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延玫
延安大学外国语学院
基础英语是语言综合应用能力的表现形式之一。它不仅提高学生语言知识点的积累和应用而且是人与人之间重要的交流方式。基础英语教学的侧重点从传授语言知识点逐渐转变为提高学生语言交际使用能力。从近年来大学生的大学英语版块成绩来看,在各种技能中基础英语是学生们掌握最薄弱的部分。
模因论(memetics)是基于达尔文进化论的观点解释文化进化规律的一种新理论,模因指文化领域内人与人之间相互模仿、散播开来的思想。语言模因论是从模因论的角度审视语言及其相关现象,认为语言模因可以复制和传播语言,有助于揭示语言传播的基本规律。
1.国外研究现状:国外对于模因的研究目前主要形成信息观、思想传染观、文化进化观和模因符号观。以Dennett为代表的信息观把模因看作一种信息图式,他们把这种模因理解为作为信息模式进行个人的记忆,这种模因可以被复制到另一个人的记忆;以Deacon为代表的模因符号观把模因看作一种符号,把模因论引入符号学。Chilton(2005)则从语言和认知层面分析了具体语篇中的隐喻表达,认为思想观念传播问题可以从模因的角度进行解释。Johansson(2005:29)指出,有助于我们进一步理解文化、思想和语言的进化问题。
2.国内研究现状:何自然教授2003 年将语言模因论引入中国(何自然、何雪林2003),他指出模因有利于语言的发展,语言模因揭示了话语流传和语言传播的规律;语言模因对翻译研究、文化研究以及语言教学均有一定影响和实际意义,将有助于促进语言的进化和发展。尹丕安(2005)、夏家泗(2003)、何自然(2005)、顾嘉祖(2007)等在他们的文献中为以语言模因的传播、变异、发展为中心来研究探讨语言进化问题提供了一种崭新的思路,为语言模因的本体研究拓展了崭新的视角与可供选择的策略。
因此,国外对模因论的研究已经形成了一套成熟的系统,并将其和语言和文化研究结合起来,我国学界也开始将其运用到语言研究和教学的层面上。当然,模因论与语言学之间的界面研究尚处于起步阶段,用模因论指导英语写作教学也是一个新的课题,仍缺乏充分的实证研究。
语言作为文化的重要部分,也就是一种模因。关于模因与语言之间的关系,具有代表性的研究就是布莱克莫尔的《模因机器》,她认为人们是被模因驱动着而说话的。语言中的模因就是在不断的教授和学习语言的过程中体现出来的,我们从书本或者别人的语言中学到的单词,语句,以及它所表达的信息在交际中得到复制,继而又传播给别人。英语教学可以看作就是语言模因的复制与传播。因此,模因论对语言教学,特别是外语教学很有启示。
在语言模因论的指导下,重新审视传统的“模仿”法的重要意义,建立“模因输入—记忆—输出---创新”的教学模式,加强写作基础技能训练,扎扎实实学习写作知识,以期解决学生写作中普遍存在的语法错误、句子结构错误、内容逻辑混乱、选词不当、不恰当的中式英语等问题。
1.模因论对基础英语教学的应用
模因论或模因学认为,模因是一种与基因相似的现象。基因通过遗传而繁衍,模因是通过模仿而传播。法国社会学家Gabriel Tarde在1890出版的著作《模仿法则》中指出,社会交际起源的所有相似物都是各种模仿形式直接或间接的结果,整个人类历史就是一部模仿的历史,是模仿得以使某一个人的发明灵感成为大家共有的财富。语言本身就是模因,可表现在字,词,句及篇章等上面。学语言的过程就是语言模因复制,传播的过程。因此,在模因论的指导下,探讨英语专业综合课堂的教学方法和理念有着实际的教学意义。
2.模因论在基础英语教学中的体现和运用
首先,基础英语教学重在培养学生的听,说,读,写,译的综合能力。在讲课过程中,老师总是尽力扩大学生各个方面的知识,词汇量以及语言表述能力,以此可以提高学生的基本阅读和写作能力。因此,教师会对所教授的知识范围扩展,使学生灵活应用,达到举一反三的效果。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激励学生对习语,谚语,名言警句和一些地道的背诵片段进行模仿书写,因为基础英语教材中的大部分文章都选自以英语为母语的作者的文章,大部分都是经典的名家名篇,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采取不同的方式去鼓励学生背诵精美的片段,只有在熟记得基础上,遇到合适的场合和语境可以直接套用,这样能够提高学生的语言输出的能力。
其次,在教学过程中,老师可以鼓励学生概述所阅读的材料,或写出文章的摘要,或简要介绍文章的内容。该训练适合于长篇幅的阅读材料,无论是论文还是故事,在缩写过程中,学生要回顾文章的内容,总结文章的主旨,学习文内的表达方式。概述材料有利于学生记忆材料的观点和内容,积累写作素材为创新写作做铺垫。
模因论是建立在达尔文进化理论基础上的解释文化进化规律的新理论,模因论中核心的术语是模因,因模仿基因而得名。语言模因论主要是从模因论的角度审视语言及其相关现象,为语言教学提供了一种新的思路。基础英语教学从语言模因论这一新的角度进行尝试,能够帮助学生储备大量语料,使学生在英语阅读,写作等技能中积极采用模仿、联想等学习方法,提高语言运用能力并且有效地引导学生从把握语言符号系统到实际言语能力的转换。
[1]何自然.语言中的模因[J]。语言科学,2005(6):54.
[2]张捷.英语阅读与写作关系探讨[J]Sino-Us English Teaching,2008,[3]符祝芹.模因论对大学英语写作教学的启示[J]高教纵横,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