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找本土文化教育的尝试

2017-03-09 20:09:05广东省惠州市博罗县公庄陂头神小学
卫星电视与宽带多媒体 2017年4期
关键词:木棉花农民画惠州

广东省惠州市博罗县公庄陂头神小学 林 聪

案例一:造型表现课·《校园里的木棉花》

木棉树,被誉为英雄树;木棉花,被赞为英雄花。世间之树,人间之花.其树姿雄奇,花瓣艳丽。俗话说,红花需要绿叶扶,而木棉花却是先叶而放,叶长花落,直面天然,兀自突现,独领风骚,菱角突出、造型美观,是学生们非常熟悉的植物。在校园里几乎都栽种有,是本地极有代表性的树种。它有利于学生对树形的造型的掌握,有利于激发兴趣,有利于造型能力的培养和个性的表现。生长在校园里的大榕树,适合组织学生开展写生、摄影、剪贴、拓印等丰富的造型表现活动。木棉花张开了笑颜,把灿烂和热情送给学生,释放它的风韵。肃杀的冬后有了别样的情调和绮丽,学生在生活中也因而有了异样的色彩和激情。而当百花齐放的春天翩然而至时,木棉花已绽放了又悄然退下,化作春泥了。它的大方、它的喜悦、它的鲜艳、它的无私,,给了多少学子奋斗的自信!

一、利用当地自然景观、开发美术造型表现课

惠州地处珠三角,人杰地灵,具有丰富的自然资源,而且随着地域,气候的不同,富有地方特色:有荔枝、香蕉、木棉花、大榕树等知名植物资源;有的自然景观通过改善,美化形成了皆知的旅游资源(惠州西湖美景、罗浮仙境奇观、南昆山自然风景区)都是当地学生非常熟悉。我们通过资料的收集、整理把富有地方特色的校本课程通过组织学生进行写生、记忆、想象、创作等艺术活动,不但培养了学生的观察能力和造型表现能力,还培养了学生了解家乡、热爱生活、热爱祖国的美好情感,收到了良好的教育效果。

案例二:民间艺术欣赏课·《惠州龙门农民画》

惠州龙门农民画体现了中国儒、佛、道传统哲学的融会贯通,基调突出了一个“和”字,具有鲜明的地方色彩,浓郁的乡土气息,独特的民间习俗,是祖国民间艺术百花图中的一条奇葩这些农民出身于阡陌之间,在耕搂之余竟然喜欢作画。他们在传统的剪纸、刺绣、壁画、木雕和彩绘等民间装饰造型艺术的基础上不断学习,借鉴、吸收、探索、创新,创作出独具“南蛮文化”神秘而神奇的艺术风格与魅力的画作。于是,惠州龙门农民画以鲜明的地域特色,浓郁的乡土风情和审美情趣,在短期内声名鹤起,与陕西户县农民画、上海金山农民画、并称为中国三大画乡同时在1998年被国家文化部命名为“中国现代民间绘画画乡”。画中有热烈欢快的节日庆典场面,有耕作锄耕的劳动场面,有清新秀美的山村景色,更有斑娴多姿的民风民俗和缠绵徘徊的甜蜜爱情,作品无不寄托着对美好未来的执着与憧憬。例如,《舞火狗》《收竹笋》《摘木瓜》《酿酒》《日出而作》《晚归》等无不表现了农业生产、农村山活、农作劳动的主题。春、夏、秋、冬,太阳月亮,青山绿水,农林副渔,日出而作,日落而息,井泉江河,耕耘收获,五谷丰登,六畜兴旺,四十八节,顺势而变,聚族而居,数世同堂,男欢女爱,休息生息,绿树丛丛,溪流弯弯,中秋贺月,岁末祝福……每幅画都刻画了 惠州农民生活的一侧面,联缀起来则是岭南农村的独特世界。酌奇而不失其真,习元华而不堕其实,篇篇浓墨,幅幅重彩,在视觉上顽强地彰显自己的个性,具有特定的美学价值。

