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 科
(四川师范大学 文学院, 成都 610068)
论高校艺术教育批评意识的必要性
李 科
(四川师范大学 文学院, 成都 610068)
艺术在当今确实得到人们的关注,连广告词中都随处可见美学二字;艺术教育在这艺术与全民融合的时代似乎显得没有必要。但是现在的艺术在与商品结合的过程中其自身价值被湮没,等待发掘。于是高校广泛开展审美教育活动,对大学生进行艺术熏陶,培养审美素质但仍然存在问题和不足。艺术批评作为艺术教育的重要内容,在有限的教学条件下有着实现的可能。
艺术;艺术教育;批评
艺术是个开放的领域。而在艺术概念发源地的西方,早在古罗马时期就不仅仅指“技艺”这一层涵义了。这决定了艺术教育不仅仅指艺术技艺学习,但是这样的流俗之见仍然充斥于当今的社会角落;不得不承认,艺术早已经和金钱紧密结合在一起。艺术品收藏成为优裕人群的喜好,也是体现身份和审美趣味的标志。这一现象不仅使艺术品的地位得以提高,也使“艺术”概念的内涵增加了。人们对艺术品的追捧和收藏不仅意味着审美意识的提高,也表明了对艺术喜爱,发现了艺术的美。在这样的社会背景下,艺术教育的重要性凸显出来。
教育从来都不是学校单方面的责任,家庭和社会价值观的影响也极为重要。但是社会对于艺术和艺术教育惯常的观点却是极为片面和错误的;这种思想意识正是艺术教育极其缺乏的表现。现在的人们是否能够了解中世纪代表着基督教的哥特式艺术也开始将优美和女性美结合在雕塑中,乔万尼·皮萨诺的圣母像就有明显的古典艺术的影子,而不是存有一般人所认为中世纪拘谨呆板的成见;中世纪意大利的佛罗伦萨美第奇家族虽然极爱收藏艺术品,也蔑视为了投资和逃税而进行艺术品收藏的行为。而现在社会对艺术的追捧更多地体现了“精英统治论”的问题。上层社会可以以个人财产、阶层地位来吸引艺术相关的资源和人员,如同奖励精彩表演般的付出金钱。因此他们也获得了更多的艺术品,但是并没有一丝的审美意识在观赏中萌发。在17世纪的荷兰,有专门为中上阶层作画的泰尔博赫(Gerard Terborch)和迈特苏(Metsu),也有为比较贫困的阶层作画的胡赫(de Hooch)和米斯(Nicolaes Maes)。当时占有和欣赏艺术品的风气是较为盛行的,在鹿特丹画作可以挂在豪宅,也会出现在简陋的墙壁上,集市上画作和扇子同样地在摊位上被售卖。“艺术作品以光彩照人的方式超越了它们原初与宗教、巫术和神话的联系。”[1]167
普通高等院校公共艺术教育课程设置大多为合班或大班授课艺术选修课程;其对象面向全校学生。不仅如此,对待艺术教育的观念还停留在应试教育层面,加上课时有限,教师常以知识和技巧讲授为主,辅以有限的艺术观摩或欣赏。而在艺术观摩或欣赏的过程中,由于人数和时间的限制,无法开展深入有效的讨论,学生的艺术鉴赏水平并没有实质性的提高,更不要说在这过程中提升审美趣味和体验审美经验,进而陶冶情操,完满人性。公共艺术教育无论是在教学的整体安排上,还是在教育教学的观念上,艺术教育都作为其他技能教育的教学附属品,没有拓展出自己专门的发展空间,没有得到最好的发展环境。普通高等院校的公共艺术教育不过是为了所谓的“全面发展”和面对就业形式下专业人才培养的一种“调剂教育”,并没有达到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要求,甚至还有很大一段距离。
对于艺术专业的艺术教育则是采取了艺术技能教育,根据专业选择学习技艺的门类。这一现象主要是许多高等院校对公共艺术教育概念和内涵的理解缺乏科学性及完整性,是公共艺术教育专业化发展的巨大阻碍。这种对艺术教育概念和内涵的狭隘理解,将导致公共艺术教育实践的盲目性与非理性。
艺术教育面临的困难,一方面归于科学技术的发展,另一方面高校急于将有限的教学资源投入到那些热门的专业;导致学生认为艺术教育对他们的前途和就业发展并没有多少帮助。因此,放松对艺术教育学习的要求,从而放弃艺术的学习研究。另一方面的困难主要是对如何学习的发问。这样的想法主要是将艺术教育与科学知识学习混为一谈,追求的是学习研究的固定程式。如果将艺术教育形式化,在习得过程中,学生更多倾向于学习技能;而艺术教育课程的教学任务之一就有传达具有内在凝聚力的共同信念和进行具有独特个人世界色彩的审美体验。艺术教育形式化,学生被教会了应该用什么样的方法来进行思考,在思考判断中还存在着绝对的道德伦理判断,满足于审美评论技巧运用的回报。这样的艺术教育势必导致工具理性的合理化倾向。
