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 震
(西安工程大学网络与信息化管理处, 陕西西安 710048)
高校教育生态转型之社会化学习
惠 震
(西安工程大学网络与信息化管理处, 陕西西安 710048)
“互联网+”时代的技术发展和教育理念转变了大学生的生活、学习方式,传统的课堂教学无法满足他们对知识的诉求。教育生态的社会化转型包含:教育环境的学习目标泛化;教育内容的生成性发展;课堂教学的线上线下教育整合;教育评价的整体性原则。具有时代特征的、社会认知体验的社会化学习从技术发展角度、群体性认知、个体认知变化和教师指导四个方面促进高校的教育发展,在没有摒弃原有学习理论的巨大成果基础上,旨在从根本上提高大学生的教学质量。
互联网+;教育生态;社会化学习
PDF获取: http://sxxqsfxy.ijournal.cn/ch/index.aspx doi: 10.11995/j.issn.2095-770X.2017.02.024
随着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人类文明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生态文明要求人类全部知识及实践活动从社会物质生产到社会生活全部实现“生态转型”。[1]在1972年“终身学习”作为一个术语与“终身教育”、“学习型社会”并列正式出现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著名报告《学会生存》(Learning To Be)中以来[2],使得社会对学习理念的认识也发生的重大变化,不仅仅关注原有的课堂教学,同时,更加重视社会活动中平凡而又实际的学习活动。Web 2.0技术发展与理念革新,使得大学生的生活方式与学习方式发生了巨大的转变。李克强总理提出的“互联网+”时代的技术发展诉求,更是加速了高校教育生态的转型。新型的教育生态系统不再是原有的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继而又陷入新的问题,而是走出自身的内循环,找寻新的探索。而终身学习强调学习活动是一种持续的状态,是随社会发展变化不断进步的学习理念。大学生群体作为新时期社会发展的主要力量,其学习理念与学习方式必然受到影响。高校的教学重点不再局限于传统的课堂教学,而是放宽视野,结合社会的发展脚步,将传统教学与日常交往中的信息获取相结合,形成新的具有时代特征的社会化学习。
教育生态即教育生态系统,是指系统内部互相联系互相作用的各个组成部分及他们之间的关系。经过两千多年的发展变化,教育不再是简单的大班教学、教师授课的单一形式,而是系统的、多元的,容纳社会生态文明中政治、文化、经济等多方面知识的,包含教学设计、科学评价体系的生态系统。在当前Web2.0技术支持和“互联网+”社会呼吁的前提下,则是指促进教育教学变革的技术支持和先进的教育理念的总和。按照生态学的原理和方法来改造教育是教育生态化建设的具体内容,它主要包括教育环境、课程内容、课堂教学和教育评价等方面的生态化。[3]这些要素的充分和完好才能促成教育生态的良好运行。
自原始文明开始,人类社会经历了农业文明、工业文明时期,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革新促成了当代生态文明建设的历史使命及人民诉求。生态文明要求人类全部知识及实践活动从社会物质生产到社会生活全部实现“生态转型”。[1]《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指出,国家为适应新时代的发展,强调信息技术对教育工作的重要影响,并大力提倡全民教育、终身化学习。所谓终身学习(Lifelong Learning),是指社会每个成员为适应社会发展和实现个体发展的需要,贯穿于人的一生的、持续的学习过程。[4]教育的定义也随之深化,当在终身学理念的影响下,信息化时代的高校教育教学活动更加注重全民教育与个性化学习,即社会化学习的教育生态系统。
生态文明建设不断呼唤教育的生态化变革,而高校的大环境加速了教育的生态化转型。 “互联网+”时代的信息技术已经渗透到大学生的生活与学习的各个方面,其学习方式与学习理念正在发生深刻的变化。网络资源共享机制服务于传统的教学活动,大学生能够在日常的社会活动中接触到丰富的、碎片化的学习资源,极大的促进了高校教育生态的社会化转型。大学生广泛的参与到网络社会化交往平台当中,借助SNS徜徉在虚拟的网络世界中,在进行虚拟的网络交往的同时随之产生信息传递、知识共享等学习行为,他们能够根据个人的兴趣爱好第一时间获取切身的信息,并且逐渐的接受这种方便快捷的获取信息的方式。所以,只有充分利用当代网络信息技术,真正融入社会化的历史进程中,认同教育生态的社会化转型,才能达到终身学习的目的。高校教育生态的社会化转型有以下四个方面的特征:
(一)教育环境生态转型之学习目标泛化
在传统的高校课堂教学中,教师完全充当了“领导者”的角色,制定了既定的教学目标,虽说教学模式要以学习者为中心,但并没有形成最切合学生学习实践的学习目标。在课程开始前的学习者分析并不能完全代表他们在学习过程中的认知变化,既定的教学目标已然失去了它的意义。在“互联网+”的环境下,大学生在日常的生活学习中普遍的使用Web 2.0技术进行网络交往,只有教师完全的参与其中,深入地了解大学生在不同时期的内心变化和学期关注点(当前的学习期望),才能正确的调整当前教学目标,正确引导大学生的学习方向。一门完整的课程需要一个学期的时间来实现,根据教育环境生态社会化的理念,群体的观念变化势必会影响到大学生个体的认识和学习期望,大学生在日常的学习交流中会形成对学习的进一步认识以及学习目标的深化,以学习者为中心就是要充分了解当代大学生的需要,将他们在日常生活中的热点话题和课堂教学实践相互结合,从大学生的实际出发,根据他们的需要调整不同时期的学习目标。应用社会化学习的教学理念,核心就是要深入分析当前大学生群体的认知能力和学习期望,制定当前的最切合大学生的学习目标,随着课程的深入不断深化学习目标。
(二)教育内容生态转型之学习内容生成性
在传统的教学活动中,教师有固定的教材和与之相关的学习资料,这与“互联网+”的学习理念不符。陈旧的学习资料无法跟上信息化社会的发展速度,这必然会阻碍当代大学生的教学活动。“互联网+”是一个不断革新的时代,大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和学习中更加普遍的接触到虚拟的社会交往信息,并且这些信息充斥在课堂教学当中,对传统教学具有一定的影响作用。并且,大学生群体正处于高度社会化的历史时期,更加容易也更加乐意接受社会普遍认可的行为规范。群体性的认知变化必然会引起大学生个体知识的重新建构。在课下的社会化学习过程中能够形成对学习内容的新的认识,这些学习内容可能是学生之前相互传递的概念性信息;也可能是加入自身认识的复合型信息,更可能是自身整合的生成性知识。教师原有的教学内容完全无法涉及的如此广泛。教育研究者逐渐发觉,由于“抽象”与“规范”是认知科学的核心方法,结论过于“纯净”,缺少某些“琐碎物质”。[5]大学生已然是思维成熟的个体,具有较高的思维整合性,可以从原有的概念性知识进行整合和建构。大学生的学习重点不再局限于传统的课堂教学,而是放宽视野,结合社会的发展脚步,将传统教学与日常交往中的信息获取相结合。由此,教育内容的社会化生态转型能够更好的促进大学生的知识建构。
(三)课堂教学生态转型之整合线上教育
传统的课堂教学无法满足当代大学生的求知欲,完全可以在现有的技术发展水平上加以利用,实现高效的智慧教学。课堂教学可以借助丰富的网络学习资源,获取自身所需的知识,不仅如此,网络交往中传递和交流这些信息,随着课程深入和个体的认知积淀,大学生能够在课下的线上学习交流中逐步深化对该学习主题的认识,即在社会化交往过程中逐层深入地了解这些学习信息。大学生结合个人兴趣爱好进行自主的信息获取,并在老师的指导作用下进行协作交流的学习活动,实现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指导的教学模式,充分发挥学生自身的主观能动性,在兴趣教学的过程中更好的得到知识内化。[6]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和大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是当前教学活动中的主要变化,高校传统的教学模式应当顺应历史发展的潮流,在信息技术革新的“互联网+”时代有所创新和改变,来适应新时期的大学生的学习方式。
(四)教育评价生态转型之学习评价整体性
“学习”一直以来都是以个体为研究对象的行为活动,表现为个体的学习成绩好坏、学习方式的适用性等。在传统的教学活动中提到的因材施教的教学策略,这种方式是值得肯定的,但其适用性主要是针对个别的学习者,最终以个体的学习成绩为最终的评定标准,不能达到提高学习群体的整体进步。在“互联网+”时代的教育生态环境下,环境作用和群体动力对个体能够产生重要的影响,大学生能够在这种环境下努力的达到社会共识的同一水平。社会化的力量就是推动个别学习者不断进步。在日常的生活学习交流中,个体无法避免的存在于社会化学习环境中,群体的普遍认知能够引起个体的思维变化,继而达到普遍的社会共识。社会化学习的理念能够注重当前学习群体的整体性评价,以群体动力带动个别学习者的学习模式,能够真正实现大学生群体的整体进步。
