没有长大成人的标志。但是,和善良的叔叔一家人的团聚为阿月的成长提供了良好的物质和精神保障,是阿月具备了完成成长的可能性。所以,阿月的成长模式是:“幼稚→受挫→一定程度上释怀→具有长大成人之质(可以看见长大成人的希望)尽管无法按时长大,但已经积累相当多的人生经验,并开始懂得人生诸多道理。”[1]38尽管作品结尾并没有明确交代阿月是否最终顺利长大成人,但通过作者的描述读者已经可以看到作者已经为长大成人做好了铺垫,一切到时都是水到渠成、自然而然的事。

结语

《阿拉巴马的月亮》无论是中文版还是英文版都是一部年轻的小说,国外对该作品的研究不多,国内的研究更是空白,因此可参考的资料极其有限,对于读者和这样一部广受欢迎和好评的作品不能不是一个遗憾。本文在成长视角下解读了主人公阿月在孤独和懵懂中的成长过程,在成长引路人的带领下获得了身心全面 成长,性格趋于成熟,为以后长大成人做好了铺垫。阿月孤独迷茫的困境也是当代很多成长中的青少年的感受,他直面内心,用坚强、真诚和善良的性格获得了信任和关怀,同时也收获了成长与成熟,也为当代青少年的成长提供了启示和借鉴。另外,成长小说作品的解读已有很多成果,大多文本都选自经典小说,对当代美国成长小说的研究取材还是有限。希望本文对这部作品的解读能为美国成长小说的研究添砖加瓦。

[1]张国龙.成长小说概论[M].合肥:安徽大学出版社,2013.

[2]怀特·凯.阿拉巴马的月亮[M].谢仲伟译.北京:中国友谊出版公司,2010:1.

[3]巴赫金.巴赫金全集第三卷[M].白春仁等译.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1998:230.

Alabama Moon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Growing-up

CHENXiao-min
(Shangqiu Normal University,Shangqiu 476000,Henan)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novel Alabama Moon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growing-up,and analyzes the leading character's growth process from A'yue's growth course,change of character,mentor,growth model,growth result,etc,which offer teenagers enlightenment and reference.

Alabama Moon;growth perspective;growth course;mentor

I207

A

1671-5004(2017)04-0053-04

2017-01-23

2015-2017年河南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青年项目“成长视角下《阿拉巴马的月亮》之研究”(项目编号:2016-QN-143)

陈小敏(1982-),女,河南中牟人,商丘师范学院讲师,研究方向:文学。

猜你喜欢
威灵顿长大成人哈尔
威灵顿唱“反调”
什么,为什么,怎么样?
世界哮喘日:不要让哮喘“长大成人”
机器真能“长大成人”吗
求婚被拒成就威灵顿公爵
当得好将军,干不好首相
长大成人
撒谎
杰克·吉伦哈尔比弗利山庄不够味
如果雨果的哈尔威船长说了假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