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江余
(湖州师范学院 医学院, 浙江 湖州 313000)
湖州清代中医名家典籍探析
韩江余
(湖州师范学院 医学院, 浙江 湖州 313000)
通过查阅《二十四史》、湖州地方史志等相关资料,对湖州清代7位中医名家典籍及其学术渊源进行探析,发掘宝贵的中医文化与医术传承,认为清代湖州医家在完善中医学科分类、促进温病学说发展、考据中医典籍方面作出了一定贡献.同时为进一步研究湖州地方医学文化史,沿着丝绸之路推广湖州历史文化,以及后期的湖州特色中医名家技术回归做了理论准备.
中医名家; 湖州; 清代
湖州市濒临太湖,自公元前21世纪夏朝防风氏在今德清县武康境内建国,周太伯辟三吴(今苏州、湖州、吴江)之地,秦始皇于公元前222年置乌程一县,至三国孙皓公元266年设置吴兴郡,经济文化逐渐繁荣,为医学人才的出现奠定了一定基础.清乾隆三十九年(1774年)湖州领乌程、归安、长兴、德清、武康、安吉、孝丰7县.根据史料记载,清代湖州中医名家有13位,包括吴坤安、江涵暾、俞樾、凌奂、凌德、包三鏸、柴裔、张升蛟、莫文泉、汤颢、汪谢成等.本文探析其中7位中医名家及其所著典籍和学术思想发展历程,梳理这些传统中医典籍中的宝贵学术思想,为发扬中医文化提供借鉴.
吴坤安,名贞,清代乾隆、嘉庆年间苕南(今浙江吴兴县)人.受名医叶天士、薛生白二先生之亲炙,深探伤寒之秘旨,对仲景《伤寒论》之研究,颇有造诣.《清史稿·叶桂薛雪吴塘章楠王士雄传》有“同时归安吴贞,著《伤寒指掌》,亦发明桂医案之旨”的美誉.于嘉庆元年(1796年)著成《伤寒指掌》一书.是书原名《感证宝筏》,凡四卷.卷一,首列类伤寒辨一十九症,次列察舌辨症法、察目法、太阳、阳明、少阳本病述古及新法、兼经新法;卷二,为三阴总辨,太阴、少阴、厥阴本病述古及新法,兼经新法;卷三,伤寒变症;卷四,伤寒类症.正文后附有邵仙根评语.后由其弟友石于嘉庆十二年(1807年)刊印于世[1].
《伤寒指掌》系一部论治四时外感病之专著.吴氏为解世人论治伤寒,湿病相混之惑,而潜心愤读,撰成是书.其遵仲景六经辨证,取王肯堂《伤寒准绳》、吴谦《医宗金鉴》、柯韵伯《伤寒来苏集》等之注释,论治外感伤寒病.效法叶天士《温热论》、周禹载《温热暑疫全书》和薛生白之说等,论治外感温热病.即从四时外感之发病、证候分析、察舌、目之诊,到六经辨证、三焦论治、卫气营血论说,直至辛温、辛凉诸药之不同施治,胥囊括无遗,诚可谓是集古今外感病论治之大成.纵观全书,其论理清晰,条比类分,文字简洁流畅,评论相辅,提纲挈领,甚便后人学用,故而是书颇受后人赞誉,至今其对一般临床医师及西医学习中医者也是一部很有价值的参考读物[2].
江涵暾,约生活于清嘉庆与道光年间,字笔花,原名江秋,字岚霞,清代官吏兼医生.浙江归安(今浙江吴兴)人,嘉庆十三年进士,曾在广东做官,中年开始研究医学,往来于江浙之间[3].于道光四年(1824年)著成《笔花医镜》四卷.此书时人称为《卫生便览》[4],刊行于道光十四年(1834年).卷一,总论四诊的运用,辨证候的表里虚实寒热及内伤、外感等证方药.卷二,论述脏腑证治,以脏腑十二经分部,具体阐明了各病证的鉴别及其治法;按脏腑辨证用药,列补泻“药队”和方剂.卷三,为儿科.卷四,为妇科.每一门类附备用诸方,便于随证施用.
《笔花医镜》多采张仲景、李东垣、张景岳、程钟龄诸家之说,从临床实用出发,无浮辞泛论,纲举目张,层次分明,条理井然,以脏腑辨证用药为纲,通俗易懂,是一部医学入门的著作[5].嘉庆十八年(1813年),江笔花年老乞归.闲居之余他仍心系中医教育事业,编成《奉时旨要》一书.《奉时旨要》跋文称此书“专为门弟子设法也”.此书每论一病,先引《内》《难》《伤寒》,次及历代贤哲,择录精当,集其大成;后抒己见,启迪思路;篇末附以本篇汤头歌诀,以便学生诵记.江氏垂暮之岁仍然不遗余力开展中医教育,为晚晴中医教育事业做出一定贡献.
