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分类号:F241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674-1145(2016)10-000-02
摘 要 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的本质和核心。在新的历史时期,公路行业要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必须用浓厚的公路文化氛围感染人、用良好的创业环境吸引人、用适当的待遇留住人,稳定人才队伍,逐步建立一支专业结构合理、整体素质基本适应公路事业发展要求的人才队伍,为公路事业提供人才资源保障与智力支持。
关键词 人才 培育 机制
人才强国战略是党的执政理念的时代创新,是党的执政方略的重要组成部分。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的,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的本质和核心。这对我们这个集公路行政执法、公路建设、公路养护职能寓一身的公路事业单位来说,应该在“以情动人、以信待人、以德服人、以诚感人”方面下功夫,用浓厚的公路文化氛围感染人、用良好的创业环境吸引人、用适当的待遇留住人,稳定人才队伍,逐步建立一支专业结构合理、整体素质基本适应公路事业发展要求的人才队伍,为公路事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提供人才资源保障与智力支持。
一、蚌埠市公路管理局人才管理工作存在的问题
我局人才工作虽然取得了一些成绩,但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应该清醒地看到,与新形势下实现蚌埠交通公路新跨跃的需要相比,人才工作还存在不少薄弱环节,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人才队伍的结构还跟不上公路行业发展的需求
1.专家型的学科带头人储备不足。路行业具有多学科和专业性强的特点,随着公路事业的不断发展,迫切需要一批在公路专业领域享有一定知名度,精通业务,善于钻研,能够带领并指导专业技术人员进行克难攻坚的专家型学科带头人。
2.高素质的党政人才紧缺。公路事业要实现率先发展,协调发展,可持续发展的目标,就需要有一支精党务、通政务、懂经济、善管理的党政人才队伍。
3.复合型的行业管理人才需要加大培养和引进力度。随着依法治国理念的不断深入以及诸多法律法规的出台,对行业管理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就需要培养一批掌握现代化的科学知识,能熟练运用法律、经济及科技手段解决行业管理中遇到的复杂疑难问题的复合型的行业管理人才。
4.专业化的高技能人才需要进一步充实。随着公路交通的不断延伸以及人们生活质量的不断提高,公路建设、养护、路政管理设备更新较快,科技含量越来越高,需要大批熟练掌握先进技术、工艺和技能的高技能实用型人才。
(二)在引人、用人、育人的机制方面还存在不足
1.人才工作还存在体制性障碍。主要是人才引进受到政策性限制,人才评价体系不够完善,人才培养缺乏长效机制,人才培养经费缺少保障机制,公路集聚人才、吸引人才的能力还有待加强。
2.人才结构不合理,高层次人才拥有量不能适应公路发展的需要,人才分布不均衡。专业技术人才主要集中在公路工程和经济管理两大类,法律人才的比例明显偏少。人才工作基础薄弱,高学历、高层次的人才匮乏,吸引人才的优惠政策和条件不多,人才总量不足,且分布不合理。
二、完善蚌埠市公路管理局人才管理工作的对策
针对存在的问题和今后公路系统对急需人才的需求情况,应注重加强在引人、用人机制的改革创新,强化单位创业氛围方面,完善人才队伍建设方面,尊重人才、使用人才、为人才施展才华创造环境方面做好以下工作。
(一)进一步落实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公开招考制度,规范公开招考操作程序,为选人用人提供一个公平公正的平台
近年来我局就通过这种形式成功招聘了八名品学兼优的大学生,经过基层锻炼,目前这八名大学生已经成为单位的业务骨干。实践证明,经公开招考事业单位工作人员,体现了社会公平和人事公正,同时也加强了事业单位编制、人事计划的管理,杜绝引人用人上存在的不正之风,对事业单位选拔、引进高素质人才,提高单位综合实力起到了积极作用。因此,要进一步贯彻落实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公开招考制度,不断规范公开招考操作程序,为选人用人工作创造一个良好的机制。
(二)以良好的工作环境、浓厚的文化氛围吸引人
