叙事的游戏

2017-03-10 22:13李嘉文
青年文学家 2017年3期
关键词:王小波叙事游戏

李嘉文

摘 要:王小波是中国小说艺术创作中的异端,学术界针对王小波的研究也已经从现象研究进入到了文本研究。王小波的《黄金时代》更加已经被称为是经典作品。但是,王小波的长篇小说却始终都被忽略,这也却成为了一种怪现象。这也是《青铜时代》的知名度远远低于《黄金时代》的重要原因。本研究的主要内容体现为王小波对中西詩学的不断研究与努力,更加从叙事开放性等方面加以论述。

关键词:叙事;游戏;王小波;《青铜时代》

[中图分类号]:I2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7)-03-0-01

王小波被认为是后现代小说家,其艺术作品的思考与实践均充分在《青铜时代》中得以表现。但是,有别于《黄金时代》,青铜时代并未如《黄金时代》中作品那般受到人们的重视。在王小波的这部作品之中拥有大量纷繁复杂切支离破碎的效果艺术结构以及风趣幽默的艺术修辞。单就叙事方法而言,《青铜时代》充分体现出了王小波的纯熟技艺,本研究中就结构以及语言两个方面探究阐述叙事手法。

一、交叉与重合

《青铜时代》之中设置了一张类似“迷宫”式的结构,但是,这种迷宫式结构的设计与形成与博尔赫斯之间有所差异。王小波的小说彻底打破了传统叙事之中的固定性结构,最终却又能够充分回归到文本之中。王小波本人对小说结构的执着甚至已经超脱了小说叙事本身的封闭性特点,而是将叙事引入到了更加开阔的空间之中。这就形成了与读者之间的一种独特的契约。可读性文本的代码本身就是读者十分熟悉的,读者则属于其中的消费对象。本研究从小说元叙事以及互文性等角度阐述叙事技巧。

1.元小说

元叙述被称为是元故事叙事,元虚构或者后设并非通过当代小说,产生时间相对更早。元小说更加看重的是作者采取何种方式对待小说,小说中往往声明作者本人只是在虚构作品。但是,在进行叙述的过程中,仍然表现出自我意识、自觉以及反讽等特征。换言之,小说在叙述方面谈论叙述行为本身,同时也促使这种叙述作为小说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2.互文性

互文性同样也属于王小波构筑小说文本的重要形式。互文性通常也被称为是文本间性。《青铜时代》中的对唐传奇的改写本身是互文的重要表现。在《万寿寺》之中则对《红线传》进行互文改写。并在小说之中保存了红线与许嵩共同对抗田承嗣的故事桥段。《红拂夜奔》则是对杜光庭《髯虬客》的互文改革,并在保存了红拂爱慕李靖的故事情节。同时,这里的髯虬客已经成为了配角。这种故事新编情况属于对历史的一种创新想象,更加是对历史事件的一种颠覆。并呈现出了一种隔空对话的互文效果。

3.狂欢化

狂欢化属于巴赫金理论之中形成的重要概念。更加在《青铜时代》之中表现得尤为明显。

狂欢式表现方式包括四个方面,其一是消除等级分界。其二,是通过插科打诨的方式完成。其三是俯就,完成狂欢式的矛盾结合。其四,粗鄙性。狂欢式手段拥有完整的降低格调以及亵渎神圣的方式。例如《青铜时代》之中出现的李靖等历史英雄人物的一种“怯媚化”。

二、作为文体修辞叙述手段研究

1.黑色幽默

构筑王小波的具有狂欢化的关键是黑色幽默。黑色幽默产生于上个世纪六十年代的美国。而王小波的小说之中则就体现了这种黑色幽默的气质。他的小说之中更多是笑声,从而不哭,他认为这样的小说很有趣。《万寿寺》之中薛嵩在遭遇刺客之后进行反击,身上却只有让人可笑的装备,正面如战士,后背却裸露着屁股,颇伤大雅。

2.反讽

反讽的产生已经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甚至已经成为了作家采取自我情感效果的重要手段。《青铜时代》之中出现这样的一段对话“妓女这行业可分为两派,老妓女属于学院派,严谨认真,还有不少清规戒律,努力追求真善美。另一派是小妓女,是自由派,热情奔放。”这种写作方法无疑就是对现代知识分子方面的一种反讽。这是因为现当代的知识分子大致也被分为此二类。一部分是掌控者学术话语权的圈内人,另一派则倾向于民间范围的知识分子。王小波本人就是处在边缘位置上的自由化的知识分子类型,因此,他也就更加清楚学院派的种种缺陷。

结束语: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清晰发现,王小波所采取的叙事方式在当代文化语境之中具有鲜明特异性。例如王小波的《万寿寺》作为使用技巧十分丰富的小说作品,也可以称是卡尔维诺小说艺术的戏仿。我们也很难想象王小波在第一次见到《看不见的城市》时候的情况,可能从那个时候,王小波就已经确定想要创作这样的作品。希望通过本研究能够小说艺术创作提供借鉴和帮助。

参考文献:

[1]付龙. 意象的能指游戏与“反乌托邦”叙事——论王小波的《白银时代》[J]. 河北北方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03:12-15.

[2]房伟. 游戏:投向无趣人生的智慧之矛——论王小波小说中的游戏精神[J]. 当代作家评论,2005,01:111-115.

[3]黄云霞. 历史语境中的人性本相——论王小波的历史题材小说[J]. 江汉论坛,2005,04:112-114.

[4]程鸿彬. 通往沉思和想象的陷阱——论王小波小说《万寿寺》中的“戏仿”[J]. 理论与创作,2006,04:77-82.

猜你喜欢
王小波叙事游戏
海明威的《老人与海》
王小波 你好哇,李银河
数独游戏
东方奇幻与眼球审美:对中国魔幻电影的解读
疯狂的游戏
略析沈从文小说创作的艺术特质
《猩球崛起2:黎明之战》中的隐喻探究
爆笑游戏
第八章直接逃出游戏
浪漫王小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