艺术批评一词在使用过程中,大概有两层含义。其一,艺术批评被认为是一系列的对艺术作品的批评活动,包括描述、分析、阐释、评价和判断。其二,艺术批评被当作一门学科,则是“批评是个不断发展的社会团体,以某种精神思想目标或目的、传统的问题、探索的方法和研究者群体为其标志”[2]192但是在实际使用中,艺术批评一词却变得含混不清,描述、分析、阐释可以用来指读和写的动作,也可以用来指艺术批评中的运思过程。艺术批评在试图解释和下定义中,充满不确定性。这样的不确定性在对艺术定义时也会发生,使艺术的内涵和外延不断扩大,只能从了解定义流变的历史过程来把握。
艺术批评作为一门学科,它与艺术创造、艺术史和美学一起提高学生对艺术作品的鉴赏能力和审美体验。在艺术批评中学生和老师一起在理解的基础上对艺术作品产生共鸣并且作出反应。这一点正是参与了艺术创造的过程,艺术家将情感和直觉融入到艺术作品,而学生和老师的主动参与使艺术作品本来沉睡的价值被激活,被重新发现。富有艺术经验的观众可以轻松地和作家产生共鸣,而一般人则需要一段时间的摸索和学习。艺术作品带给人们的影响可能各不相同,但是带给人们审美教育的陶冶却是肯定的。
美学的加入使艺术批评的哲学框架被建构出来,可以使用美学的相关理论证明艺术教育可以激发审美敏感性,能够促进完满人性,发现审美价值的眼光。其次,美学的一些基本概念、思想可以作为艺术批评的理论基础,可以增强学生的审美判断能力。而且艺术批评不是如传统形而上学一样,先提出一套系统综合的艺术理论,然后再在其方法论指导下进行阐释和批评。在审美能力的唤醒过程中,应该是采取提出问题优先,然后不断探索地提出理论和观点进而找到正确进入问题的途径。
正所谓“知人论世”,伟大的作品研究需要客观地了解艺术家生平及其创作日期,艺术家创作时的相关言论;这也是历史研究法所需的前提条件。艺术史的研究方法可以分为以内在透视为侧重的探讨鉴赏的思想和方法、风格的分析、形式的流变与时期的划分等等;以外在研究侧重探讨感知心理的思想与方法、心理分析、文化分析、文化历史、社会学、神学和思想史等等。这些艺术史不同的研究方法可以使学生对同一艺术作品产生不同的审美意识的探究。
教师可以在课堂上引导学生个人对艺术作品的反应并鼓励思考,加以小组讨论、全班讨论、撰写艺术批评文章和博物馆参观等教学方法。相对于传统的单一课堂讲授,这样的系统教学增加了学生的参与程度。以前单一的教学方案面对不同学习能力、不同学习态度、不同精神追求的学生只会使其感到枯燥和单薄。另一方面,系统的教学方法需要学生在艺术教育的基础理论学习上花费更多的时间和精力。
教师检验学生对艺术作品的个人反应及其程度,其中重要的方法就是小组和全班讨论。而一般的讨论,教师的讲授仍旧占了大多数时间,并且学生只是在教师的不断敦促下才勉强加入。为了吸引学生,讨论应该从问题入手。在正式讨论开始,教师可以抛出一些开放性问题,这些问题没有统一的答案。但是应该注意,在讨论中不需要任何人的主导地位,也不是简单的问答模式,讨论最后也不一定强求达成一致意见。学生个人反应和对他人反应的反响使得最初的观点得到充实和修正,随着讨论的深入,问题越来越明了,进而达到讨论的目的。在讨论中提出的问题要倾向于学生表达个人的感情反应,例如艺术作品的吸引力在何处等;或者可以激发学生的联系并且引导学生对艺术作品进行有理有据的评价和判断。教师在讨论中的任务之一就是使每个参与推论的学生清楚明确地阐释自己的观点,并且能够证明自己判断的合理性和明晰评判标准,最终学生的论点和论据能够说服其他同学。在一个讨论接近尾声时,教师需要加以总结,回忆之前学生的评论,使讨论始终紧扣主题,还可以让学生反思他人得出不同观点和评论的原因。这一类问题可以促进学生切实了解审美心理和审美体验的相关知识,也使得学生在讨论中认识自己。当个人的审美体验被充分认识和思考后,可以转向探究艺术作品所表达意图。这一讨论可以使学生从作者的角度来认识作品。
