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新常态下加强制造企业内部控制建设的建议

2017-03-09 15:25吕晓飞
现代企业文化·理论版 2016年21期
关键词:制造企业经济新常态内部控制

吕晓飞

中图分类号:F830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674-1145(2016)10-000-02

摘 要 文章分析了新常态下加强制造企业内部控制建设的意义,指出现阶段制造企业内部控制建设存在的问题,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具体的完善建议,以期对企业管理者提供借鉴作用。

关键词 经济新常态 制造企业 内部控制

现阶段,我国经济发展正处于新常态阶段,经济发展速度从高速向中高速转换。内部控制建设是现代企业管理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企业各项活动顺利开展的基础。经济新常态下,制造企业经营发展将面临较多的挑战和风险,面临的市场竞争更加激烈,外部监管更加规范和严格,对内部控制建设提出了更高层次的要求。良好的内部控制建设可以使制造企业建立科学、合理的目标,对企业运营中的各类风险加以规避。然而,进入经济新常态,我国制造企业内部控制建设与实施过程中出现了一些问题,部分制造企业内部控制未根据新常态的要求及时改变内部控制建设的观念理念、未及时调整内部控制工作的重点,导致内部控制未能充分发挥对企业的积极作用,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内部控制作用的发挥。

一、经济新常态下制造企业内部控制建设的意义

(一)防范控制风险,提升企业竞争力。随着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制造企业的业务范围、经营规模越来越大,企业面临的环境越来越复杂,风险越来越多样化。新常态下,内部控制建设可以使制造企业建立科学、合理的目标,及时发现企业中存在的重大风险和问题,采取迅速有效措施进行改进,促进内部控制效率的提升,实现企业既定的目标,增强制造企业的市场竞争力。

(二)促进现代企业制度建立,防范经济犯罪。内部控制建设与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紧密相连,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一个重要内容就是建立内部控制体系。在企业经营活动中内部控制不健全,导致企业管理活动存在漏洞,会让不法分子有机可乘,从而滋生各种经济犯罪。通过内部控制的建设,对企业产权进行划分,明确每个工作人员的职责和权限,使企业的生产经营、决策执行都在内部控制体系中运行,防止各种经济犯罪。

(三)优化员工行为,实现企业目标。内部控制建设要求企业注重员工的职业道德修养及专业胜任能力,为员工行为的规范奠定了一定的基础。制造企业在根据经济新常态对内部控制进行建设之后,可以对工作人员专业素质进行提升,对工作人员的行为进行规范。同时内部控制制度要求不相容岗位相分离原则,从制度层面有利于防止员工舞弊行为的发生,从制度设计及企业营运方面形成的必要的“硬环境”,促进企业目标的实现。

(四)增强制造企业国际竞争力。经济新常态促进国家发展,部分企业开始参与到国际竞争中,国内企业欲在国际市场参与竞争,必须具备与国际竞争企业类似的内部控制环境。内部控制建设可以增强制造企业自身管控能力,获得国际市场的认可,更好的支持企业参与到国际竞争,进而提升企业竞争能力。

二、新常态下制造企业内部控制建设存在的问题

(一)内部控制重要性认识不足,控制环境基础薄弱。部分制造企业管理层对内部控制的认识还停留在合规性上, 认为企业只要合规操作就实现了内部控制,对内部控制的认识不全面,理解也不够深入,没有形成科学的内控观念,导致很多内部控制形同虚设。部分企业在建设内部控制环境方面的重视力度较低,未能建立起良好、有效的内部控制机制与环境,控制环境基础薄弱。

(二)内部控制制度不完善,执行不力。部分制造企业由于某种原因或需要,建立了内部控制制度,但没有结合企业实际状况,不具有可操作性,失去了内部控制的效用和价值。部分企业对已经建立的内部控制制度,没有结合经济新常态的特点和要求进行及时更新,对企业经营环境和战略思维的变化,缺少及时的同步性。部分企业内部人情文化较浓,照章办事的氛围难以形成,对内部控制制度,领导视而不见,员工不执行,内部控制制度形同虚设,流于形式。

