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安特警职业体能训练控制原则刍议

2017-03-09 21:43周维方
湖南警察学院学报 2017年6期
关键词:特警战术耐力

周维方

(南京森林警察学院,江苏 南京 210023)

体能是公安特警队员警务技能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体能训练是公安特警队员警务技能训练的基础,是队员强制措施成功使用的决定因素。[1]由于特警队员执行任务时的运动形式、运行轨迹、所使用的技术和负荷变化特征等有别于任何一种体育运动项目,所以这种体能被称为职业体能。特警体能的职业性特征、特殊的作息制度和勤务需要与运动员的专项体能、作息制度和比赛日程具有非常大的差异性,所以运动员的体能训练方法手段、训练内容、训练负荷和训练模式等不能直接运用到特警队员的体能训练中。然而,通过对基层警队的调研和对文献资料的梳理后发现,公安特警体能训练存在误区,训练控制原则存在问题。本研究在对公安特警体能训练误区的解读基础上提出特警职业体能训练控制原则,旨在为公安特警队员职业体能训练提供理论指导和方法支持。

一、特警体能认识的误区

(一)用竞技体育的体能内涵理解特警的体能

在竞技体育中,项目的专项体能特征通常都非常明显,例如短距离跑项目要求运动员的爆发力要强、反应速度要快、加速能力要强、磷酸原系统供能水平要高等,长距离跑对运动员的肌肉耐力要强、有氧供能系统供能水平要高,而特警遂行任务对队员的体能要求与竞技体育项目对运动员的体能要求既有相同又有不同。首先,两者之间具有相似之处。在追赶嫌疑人时,需要队员具有短距离跑运动员的快速位移能力和障碍跑、跨栏跑在不同水平面或者非直线状态下尽可能快速跑的能力;在高空索降时,体能要求又类似于体操项目对相对力量和力量耐力要求;在与嫌疑人近距离徒手缠斗时,又有柔道、散打、拳击等项目对运动员体能的要求具有相似性;在武器使用时,需要具备剧烈运动到突然相对静止状态时神经系统对呼吸、心跳和肌肉的控制能力。其次,不同之处在于特警队员体能要求是众多体育项目体能要求的集合体,不追求挑战能力极限。这点主要是由特警遂行任务特点所决定,一次任务中可能会有长距离的奔袭与短距离的冲刺、有索降与近距离搏斗、有控制与反控制过程的对抗、有快速移动转入相对稳定状态下的出枪射击,所以不管是从运动表现还是供能要求,任何一种运动项目的体能特征都无法涵盖。

(二)特警体能特征

从执行任务的过程来说,特警队员必须具有“全面的身体素质、超强的体能素质、过硬的心理素质[2]”;然而,从法律规定与现实执法情况来说,理想的处置结果是制止对方继续实施犯罪、最终达到控制对方,所以对队员的身体素质要求又具有特殊性。

1.力量素质为重中之重

特警队员作战过程对力量素质有着极高的要求,从破门或索降到突入房间、快速移动到嫌疑人面前对其实施控制无不体现出对力量的要求。队员使用破门锤需要很好的爆发力、索降则需要较强的力量耐力、在突入后靠近嫌疑人则需要有良好的快速移动能力和抓握力量;而对嫌疑人进行控制时则更能体现出对力量的要求,嫌疑人抵抗是一种主动行为,队员对他的发力方向、发力部位根本无法预测,且其抵抗时所动员的肌肉参与程度要远远高于特警队员,所以在这种情况下如果想控制住对手队员的爆发力要强、速度要快,一旦形成僵持又会对队员的力量耐力提出很高的要求,在实战中三四个民警控制一个嫌疑人非常困难的案例很多,在上铐时由于对嫌疑人没有有效的控制出现民警受伤的案例也很多。从现实情况来看,力量特别是爆发力、力量耐力是很多基层特警队员训练的主要内容之一[3];特警专业学生体能特征主要由专项力量因子、力量耐力因子、协调爆发力因子和一般耐力因子构成;另外,在武术中也有“一力降十会”的说法。从这些足以说明,力量素质,特别是爆发力、力量耐力是特警队员体能构成要素的重中之重。

