贺京周?宋和平?张斌南
【摘 要】 本文以陕西省渭南市大学生为研究对象,调研结果分析表明:二线城市大学生因经济来源、余暇时间、体育锻炼习惯、消费意识等因素的影响,体育消费以购买实物为主体,男女生体育消费存在较明显的差异,参与性体育消费比例明显较高,精神产品的体育消费相对较低。建议采取各种措施推进大学生体育消费的良性发展。
【关键词】 渭南市;二线城市;大学生;体育消费现状;调研分析;建议
一、引言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人们的生活方式和健康观念随之发生转变,作为21世纪有着较高文化素养与先进思想理念的当代大学生,已经能够意识到健康的重要性,所以他们在日常校园生活中对体育健身行为和体育消费的意识观念也随之有所改变。所谓体育消费就是指人们用于体育方面的活动费用支出,其中包括实物性体育消费、参与性体育消费、观赏性体育消费、精神产品体育消费和体育彩票等方面的消费,是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1]本研究通过对二线城市在校大学生的体育消费情况进行调查与研究,通过研究分析大学生体育消费的规律与特征,并对其进行合理化的引导。
二、研究对象
本文以陕西省渭南市大学生的体育消费现状为研究对象。
主要研究方法:
1、文献资料法。通过万方数据库查阅、百度、中国知网,了解了关于大学生体育消费方面的资料三十多篇,并且查阅了多本有关专著作为本研究理论支撑。
2、问卷调查法。通过对本文相关研究问题的具体分析设计了调查问卷,并先后征求了多位体育以及相关领域专家,并在此基础上对问卷的内容进行反复的修改,确保本问卷的科学性与合理性。
本研究随机选取陕西省渭南市高校在校大学生共500名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其中男生250份、女生250份,了解渭南市在校大学生的体育消费状况。对收回的调查问卷进行检验性剔除,调查问卷的发放与回收统计情况见下表1。
表1 问卷的发放与回收统计表
问卷项 发放问卷数 回收问卷数 有效问卷数 回收率 有效率
男生 250 236 235 94.4 94
女生 250 250 240 100 96
为了确保问卷的可信度、效度,请6位体育教育专业资深者对问卷的效度进行评定,结果显示问卷的效度评价较高以上标准达到94.44%。对于问卷的信度检验采用抽样复测法,随机抽取曾经参与问卷调查的其中50名大学生,间隔的时间为10~12天,计算两次测量的相关系数R=0.86。根据著名学者DeVellis(1991)的观点:0.60~0.65(不宜要);0.66~0.70(最小可接受值);0.71~0.80(相当好);0.81~0.90(非常好)
3、数理统计法。本文运用了Excel2007软件对相关数据进行了统计,并以此为基础对本调查结果进行了分析。
4、访谈法。对渭南市在校大学生的体育消费情况进行了沟通与访谈,并与相关大学生进行交流与溝通,听取了它们对相关问题的看法。
5、逻辑分析法。根据相关问卷调查的结果,运用类比、总和等逻辑分析方法对相关结果进行处理与分析。
三、结果与分析
1、体育消费现状调查
表2 大学生体育消费现状调查统计表
消费类型 购买实物 观赏与参与 精神产品与体彩 合计
人均年支出(元) 459.7 169.7 66.0 695.4
百分比(%) 66.1 25.4 8.5 100
由表2可知,大学生体育消费支的年人均支出为695.4元人民币。从数据中我们可以看到大学生购买实物的人均每年支出费用为459.7元,占比总支出的66.1%。其中的原因主要是因为随着大学生对于接受体育教育方面的加深和文化知识的积累,参与各类型的体育健身方面的活动人数日益增多,所以与之相关的体育产品消费也在增多。观赏与参与的人均年消费支出为169.7元,占费用总支出的25.4%,精神产品与体彩的年人均支出为66.0元,占体育消费总支出的8.5%。从以上数据中可以发现,购买实物仍是现阶段体育消费的主体,其余方面的体育消费仍相对较少。
