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亚老年人社会融合路径扩展研究

2017-03-10 14:20胡静耿童
智富时代 2017年1期
关键词:三亚老年人

胡静+耿童

【摘 要】老年人在国际旅游岛建设背景下的三亚社会发展中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老年人若能更好实现社会融合能够为地方发展提供更好的人文环境、动员更多的社会资源,同时,老年人的社会融合本身也是切实的民生需求。而要扩展老年人社会融合的路径,最大程度的实现老年人的社会融合,需要政策、文化以及老年人自身的动力作为基础,通过政策先行,构建老年人参与社会融合的基本框架;以社区为基础营造社会融合环境;通过公共服务,体现社会融合应有的人文关怀,;以及充分激发社会资源与力量,在社会互动中增进社会融合等手段来进行。

【关键词】老年人;三亚;社会融合

一、扩展老年人社会融合路径的必要性

老年人在三亚的社会经济发展中处于非常重要的地位,一方面做为老龄化社会的核心主体,他们是政府与社会应对未来发展挑战能力的重要检验者;另一方面,由于三亚独特的气候资源,使得老年人成为了重要的外来迁移人口,老年经济成为了三亚发展一个重要机遇。面对这个矛盾,如果能够通过某些平台的搭建,让老年人更好的实现与社会的融合,不仅仅能让老年人的生活变的更好,更能让经济发展与社会发展更加和谐,并在老龄化社会中活跃经济产业,助力地方经济发展。

(一)老年人的社会融合能够为地方发展提供更好的人文环境

作为一个后起发展的城市,三亚尽管拥有了相当的知名度和难得的发展机遇,但城市公共基础设施建设落后薄弱,原住民对于国际旅游岛建设应对不足,加上存在多民族混居、外来人口特别是老年人口大量涌入、早年开发不当带来的民生后遗症等问题,良好的人文环境营造面临巨大压力。而在解决这些问题的方案中,老年人的社会融合无疑是重要一环,从政府管理的角度,如果能够使三亚的老年人在生活、文化、人际交往等方面实现较好的社会融合,就是解决了相当人口的民生问题和相当数量的流动人口管理问题,并且社会融合的过程不是政府大包大揽,而是优势视角下对于老年人的个能潜能发挥的引导与辅助,这与传统的社会管理方法相比,更具有人文关怀也更加经济。

(二)老人的社会融合能够动员更多的社会资源

老年经济发展的关键在于老年人的观念,一个固守传统思维、远

离社会生活的老年人,在消费与创造社会价值方面很难有所作为,而老年人并非没有能力消费和创造社会价值,只是人们经常忽视他们的学习能力、创造能力。例如在三亚四个社区所进行的老年人智能手机使用知识的普及活动过程中,并非所有参加活动的老年人都有智能手机,而是很多老年人希望能够学习如何使用智能手机以后再进行购买,由此可见在消费能力与消费之间,消费观念、对消费品的认识和使用能力也会起很大的作用。另外,对于大量的候鸟老人来说,候鸟老人本身就是一种社会资源,三亚候鸟老人中,高知群体、高技术人才众多,在三亚清平乐、瑞都水郡等几个高档小区的摸底调查中,经过随机抽样的80位60岁以上的老年人中,学历层次本科以上的超过了百分之四十。这些老年人往往曾担任过高级的管理与技术工作,是潜在的优质的人力资源。

(三)老年人的社会融合是切实的民生需求

在家庭养老依然是主流的当今社会,老年人的生活关系的不仅仅

是老年人本身,还会辐射到老年人所在的家庭、社区。如果老年人成为被社会所隔离的个体,社会功能不断退化,最后造成的结果就是家庭和社区的负担不断加重,并以此带来例如老年人自我评价和他者评价降低、年龄沟壑加深等一系列不良后果。而如果老年人能够在政府、社区、家庭及相关组织的帮助下更好的适应、参与社会活动,一方面能够提高老年人的生活质量,同时也势必能够大大的减轻家庭和社区负担。而对于三亚大量的候鸟老人来说,完成对本地的社会融合同样是一项现实需求,候鸟老人长达半年左右的异地生活使其不可能把三亚仅仅作为一个临时住处,其衣食住行、日常娱乐、感情生活在这里缺一不可,而如何突破异地生活所带来的种种隔阂,更好的融入当地,是每一个候鸟老人都要面对的问题,同时也是对当地政府社会管理能力的一个重大考验。