(三)缺乏完善的信息沟通机制。现阶段制造企业内部控制建设存在信息沟通机制不畅问题,没有形成系统化的信息系统,不能对各种信息有效地整合、分析、处理,信息在企业范围内的利用率不高。未形成系统化的横向传递系统,信息很难在部门与部门、企业内部与外部之间得到高效传递。在信息共享方面,由于缺乏实践操作和管理经验,部分企业没有将内部控制管理全过程融入信息共享系统中,信息化、智能化内部控制信息共享系统构建不健全。

(四)内部控制内外部监督监管力度不够。在内部控制建设中存在部门间的监督职能不明确,存在多重监督的现象,相互之间没有形成强有力的配合。部分监督偏离了既定目标,监督的目的片面化,监督弱化问题严重,对于内部控制中出现的问题没有及时的上报反馈。内部控制外部监督评价过程中,没有按照标准的规范进行,存在着一些竞争的不正当行为。

三、加强经济新常态下制造企业内部控制建设的建议

(一)加强对内部控制重视,培育良好的控制环境。新常态下,制造企业在加强自身内部控制建设时,应关注企业文化、内部组织结构和人力资源政策等控制环境的建设。重视国家内部控制体系建设相关法律法规的宣传,对内部控制理念进行宣传,保证企业的工作人员以及相关领导对内部控制工作有着全新的认识。建立健全内部控制组织结构和队伍建设,建立完善的各级内控机构,落实内控职责。对组织机构配备必需的内部控制管理人员,并明确职责,形成良好的浓厚的内部控制环境。

(二)建立风险评估和预警机制。在经济发展新常态形势下,制造企业面临日趋复杂的经济环境,不可避免地会遇到各种风险。制造企业应通过收集内外部相关信息,采用多种科学有效方法对信息数据进行分析、评估、建立企业层面重大风险数据库,制定相应的风险应对策略。建立风险预警机制,通过有效的内部控制信息化系统,及时发现内部控制体系存在的问题,并采取有效措施解决问题。对经济活动按内部控制体系建设要求进行对比分析,发现经济活动的风险点,控制经济活动的规范运行,做到事前评估、事中控制、事后评价总结。

(三)完善内部控制信息沟通机制,确保信息畅通。随着信息数据量的不断增加,建立一套完善的信息化系统是内部控制信息得到及时有效沟通的根本保证,确保内部控制信息的传递、收集、归纳、分析。构建系统化的信息搜集系统,将大数据处理技术有效地应用于企业信息获取系统中,對海量信息进行整合处理,输出高效信息。加强对横向和纵向信息系统的构建,增强各部门之间信息沟通机制的完善,促进信息在横向部门之间有效传递。充分利用计算机信息技术建立多功能信息共享平台,企业员工可以通过共享平台获取所需的各种信息,并及时反馈自己的想法进行交流沟通,发挥内部控制的作用。

(四)强化内部控制建设的监督和评价。新常态下,制造企业应加强对内部控制建设的监督和评价工作,在监督中应借助系统化、规范化的手段,对内部控制工作的效果进行科学的监督评价。在监督审计过程中要结合信息化技术,利用计算机系统实施硬性控制并确保系统的稳定执行,避免人为随意操控相关控制措施。开展定期和不定期开展内部控制体系评价工作,及时找出内部控制体系建设过程中的不足和缺陷,并且及时督促相关部门采取针对性措施进行整改,使内部控制体系不断得以修正、健全及优化,保障企业经营发展目标的实现。

在新常态的发展背景下,制造企业要想在激烈的竞争中保持快速发展,必须注重企业内部控制的建立与完善。经济新常态为制造企业做好内部控制工作提供了良好的环境和契机,制造企业要从自身实际出发,与时俱进,建立适合本企业管理和运行的内部控制体系。在内部控制实践中不断对其进行完善和优化,发现问题并分析原因、采取有针对性的对策,提升企业内部控制的有效性,保障企业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 任恩旗.浅析以新常态为契机加强企业内部控制建设[J].会计师,2015(10).

[2] 王建国,马雪岩,周琳.经济新常态下企业内部控制体系建设实务探析[J].中国总会计师,2015(9).

猜你喜欢
制造企业经济新常态内部控制
基于营改增背景下的制造企业纳税筹划方法分析
浅论经济新常态下产业结构调整
经济新常态下财务会计与管理会计的融合与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