(1)实物形式消费。图1是对大学男女生实物体育消费的相关统计,可见其中男女生存在较明显的差异;男生的实物消费主要体现在服装、运动鞋、篮球、足球等方面的消费;女生的实物消费则主要体现在运动服、羽毛球拍、跳绳等体育用品的消费。其中在运动鞋与运动器材方面的消费男生要大于女生,在实际的消费过程中在运动服消费的倾向上女生更注重服装的外观,女生选择的运动器材也以价格略低的运动器材为主。
由下表3可知:100元-300元的其中男生比例26%,女生比例18%。所以在购买个人体育用品人数方面男女生虽有一定的差距,但在其购买个人体育用品的价格上男女生的差距就是很小了。由图1可知,运动服运动鞋等个人运动用品消费占消费比例的大多数。在个人体育物品运动器械方面,男生对足球、篮球消费多于女生,而女生在个人体育物品运动器械方面羽毛球、跳绳要多于男生,这也是因为性别的不同导致的比例差距,然而也就引起了男、女生消费金额的差距,很明显足球、篮球的价格要高于羽毛球、跳绳之类的。[2]
(2)观赏性体育消费。经调查得知,有过半的大学生花钱观看比赛,但一年内次数不多,也没有定数,都是根据自己的时间和经济情况决定的,有时一月去几次,有时几个月也去不了一次。其中近半数的大学生每学期的体育消费都在50元以下,学期体育消费过百元以上的仍为少数大学生。
且由下表5可知:在该项体育消费的大学生群体中,地域性差异并没有造成大学生体育消费的明显差异,但家庭收入情况的直接影响了相关项目的支出情况。
这部分学生家庭收入是比较低的,但这些学生有参与该消费的愿望,可见家庭经济收入的基础决定了其参与观赏性的体育消费的行为层次。[3]
(3)参与性体育消费。通过调查发现现阶段大学生在校内外参与性体育消费比例明显较高,通过调查发现,其中主要是源于相关兴趣爱好的消费,特别是参加操舞俱乐部的比例明显增高。而参加校外消费的主要用途也主要是参加体育俱乐部的消费,但校外的消费更多却别于校内的兴趣,而主要是侧重相关技能的提升。这就与学生家庭的经济状况有着紧密的关系。由上表5统计可知,二线城市高校大学生有来自城市的、县镇和农村的,这就从一定程度上决定了其消费的能力与层次不会过高,当然随着家庭经济收入的增加,体育消费的支出也会有所增长。[4]
大学生的体育消费意识也尤其重要,基本上所有的大学生都赞成“学校花钱我锻炼”的这种观念和观点,但随着社会化进程的加快以及全民健身理念的深入人心,大学生健身观念逐渐发生了改变,对“消费来买健康”这种观点完全能够接受[5]。
(4)精神产品的体育消费。通过表6可知,大多数大学生的消费中都会有体育杂志等侧重于精神消费的体育产品消费,且男生人数居多。在体育精神消费与彩票消费的统计中,男生仍是消费的主力人群,但从整体看针对精神相关方面的消费仍不高,特别是体育相关知识的消费仍很低,这就需要社会的积极引导。
(5)体育彩票消费。作为一项近几年快速发展的体育消费项目,我国近年来对彩票的扶持力度逐渐加大,其彩票的运营方式,和政府给予的优惠政策使其已经得到了广泛的认可;通过表6的调查更可以发现在大学阶段男生对于彩票的消费明显高于女生,但根据实际调查发现,在具体的购买情况中,大学男生并没有固定的购买时间,且绝大多数同学仅仅是偶尔购买,并没有很强的购买热情,这也与大学生的经济能力有直接关系。
2、影响大学生体育消费行为的自身因素
(1)经济来源。由表上7可知有66%的在校大学生都认为经济的来源是影响自身体育消费的最主要原因。大学生他们每月的生活费主要来源于家庭,从调查结果可以看出学生的经济来源很大一部分取决家庭的给予,一般来说,家庭经济较好的学生相对应消费水平就高,相反的家庭经济状况越差消费水平对应也就较低。[5]