2.复杂环境下的速度素质要求较高

不管是在劫持人质中的处置还是对涉毒、重大刑事犯罪等嫌疑人的武装抓捕,经常是速度决定成败。“天下功夫为快而不破”,这点对于特警队员同样适应。特警队员的动作速度能力强,不管是攀登越障、徒手控制、长短枪互换使用还是盾牌的推击、警棍的戳劈,唯有快才能产生效果、赢得时间、取得胜利;位移速度能力强,队员才能做到“第一时间,第一现场”将任务完成,才能在稍纵即逝的时间内靠近犯罪嫌疑人并将嫌疑人控制;良好的反应速度能够为处置提供时间保障,队员的反应速度快可以在嫌疑人欲反击或袭击群众时为处置赢得时间,从嫌疑人识别角度讲,反应速度稍慢一步,如果对方持有武器可能就已经发起攻击。在特警队员执法中,速度就是执法力、速度就是生命线。

3.良好的非规则运动中的耐力与柔软素质

特警队员在搜捕时可能遇到山地、林区,在处理处理城市犯罪中也可能会遇到徒步攀登高楼的情况,这些都需要队员具有良好的耐力素质。另外,耐力素质训练能够有效地发展人的心血管系统、呼吸系统功能,而这些系统的功能好坏又影响到人的身体健康水平。因此,耐力素质对特警队员来说也非常重要。

特警队员执法中,为了实现快速接近、快速打击或者是隐蔽接近、隐蔽打击,队员的运动通常都是一些非规则、非常规的运动形态。为了完成这些动作,需要队员具备良好的柔软素质,否则在跨越、钻过、反关节对抗时无法完成补偿性运动。

二、特警体能训练误区

(一)用一般体能发展代替特警的职业体能发展

在特警队员体能训练中,以一般体能训练代替职业体能训练的现象十分普遍。调研发现,除一个支队外其它被调研支队开展的项目为4*10m、100m、耐力跑(男子为1500m或3000m,女子为800m)和引体向上(或双杠臂屈伸)等。从练习内容与职业需求的相关度来说,这种练习属于一般体能练习范畴。在训练负荷控制方面,训练量的安排总体较低, 无法满足特警实际工作的需求。单一训练周期中,训练量的安排比重较高, 强度安排相对较低,对机体的刺激深度不够, 但大强度的训练安排节奏趋于合理[4],这种负荷控制的不合理也仅能起到发展一般体能的目的。

一般体能训练能够改善身体形态、全面发展身体素质、提高各器官系统机能、增进身体健康水平,为提高特警队员的警务技能水平、职业体能训练打基础,但是它无法代替职业体能训练。特警职业体能要求队员的神经系统动员快、心脏系统能够满足空间位置上不规则运动和速度上瞬间急剧变化的要求、满足不同地形地貌下运动中控制稳定性需要的下肢小肌肉、上肢的抓握力量大但是又不失精细调节能力以能够满足徒手控制与射击需要;在身体形态方面,通过职业体能训练使队员的四肢发展匀称,这样以满足执法中运动形式多样、空间位置变化无常、操控各种装备等对特警队员的身体形态的要求;另外,队员所发展的体能能够满足特警警务技能、战术行动的需要,最大程度地转化为实战能力。这种以一般体能训练代替职业体能训练的理念与操作方法既脱离实战又脱离特警队员训练时间有限的实际,需要转变。

(二)用竞技体育体能发展的手段发展特警的职业体能且手段单一

通过实地观察、调查发现,运用竞技体育发展体能的手段进行特警队员体能训练的现象十分普遍,耐力素质通过在田径场跑圈、速度素质通过短距离跑、下肢爆发力通过立定跳远、上下肢力量通过器械训练等。训练方法手段单一、针对性不强[5]。一是对处于不同身体状态、不同阶段的队员采用同一训练手段,即长期使用同一种训练手段,这在发展耐力素质中表现尤为突出;二是采用同一训练手段发展不同运动素质,例如不管是最大力量、相对力量、爆发力还是力量耐力,练习的手段都是单杠引体向上和双杠臂屈伸。

由运动训练的基础理论可知,所发展的体能在实战中的转化效率和体能训练手段与专项技术的相似度有关系,两者相似度越高体能的转化效率就越高。特警队员执法需要耐力素质,但是这种耐力性运动多数不是在一个平面、一种路况下完成,对身体各部位肌肉力量要求也不同于田径场,队员运动过程中的速度变化与竞技体育中的耐力项目也相去甚远,所以对队员身体供能系统的要求也有别于竞技体育的耐力跑,这样发展起来的耐力素质对特警队员执法有作用,可是转化效率却并不高。