俞樾(1821-1907年),字曲园,字荫甫,清代浙江德清南埭人,道光三十年(1850年)进士,是清末著名学者.于1850年著成《内经辨言》,本书系校勘中医经典著作《黄帝内经》之书,为俞氏《读书余录》中的一种.书凡一卷,共收48条《内经》经文.本书考据精详,引证确切.俞氏在考证时,所作按语诸条,引自宋本《内经》、晋·皇甫谧的《甲乙经》、齐梁间全元起的《内经训解》、隋·杨上善的《太素》、唐·王冰的《内经素问》等书,以判断经文异同,注家得失,字句讹误.且旁引诸子百家、儒家典籍中的内容作为校勘和训诂的论据.《内经辨言》虽内容仅48条,但其书能使《内经》经旨愈明,且可使人触类引申之,故其书亦可称为《内经》之羽翼[6].
凌奂(公元1822-1893年),字晓五,号维正,又号晓邬,道号壶隐,晚号折肱老人.清代浙江归安(今浙江吴兴县)人,为清末名医.早年弃举子业随舅父吴古年习医,博览汉唐以来名医方书,悉心研究,医术渐精,治病多奇效,人称“凌仙人”.主要医学著作有《本草害利》、《医学薪传》和《饲鹤亭集方》(两书合称为《吴兴凌氏二种》,1892年刊行)、《外科方外奇方》四卷(1983年刊行)、《六科良方集》、《凌临灵方》等.
《本草害利》全书10余万字,收载常用药物233种.本书体例以脏腑分类,先分补泻、凉温,再分主将、次将,每味药物按害、利、修治3项论述,而以害列于先,是其创辟处.书中辩证的用药 “害利”观,颇切临床实用,素为晚近医家所推崇[7].
《医学薪传》约成书于1892年.凌奂在行医之余,广搜汉唐以来的名医书方,穷究其理,藏书万余卷,晚年讲课授徒,为指导门生学习医学提供读书的门径,乃取古今医家著作约130余种,撰成医学目录《医学薪传》,编分 12 类,阐明学习医书的要领[8].
《外科方外奇方》为外科经验方辑录书,系由一云游僧人所传,凌氏从友人费大螯处获得原稿后,摘录编辑而成.书分四卷.共载录外科验方373首,分为升降部、围药部、内清部、内护部、化毒部、点头部、拔毒部、去腐部、止痛部、生肌收口部、去管部、膏药部、疔疮部、喉症部、诸疮部、臁疮部、癣疮部、痔疮部、口牙部、鼻耳部、脚部20类.后附补遗之方.因是书所收诸方,皆属当时外科不传之秘方,且因其传自方书之外,故名曰《方外奇方》.
《外科方外奇方》书中所载之方,绝大多数为外治方,其剂型膏、丹、丸、散俱全,治疗范围广泛,临床常见外症无所不包.尤其是其中治疗疡疮肿毒诸方,内消、化毒、拔毒、去腐、止痛、生肌、收口各法俱备.处方如红升、白降、如意金黄散、生肌玉红膏、冰硼散等,至今仍为临床常用的效方.且各方的配制,使用方法介绍甚详,适应证明确,治疗效果肯定.学者不仅可以按病施方,而且可以照方配药,是一部较有实用价值的疡科、皮肤科专书,足资临证参考.是书原稿撰年不详,凌氏从友人处抄得此稿后,经临床验证确有奇效,始为流传.但一直为手抄本.至1924年裘吉生先生将此稿采编入《三三医书》中,始刊行于世,广为流传.1936年又为《珍本医书集成》重刻[9].
凌德,字嘉六(一说字加六),湖州吴兴人,为凌奂弟,以妇科鸣于时.于1892年纂辑诸大名家要义,撰成《女科折衷纂要》一书.本书载于《三三医书》第二集中,凡一册.包括调经、虚劳、胎前、临产、杂证、产后等六门79篇.其中调经门有总论、精血论、养血论、调气论、辨色论等22篇;虚劳门有冷劳、热劳、骨蒸劳、血风劳等4篇;胎产门有总论、胎前调理法、用药法等25篇;临产门分临产、脉法2篇;杂证门分霍乱、泄泻、痢疾、小便不通等4篇;产后门有论产后当大补气血为主、新产三病、脉法、胞衣不下、血晕等22篇.
《女科折衷纂要》一书内容丰富,立论以《内经》为根据,兼取历代医家之长.论述纲目分明、条理清晰.其学术特点:突出养血补气,调理脾胃,对后世医家有一定影响,是学习女科的一部较好的参考书.此外尚有《咳论经旨》、《温热类编》(1866年成书)、《专治麻痧初编》等书[10].
包三鏸,清代归安(今浙江吴兴)人.长于喉证,于1910年(一说1903年)著成《包氏喉证家宝》一卷[11],主要用于教育本族子弟,付梓不多.后由其后人上海市中医文献研究馆馆员包句香老先生《重纂包氏喉证家宝》纂正出版,世人才得一见[12].全书分作5篇,首例攻洞天文1篇,以纠《白喉忌表扶微》一书之偏.次列咽喉总论,指出“咽喉,气之呼吸,食之出入,乃人身之门户也.其证虽繁,多归于火”,次列辨证;次详用药;次别类证;次附内服、外用验方;最后列咽喉七十二证考.本书叙述简单,条理清晰,为喉科切要之作,初学入门必读之书.
