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晓然 刘力欣
河北金融学院
移动互联对农民职业功能的扩展
孙晓然 刘力欣
河北金融学院
现代农业需要采用先进的农业科技、工业化的管理思路、市场化的运作方式,由现代化的职业农民来实施。“互联网+农业”是一种农业市场化运作中的先进理念,给农民本身的职业功能定位也带来了颠覆性的变化,然而现实中由于种种原因阻碍,“互联网+农业”并未实现理想的效果,农民职业功能仍然属于传统农民的范畴。移动互联的出现与普及可以破除上述障碍因素,使得农民职业功能从传统农民向现代农民的转变得以加速实现。
移动互联;农业
现代农业是农业发展、农民增收、农村繁荣的有效途径,是解决当前我国“三农”问题的根本方法。现代农业需要采用先进的农业科技、工业化的管理思路、市场化的运作方式,由现代化的职业农民来实施。“互联网+农业”思维给农民本身的职业功能定位也带来了颠覆性的变化,然而现实中由于农民传统观念根深蒂固、现代农业意识淡薄、缺乏相关专业技术,以及农村中网络基础设施薄弱、服务不到位等原因,农民职业功能仍然属于传统农民的范畴。移动互联的出现与普及可以破除上述障碍因素,使得农民职业功能从传统农民向现代农民的转变得以加速实现。
对农民以及农民职业功能概念的理解可以从不同的角度进行。
从产业分工的角度,中国古代的职业区分有“士农工商”,其中的“农”指农业,排在第二位;现代有一二三产业的分工,农民主要指的是从事第一产业生产的劳动者,具体还可以细分为“农林牧副渔”等产业。农民的职业功能主要包括相关农业产品、经济作物的生产与初步处理,产业上下游延伸最多扩展至村镇范围的近距离农资采购、农村内或地头范围的近距离农作物售出等。
从中国历史发展的角度来看,在历史发展的长河中,中国是一个经历了长期的封建社会时期的农业传统大国,农业发展一直处在比较封闭、规模较小、生产效率低下的状态,农民的生产生活方式属于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模式下,农民的思想意识表现为传统的“十亩地、一头牛、老婆孩子热炕头”的封闭状态,缺乏农业技术革新、产业升级、市场化运作的等意识,这种固化的思想影响了农业信息传递、市场空间扩展、产业模式升级和资源的优化配置,限制了现代农业的发展。
“互联网+农业”在解决农业信息传递、市场空间扩展、产业模式升级和资源的优化配置等问题方面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第一,“互联网+农业”能够有效实现农业信息传递,一方面,通过信息网络,可以实现农业生产者之间有效的信息沟通,让生产者能全面了解到有关有关生产的物资采购、农机应用、良种来源等生产信息;另一方面,“互联网+农业”能够建立起生产者与消费者之间的信息沟通,让生产者掌握有关于消费者的需求信息,让消费者了解到生产过程中的品种、品质、食品安全等信息,降低双方市场搜索成本,实现双赢。第二,“互联网+农业”可以帮助农业生产者有效拓展市场空间,传统农业下基层生产者没有市场宣传行为,产品与市场信息传递主要靠经验实现,“互联网+农业”模式下市场开拓可以依托于建立网站、依托于电商平台等多种方式,提供更加具体丰富的信息,在生产者与消费者之间实现买卖双方的交易,大大开拓了市场空间,提高了交易效率。第三,“互联网+农业”可以推动农业生产的产业升级,“互联网+农业”不仅能够让生产者了解到更多的良种、技术、服务的信息,使生产者与之建立高效联系,改进生产模式、提高生产效率,还能够使农业企业做到充分了解市场信息、准确沟通并决策、降低产品销售等经营风险。
理论上“互联网+农业”可以有效推动现代农业发展和农民职业功能的扩展,然而现实中却存在与理想的差距,主要原因在于:第一,“互联网+农业”发展所需的网络基础设施薄弱,由于经济成本等原因,目前我国多数农民家里没有连接互联网,甚至还存在部分农村没有开通互联网基础设施,造成“互联网+农业”缺少基本条件。第二,“互联网+农业”所需的专业技术与知识缺乏,大多数农民教育程度较低,没有网站建设与运营的技术,也没有通过互联网、电商平台进行市场运营的知识。第三,思想意识保守也成为“互联网+农业”发展的一大障碍,传统的中国农民思想里,农业是一项养家糊口的职业,大多数农民没有商业意识,对于借助于互联网与看不见摸不着的客户进行交易更是没有足够的信任。多种原因导致“互联网+农业”没有理想地解决现代农业发展的问题,也没有有效促进农民职业功能的扩展。
智能手机、移动互联技术的发展降低了农民使用互联网的门槛。智能手机不同于电脑,体积小巧便于携带,兼具通话功能和上网功能,由于智能手机采用了不同的操作理念,农民在使用时不需要专门的技术,只需要稍加学习就可以掌握应用;移动互联则摆脱了固定互联网条件下农民购买电脑、联网入户的限制,并且在当前信息时代发展的大背景下,成年人甚至年纪较大未成年人人手一部手机已经成为标配,人人都是移动互联网上的一个节点。智能手机、移动互联已经共同突破了“互联网+农业”发展的瓶颈,正在一步步实现对农民职业功能的扩展。
在移动互联环境下,现代农民具备了更多的职业功能。第一,农民不仅是农业生产者,还是产品改进者、产业升级者。农民可以通过移动互联得到更多的知识、技术来源,并将先进的技术应用于农业生产、将先进的模式应用于产业升级,比如通过移动互联技术,随时随地实现对于播种、浇灌、施肥、收获等农事管理的全程监控,通过数字化、图片化的信息传递实现与农业专家的生产信息沟通等等。第二,农民不再是单独的生产者,还可以是市场行为的深度参与者。农民可以通过移动互联,及时得到物美价廉的良种、化肥、农用机械等生产物资,可以得到价格合理、及时到位的农业生产与技术服务;还可以通过移动互联,及时掌握市场上对于商品品种、数量、品质的需求,市场上商品的价格与供应等信息,采取合理的市场开发手段。未来,在掌握更多信息、更优决策的条件下,农民职业功能还有更多的扩展。
[1]赵大鹏.互联网+农业发展现状、问题与对策研究[J].内蒙古科技与经济, 2016.07
河北省统计科学研究计划项目:2016HY15;河北省社科联社会发展课题:2016030202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