二、利用当地的民间艺术欣赏、宣传、和推广《惠州龙门农民画》课程

我校的学生大都生活在乡间农村中,对农活民情较为熟悉 ,先让学生查找有关惠州龙门农民画的资料,从而提高学生对其的认识和兴趣。可以组织参观并学习龙门农民画,聆听农民画创作者对于农民画热情洋溢的讴歌,从而让学生逐渐理解民间习俗、农耕文明;逐渐懂得农民内心对于风调雨顺、艳阳高照、皓月当空,地肥水美、年年丰收、岁岁平安、风衣足食、合家欢乐的渴望和企求;逐渐培养学生热爱家乡、热爱农民、热爱劳动、热爱自然、热爱生活、热爱祖国的美好品质。利用课堂时间和学生们共同习作,让学生掌握以单线平涂手法,结合水墨、水彩、油画的 表现手法兼容刺绣、植绒、木刻、剪纸、蜡染等特长,进行创作,从而让学生亲身体会农民画的韵味。

案例三:民俗活动综合课·《客家山歌人物化装会》

让学生了解客家山歌的相关知识,学习客家山歌人物装饰、头饰等装饰方法,体验客家山歌人物的艺术表演,培养学生对当地应用美术的兴趣和对生活的热爱,体验地方民间艺术的魅力,弘扬民族精神,培养良好的小组协作能力和审美情趣。第一,课前收集有关客家山歌人物装饰的资料,开展社会调查。第二,组织参观当地老人体协并听其讲述。(以小组为单位,分享、整理资料,讨论并制定人物化装会方案,明确任务,学习相关的制作方法技巧。)第三,互相合作开展人物化装会活动。第四,过游戏及表演展示学习成果,张扬个性,畅谈感想。

三、利用地方民俗活动,开发美术“综合”“探索”型课程

惠州是一个有着深厚文化底蕴的地方。尤其是在民间,有着丰富多彩的民间活动,这正是教师开发课程最佳资源。如端午节的龙舟竞渡,元宵节的舞狮、舞龙、舞麒麟,客家山歌人物装饰的活动,都已经成为学生们喜闻见乐、习以为常的趣事了。因此,我因势利导,开发设计了《龙舟竞渡》《舞狮闹元年宵》《客家山歌人物装饰》等校本美术综合实践课。在教学活动中,我们抓住学生的兴趣点,鼓励他们步入社会,开展社会调查活动,了解活动形式,学习活动技能。如学客家山歌人物装饰的创作,学唱客家山歌。同时收集资料,利用学过的相关美术知识开展探索活动,使学生体验学习活动的乐趣,有得到人文、历史、艺术、民俗等潜移默化的熏陶,实现了综合提高。学生家长看到美术能反映当地的民俗风情,能对孩子们进行热爱本土文化和热爱家乡的教育,培养了人文精神,也给予了极大的支持。

美术学科,在开发校本课程中美术教师应充分挖掘当地文化风情(包括自然景地、民间艺术、民俗活动、当地人文等资源),通过教师的整理、加工、编制、实践而升华为美术教学内容的过程,这就是教师就地取材、因地制宜积极参加美术课程建设,丰富美术教学活动的重要途径。寻找本土文化教育是我校实施美育的重要途径,是陶冶学生情操、提高学生审美水平的重要环节,也是加强学生情感、意志等心理品质培养。

猜你喜欢
木棉花农民画惠州
春天里(农民画)
奔跑惠州
岭南音乐(2022年4期)2022-09-15 14:03:10
龙门农民画的传承与创新
木棉花开
人民之声(2022年3期)2022-04-12 12:00:14
惠州一绝
木棉花英雄花
歌海(2021年2期)2021-06-22 01:58:38
代县成立农民画促进会
今日农业(2020年18期)2020-12-14 19:08:44
木棉花
当农民画“恋”上漆艺
海峡姐妹(2017年7期)2017-07-31 19:08:20
木棉花
小布老虎(2016年2期)2016-12-01 05:45: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