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趣数学课堂:让学习真正发生

2017-03-09 11:26吴汝萍
江苏教育 2016年23期

【关键词】智趣数学;学习发生;认识周长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5-6009(2016)60-0054-03

【作者简介】吴汝萍,江苏第二师范学院(南京,210013)教授,正高级教师。

2016年5月,我有幸参加了第十一届江苏省“杏坛杯”苏派青年教师课堂教学展评(南通赛区)数学课堂评审活动。这届展评活动的主题是“让学习真正发生”,每一位青年教师都各尽所能,和学生一起演绎数学,力求让学习真正发生。常州市武进区星河小学的王素旦老师执教了苏教版三上《认知周长》一课,当课上到一半时,我身边一位资深编辑说:“这节数学课才真正好玩,有意思!”这节课为什么会这么有意思?在我看来,原因在于王老师营造了智趣数学课堂氛围,让学生学得愉悦、学得轻松、学得深入,让数学学习真正发生了。

一、趣——智趣数学课堂的底色

美国心理学家威廉·詹姆士通过研究发现,一个没有受到情感激励的人,仅能发挥其能力的20%~30%,而当他受到情感激励后,可以发挥其能力的80%~90%,由此可见情感激励对人能力发挥的重要性。数学课堂上的情感激励,主要是激“趣”,激发学生数学学习的兴趣,包括感官满足时获得的“乐趣”、心情愉悦时获得的“情趣”以及思维通畅后获得的“智趣”。教师要努力让“趣”成为数学课堂的底色,让数学课堂远离沉闷、压抑。

【教学片段一】

师:同学们,你们喜欢看动画片吗?我们先来欣赏一个小动画。

动画演示:在一个森林里,有一只红蚂蚁和一只黑蚂蚁正在争吵,他们都认为自己爬得更快,最后决定比一比。它们找到两片相同的树叶,约定规则是沿着树叶的边缘爬一周,看谁先爬完。两只蚂蚁同时开始爬,红蚂蚁爬得慢些,但它爬到一半时,突然从树叶的中间往回爬,而黑蚂蚁依然沿着树叶的边缘在爬。结果,红蚂蚁先到达终点,黑蚂蚁后到达终点。

师:比赛结束了,你认為谁赢了?

生:黑蚂蚁。

师:红蚂蚁先到达终点,为什么不是红蚂蚁赢了?

生1:红蚂蚁爬到里面去了。

生2:比赛规则是沿边缘爬一周,红蚂蚁犯规了。

师:没错,黑蚂蚁是沿着边缘爬的。边缘在我们数学上也叫“边线”,刚才黑蚂蚁爬过的路就是树叶的一周边线。物体一周边线的长度一般就称作它的周长。(板书:周长)

英国教育学家斯宾塞说:“在所发生的一切教育的变革中,最值得人们注意的是,把知识的获得当成一种快乐的,而不是苦恼的事情。”课始,王老师播放蚂蚁比赛的小动画,一下子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可谓课伊始趣已生。蚂蚁比赛的小动画引得学生咯咯直笑,笑声过后,学生知道:黑蚂蚁爬过的路径,是树叶的“一周边线”。“周长”概念呼之欲出,学生自然而然地明白了周长的含义。

【教学片段二】

师:黑蚂蚁画了一个图形,请你判断一下它画的图形(如图1)的周长和这个圆(如图2)的周长相比,哪个更长?

生1:不能确定,因为还没封口呢。

生2:虽然没有封口,但是感觉黑蚂蚁画的图形会比圆的周长短。

师:黑蚂蚁画的图形还没有封口哟,周长一定比这个圆的周长短吗?好,让我们来看一下黑蚂蚁画的图形(如图3)。

学生先一阵惊呼,接着笑了起来。

师:现在你认为哪个图形的周长更长?

生:黑蚂蚁画的图形周长更长。

师(小结):图形没有封口时,我们不能确定它的周长有多长。

封闭的图形才有周长,没有封闭的图形无法确定它的周长,这对于三年级的学生来说是认知上的难点。王老师将黑蚂蚁还没画好的图形与一个圆放在一起,让学生来比较这两个图形周长的长短。当学生直观地认为黑蚂蚁画的图形比圆的周长短时,王老师出示黑蚂蚁画的图形,给学生的思维以很大的冲击,使学生清楚地认识到:没有封闭的图形,周长是无法确定的;只有封闭的图形,才有确定的周长。

二、顺——智趣数学课堂的底线

要想创设智趣数学课堂,让学习在课堂上真正发生,“顺”是课堂教学的底线。“顺”,是顺其自然,遵循自然规律。智趣数学课堂中的“顺”,一是顺情,二是顺理。顺情,即要顺应学生的学情,正如北京师范大学张日昇教授所说,教师教学时,对学生要“顺其所思,予其所需,同其所感,引其所动,投其所好,扬其所长,助其所为,促其所成”。顺理,即要顺应数学教学的学理,让学生积极参与到解决数学问题的过程中,激活学生已有的经验,将其作为学习新知的基础,并将新学的知识融入学生的生活中,学习才能真正发生。

【教学片段三】

1.比较边数相同的图形的周长。

师:这两个图形(如图4)的周长相比,谁的周长更长?你是怎样判断的?