环境是生产力,环境是财富。作为事业单位要留住人才,首先要进一步优化“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劳动,尊重创造”的工作氛围。要高度重视领导干部队伍、专业技术人才队伍和技工队伍建设。加大人才引进和在职职工岗位培训力度,改善人才队伍结构,提高人才队伍素质,完善人才管理机制,培育良好的人才成长环境,一是通过组织培训、出台相关制度,鼓励年轻职工和专业技术人员积极参加继续教育和高学历、高技能的学习。出台本局职工再教育管理办法,不断提高各类人才的总体素质。二是进一步完善人才激励机制,充分调动人才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完善本局专业技术职务聘用制度,推行专业技术职务评聘分开,废除专业技术职务终身制,实行专业技术职务岗位竞聘制,对专业技术人才实行竞争上岗、量才使用,并使其收入和待遇与聘用岗位挂钩。三是建立人尽其才、才尽其用的用人机制。坚持推选竞争上岗、轮岗制度,大胆给年轻人压担子、给位子,优化管理岗位工作人员队伍,打破人才围墙,实行人才共享,探索和建立与绩效、技术等要素挂钩的分配形式,充分调动人才积极性。按规划对各类科技人才进行科学合理的分配,按照职能互补、专业结构合理的原则,将人才资源合理搭配,科学组合。一方面要对不同学科、不同年龄的人才进行合理搭配,在学科上,要实现金字塔式结构;在年龄上,要实行“老中青”的结合,使人才群体形成梯次组合,实现“集体合作”和“人才共生”,达到人尽其才的目的。其次,加强对公路文化的培育和提炼,突出行业特点,开展丰富多彩的行业文化建设活动,优化行业文化环境,更好地发挥团队精神,激发公路人爱岗敬业、投身公路事业的热情,形成“以德立身、奉献公路”的蚌路精神。其三加强行业文化的研究,探索公路文化建设的目标、原则,要为人才创造一個良好的外部环境。如进一步完善局党委开展的创建和谐机关,创新公路文化活动和创文化站所等一系列活动,不断创新和拓展有效活动载体,使公路行业成为最有发展、最能凝聚人心和最吸引人才的行业。通过加快公路事业发展,让人才深刻感受到公路行业有舞台、有奔头,能干事、也能干成事,增强扎根公路作贡献的责任感、使命感,从而最大限度凝聚和鼓舞公路行业人才奉献公路事业。
(三)尊重人才,使用人才,为人才施展才华创造平台
人尽其才,才尽其用,是人才使用的前提。合理使用人才,要做到量体裁衣、量才录用,做到用好现有的人才、留住关键的人才、引进急需的人才、储备未来发展用得着的人才。公路要发展,人才是关键。要实现公路与自然环境、社会经济协调和可持续发展,需要一支为民、务实、高效、清廉、勤政、能力强的管理队伍,需要众多技术专家和创新人才。要重视选拔任用思想政治素质好,有一定群众基础,善于开拓进取,工作业绩突出,有较大潜力的优秀年轻干部到领导岗位上,让人才深刻感受到公路部门是一个识才、惜才、爱才、用才的单位。一是通过在政治上关心人才、爱护人才,工作上为各类人才充分发挥作用创造条件,生活上热情帮助他们解除后顾之忧,同时强调人人可以成才,激发各级各类人才的进取精神,形成有公路特色的团队精神。二是以人为本,努力营造良好的公路人才成长环境和氛围。着力构建和谐公路,营造爱才聚才的良好环境,使公路行业成为最有发展、最为和谐、最能凝聚人心和最吸引人才的行业。三是要靠事业、靠竞争激励人才,努力构筑人才高地,为人才提供发展的机会和空间。四是大力宣传为公路行业做出突出贡献的优秀专业技术人才先进事迹,大力弘扬公路系统优秀专业技术人才“拼搏、创新、攀登、奉献”的精神,在公路系统形成崇尚知识、尊重人才的氛围,并以省公路局公路文化核心理念“修路修身 养路养心”为指导思想,引导和激励公路行业广大专业技术人才和行政执法人员积极投身公路事业,形成路兴我荣,路衰我耻的主人翁精神。
(四)以一定的待遇吸引和留住人才
在注重用良好的政策环境、文化氛围留住人才的基础上还要强调用适当的待遇吸引人,待遇不仅是支付给人才的合法所得,更是人才实现自我价值的尺度,如可参照有关规定进一步完善人才管理服务措施,为他们工作、学习、生活环境改善及进修、学术交流创造良好的条件,在科研和技术成果开发项目上优先立项,资金上优先支持,通过采取特殊政策和切实措施,积极鼓励管理、技术、知识等要素参与分配,对取得重大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人才予以重奖,使政策向那些贡献大、业绩突出的关键岗位人才倾斜,吸引社会人才特别是一大批高层次的拔尖人才为我所用。
国以才立,政以才治,业以才兴。只有更新观念、创新机制,真正具备爱才之心、识才之智、聚才之法、用才之艺,才能促进人才资源的全面开发。通过建立人才培养、吸引、使用,创新机制,整合人才资源,建立公路人力资源开发体系,全面实施人才强路战略,开创公路人才工作新局面,为公路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人才保证和智力支持。
参考文献:
[1] 徐月梅.公路养护部门技能人才队伍建设的思考[J].甘肃科技纵横,2012(01).
[2] 蔡文.完善人才培育引进使用机制 加强公路人才队伍建设[J].办公室业务,2012(03).
[3] 李震.浅析新形势下公路人才队伍素质建设[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上旬刊),2012(05).
[4] 刘颐华.打造学习型公路人才队伍——以“学习为本”建立公路职工教育培训长效机制[J]. 企业科技与发展,2011(23).
[5] 张智玲.加强人才队伍建设推动高速公路事业科学发展[J].新闻天地(下半月刊).2010(08).
[6] 楊淑芳,王敏.浅议高速公路人才队伍建设[J].科教文汇(中旬刊),2009(04).
[7] 吕雪红.加大公路人才培养力度 促进职工队伍素质提高[J].山西科技,2008(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