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景平
朋友圈里的人物风景
◎李景平
看陈为人先生微信,不过几日吧,他还在太原发布他的新书《儿女正当好年华》和《地标的文明踪迹》呢,转眼之间,怎么就在了蒙特利尔了?
而且,蒙特利尔的天空,怎么是灰色的呢?
陈为人先生《蒙特利尔生活剪影》里的天空之上,一片铅灰,且是那种浓重的铅灰;天空之下,他的眼睛,那眼神,是犀利而忧郁的那种。
前些日子,太原的天空总是碧蓝碧蓝的。而且,朋友们发上微圈的或太原或北京或西安或济南的天空,都是一派晴蓝,蓝得像是拿那白云擦过洗过似的。
难道蒙特利尔的天空比我们的还不如?
我想起陈为人先生多年前写的《蒙特利尔之行观感》。他的女儿在蒙特利尔生活两年后回到国内,说从太原到上海,觉得上海真是清洁,而从蒙特利尔回来,怎么觉得上海也是灰蒙蒙的?当时陈为人说女儿:才在国外呆了几天,月亮就变成国外的圆了?后来,陈先生自己去蒙特利尔呆了半年,感觉蒙特利尔的天确实比国内的蓝,蒙特利尔的草也确实比国内的绿。
陈为人先生曾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评选,加拿大的蒙特利尔、美国的西雅图、澳大利亚的悉尼,被认为是地球上环境保护最好的城市和空气质量最好的城市。那么,这“环境保护最好”和“空气质量最好”的天空,怎么会是这么的灰呢?而且,是这么浓重的灰……我看着这灰色,顿时对别的天空不如我们而生出了些许的幸乐。当然,也不完全真的就希望这幸乐成真。
的确,后来看到陈先生发来的蒙特利尔剪影,天空并非如此,依然蓝得纤尘不染,空中荡着的是一种透明,草和树依然绿着,绿得就如洗过。在那蓝天绿地之间,就是陈为人先生旅居的他女儿的住宅区域了。那里,自然着,淳朴着,宁静着,也清新着。宜居,宜生活,宜思考,也宜写作。据说陈为人先生的多部作品,像《唐达成文坛风雨五十年》就诞生在这里。
陈为人先生曾说,蒙特利尔的天空,在20世纪五六十年代,也曾黑烟缭绕乌云笼罩,之后,二三十年的转型过度,由传统社会而至于新型经济时代,天空和土地就蓝了绿了,而且一直这样蓝着绿着,月亮也圆而明亮。就是说,蒙特利尔的天空并没有变坏,也没有变得比我们差。
那么,那片微影上的天空,怎么会是灰色的?
我给陈先生发去疑惑,陈为人先生回复说,前面天空的灰色,是雨前散步时拍摄,风雨欲来,铅云低垂。而在陈先生的微圈对话窗口,我也看到,陈先生给朋友们说,那灰色的天空,不过是风雨到来之前的一次偶摄罢了。
蒙特利尔的天空剪影由灰到蓝,似乎恰巧迎合了陈先生的那些引起文坛关注的传记或纪实作品的构思,先给朋友们一个悬念,然后渐至于越来越彻底的明朗……
说到太原,我的故乡也越来越适宜居住。陈先生说,那里有太行山、黄河环护,加之近年来的大力度治理,环境已有了大的改观。梁园虽好,故土难离,故乡环境变好了,我就要从蒙特利尔归来了,回归到故乡建设我们自己的蓝天绿地。
一种动物,或许可以是人导向自然的一条神经,也或可以是人洞见心灵的一双眼睛。
耿建萍因为爱猫,把自己的微信头像制作成了一只栗子色的猫咪,把微信头像的名字也叫作成了甜蜜蜜的“咪儿”,脸画上胡子和耳朵,把自己的脸扮成了猫脸。
咪儿乃山西资深媒体精英、《新闻采编》杂志主编。知道她爱猫,是在我邀请她进入山西作家生态汾河行采风的时候,但没想到,也就是在这次采风的时候,她居然和山西作家柴然成为了一时的“猫友”。
猫眼看人,洞悉独到。就在我们行走在汾河之上的时候,咪儿说:“第一次走进汾河,没有想象的震撼,相反看到那些被人工雕饰的景观,总感觉一种本真的失落。”说实话,作为采风活动的组织者,我不太愿意听到这样的讲话,我愿意更多的人歌赞。但她仍说:“作为承担社会良知的作家和记者,我们更多的应该是理性而深刻的思考,透过表象,撕开遮羞布,匍匐在流淌千年万年的河流上,聆听历史的声音。”
那么,历史的声音是一种什么样的声音呢?难道就是透过什么或揭开什么之后的异议甚至非议么?
