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新时期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问题及对策

2017-03-10 00:13:09
岭南学术研究 2017年2期
关键词:政治思想大学生

(东莞理工学院城市学院,广东 东莞 523419)

2016年12月7日至8日,习近平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要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实现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努力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1]。大学生是十分宝贵的人才资源,是祖国的希望,民族的未来,是即将步入社会的中流砥柱。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直接关系到大学生社会化进程、关系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的建成。

当代大学生的思想总体呈现出积极、健康、阳光、向上的特点,但由于时代背景、社会环境、家庭教育及地域经济等因素的影响,部分学生出现理想信念缺失、目标信仰模糊、集体主义观念淡薄、道德水平下降等问题,甚至有的学生产生“‘畸形异化’的物我关系”[2],因此,大学生的思想政治工作还有待进一步提高和深化。

一、大学生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现状

近年来,各种新传媒不断兴起,部分传媒为了追求高收视率、点击率、关注度,对社会负面消息大肆渲染,使得部分大学生的思想观念、学习方式、交往方式受到不良冲击。我国正处于高速发展期,社会日新月异,传统的思想价值观念受到各种网络文化、国际文化的冲击,思想政治建设工作受到极大挑战。若高校学生管理制度不完善,学生管理队伍薄弱,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将难以达到预期目标。新时期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面临的挑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一)学生价值取向多元化

进入大学,大部分学生独立性、自主性增强,注重自我价值的实现,但也有部分学生个人主义、现实主义、功利主义倾向明显,他们强调以自我为中心,在实际生活中追求个人利益,集体主义观念淡薄;大部分学生希望通过自己的奋斗而实现人生理想,但也有部分学生存在拜金主义、享乐主义的观念,错误地将金钱和享乐作为人生的奋斗目标;大部分学生能够意识到只有通过自身勤奋和努力、增加自身含金量,才能在激烈的竞争中占有一席之地,但也有少数学生功利倾向严重:争当学生干部、积极向党组织提出申请,仅仅是为了在就业中增加砝码,“自我化”“现实化”“功利化”趋向在这些学生当中普遍存在[3]。

教育培养的是面向社会、面向时代的人才,旨在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学生,培养学生思想政治素质是非常重要的环节。面临错综复杂的社会环境,如何结合当今时代发展的主题,将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及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等正确的思想观念渗透到学生当中去,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理想信念,不断提高其思想政治道德素养,是大学生思想政治管理工作必须解决的问题。

(二)学生管理队伍职业能力有待提高

当前,年轻的专职辅导员、班主任是学生管理队伍的主干力量,学生管理队伍较为薄弱,职业能力还有待提高[4],主要表现在:

1.专业化程度不高。这些教师思维敏捷、理论功底深厚、易于接收新鲜事物,但他们社会实践比较少,大部分管理者只接受了短期培训,甚至很多人没有经过培训就直接上岗,这导致他们的突发事件应对能力比较欠缺,在发生事故时往往不知所措。

2.稳定性不够。在部分高等院校,存在以从事思想政治教育管理工作为过渡期跳板的现象,管理者更换岗位的现象也十分普遍,极大影响了高等院校学生思想政治管理队伍的稳定性。

3.自身发展问题。大学生的思想问题、学习问题、人际交往问题、心理问题、就业问题等层出不穷,这对学生管理工作者是一个极大的挑战,而从事学生管理工作的教师也会有自身的问题,如家庭、工作、情感、生活问题等,如何让管理者抛开自身问题,以积极、热情、饱满的状态投入到工作,快速提升自己的职业能力值得认真研究。

(三)学生思想政治工作实效性不强

从整体上来说,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实效是令人满意的,主要表现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深入人心,大学生爱党爱国和奉献社会的意识日益增强,崇尚真知、立志成才的精神面貌饱满且呈开放多元发展状态,志愿服务和完善自身的要求愈发强烈[5]。但从局部来看,思想政治管理者很难通过“以点带面”的方式统一解决学生的所有问题,尤其是部分学生思想意识方面还存在着很多需要正视和解决的深层次问题,也还存在着一些效果不够明显、成效不够突出等问题,如一般性政治宣教过重而大学生实际的政治觉悟偏低,政治理想观念趋向于淡化;政治教育个体化而大学生集体意识被削弱;一些学生热衷于自我追求、自我实现、自我奋斗,崇拜自我、一味追求自身利益等等。

二、创新工作思路,拓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途径

目前,有关高校的教育、教学、管理等方面有许多理论研究成果,而针对新时期大学生思想特点、培养目标和培养模式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研究还不太多。高校管理者在注重学生专业知识和技能训练的同时,要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放到重要位置,根据大学生身心发展的一般规律,分析新时期经济社会发展对大学生带来的影响,进一步转变思路、加强管理、改革方式方法,形成全方位、立体式的思想政治教育新格局。

(一)采用多种形式开展思想政治教育教学

思想政治教育是一项艰巨而复杂的系统工程,而思想政治理论教育教学是基础,新时期的思想政治理论教育教学应转变传统的“填鸭式”纯理论教学模式,将理论和现实生活案例结合起来,变书本知识为活道理,采用案例式教学方法[6];还可以打破教学常规方法,以分组、问答等多种形式采用情境模拟教学法[7],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启发、引导学生提出、分析、协同解决思想困惑;还可以采用慕课、翻转课堂、微课及微视频等网络信息技术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8]。此外,思想政治理论教师不仅要在实际教学过程和日常生活中传授给学生作为安身立命之本的知识,还应做好师风师德的表率,注重言行举止对学生的潜移默化。