(三)孤立地开展体技能和战术训练现象普遍

特警队员体能训练与技能、战术训练有效结合是提高体能训练在实战中转化效率的有效途径,然而从目前基层特警队员体能训练现状来开,体能训练、技能、战术训练分开而为之的现场十分普遍,通常采用的是技能、战术训练在前而体能训练在后,技能训练、战术训练在训练量与强度方面要求不高,这样就无法对队员的生理、心理产生有效的刺激,形成不了战时的生理、心理反应,这样所发展起来的技能、战术能力在激烈对抗情况下自然也无法产生训练中的效果。从特警队员执行任务的时序性来说,技能、战术经常是在一定负荷量度的运动之后才完成的一些警务技术、战术动作,这种训练内容安排顺序与执法现实情况不一致的情况也是孤立地开展体能、技能和战术训练的一种表现,所发展的技能、战术没有与体能形成有机结合,影响到实战的使用效果。

三、特警职业体能训练控制原则

(一)合理安排职业体能训练的比例与时序

特警队员体能训练应该以队员体能发展现状、分工需要、年度主要时间节点和勤务制度情况等安排职业体能训练。对新警来说,开始应以全面身体素质训练为主,随着身体形态、生理机能、运动素质、警务技能、特警战术等改善与提高,逐步增加职业体能重点素质训练的比例;对老队员,应以体能融入技能、战术训练中开展为主,提高体能训练成果的针对性和转化率。从时间节点、勤务制度来说,在重要节假日、敏感时间节点、重大会议期间的体能训练应以全面体能训练为主、重点素质训练为辅,训练负荷方面重视对训练强度要求、降低训练量,通过警务技能、战术训练进行职业体能训练。对狙击手、排爆手等特殊岗位队员,一般体能与职业体能安排比例应相对稳定,且职业体能训练应充分考虑勤务要求,做到体能训练技能化。

(二)全面发展的基础上因人因岗针对性施训

在任务属性方面,特警勤务有突击、抓捕、排爆、狙击等之分,所以在人员分组上也进行相应的分组,但是这种分工并不是绝对的。当不需要或不适合狙击、没有排爆任务时,这些队员仍然需要参加日常勤务、执行“反恐、防暴、处突”任务。因此,在职业体能训练上所有特警队员应有一个基本的训练内容和考核标准,然后在此基础上根据岗位勤务对体能要求的特征进行针对性的训练,如突击队员的快速移动、强大的上肢力量、相对力量等能力,排爆手小肌肉耐力和神经肌肉系统的精细控制能力等。全面发展是基础,因人、因岗施训是提高训练实效性、提高执法力的保障。

(三)训练负荷控制的科学化

从基层警队训练负荷控制存在的问题出发,实现训练负荷控制科学化做到两点,一是因人而异的负荷控制,二是对训练负荷作用密度的控制即训练间歇的控制。特警队员个体能力有差异、分工不同对项目及其能力要求又不同,所以在训练实施过程中对训练负荷量与强度的控制必须因人而异、因能力而异、因岗位要求而异,以定量控制方式为主;在技能、战术训练中开展职业体能训练时,训练负荷控制既要以达到发展技能、战术能力的目的又要保证技能、战术行动可重复性、对抗情况下的实施效果即在承受一定负荷量度对抗的情况下技术、战术使用的成功率,例如房屋突入要求速度,但是速度快不一定能够成功,而是在有队友爆震弹或佯攻配合情况下的快速才是有效的快速,否则难免造成伤亡。

科学控制训练负荷还表现在对训练负荷作用间歇的控制。从调查结果看,基层训练对素质安排的日间歇、同一训练课中的组间间歇控制的科学性非常低,随意性非常大,在他人研究结果中也有相似发现[6],这样间歇时间太久不利于体能提高,间歇时间太短又可能因疲劳堆积而造成疲劳性损伤。对训练间歇控制一是以生理指标为依据,二是以队员的自身感受为依据,三是教官的观察判断为依据,四是根据任务的性质为依据。强度大、负荷持续时间短,间歇时间相应缩短;强度大、负荷持续时间相对较长,间歇时间也相对较长;强度小、负荷持续时间短,间歇时间短;强度小、负荷持续时间长,间歇时间短。另外,当发展无氧代谢能力、速度耐力、爆发力能力、采用重复训练法时,间歇时间相对较长;发展有氧能力、采用间歇训练法、持续训练法时,间歇时间相对较短。