高校教育生态的转型不仅仅带来了以SNS为主的社会交往平台,更主要的是为我们带来了新的社会理念——“资源共享式社会化学习”。大学生已然生存在社会化发展的大环境下,以“微博”为代表的社会化应用软件直接影响他们的生活与学习中,但是,可能还有很多人没有意识到这样的学习环境,以至于不能够完全的适应它,无法发挥社会化学习的价值。二十世纪60年代班杜拉提出“Social Learning Theory(社会学习理论)”,这种富有时代特征的学习理念为大家所认可。“Social Learning”强调环境、行为与个人的交互作用。90年代形成的相对成熟的学习科学理论对人类学习理论又加以重新评述,在反思认知科学等学科关于学习的研究方法和观点的基拙上强调学习实践和技术发展对学习者的影响。到“互联网+”时代,“环境的影响作用”被当代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广泛应用所主导,形成了以SNS为核心的社会主题,将学习群体紧密联系在一起,共同决定学习活动的成效。在学习科学理论推动下,结合原有认知科学的理论成果,加上信息技术的社会条件和学习者的群体效应共同作用,社会化学习应运而生。
社会化学习是社会环境状态下自然演化形成的学习方式,它可能是现有学习方式发生改变的一种现实表现,更可能引领整个教育领域教学方法的发展。伴随“互联网+”时代的到来,社会化学习已经深入到大学生的日常生活学习当中,然而学习离不开学习者所处的社会文化环境,在当代技术革新的引领下,如何使用信息技术并不能完全代表学习的实质,只有大学生真正融入社会化的历史进程中,才能达到终身学习的目标。人们的学习活动原本就不应该局限在课堂教学当中,社会化学习能够还原人类最真实的学习活动。
(一)时代发展的产物
自学习行为的产生,学习的实质一直都是学科探讨的重要话题,行为主义、认知主义、人本主义、建构主义等各大流派都有各自对“学习”的认识,但是,随着社会的发展与时代的变革,每个时期所提倡或是盛行的学习行为又各有不同,表现出极强的社会性和历史性。以桑代克、巴甫洛夫为代表的行为主义学习理论强调行为刺激——反应影响的重要性;以马斯洛、罗杰斯为代表的人本主义学习理论强调自我需求的重要性;以科勒、布鲁纳为代表的认知主义学习理论强调个人认知对学习的重要性。[7]集学习理论百家之言的特点分析,他们各自为战,并且都有长期存在的价值。二十世纪六十年代,班杜拉提出的社会学习理论是行为主义和认知主义相结合的产物,体现出学派的相互融合更符合人类社会的发展。随着时代的发展变革,技术成为引领时代的潮流,虚拟的网络交往行为占主导地位,所以,基于“互联网+”时代的Web 2.0网络交往行为伴随的资源共享和信息传递活动受到了广泛重视。
如表1所示,每种思潮的学习理论都是在不同的社会因素影响下发展起来的,而西方学者对“学习”的研究也都从当前的社会现实条件入手,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互联网+”时代实现了资源共享的学习机制,随着大学生社会化的深入,他们更加适应这种具有鲜明时代特征的学习模式,在自身的学习理念不断提升的基础上,对“学习”的认识也不断深入。从聚焦于“知识关联”的知识网络视角发展到聚焦于“人的关联”的社会网络视角以及整合(知识与知识、人与人、知识与人)的社会性知识网络研究趋势。[8]“社会化学习”适应社会历史发展的技术潮流,符合当今社会的智慧学习和终身学习理念,是当今时代学习的主题。
表1 学习理论研究的阶段性特征
(二)社会认知的大力推动
社会化行为的产生是源于社会群体的普遍认知对个人内部认知的影响作用,社会化学习就要个体形成符合社会群体学习规范的内部心理特征,使大学生产生一种新的社会认知。人类学习的社会文化脉络以及学习过程中的社会性协作逐渐受到重视。社会化学习的设计以学习者为主体,学习内容与活动的安排要与人类社会的具体实践相联通,在真实的情境中,通过类似人类真实实践的方式来组织教学,同时,将知识的获得与学习者的发展、身份建构等统合在一起,[9]很好地体现了学习理论研究的社会性回归。
社会认知是个人对他人的心理状态、行为动机、意向等作出推测与判断的过程,这个过程既是根据认知者的过去经验及对有关线索的分析而进行的,又必须通过认知者的思维活动(包括某种程度上的信息加工、推理、分类和归纳)来进行。社会化学习的一个非常重要的研究特点,就是个体基于群体性认知变化而产生的行为动机倾向。学习在个体层面已经发生认知变化,这种转变可以是浅层的,比如,回忆、感知新知识;也可以是深层的,比如,个人态度的转变、世界观或信念的形成。[10]在“互联网+”时代的调节下,大学生群体普遍的利用社会化网络媒体进行社会交往,利用简短的时间获取碎片化的知识,这种普遍认可的行为现象给大学生的学习起到了不小的引导作用。个体的社会行为是在社会认知过程中作出种种判断的结果。现阶段的社会环境影响群体的社会认知变化,个体的认知又受到群体变化的影响,这就使得大学生主动的产生有利的学习行为,进而促进社会化学习的顺利进行,同时,有助于大学生充分利用网络学习资源。