(二)构建学生党团组织建设互促机制

学生党团组织作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队伍,对学生的思想引导起着重要作用[9],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应着力开展党团组织建设、社团活动以及校园文化的互促机制研究:

1.发挥学生党团组织上传下达的枢纽作用。学生党团组织是沟通学校和学生的桥梁和中介,既要弘扬正气,高唱主旋律,将学校相关制度、政策、活动、精神传达给同学,又要帮助、服务好同学,将同学的意见和建议反馈给学校和老师,并激发正能量,发挥积极的舆论作用。

2.开展丰富多彩的社团活动。高校党团组织所主导的社团活动,以自发性、自主性、自治性的特点,符合大学生价值观,深受广大学生好评。社团活动不仅有利于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进行交流和学习,还能促进来自不同年级、专业学生之间的相互配合,能增强工作能力和团队意识,培养成员良好的行为习惯和高尚的道德情操。

3.营造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党团组织作为学生自主管理的队伍,可以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这种接地气的组织和活动对陶冶学生性情、提高学生思想境界、升华学生思想感情、养成积极上进的品德修养有着积极的作用。

三、多方面提升高校思想政治管理队伍的职业能力

为了提升学生管理队伍的职业能力和工作效能,加强队伍建设,教育部已经制定了两次高等学校辅导员培训五年规划。其中,《普通高等学校辅导员培训规划(2013-2017 年)》中明确提出加强辅导员职业能力培养,并提出针对思想政治教育、大学生党建工作、学生事务管理、心理健康教育、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和运用网络化手段开展学生工作等方面开展专项培训。2014年3月,教育部发布了《高等学校辅导员职业能力标准(暂行)》,强调高校辅导员应具有政治强、业务精、纪律严、作风正的职业能力特征,具备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相关学科的宽口径知识储备,具备较强的组织管理能力和语言文字表达能力、教育引导能力及调查研究能力等。基于此,高校学生管理队伍可以从以下九个方面加强职业能力的培养,包含思想政治教育、党团和班级建设、学业指导、日常事务管理、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危机事件应对、职业规划与就业指导以及理论和实践研究等方面。

四、打造全方位新媒体思想政治教育体系

“互联网+”时代,随着互联网技术的普及和运用,移动互联网技术渗透到了各个领域,改变了高校大学生获取信息和表达信息的方式,新媒体实现了文字、图片、语音、视频等全方面的信息融合,使信息传递更便捷化、多元化和人性化,如何有效利用新媒体技术来改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使思想政治教育更为活泼、生动,易于接受就变得尤为重要。思想政治教育者可以利用新媒介手段打造思想政治教育的全新形式,如通过专题网站、校园微博、微信公众号、小程序等方式来整合思想政治教育的体系和形式,使其内容和方式更新颖、更活泼;通过新媒体让学生管理、课程组织、班级交流愈发通畅,管理效能将明显提升;新媒体的运用,也满足了大学生社会交往、思想交流、积极参与的需求,激发了大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促进其不断自我成长[10]。

总之,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大学生的思想政治工作也面临着不断变化的新情况,学生管理者应统筹多方资源进行多角度的分析、总结。结合自身实际情况,针对不同问题、不同场景、不同群体、不同语境采取不同的方法,这样才能适应时代发展的变化,才能更好发挥思想政治教育的特殊教育功能。同时,要不断创新思想政治教育思路和策略,了解和掌握各种先进的、符合时代发展规律和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规律的管理模式,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实际效果,促进大学生健康、协调、全面发展。

[1]张烁.习近平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N].人民日报, 2016-12-9(01).

[2]李人杰.高职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创新探究[J].教育与职业,2014(12):59-61.

[3]薛铭.高职学生价值观形成的原因分析及教育对策[J].教育与职业,2011(33):68-70.

[4]张永春,高永会.以职业能力为核心的高校学生管理队伍建设研究[J].中国成人教育,2016(19):34-36.

[5]龚正球.新时期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实效性研究[D].长沙:湖南师范大学,2012.

[6]刘惠,王安平.试析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方法中的案例教学法[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2(11):82-84.

[7]罗石,曾润梅,刘亚君.思想政治理论课情境教学模拟实验的探索与实践[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3(01):81-85.

[8]谢贵兰.慕课、翻转课堂、微课及微视频的五大关系辨析[J].教育科学,2015(05):43-46.

[9]李再亮,鲁承龙.高校党团组织建设互促机制的构建与探索[J].品牌,2014(10):51-52.

[10]薛永斌.论新媒体在强化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的功能和实现路径[J].人力资源管理,2017(01):166-168.

猜你喜欢
政治思想大学生
思想之光照耀奋进之路
华人时刊(2022年7期)2022-06-05 07:33:26
思想与“剑”
当代陕西(2021年13期)2021-08-06 09:24:34
“讲政治”绝不能只是“讲讲”
当代陕西(2021年1期)2021-02-01 07:17:56
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思想永远不能丢
人大建设(2019年4期)2019-07-13 05:43:08
“政治攀附”
当代陕西(2019年12期)2019-07-12 09:11:52
“思想是什么”
当代陕西(2019年12期)2019-07-12 09:11:50
“政治不纯”
当代陕西(2019年8期)2019-05-09 02:22:50
带父求学的大学生
政治不过硬,必定不可靠——政治体检不能含糊
当代陕西(2018年24期)2019-01-21 01:24:06
大学生之歌
黄河之声(2017年14期)2017-10-11 09:03: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