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春的北京,依旧寒意袭人。寒冬徘徊在不远的时光里,仿佛一道看不见却摸得着的阴暗城垣。
3月22日,“世界水日”将如期来临。“水,不久将成为一个深刻的社会危机!”加强水资源保护,满足当今和未来人类对水资源的需求成为了世界话题。
《中国周刊》本期关注一个草根公益组织的十年江河保护历程。
东城区炮局胡同二条21号,没落在曲曲折折的市井深处。
一幢低矮民居的墙上写有“绿家园志愿者”字样,爬山虎架下进去就是知名的草根环保组织绿家园的办公室。
没有暖气,也没有喧哗,绿家园总干事汪永晨坐在狭窄窗户透过来的一束阳光下,平静地接受我们的采访。初见,人们很难估料这个被称为“死磕老太”的瘦小女人有着怎样惊人的坚毅。她发起实践的“江河十年行”,带领草根环保精英走过了十年艰难曲折的历程。
“江河十年行”是绿家园2006年制定的一项旨在关注和监督中国西部水电开发长达十年的行动计划。每年组织记者、环保专家、环保志愿者自费到岷江、大渡河、雅砻江, 金沙江、澜沧江、怒江沿岸进行考察:客观记录报道人类活动导致江河生命系统发生的变化;持续关注十个江边家庭生活的变化;发现和追踪沿流域污染企业,监督他们整改现状;不断向包括中央政府在内的各级行政机关提供实地调研资料,开展政策倡导,扩大公民对公共环境事件的知情权和对公共政策的参与权……
“公民意识是公民个人对自己在社会中的自我认识,也就是公民自觉地以法律规定的基本权利和义务为核心内容,把国家主人的责任感、使命感和权利义务观融为一体的自我认识。”公民自觉参与政府共治机制,真诚表达意见,促使国家决策遵循科学理性轨道,可以说“江河十年行”唤醒了中国公民在社会生活中的责任、公德、民主等公民意识。十年长征,不仅仅是自然生态的保护之旅,更體现了东方大国公民意识的深刻觉悟。
“圣人出,黄河清。”中央十八大提出了建设生态文明的重要战略,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需要更多像“江河十年行”这样的公民意识和生态民主的价值复苏。
圣人不是神仙皇帝,也不是达官显贵,圣人就是像“江河十年行”中那些平凡、热情而执着的你我公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