除了讨论,在课堂上练习写作艺术批评文章也可以促进学生进行批评和思考。这一类的小练习不要求如同艺术评论家作文那样正式规范,只要求学生表达对某一艺术作品的审美感受,并且深入剖析思考自己的感受;或者对某两个艺术作品进行比较,将自己的审美感受记录下来并给出评论和评论的可靠论证。文章写作最初不要求长度,可以让学生试着写一两个段落,随着学习的深入,文章慢慢变得充实起来。另外,可以给学生提供学术期刊上的专业范文或者是其他学生的优秀文章作为参考。在学生撰写文章时,可以看到学生选择艺术作品的不同。教师可以提出这种差异现象,让学生激发对艺术批评探索的兴趣。学生接触到不同的艺术作品和不同的评论标准,艺术鉴赏能力也会得到提高,对艺术作品的认识会深入。在挑选作品对象时,还可以采取艺术单元式的学习,例如现实主义绘画单元,可以集中学习同一流派不同作家的作品,或者同一作家不同创作时期的作品,注重历时和共时的横纵对比研究。
本雅明认为艺术作品在机械复制时,失去了唯一性和艺术的“灵韵”。对于绘画者,能够参观到艺术作品原作是最好不过了;之前的教学设计单元内容恰好有附近博物馆或者描述展览的作品,就可以将这些作品作为教学对象;对于雕塑者,哪怕是原作的复制品也值得去参观。教师再根据不同单元灵活制定讨论内容和文章对象。
艺术教育不只是传授书本固有的内容,而是期望激发学生自己的世界。在现在这个顾此失彼和“贫困的黑暗时代”里,艺术与普通人的距离越来越大,日常生活中的审美活动难以成为可能,开展艺术教育真的是当务之急。
[1]Hannah Arendt, The Human Condition (Chicago: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1958), p.167.
[2]沃尔夫·吉伊根.艺术批评与艺术教育[M].滑明达译.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2005:192.
责任编辑:胡栩鸿
Necessity of Sense of Criticism in Art Education in the Higher Education
LI Ke
(School of Chinese Language and Literature, Sichuan Normal University, Chengdu 610068, China)
Art indeed has attracted wide attention, and even the word“aesthetics”can be found in advertisement. It seems that art education is unnecessary in such an era of art pervasiveness. During the combination of art and commercial, the value of art has been annihilated. Aesthetic and art education in the higher education has undeniably contributed to the college student’s ability of art-appreciation, improvement, however, needs to be made. It is possible to add art criticism, as an important part of art education, to the syllabus under limited educational conditions.
art; art education; criticism
2016-11-29
李 科(1993-),男,四川万源人,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美学。
G642
A
1674-344X(2017)1-0056-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