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管理的新框架:网络问政

2017-03-09 23:32:23何梁晶
环球市场 2017年33期
关键词:问政政府部门网民

何梁晶

华侨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

0 引言

公共管理是政府、企业、群众团体以及机构等正常运行或工作的前提。近年来,随着我国现代化进程的推进,网络化、智能化、自动化的大数据时代已经到来,大到各行各业小到黎明百姓的方方面面都在发生着巨大的变化。网络的自由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极大的便利,也给社会公共管理等带来了深远的影响。真正实现了“秀才不出门,便知天下事”,人们可以足不出户通过计算机以及其他移动智能终端了解最新的实时资讯。网络拉近了人们的距离,来自全国各地的网民都可以利用公开的网络发表自己的言论,久而久之我国的公共管理模式也就出现了新的模式——网络问政。本文将介绍网络问政的内涵与特点,揭示其在公共管理中的发展。

1 网络问政的内涵与特征

网络问政是指网民们通过互联网直接与国家政府部门或党政机关单位进行留言对话,发表自已对某一事件的看法和评论的一种新的公共管理模式,这一管理模式的出现,体现了我国民主、自由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充分调动了全民参与的积极性。网络问政有以下几个特点:

(1)需要计算机网络技术的支持。网络问政的出现是以计算机和网络技术的发展为前提的。在公共管理平台中利用现代化科技技术建立网民与机关单位相互交流的平台,方便网民们发表自己的意见。这一技术在发达国家也出现过,比如美国总统的选取,就需要通过全国的网民进行网络投票表达自己对候选人的支持,就是利用这种政府与网民之间建立的平台实现的。

(2)各网民处于平等地位。在网络问政中,只要不是违法行为,各网民都具有言论自由的权力,可以按照心意发表自己对某一事件的看法。每个网民都处于平等地位,有时候为了收集网民们的直接意见,可以采取网络投票的形式,每人只能投一票,充分体现了大家的自由平等。

(3)网络问政具有互动性。随着科技的进步,网络问政的形式也在发生着不断的变化,目前我国的网络问政除了留言信箱外,还能实现官民互动和线上先下互动等。实现互动性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调动群众的积极性,也能提高人们的满意度。

(4)网络问政具有便捷性。近年来移动智能终端的发展,各种便携式移动智能平台不断推陈出新。人们不再需要时时刻刻守在电脑前才能参与网络问政。现如今,网络问政的平台越来越多,只要有一台智能手机就能参与网络问政。

2 网络问政的意义

网络问政形式的出现对公共管理的改革创新有着重要的意义,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2.1 减少社会矛盾

我国是一个人口大国,传统的公共管理主要由政府部门进行,公民没有参与的权力。但是我国人口又这么多,每个人对事件都有着不同的看法,但又不能参与,就会出现很多社会矛盾。而网络问政的出现使得公共管理工作出现了新的形势,普通公民可以通过网络问政的平台参与集体事件,发表自己的看法,表达了自己的意见,这样一来可以大大减少社会矛盾,促进了社会的和谐发展。

2.2 转变政府智能,实现服务型政府

网络问政的出现真正实现了人民当家作主的愿望,公民可以通过网络问政的各种平台直接发表意见与政府部门对话,把需求和其他想法都直接传递给国家单位,实现了以人为本的发展思想,转换了政府的职能,推进了我国服务型政府的建设。政府部门是人民的公仆,一切都要以促进人们生活进步为目标,符合党的十八大精神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3 网络问政的实施对策

目前我国还处于网络问政的初级阶段,各项政策还不够成熟,需要不断改革创新。为了更好地实现网络问政的目标,推进服务型政府的建设,学者们提出了以下几点对策。

3.1 通过舆论引导,优化问政渠道

网络问政的管理形式一出现就深得民心,政府机关通过留言信箱和线上线下的互动收集到网民的意见,根据投票结果按照群众意见办事,让人们真正感受到了当家作主的感觉,一定程度上实现了社会公平。随着科技的日新月异发展,新媒体不断出现。网络问政平台可以通过新媒体构建更多互动化方式和平台,利用舆论的引导,增加网络问政的渠道,引导更多的人参与到网络问政这项工作中来。

3.2 注意问政与施政的结合

受我国传统思想的影响,政府部门仍然存在一些官员存在为官思想,把自己当成是大老爷,没有服务于人民的意识。如此一来网络问政就是摆设。为了更好地实现网络问政,权力机构可以出具具体的管理条例和规章制度,注意网络问政和施政的同时进行。另一方面,可以通过现代化科技手段,实现真正的信息公开,网民可以看到最终投票结果,利用舆论的压力促使施政的进行。

3.3 网络问政制度建立

网络问政简单来说有两种参与者,一方是发表意见和看法的普通网民,另一方是实施服务的政府部门。为了更好地促进和谐社会的建立,不仅需要对政府部门和相关人员做出明确规定,还要对参与网络问政的普通群众进行制度的规定。这就需要建立合理的网络问政制度,这需要相关立法部门和权力机关做出合理的规定。公民有行使网络问政的权力,但也需要为自己的言论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制定相关的法律条例,明确公民的权力和义务是更好地推进网络问政的前提条件,是促进社会和谐发展的必然要求。

3.4 合理收集意见

随着网络问政的实行,越来越多的公民参与进来。留言信箱和各种互动平台都有太多的评论。为了更好的收集这些意见和评论,需要利用现代化可视技术的帮助。因为政府办事人员是有限的,不能一条一条意见去读取,所以利用可视化技术将公民意见以投票结果的形式或数字意见呈现在眼前,方便解读。

4 总结

各项现代化技术的发展推动了我国公共管理事业的进步,网络问政的出现给我国公共管理工作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创新和改变。本文,就网络问政的特点与意义展开讨论,并给出了进一步实现网络问政的可行对策。

[1]张尚仁.网络问政——公共管理的创新形式[J].云南社会科学,2010(3).

[2]张磊.在政府公共管理中推进网络问政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5.

[3]高霞.网络问政在公共事务管理中的运行机制[D].重庆大学,2013.

[4]杨慧琴.网络问政——公共管理的创新形式[J].中国培训,2016(11).

猜你喜欢
问政政府部门网民
做好人大代表问政需要三个条件
网民低龄化 “小网虫”的明天谁来守护
遵义(2018年20期)2018-10-19 07:15:06
网络问政节目应为公众所期盼
人大建设(2017年6期)2017-09-26 11:50:49
有关公路,网民有话说
中国公路(2017年9期)2017-07-25 13:26:38
青海省人民政府关于第二批清理规范省政府部门行政审批中介服务事项的决定
青海政报(2017年22期)2017-04-09 06:45:57
浅谈在政府部门推行绩效文化的作用和途径
政府部门间G2G信息资源共享的演化博弈分析
『广场问政』应『去戏剧化』
浙江人大(2014年6期)2014-03-20 16:20:41
人大代表电视问政
浙江人大(2014年1期)2014-03-20 16:19:57
浅谈在政府部门推行绩效文化的作用和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