(四)训练方法与训练手段“职业化”

训练方法是为实现训练目标而服务,“职业化”的训练方法体现在以特警执法行动所需体能特征、采用的训练手段为依据而设计。发展爆发力、速度素质、最大力量、磷酸原供能系统能力供能时应以重复训练法为主、间歇训练法为辅;发展相对力量、无氧糖酵解供能系统能力时以间歇训练法为主、重复训练法为辅;发展力量耐力、有氧供能系统能力时以持续训练为主。在战术背景下的职业体能训练,可采用循环训练法、程序训练法、模拟实战训练法。

训练手段是为实现某一具体的训练任务所采用的具体练习,“训练手段要针对环境的不同、阶段的不同、人员能力的不同及要解决具体问题的不同来选择”。训练手段职业化体现在要以特警队员执行任务形式多样、情况复杂多变、运动形式灵活多变的特征为依据设计训练手段。力量练习除通过多站式的循环训练手段外,结合队员间的角力、推拉托捧、壶铃、爬绳等近似于特警执法中运动模式的训练手段;速度素质采用“听信号启动+跑楼梯+自然地形快速跑+近身抱摔假人(或出枪)”多站复合式训练手段;糖酵解系统与有氧氧化系统功能、肌肉耐力训练采用竞技体育训练手段结合“跑楼梯+随地形跑”、“立卧撑+冲刺跑”、抱(假)人跑等手段;综合体能训练采用“跑+上肢力量+跳+腰腹肌力量”训练手段与特警五项训练手段相结合的方式开展。[7]

(五)体能与技能、战术训练一体化

体能与技能、战术训练一体化旨在解决特警体能训练针对性不强、转化成实战能力不足的问题。体能与技能、战术训练一体化主要通过体能训练技术化和体能训练战术化两条途径实现。在实际操作中,需要创新训练方法与训练手段、训练内容多元化、突出职业特点和实战,如采取多站式循环训练法、任务为导向的情景训练法等。体能训练技术化是在警务技能训练中通过增加技术训练的强度、密度等方式来发展队员的职业体能,例如在近身摔控技术练习中采用间歇法进行单个动作重复练习,利用警务技术训练发展队员的力量耐力和糖酵解系统功能。体能训练战术化有别于程序化的战术训练,它是在战术训练中通过增加战术行动的对抗强度、难度的形式发展队员的职业体能。在模拟实战中通过增加攀登楼梯的级数、路况的复杂程度、对抗的激烈程度和警情的复杂程度,同时对完成任务的时间、出现失误次数加以限制,从而使队员在战术对抗中实现发展综合体能的目的。[8]

[1]董如军等.公安特警执法力模式理论与反暴恐应用研究[J].政法学刊,2015(5):42.

[2]张乾波,张三军.反恐训练中特警队员的体能训练探析[J].军事体育进修学院学报,2010(2):91-92.

[3]贾金斐.反恐新形势下警察体能训练的科学化探索[J].湖北警官学院学报,2015(3):159.

[4]吴恺.我国公安特警体能训练科学化体系构建研究[J].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4):53.

[5]张乾波,张三军.反恐训练中特警队员的体能训练探析[J].军事体育进修学院学报,2010(2):92.

[6]谢卫忠.特警专业谈训练现状分析和对策研究[J]. 当代体育科技,2015(26):44-45.

[7]王涛,赵犇.公安实践工作视角下警察体能训练原则新探[J].湖南警察学院学报,2015(4):123.

[8]陈永辉,刘一兵.警察在职培训中体能训练问题及训练模式构建研究[J].湖南警察学院学报,2011(1):145.

猜你喜欢
特警战术耐力
“95后”特警的用情守护
犬用战术头盔
高原特警之歌
联合演习
多面好手 倍耐力全新Cinturato P6
如何对抗毛球!全方位战术考察
3000m跑,锺练耐力和意志
如何在小场地上进行耐力跑
巧用球类练习发展耐力十法
巧用翻边战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