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推动油地融合发展的几点建议

2017-03-09 15:23刘英杰
现代企业文化·理论版 2016年21期
关键词:石油资源产业转型胜利油田

刘英杰

中图分类号:F270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674-1145(2016)10-000-02

摘 要 本课题着眼于区域一体、产业对接、油地经济融合,从实现油地融合的背景意义、成功经验、面临的困难和对策思路几个方面进行探讨分析。通过探讨石油资源产业转型对策,力求在经济发展新常态下,实现油地关系进一步做实,油地合作进一步深化,推动深度融合,实现抱团发展。

关键词 东营 胜利油田 石油资源 产业转型

作为一座石油城市,东营在其三十多年的发展历程中与石油结下了不解之缘,面对经济新常态及持续低迷的国际油价,东营市与中石化(胜利油田)都在经历一场严峻的考验,同时也面临着许多机遇,如何迎接挑战,加快油地产业有效对接,推动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实现资源型城市的成功转型,这是油地双方共同的任务和挑战,也是加快产业转型升級的必然选择和必由之路。

一、实现油地融合的背景分析

2014年以来,受国际国内经济环境的影响,东营主要经济指标低位运行,胜利油田效益也持续走低,油地双方都面临着转型发展的巨大压力,转型发展、调整结构已成为油地双方的一致共识和内在动力。同时也应该认识到东营市处在国家黄蓝经济带的核心区域,有着独特的区位优势、丰富的资源优势,明显的土地、水电、资金、政策等比较优势,以及逐步配套的基础设施,这些都成为承载中石化转型产业的基础与条件。此外油地双方有着强烈的合作愿望,创新合作形式、相互借势发展的需求更加迫切。

二、推动油地融合发展,加快产业就地转移的现实意义

(一)产业就地转移是资源型城市转型的必然选择

纵观国内外资源型城市转型发展的实践,加快胜利油田产业就地转移,可以实现油田资源就近加工、技术当地转化、油地人才共享共用,是提升油地融合层次、实现双赢发展的利好,也是资源型城市转型的必然选择。

(二)产业就地转移是石化系统优化市场布局的通行做法

据了解,中石油、中石化、中海油等各大石油石化集团,为应对形势挑战,增强核心竞争力,纷纷加快产业结构调整、优化市场布局、淘汰落后产能、加快产业升级步伐,以期赢得发展先机。其中,产业就地转移就是一种调整产业布局的通行做法。2015年7月21日,胜利油田新疆新春油田与新疆自治区国有企业共同出资设立的中石化新疆新春石油开发有限公司举行了揭牌仪式,开启了中石化在新疆探索出油气资源就地转移的新模式。

(三)产业就地转移符合油地双方的共同利益

胜利油田80%的石油地质储量和85%的产量集中在东营境内,90%以上的油田职工及家属工作、生活在东营,实现产业就地转移特别是把优势企业留在地方,可以大幅度促进区域内产业结构调整和优化升级,有利于实现区域内经济的一体化发展,符合油地居民的共同愿望和利益。

三、实现油地融合的现实可能性

建市以来,油地双方始终高举团结发展的大旗,不断加强顶层设计,沟通协调机制、统筹协调能力不断增强,为油地融合提供了合作对接的前;多年来,东营市大力支持和帮助油田生产经营,为胜利油田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发展环境,中石化(胜利油田)不断在东营拓展炼油化工、油品销售等业务,对地方经济发展贡献了重要力量,双方互补性强、合作空间大,成为合作对接最直接的动力;深化油地合作,项目对接是关键,近年来双方公共建设了胜利经济开发区、东营领港经济园等一批产业项目,带动了地方经济的发展,为双方合作对接提供了重要平台。

四、实现融合发展面临的困难与问题

总体来看,受体制机制等诸多因素的影响,由于利益导向不同,油地双方“各自为战”的格局依然存在,产业融合对接、协同发展的力度、深度和广度还远低于预期,离真正的区域经济一体化还有很大差距,特别是在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的大背景下,实现油田产业转型升级、推动双方融合发展主要面临如下问题:

1.经济下行压力加大,中石化系统产业转型的节奏和空间受到限制,对外投资的动力和能力不足;

2.体制机制不活,胜利油田央企的身份一定程度上弱化了转型的自主权;

3.对油田自身市场依赖程度大,改制企业市场化程度不高;

4.油地双方信息不对称,资源要素双向流动和配置存在事实上的“无形壁垒”;