各专家学者对学习行为的研究,就是厘清学习的内涵,从根结点促进大学生的有效学习。加涅在《教学设计原理》中提出:“教学设计是一个系统化规划教学系统的过程。教学系统本身是对资源和程序作出有利于学习的安排,任何以开发学习者的才能为目的的组织机构都可以被涵盖在教学系统中。”[11]包括加涅在内很多学者在研究学习行为时多局限在原有的教学系统当中,忽略了社会化发展进程中的学习行为。社会化学习是人类社会知识经济发展的产物,是现阶段技术发展水平和知识传递共享理念所延伸出来的学习理念。对于原有的课堂教学来说,教与学的对象——“教师”与“学生”是教学活动中的绝对主体,教学活动、教学环境等影响因素共同影响学生的学习行为。然而,在网络社会化快速发展的现代社会,知识共享的社会理念改变了人们对“学习”的认识,“互联网+”时代为大学生提供了充沛的学习资源,学生相互之间以及学生与社会之间的交流互动有利于学习活动的开展,促成了广泛的社会化学习行为。社会化学习的研究对象主要包括大学生和网络环境两方面。学习能力是个人获得、掌握和运用知识所需要的个性心理特征,受到诸多因素的影响,其中社会环境影响是社会化学习非常重要的外在影响因素。
(一)“互联网+”的社会环境——技术环境
2015年 7 月 1日,国务院印发《关于积极推进“互联网+”行动的指导意见》,开启了我国发展的新时代——“互联网+”时代,其本质就是碎片与重构。[12]“互联网+”是信息化社会发展到一定的技术水平的一种技术理念和应用的总称,对社会环境中任何的活动都具有非常重要的影响作用。随着信息化发展水平的不断提高,Web 2.0技术广泛的应用到大学生的日常生活学习当中,必然会引起他们学习方式的转变,大学生可以借助丰富的网络学习资源,如,视频公开课、大型网络开放课程,以及Wiki等的开放知识共享平台,再加上基于SNS进行知识传递的网络交往行为,从而获取自身所需的信息。大学生的学习重心可能不会完全关注已有的课堂教学,而且,学习作为社会活动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在一定程度上受技术发展水平的制约,所以,新时期的环境变化应当引起重视。
(二)大学生群体——行为导向
大学生社会化学习的一个重要表现方式,就是产生群体性的认知取向变化。社会化学习是一种以社会表象为基础的学习行为,本研究从群体性的认知变化中寻找当前主流的学习习惯,从中研究特定群体的学习方式。当大学生使用网络SNS成为一种潮流时,那些对SNS不曾接触的或接触不多的个体会因为自身感到“落伍”而紧跟其后,追随社会发展的普遍规律。大学生可以在“互联网+”时代接受海量的知识信息,广泛使用微博、人人、微信等网络社交平台进行互动、交流,如何引领大学生网络信息传递也成为新时期教育的重点工作。
在信息技术支持下的学习环境中,学习群体的普遍认可正逐步主导学习活动,教育工作者应当成为一个合格的引导者,在学习者原有认知水平的基础之上指引他们共同进步。群体的发展作为学习环境社会性发展的重要因素,将社会环境和群体的影响应用到当代的大学生课堂教学当中,可以更好的实现以学习者为中心的教学,注重学习群体的整体进步,并且,随着“互联网+”时代技术发展和理论创新,当代教育工作者应当摒弃原有对学习者个体的过度重视,而是将学习者群体的整体发展作为教育工作的重点。整个班级、学校以至于整个社会的学习进步才是当代学习型社会所大力倡导的。
(三)学习者分析——个体认知变化
学生作为学习活动的主体,必然是社会化学习研究的主要对象。本研究主要是针对大学生这一特殊群体,其高度的社会性赋予他们丰富的内涵,对大学生个体的研究不仅局限于原有的课堂上的学习效果、学生的学习风格、起始学习能力和知识背景,还包括大学生的社会认知等社会因素。教师往往忽视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反映才是知识的本质”的真理。[13]大学生在信息高速膨胀的当今社会,更容易接触到和接收到丰富的、碎片化的网络知识,这会直接影响大学生的学习方式以及形成外在刺激。在社会化学习条件下,大学生发生浅层的学习,比如,回忆、感知新知识,或是深层的学习,比如,个人态度的转变、世界观或信念的形成,这些都能使个体认知发生变化。如何促进大学生的有效学习,使个体发生深层的认知变化是本研究的重点。
(四)教师——正确的引导
教师,自古以来就是教学活动中不可或缺的角色,是引导学生学习、贯穿整个教学活动的主体。教师的正确引导就是教学活动顺利进行的重要保障,但当前大学生所处的社会化学习环境给教师的引导带来很多不确定因素。网络环境从出现以来就缺乏严格的监管制度,没有一套完整的约束体系来规范大学生的网络行为。并且,高校的传统课堂教学已不能完全吸引大学生的注意力,教师的工作重点应当扩展到课堂外。社会化学习模式的教学过程对教师的个人能力要求较高,任课教师应具有丰富的知识储备和较高的课堂应变能力,能够应对学生丰富信息量的挑战,才能保障课堂教学活动的顺利进行。可想而知,“互联网+”时代的网络环境下缺乏了教师的正确引导,在很大层面上无法保障大学生学习方向的正确性。