咪儿说:“不是说汾河是母亲河吗?质疑,批评,甚至否定,不仅不会疏离她,反而理性地表达了我们内心最深切的关爱。我们爱他,因为她是我们的母亲;我们忧她,因为她是我们的精神寄托;我们痛她,因为她是我们的未来。作为执政者,最应体现的是制度安排,绝不仅仅是个人的挥舞。”
好一双猫眼!我不能不承认,她之所言,言之是理,甚至,不能不说是一种强光逼人的射亮之见。
一只鸽子对一个人,瞬间衔来一种信任。这样的信任,恰恰连这个人自己都未曾想到。这事,是不是多少带了点玄妙呢?
这是山西记者秦辰生在朋友圈上发的一组微影:一只棕白色的鸽子和一只灰蓝色的鸽子,在他家的窗台,孵出一只棕白颜色和一只蓝灰颜色的乳鸽。而这两只小鸽子的样子,毛绒绒的,或棕白,或灰蓝,活脱脱就是两只大鸽子的缩影。于是,秦辰生家的窗台,就成了这鸽子一家人的家;而鸽子一家人,似乎也成了秦辰生的家人。
秦辰生的家住在太原古城墙边的高层住宅,窗台上曾经飞来过斑鸠住宿,而今又成了鸽子爸爸妈妈孵化育养乳鸽的地方。之所以如此,我想,该是秦辰生深植于一种自然之缘、草木之缘、飞鸟之缘吧,也该是秦辰生赢得的一种大道之归、大善之归、大格之归了。
我记着秦辰生曾经说过的一句话:“你恶,我比你还恶;你善,我比你还善!”这是什么性格?是所谓的青面慈心、铁骨柔肠吧!应该说,是敢做恶人,肯做善人。其善的背后,是善;其恶的背后,也还是善。就像当年三晋环保行,直面污染企业冲撞记者,秦辰生趋前近逼,怒目而视,愤然而喝,逼退凶恶业主。也像三晋环保行采访,遭遇作坊企业控制民工,秦辰生接访难妇,解救工友,亲赴护送,解民于不法水火。之后,三晋环保行里的山西记者,唯秦辰生大胆执言,挥笔披露,独家曝光,引起中央领导批示,招来全总工会调查,促使山西官方行动,终使污染黑作坊被关停取缔,终还一方百姓以清净祥和。而秦辰生自己,也由此成为了山西记者里的省级劳动模范。
秦辰生者,山西新闻界的工人记者,山西工人报的环境记者。著《情系沃野》《煤海情怀》《甘苦无痕》《凝眸平凡》《太乙闲聊》,皆为生民立命,也为生态立言。耿耿立世者,骨也;生生不息者,情也。我以为,秦辰生是这样一种人:表像上直言不拘出言无情,内心里却柔情不隐温情无藏。是常常锋芒直指——恶,疾恶如仇;亲和所向——善,行善如流。其徜徉自然界,触物皆生情;行走人世间,持事皆秉正。可以说是厚积了天地善义,蕴蓄了人世祥缘,凝聚了生态精气,其言其行,至诚至善也。
时常见,其圈上微影,竟然飞鸟与孙子一起曝晒,花树与家人一同亮相,在远离大自然的钢骨城市里,秦辰生寻找到了人与人的和谐亲合,寻找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亲合。
老钟兄突然间摇身一变,挎起了一身的长枪短炮。寻鸟,追鸟,打鸟,顿时成为这个曾经的环保宣教人物疯狂的追逐。甚至,连他的微信头像,也是在支着一只炮筒在打什么呢。
他打什么呢?是鸟呢还是花呢?可以想像得出,那长长的炮筒惊起的或是鸟的飞鸣或是花的摇曳,打出的都应该是一片灿烂。
是的,许久以来,就是这些花呀草呀鸟呀的,将老钟的行踪,迷走在了远远近近山水之间,迷走在了天南地北花鸟之间。于是,老钟的长枪短炮,就打出了满屏满屏的光鲜与灿烂。
美国物理学家迈克耳逊(A.Michelson)从1880年开始,就开展实验测量“以太”的漂移,以证实它的存在。1881年,他在波茨坦天文观测站的地下室,用自己发明的干涉仪完成了第一次实验,结果令人失望,他并没有测量到“以太”的漂移。
在老钟的鸟的天地里,蔚蓝的天宇下,飞鸟以伸张的翅膀搏击长空;在火红的夕阳里,大鸟以鹏举的弓羽吞吐炽日;在银亮的大河间,众鸟以纵横的剑翼覆盖水波;在苍绿的幽林里,鹭鸟以仙子的羽衣沉云落雪;而即使在晴亮的花树枝头,小小蜜蜂伸出细细触角抵达花蕾的时候,也坚毅地飞动着透明的翅膀。
老钟者,钟福生也,原山东环境宣传教育的执掌者,中国环境宣传教育执牛耳者。
在中国军人飞翔的天空里,他曾经多少次耸起高大的脊架;在中国环境宣传的行进中,他曾经多少次挺起硕硬的臂膀。那精气神,是深彻地潜沉到这只黄钟大吕的骨血里了,他的长枪短炮打出的,岂会是轻飘飘的一羽鸿毛?应该说,即使是一羽鸿毛,也完全可以见出雄劲磅礴的力量。
