耿煜傑
中图分类号:G812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9-9328(2017)02-000-01
摘 要 与传统体育新闻媒体相比,网络体育新闻的传播速度更快,而且不受时间、空间限制,网络体育新闻中,媒体与受众的交流更加广泛,因此,其发展速度异常迅猛。然而,网络体育新闻毕竟属于一种新兴事物,其从业人员素质不一,在报道中商业成分过高,相关的法律法规并不健全,导致在实际的网络体育新闻报道中道德失范现象频发。本文以此为背景,分析了网络体育新闻的道德失范现象,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措施。
关键词 网络体育新闻 道德失范 现象 应对策略
一、引言
与传统体育新闻媒体相比,网络体育新闻的传播速度更快,而且不受时间、空间限制,网络体育新闻中,媒体与受众的交流更加广泛,因此,其发展速度异常迅猛。然而,网络体育新闻毕竟属于一种新兴事物,其从业人员素质不一,在报道中商业成分过高,相关的法律法规并不健全,导致在实际的网络体育新闻报道中道德失范现象频发,不仅严重影响了我国网络传媒行业多年来塑造的良好口碑,而且也无法满足受众越来越高的精神文化需求。针对这一现象,我们必须予以重视,完善相关的法律法规,从政府部门、技术部门以及传媒行业内部等多个角度,加强管理,塑造网络体育新闻的良好形象。
二、网络体育新闻的道德失范现象
随着社会的信息化发展程度加深,受众体育新闻的来源逐渐由传统的广播、报刊、电视演变成广播、报刊、电视以及网络媒体并驾齐驱的场面。特别是在2008年的奥运会中,网络体育新闻报道受到了人们的一致认可与好评。由于其具备传播速度快、范围广,不受时间和空间限制,现代各门户网站发展的生长点和关注点已经离不开体育新闻的作用。
(一)网络体育新闻中的恶意炒作问题
新闻炒作是对现实事件的歪曲报道,为了获取经济利益,新闻提供者或者传播者会刻意强化某些新闻要素来吸引受众的注意力,这种行为违背了新闻传播的初衷[1]。如今的网络体育新闻報道中,经常有一些网络媒体对一些体育相关事件夸张报道的现象,例如林丹出轨事件就是恶意炒作现象。
(二)虚假信息盛行
对新闻报道而言,如果没有了真实性,那么这种报道便毫无意义可言。一个新闻人,要想在新闻行业获得长远发展,就必须遵守真实性这一准则,然而,受到网络自身虚拟性、开放性等特点的冲击,网络监管中存在很大的困难,导致网络中一直存在大量的虚假新闻。甚至一些网站为了提升点击率,故意对一些体育事件进行虚假报道,违背了新闻报道真实性这一基本道德准则。
(三)网络体育新闻中的侵权行为
网络体育新闻报道中,侵权现象层出不穷,例如新闻著作权、新闻当事人的肖像权及隐私权等等。我们经常看到在一些网络主流媒体报道中,经常出现报道内容雷同的现象,这是对原作者新闻著作权的侵犯。此外,网络体育新闻中,还有一些花边新闻,一般都是没有获得当事人许可,利用跟踪、偷拍的形式获取,加以大肆渲染,严重侵犯了体育从业者的肖像权及隐私权。
(四)低俗、庸俗报道过多
当今社会的迅速发展为网络新闻媒体行业带来了严重冲击,使其市场化及商业化特征显著,网络体育新闻也不例外,其世俗化趋势愈演愈烈,体育新闻报道的焦点过多集中在体育明星的私生活,而不是弘扬体育运动健儿奋勇拼搏、为国争光的顽强精神。例如贝克汉姆现在是某香水品牌的代言人,莎拉波娃的美腿竟然与网球之间用等号相连。尽管这种形式的报道使得人们对体育更加熟悉,也更加着迷,但是这同时也磨灭了原始的体育精神。自上世纪90年代起,网络体育新闻报道的色情化、低俗化趋势显著,一些色情化的低俗用语广泛出现在体育新闻报道中。尽管这些用语和体育并无联系,但是一些网络媒体一味追求点击率的提升,对比赛事件进行渲染,甚至出现多家网站竞相报道的现象,严重扭曲了事件的本质。
三、网络体育新闻道德失范的应对策略
(一)完善相关立法,从法律层面应对网络体育新闻的道德失范
众所周知,法律或者法规是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具有普遍约束力[2]。新闻道德是新闻从业者在精神方面的自律,由其道德责任感及社会舆论保障实施。但是,我们当今社会正处于转型期,出现了利益多元化及价值标准化趋势,仅靠道德责任感及社会舆论无法有效避免道德失范现象的发生。对于一些重要的社会关系,除了要靠道德力量来约束,还必须要靠更有力的行为规范来约束。此时,法律的强制力作用便显现出来。
(二)发挥政府部门的管理职能
一方面,发挥政府部门的调控作用,加强经济建设,提升我国社会的经济水平。目前,我国社会中存在的网络体育新闻的道德失范现象与我国尚不强大的经济水平是密不可分的。另一方面,发挥政府部门的管理作用,抵制西方文化的冲击,推动我国的体育新闻事业健康发展。
(三)加强技术管理
针对现代网络体育新闻道德失范现象,采取网络管理的措施,对体育论坛或者评论中的诽谤、侵权等帖子能够进行过滤,同时以个人形式发布的劣质体育新闻会大量减少。
(四)加强对网络体育新闻从业者的培训
要想提升新闻从业者的道德修养,除了要对其展开职业技能培训,还应该对其加强职业道德培养,确保网络体育新闻职业的专业化发展。
参考文献:
[1] 刘雨辰.网络体育新闻道德失范及其矫治[D].湖南大学.2012.
[2] 米莉.网络体育新闻:在娱乐中坚守真实——以《陈忠和携神秘女观看全运球迷不识男排主帅》报道为例[J].景德镇高专学报.2011.26(2):65-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