(2)余暇时间。有59.89%的大学生认为影响体育的消费主要因素是余暇时间少,我国经济的发展带来的是一个积极的结果,使人们在闲暇的时间增多。由于社会不断的进步和发展,对人才的需要也相对提高,当代大学生面对严重的就业压力和极强的竞争对手,唯一能做的就是不断提升自己的能力,而提升自己的能力的唯一途径就是不断的学习,除了学好自己的专业课外,还要通过学习、培训、考试来充实自己专业以外的知识,这样一来学生的余暇时间就更少而少之了。
(3)体育锻炼习惯。有55.61%的大学生认为体育锻炼习惯会影响大学体育消费。特别是近些年针对于高校体育的发展,每年春季运动会和秋季球类运动会的开展,还有平时每周的体育课的加强,逐渐的提高了在校大学生体育锻炼的好习惯,同时也慢慢意识到体育锻炼习惯对于自身的重要性。
(4)消费意识。消費意识是影响大学生体育消费的主要因素,[6]俗话说:理念决定行动,有了体育消费理念才会有了体育消费的动机,从而才会对体育消费起着积极促进作用,而作为当代大学生的消费理念还是比较前沿的。
四、结论与建议
1、结论
(1)二线城市高校在校男、女生体育主要以个人实物消费为主,特别是服装消费和小型体育器材的消费,而相比较之下体育的服务性消费所占的比重较小;在校大学生整体的消费普遍偏低。且二线城市高校由于生源的区别,城市学生与县乡学生消费水平差距明显。
(2)影响大学生体育的消费因素有很多,其中最主要的是消费的观念、家庭的经济状况、所在消费的场所、个人对于该方面的兴趣爱好等。从目前的现状来看,大学生体育的消费多少与学校所在的地域关系很大,[7]也就是说各地二线城市高校大学生体育方面的消费并没有很大的差异,但与一线城市高校大学生体育消费存在一定差异。
2、建议
(1)应加强体育消费以及相关健身、健康知识的宣传力度,增强体育健康知识的普及,减少体育消费中的不合理消费,使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体育消费理念。
(2)努力增强大学生体育消费空间,并大力发展体育产业,为大学生营造良好的体育消费条件,并根据大学生的实际需求建立良性的体育消费发展结构,特别是针对中、低消费能力的大学生体育消费。
(3)增强高校的体育相关产业与设施的改善与投资,增强高校体育教师的指导能力,通过软硬实力的双重改善与增强,提升大学生的体育参与,并通过开设各类体育兴趣学习班、俱乐部来提升学生的身体健康,使体育消费能够得到良性的发展。
【参考文献】
[1] 邵淑月,陈梦周.我国体育消费的内涵、影响因素及其研究特点[J].天津体育学院学报,1996(4)43-46.
[2] 冯小红.北京市体育消费水平和消费结构研究[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4(06)742-743.
[3] 张永军.消费主导型经济中的体育产品需求与供给特征研究[J].广州体育学院学报,2005(01)10-15.
[4] 黄运政.长江三角洲地区大学生体育消费行为分析[J].上海体育学院学报,2007(03)39-41.
[5] 王韬.浅谈大学生体育消费行为[J].教育探索,2011(03)23-26.
[6] 田玉华,蒋占玉.山西省大学生体育消费研究[J].自然科学2011(1)33-39.
[7] 毛齐全.大学生体育消费现状的研究[J].山东体育科技,2006(6)45-49.
【作者简介】
贺京周(1964-)男,教授,研究方向:体育教学与运动训练.
宋和平(1964-)男,教授,研究方向:体育教学与人文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