当然,这雄劲之人,也有凸见柔美情怀的时候。这不,就在他的鲜亮的夏荷里,那些微微笑着的涟漪里,你看到了一种水做的骨肉。这时,荷叶,荷蕾,荷花,透明在晴亮的云天之下,透亮在金黄的阳光之中了。那荷,漾着的是透明透亮的微笑呢。所以,我说,老钟的荷,是微笑的荷,是笑荷。
一个将自己的微信名和微博名命名为“生态梦人”的人,可以想像他对自然生态和环境保护的痴迷。
山东环境宣教人王必斗在他的微圈九格图每每晒出蓝天白云和绿梦晴心的时候,你知道了,这个梦人就是这样的痴人。
是不是居住在济南大明湖畔不得而知,他总将悬在大明湖之上的蓝天白云和铺在大明湖水里的蓝天白云拍得纷纭繁华。或者,像蓝天白云跟着他行走似的,又像他追着蓝天白云行走似的,他人在了哪里,他的微圈窗口上,蓝天白云就在了哪里。
生态梦人王必斗是善于渲染的人,他直接把观察和捕捉渲染上了微信,或者说,是直接把观察和捕捉传播上了微圈。于是,许许多多的人,看到了我们身旁的生态绿地,看到了我们头顶的蔚蓝天空,也看到了即使黑夜也染不黑的飘飞的白云。此乃高手啊!但他说,这只是职业的习惯。
其实,这职业习惯之高手,高招远不止此。就我知道,他还是著名的环保大V呢,网上粉丝纷纷纭纭。曾入列“2016微博十大影响力公益大V”和“2017第7届SEE生态奖获得者”。而且,在他手里,曾建立了覆盖山东全境的环保微博微信网络巨阵,成为第一个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环保联盟,将山东环保新媒体搞得风风火火。
据悉,必斗老兄已经退休了。退休之后,却又创办了山东环境保护基金会和山东环境文化杂志《生态文化》。中国环境保护的泰斗曲格平给题写了刊名,中国国家领导人姜春云给他题了词:振兴生态文化,促进人与自然和谐。生态文化是生态文明的灵魂,生态文明的建立,根本在于生态文化的振兴。这下,必斗兄是干到根本上了。
生态梦人,这梦是给自己的,也是给别人的,是给蓝天白云之下的许许多多人们的。要不,他怎么会如此执着如此痴迷于一个梦呢?
一个理智的思维者,一个清淅的表达者,一个诗人型学者,一个学者型官员,在许多时间里却近乎繁琐而迷执地絮叨着那么一堆琐碎的事情,怎么说都觉得不应该是这个人的风格。
然而,这个人却偏偏就是这样,偏偏就在微信朋友圈里晒着这样那样的絮絮叨叨。
总是晒了韭菜晒单车,晒了单车晒飞机,晒了飞机晒会议。说韭菜长了割了割了长了,然后变成香喷喷的饺子了;说单车爽了乐了乐了爽了,之后变成省钱省油的轻骑了;说飞机去了回了回了去了,而后变成家常的飞的了;说会议开了散了散了开了,最后,会议变成绿色的讲坛了。
就像一个给时间讲故事的孩子,久久絮叨着自己想要顷诉的事情,而并不在乎时间有没有听。
其实,这所谓絮絮叨叨,并不是说他在任何一个时间里都喋喋不休,而是,我将他在许多时间里的微影和微言叠加或者堆积在这里了。
如此,我无非只是想说,这是一个上得了庭堂、下得了厨房、打得了飞的也骑得了单车的人。
当然,在厨房、单车、飞机、会议的絮叨之间,所有的空间,也都被他的自然塞得满满。那所谓自然,不是超绝尘世的远山峡谷,也不是罕见人迹的冰海雪原,相反,恰恰就是他头顶上的蓝天白云,就是蓝天白云下的花开花落。绿叶、花蕾、落蕊、枯枝,这些他身边的自然物景,似乎是从外在的时光里和他内在的心光里一起绽放似的,鲜活、水灵、枯萎、憔悴,都蕴了一种自然的也是人文的诗意,至始至终,将一个自然热爱者、一个环保职业者的情怀荡得满满。
要知道,这可是著名的《世界环境》的主编哦,也是《世界环保之窗》的编导哦!这样一个人物,呼唤人类思维和星球意识,走过天下山水,却将自然之爱和环保之情,体现进了自己生活本身。想想,那些动辄把自然之爱指向远山远水的人,那些动辄把回归自然指向野山野水的人,其实是多么遥远地背离了天人合一的自然,也多么愚蠢地分离了人们生活里的自然。这个人意会于你的,正在于,自然就在你的身边,自然就在你的心间,自然也在我们中间。
无疑,这种贾氏的絮叨的所有的这一切,都在于,这个人有一种自信,这就是,中国环境保护的乐观未来!
● 李景平,山西省环境保护宣传教育中心主任。
(责任编辑 冷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