二、三亚老年人參与社会融合的基础

老年人参与社会融合不是一个必然事件,相反,由于社会的高速发展和老年人的各项机能的退化,老年人逐步被社会隔离,并最终退出社会生活更像是一个必然事件。促进老年人的社会融合就是要避免老年人被社会隔离,最大程度的缩短老年人出现社会隔离到最终退出社会生活的间隔,而这需要一定的外力辅助和内在动力作为基础。

(一)政策基础

作为最主要的公共资源掌控者,政府最核心的功能是政策的规划与执行监督,在促进老年人社会融合这个问题上也是如此。政府在大政方针上应有应对老龄化社会的一揽子方案,特别是在市政规划、社保、便民措施等方面,而三亚由于在房地产经济中对于外来候鸟老人的重视,因而对此拥有天然的优势,特别是在面对外省医保的问题上——在目前各地社保基金以县级统筹、社保报销以省市级统筹为主流的背景下,三亚将医疗报销向黑龙江、北京等多个地区开放,并将继续向30多个省市逐步开放,无疑开闯了国内社会保障发展的先河,这对于外来老年人融入当地社会,提升地区认同感会起到重大作用。

(二)文化基础

中国自古以来的“孝”文化,对于老年人生活品质提升起到了

至关重要的作用,但源于农耕文明的“孝”文化,在现代社会中却受到了很大的挑战。但在东亚文化圈中,特别是日、韩证明了在现代化发展过程中只要对社会作适当调整,依然能够将孝文化做到很好的保留。以三亚来说,传统的养老观依然有着很重要的地位,尽管本地的汉、黎、苗、回族以及疍家人各有特点,但总体来说,与中国中原传统文化并无大的区别,较为有特点是本地人对于外来老年人的态度——在调研中发现,在社区生活中,经常会出现老年人身份本异地分离的情况。这种区别对待同一年龄群体的现象在中国并不是特例,但在三亚尤其突出。

(三)老年人社会融合的内在动力

本地老年人寻求社会融合的途径是一种常态化的社会需求,在城市开发过程中,部分三亚老年人在开发中受益成为家庭财富的传承者,有着较好的经济条件和社区、家庭地位。这部分老年人的社会交往、体验的需要明显高于家庭条件较差的老者。而从外来老年人来说,三亚外来老年人有四大特点——第一、社会阶层较为分化。尽管能够成为候鸟老人,必然拥有一定得经济基础,但这个经济基础却差距极大,这在居住环境的选择上便可见一斑。候鸟老人中既有租住或购置高端房产的,也有选择在一些原生性社区租住改建房屋的,其成本差距非常大,并且有些候鸟老人在三亚生活期间还需要寻找工作来减轻较高的生活消费给自己带来的冲击。第二、对新鲜事物的接受度较高。中国人安土重迁的心态在候鸟老人身上明显弱化了很多,侧面反应了候鸟老人对新鲜事物的认知水平也处于一个较高的层次上,特别是这些候鸟老人中有相当多的掌握了一定知识技能的人口,这对于其接受新鲜事物,融入异质社会环境,会有较大帮助。

第四、对于人文环境和自然环境的认知满意度存在较大差异。三亚吸引外来人口的最重要因素在于其自然环境,但人文环境却成了阻碍外来人口在此生活的重要因素,在外来候鸟老人中经常会流传一些本地人如何欺负外来人的段子,在一些外来人口为主的社区还会流行少和当地人交往的风气,而反过来,这对于本地人口对这些外来人的认知也会产生很大影响。