生1:长方形的周长更长,因为长方形差不多有2个正方形那么大。

生2(边比划边说):长方形(左右)这两条边和正方形的(左右)这两条边一样长,长方形的(上下)这两条边比正方形的(上下)这两条边长,所以长方形的周长比正方形的周长长。

师:他们都认为长方形比正方形的周长要长,但第一位同学是在比两个图形的大小,第二位同学是在比两个图形边线的长短。哪位同学的方法好?你认为比较图形的周长其实要比的是什么?

生(齐):要比的是图形边线的长短。

2.比较边数不同的图形的周长。

师:这里有12根长短一样的线段,它们围成了三个图形(如图5),其中哪个图形的周长最长?你是怎样判断的?

生1:五边形的周长最长,因为它的边数最多。

生2:三角形只有3条边,正方形有4条边,五边形有5条边,所以五边形的周长最长。

师(小结):三角形的周长是三条边长度的和,四边形的周长是四条边长度的和,五边形的周长是五条边长度的和,这里每条边都一样长,所以五边形的周长最长。

3.比较曲边图形圆与爱心的周长。

师:这两个图形(如图6)的周长哪个更长?不能一眼看出周长的长短,该怎么比较?

生:先用绳子围一围,再比较。

师:老师给大家提供的绳子一样长,小组合作来围一围、比一比。

学生操作后交流:

生1:我们组用绳子沿着边线围一圈,围后量一量,发现爱心图形的周长长。

生2:我们组用绳子沿着边线围一圈,然后量剩下的绳子,围爱心图形的绳子剩下的短,所以爱心图形的周长长。

生3:我们组没有量,围了以后就比一比剩下的绳子,发现围圆形剩下的绳子长,说明圆形的周长短。

在学生初步感知周长的概念后,王老师设计了三组图形的周长比较,从边数相同的图形到边数不同的图形,从直边图形到曲边图形,可谓匠心独具。王老师能根据课堂上学生的学习情况,顺学而教,引导学生进行深层次的讨论,使学生的认识一步步加深。比较完第一组图形后,学生认识到周长是边线的长短,而不是图形的大小;比较完第二组图形后,学生认识到边长相同,边数越多,周长越长;比较完第三组图形后,学生学会了用化曲为直的方法来测量、比较曲边图形的周长。三次比较后,学生对周长的认识逐步加深,对数学学习的兴趣也由浅层次的情趣提升到了深层次的理趣。

三、智——智趣数学课堂的底蕴

英国哲学家怀特海在《教育的目的》一書中说:“尽管知识是智育的一个主要目标,但知识的价值还有另一个更模糊但更伟大、更居支配地位的成分,古人把它称为‘智慧。没有某些知识基础,你不可能聪明;但是你也许轻而易举地获得了知识,却仍然缺乏智慧。”也就是说,智慧生成需要知识,但知识不等于智慧,智慧也不是知识的累积。显然,仅关注学生学到了多少数学知识、会解多少数学题是远远不够的。真正的智趣数学课堂一定是转“知”为“智”、促“知”成“智”的课堂,“智”毫无疑问应成为智趣数学课堂的底蕴。其实,数学知识的理解、数学方法的提炼、数学思想的感悟、数学思维的提升无不是“智”的体现。因此,教师要努力让学生在学习数学知识、解决数学问题的过程中,提升数学思维能力,感悟数学思想方法,从而达到发展智力、开启智慧、提高智能的目的。如此,数学学习可谓真正发生了。

【教学片段四】

师:瞧!调皮的图形娃娃跑进了方格纸里(如图7),你能求出方格纸中这两个图形的周长吗?我们先来猜一猜,这两个图形中哪个图形的周长更长。

生1:第二个图形周长比较长,因为它有线弯在里面。

生2:不对,这两个图形的周长一样长。

师:这两个图形看起来不一样,周长一样长吗?你们确定吗?怎么确定的?

生1:第二个图形的线是弯在里面的,把它拉直了就和第一个图形一样了。

生2(边比划边说):可以移一下,把上面这段线移到下面来,左边这段线移到右边,这样就变成了正方形,和第一个图形一样。

师:比较图形的周长就是比较围成这个图形一周边线的总长,通过比较,我们发现,它们虽然形状不同,但周长一样长。

学生知道了周长的概念,如果不懂得运用,不会主动探究和创造,那就还没有拥有智慧。北京师范大学王梓坤教授认为:“智慧在于人对客观世界和人生两方面的深刻的理解以及透彻的领悟,智慧其实就是‘理解再向前走几步到‘领悟。”前面的教学片段三中,学生能用化曲为直的方法来比较圆形与爱心图形的周长。在教学片段四中,教师本可以让学生直接算出两个图形的周长,让他们通过计算发现结果是一样的。但王老师让学生先猜测哪个图形的周长更长一点,以问题激活思维,让思考磨炼智慧。学生在问题驱动下仔细观察、认真分析、独立思考、有效转化,并能用不同的方法来比较这两个图形的周长。问题解决的过程变成了智慧生成的过程,在此过程中,学生也进一步体会到:图形的周长是图形边线的长度和,与图形的大小没有关系。

总之,智趣数学课堂是能让学生学有兴趣、学有所获、令学习深度发生的课堂。智趣数学课堂的特质就体现在“趣”为底色、“顺”为底线、“智”为底蕴上,保此“三底”,则智趣数学课堂大成,数学课就会变得好玩、有意思,学生乐此不疲,学习就自然而然发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