[1] 马小辉. 创业教育的生态转型与实现途径[J]. 教育发展研究,2013(19):59.
[2] 朱敏. 国外终身学习政策推展模式研究[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010.
[3] 刘贵华,岳伟. 论教育在生态文明建设中的基础作用[J]. 教育研究,2013(12):10-17.
[4] 百度百科. 终身学习[EB/OL]. http://baike.baidu.com/view/99160.htm.
[5] 王帆. 微时代社会化学习本质探寻[J]. 中国电化教育,2014(8):19-25.
[6] 惠震,王帆,杨叶. “新浪微群”支持下的课程设计——以“新媒体研究”课程为例[J]. 广州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4(1):32.
[7] 王有智. 学习心理学[M]. 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0.
[8] 段金菊,余胜泉,吴鹏飞. 社会化学习的研究视角及其演化趋势——基于开放知识社区的分析[J]. 远程教育杂志,2016(3):51-62.
[9] 焦建利,贾义敏. 学习科学研究领域及其新进展——“学习科学新进展”系列论文引论[J]. 开放教育研究,2011(1):33-41.
[10] 王帆. 微时代社会化学习新解[J]. 中国电化教育,2013(10):14-18.
[11] 加涅. 教学设计原理[M]. 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
[12] 王竹立.“互联网+教育 ”意味着什么[J].今日教育,2015(450):1.
[13] 王国维.论知识的公共性维度[M].北京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2003.
[责任编辑 李亚卓]
Social Learning of the Ecological Transformation of Education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HUIZhen
(Xi’anPolytechnicUniversity,Xi’an710048,China)
The technology development and education idea of "Internet +" changed the life and learning style of college students. The traditional teaching can not meet the demands of their knowledge. The social transformation of the education ecology includes: the study object of the educational environment, the development of the educational content, the integration of the teaching in the classroom, the whole of the educational evaluation. Social learning comes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 group cognition, individual cognitive change and teachers' guidance to promote the development of higher education in four aspects.
Internet +;education ecology; social learning
2016-11-14;
2016-12-26
西安工程大学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项目(2015ZXSK21)
惠震,男,河南新乡人,西安工程大学网络与信息化管理处助理工程师,主要研究方向:教育技术理论基础与实践。
■教育经济与管理
G640
A
2095-770X(2017)02-011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