杨云峰,字乘六,清代西吴(今浙江湖州)人.家世业医,医术颇精.于1917年著成《临症验舌法》一书[13].此系一部舌诊之专著.作者禀承家学,殚心于医,在研究前人《金镜》等书的基础上,结合己之临症经验,乃撰成该著.本书分上、下两卷.上卷为总论,载验舌分虚实法、验舌分阴阳法、验舌分脏腑配主方法、验舌决生死法等论.阐述验舌以浮胖坚敛分虚实,干燥滑润分阴阳,黑白青黄分脏腑.下卷为方论,载泻火清肝饮、滋水生肝饮、逍遥散等30余方,结合舌诊介绍诸方之加减应用.所载诸方,胥为杨氏所用之验方.其一生阅历,遍览验舌之原委,就标求本,据本配方,所经用有验者,皆采而辑之.故多数方剂迄今仍为临床所习用.此外,关于“验舌决生死法”的11条,在临床症中对疾病的预后转归的观察判断,亦具有一定参考价值,值得研究.
综观清代7位湖州籍中医名家所著医学典籍,可以看出其医学典籍和学术渊源有以下特色:一是临床分科著作不断细化,妇科、伤寒、舌诊、外科、喉科、本草、食疗专书涌现,对多个临床分科做了有益补充;二是随着外族交融,温病在江南大肆流行[14],湖州作为长三角地区主要城市,涌现出如《痘疹前编》《痘疹后编》《白喉丹痧述要》《包氏喉证家宝》等温病著作,与全国其他地区的温病学家共同谱写了明清时期温病学说的辉煌史;三是因康乾大兴文字狱,对思想与文字严格控制,反而促进了小学研究的盛行;湖州地区医学研究出现了考据学专著,以大学者俞樾《内经辨言》为代表,对因文字理解造成的医理讹误进行了指正,客观上促进了医学的发展.湖州作为历史上的丝绸之府,地方中医文化源远流长,重视和梳理这些传统中医典籍中的宝贵学术思想,进一步发扬地方中医特色文化,对当今时代新丝绸之路兴盛将有所裨益.
[1] 景月华.清代寒温论辩之研究[D].北京:中国中医科学院,2007.
[2] 郭凤鹏,周利,张彩丽.《伤寒指掌》一书的内容与特色[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13,11(8):123-124.
[3] 张秋霞.《笔花医镜》学术思想管窥[J].河南中医,2006,26(6):24-25.
[4] 焦曌元,方向明.《笔花医镜》学术特点初探[J].现代中医药,2015,35(5):81-83.
[5] 杨雪梅.《笔花医镜》与脏腑辨证[J].天津中医学院学报,2003,22(3):7-8.
[6] 孙庆炜,孙中堂.清儒胡澍、俞樾校注《素问》的特点探析[J].天津中医药大学学报,2016,35(4):217-230.
[7] 关新军,陈晓冰.《本草害利》药物 “害利”观探析[J].浙江中医杂志,2014,29(10):720-721.
[8] 张晓丽.凌奂《医学薪传》的医学目录文献价值浅说[J].江苏中医药,2009,41(11):59-60.
[9] 相鲁闽.裘庆元与《三三医书》[J].河南中医,2015,35(9):2 300.
[10] 田峰.裘吉生整理出版中医文献的成就研究[D].北京:中医中国科学院,2008.
[11] 袁艳丽.喉痹病证的发展演变及其病名规范化探索[D].成都:成都中医药大学,2009.
[12] 相鲁闽.《包氏喉证家宝》与包氏家传吹药[J].中医学报,2011,26(7):796.
[13] 郜文辉,胡方林.《临证验舌法》及其“验舌三法”浅探[J].云南中医学院学报,2014,37(5):94-96.
[14] 余新忠.嘉道之际江南大疫的前前后后[J].清史研究,2001,1(2):1-18.
AStudyonAncientBooksandRecordsofFamousTCMdoctorsinHuzhouinQingDynasty
HAN Jiangyu
(School of Medicine, Huzhou University, Huzhou 313000, China)
By referring to the Twenty Four Histories, local chronicles and database related data, this paper explores 7 Huzhou physicians' Chinese medical classics and their academic origins in Huzhou during the Qing Dynasty to investigate the valuable heritage of Chinese medicine and medical treatment. Huzhou physicians in the Qing Dynasty made some contribution in improving the classification of TCM disciplines, promoting the development of febrile disease theory and textual research on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Classics. And the contribution has made a theoretical preparation for the further study of Huzhou local medical history, the promotion of Huzhou history and culture along silk road and the return of famous Chinese medical technology.
TCM doctors; Huzhou; the Qing Dynasty
2017-07-05
湖州师范学院科研项目(2016XJXM13);浙江省教育厅科研项目(Y201635199).
韩江余,硕士,讲师,研究方向:中医病因病机学,中医诊疗及医史.E-mail:hjyk16810@126.com.
R252
A
1009-1734(2017)10-0096-04
[责任编辑邵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