三、老年人社会融合的路径

老年人社会融合的路径如何扩展,要结合当地地方特色和具体环境来有步奏的实施。具体到三亚来说,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开展。

(一)政策先行,构建老年人参与社会融合的基本框架

在后进社会中,构建型的社会发展对于政策的先导作用非常依赖,具体到促进老年人社会融合这个问题上,政府在市政规划、社会保障、便民服务等方面的政策将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三亚发展老年经济已经有一段时间,尽管由此而催生的相关政策对于老年人特别是外来老年人参与社会融合有很大促进,但整体来说依然滞后于整体需求。首先,在大政方针应对社会融合的概念有所认识和体现,并在日常生活、文化融合、情感融合等方面制定具体的指标进行衡量,再根据这些具体指标指定相应的达成目标和措施。其次,在具体的社会保障领域、公共设施建设应充分考虑老年人需求。

(二)文化搭台,社区为本的社会融合环境营造

文化在老年人社会融合的过程中起到的是灵魂作用,而文化的营造应以社区为单位进行开展。一方面社区是老年人进行社会扩展最基本的单位,另一方面社区也是政府对老年进行社会管理最基本的单位。因此,以社区为单位开展文化营造既能照顾到政府的管理能力,更能更加具有针对性的对待不同类型的老年人的社会融合需求。在具体措施上,应充分开展“三社”联动,并通过文化宣讲、标识深化、文化活动等措施提升人们对于老年人参与社会融合的认识。

(三)公共服务为基,体现社会融合应有的人文关怀

社会融合不仅需要政策和文化支撑,也需要物质保障和实践维护,这就需要一定水平的公共服务来提供这些。目前三亚的公共服务整体还有较大的提升空间,特别是医疗与交通方面,在调研中,交通问题一直是老年人诟病最多的公共服务,而交通的便利程度,将极大的影响老年人的活动范围和频率。政府应尽可能加大对公共交通的投入,减少不文明营运的行为的发生,医疗方面主要是提供更为便利的就医途径和简化医疗报销的程序,并加大对社区医疗的投入和对药品出售的规范。同时,应对全市無障碍通道、交通警示灯盲人提示系统等老年人经常会用到的体现社会人文关怀的公共服务设施进行检修和增设。

(四)激发社会资源与力量,在社会互动中增进社会融合

尽管政府占主导地位,但仅仅依靠政府,没有社会力量的参与,

实现真正的社会融合也是不切实际的。而不同的社会力量的参与所带来的社会互动则是社会融合的必要条件。在调查中发现,三亚的候鸟老人不仅仅只有松散的个人,也有一些候鸟老人组织了协会性质的公共团体,便于互助和参与社会公益,而这个过程,恰恰就是社会融合的一部分,政府应充分发掘这些资源,除了这些老年人的自发组织,还有高校、商会、NGO等都可以作为潜在的社会资源和力量来开发,通过这些组织参与社区文化营造,组织老年人参与社会公益与互助,扩大老年人的社会接触面,为老年人参与社会生活提供更多社会支持,最终延缓老年人被社会隔离退出正常社会生活的时间表。

【参考文献】

[1]耿童,胡静 “候鸟老人”在海南“原生社区”的社会融合 知与行 2016年第8期

[2]赖新环,张尽晖 大城市候鸟式老人生活状况研究——以广州市为例 西北人口 2008 年第5期

[3]耿童 论候鸟老人社区融入的障碍 长江丛刊 2016年第4期

[4]李馨 关于海南发展“候鸟”式养老产业的思考 海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9年增刊第2期

[5]宋国恺,王起 流动人口的社会融合研究综述 广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2年第8期

猜你喜欢
三亚老年人
认识老年人跌倒
老年人再婚也要“谈情说爱”
老年人睡眠少怎么办
老年人噎食的预防、互救和自救
老年人崴脚之后该怎么办?
越来越多老年人爱上网购
海南三亚之旅
『贵州小三亚』——罗甸
尚赫训练营燃情三亚
碰撞:海南三亚与河北迁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