5.政策环境规范后,“含金量”高、吸引力大的优惠政策受到制约。

五、推动油地融合发展的思路与对策建议

新的经济发展常态下,油地合作将处于一个大有作为期、加速发展期和历史转型期,油地双方要秉持更加自觉的合作态度,寻求更加宽广的合作领域,以求进一步加大合作力度,确保更加良好合作势头。产业转型时油地融合的总体思路是:坚持“共兴共荣、共建共享”的利益导向,以“借势借力、互惠互利、抱团发展”为原则,以“提质增效、转型发展”为目标,强化平台创建、机制创新、顶层设计,实施示范园区建设引领、一体化推进、重点项目带动,做实产业对接、油地项目合作,实现深度融合。

(一)互相借势、互利共赢

一是明确统一目标——“资源型城市转型”。明确油地共同的历史担当是推动资源型城市成功转型,实现城市建设发展与油气资源开发的高度契合,充分调动地方群众、油田职工的积极性,奠定深度合作的思想基础。二是树立合作理念——“借势发展、互利共赢”。充分把握当前油地合作的战略机遇期,必将为油地双方奠定长远有利的发展基础。应从群众长远利益、油地长远发展出发,创新思路,抓住机遇,狠抓执行,务实合作,力求在较短的时间内完成重大规划、重大问题、重大战略的突破,在借势发展中做好现实问题和长远发展问题,推动转型升级和跨越发展。三是强化舆论引导——“一家人、一条心”。充分发挥舆论宣传的导向作用,加大宣传互利共赢战略,及时跟踪报道示范工程和重点项目,引导各企业及单位积极合作、主动对接,让广大群众与职工真切感受油地“一家人、一条心”的好处和氛围,在油城每个人心中使油地全方位合作的种子落地生根。

(二)积极搭建石油资源产业转移的平台

油地双方应积极创新合作模式,坚持人才、市场、资金、技术等优势共享,进一步整合生产要素,联合打造产业园区,联合实施重大项目,联合开展产业招商,推动优势产业诸如石油化工、石油装备制造等加快发展,实现双方融合发展、全面发展、协同发展。

(三)探索油地共赢的转型产业合作模式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明确指出:“国有资本、集体资本、非公有资本等交叉持股、相互融合的混合所有制经济,是基本经济制度的重要实现形式,允许更多国有经济和其他所有制经济发展成为混合所有制经济”。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关于深化国有企业改革的指导意见》中,进一步明确了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的类型和方式。在这一方面,东营市与胜利油田可以先行一步,积极研究探索,付诸转型实践。一是充分发挥中石化及胜利油田强大的投资能力和雄厚的资本优势,通过市场化方式,对东营成长性强、发展潜力大的企业进行股权投资。二是鼓励地方企业通过收购股权、股权置换、出资入股、认购可转债等多种方式,参与控股上市公司增资扩股,参与油田企业改制重组。三是民营企业、地方国有资本投资公司与油田有关单位共同出资,成立混合所有制公司,将投资重点着眼于油气资源勘探开发及涉油相关产业。

同时,重点培育富有生机活力的市场主体,力求深化油田存续企业改革。一是对已改制企业,调整优化股权结构,对社会治安、社会保障、党团关系等实行属地化管理。二是加大地方支持力度,将改制企业纳入区域发展规划,在项目规划和土地征用、融资、核准、退城入园、人才引进、科技经费等方面给予支持。三是及时帮助改制企业解决生产经营困难,通过对重大项目采取“一事一议”的方式,加快推进步伐。

六、结语

总的看,受体制机制等诸多因素的影响,油地利益导向不同,产业融合对接、协同发展的力度、深度和广度还远低于预期,离真正的区域经济一体化还有很大差距。在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的大背景下,承载油田转型产业、推动双方融合发展面临不少困难和问题。“十三五”期间,油地双方应本着精诚合作的态度,做实油地项目合作、产业对接,推动深度融合,实现油田率先发展、东营科学跨越,携手推动区域发展繁荣,共同建设美丽幸福新东营。

参考文献:

[1] 張米尔,武春友.资源型城市产业转型障碍与对策研究[J].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2001.

[2] 刘云刚.大庆市资源型产业结构转型对策研究[J].经济地理,2000.

[3] 赵海.资源型城市主导产业转型研究—以山东省东营市为例[J].山东大学,2010.

[4] 李显青.东营市区域经济结构转型问题研究[J].山东师范大学,2010.

[5] 张光彩.资源型城市主导产业转型研究—以东营市为例[J].中国证券期货,2012.

猜你喜欢
石油资源产业转型胜利油田
胜利油田:“这是我们的职责所在”
石油资源开发的水土保持补偿对策研究
庆祝胜利油田发现60周年贺信
加强基层专业技术人才队伍建设的几点思考——以胜利油田为例
中国在安哥拉投资开发石油资源的现状及发展策略
洛伦兹曲线在胜利油田开发中的运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