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 丹
深圳市地铁集团有限公司
地铁突发事件应急预防与处置策略探究
陈 丹
深圳市地铁集团有限公司
地铁突发事件是指在地铁运营范围内突然发生,造成或者可能造成乘客财产、健康严重损害,或地铁的员工人身、财产、形象受损,并在短时间内和不确定性极高的情况下必须做出应对决策的事件。为了防止发生地铁突发事件以及发生突发事件时避免人身事故、地铁设备损坏事故,并尽快处理恢复,从而保障地铁运营安全,将突发事件损失降到最低,有必要探讨相应的预防措施和切实可行的突发事件应对措施,以指导实际工作,最大限度地减少危机事件所造成的直接和潜在伤害,从而控制局面。
地铁突发事件;应急预防;处置策略
1.1 火灾。火灾是城市地铁常见的突发事件类型,导致地铁火灾发生的因素很多,其中主要以电气设备故障、易燃易爆物品流入车站等,会严重地影响城市地铁的安全,造成经济损失和人员伤亡。
1.2 爆炸突发事件。在实际的城市地铁运营中,会在地铁检票口之前设置安全设备,通过安检设备避免有毒、易燃易爆物品流入。但是若检测不够彻底,使得危险品进入到地铁内部,就可能会导致爆炸突发事件的产生。
1.3 列车脱轨。列车在实际的运行中,可能会受到脱轨的威胁,其中轨道设计、列车质量等因素都有可能导致列车脱轨。列车脱轨对城市地铁而言是十分严重的突发事件,需要极力避免。
1.4 设备故障。各类机械设备、电气设备等是地铁车辆运行的关键部分,如果设备运行质量控制不够完善,必然会出现设备运行安全问题,影响乘客的出行安全。
1.5 大客流爆满所引发的踩踏事件。在实际的地铁运行过程中,会受到节假日和特殊天气原因导致的大客流爆满情况,过多的乘客拥挤在地铁车站内部,会导致安全事故的产生,严重时还会产生踩踏事件,可能致使人员伤亡。
首先是没有做好应急和须防工作。人为因素是地铁突发事件发生的一个重要原因,法律规定地铁单位应该制定完善的管理制度,定期检查安全隐患,但是由于一些客观因素的影响,有些设备和线路处于环境比较复杂的地区,很难对其进行维护和保养,一些运营时间较长的地铁由于线路和设备老化,在地铁运营时很容易出现短路现象,导致突发事件的发生,如果没有事先采取预防措施,将安全隐患排除,可能会导致安全事故的发生。在事故发生之前如果相关工作人员没有采取有效的预防措施就会导致事故的发生。在事故发生时如果工作人员没有采取及时的处置措施将人员及时疏散,将会造成乘客的生命财产安全受到威胁。所以,在发生安全事故时一定要做好人员疏散工作,采取有效的措施使乘客能够在狭窄拥挤的环境下得到有效的疏散,降低人员的伤亡,工作人员也要不断提升处置突发事件的能力。
其次是应急预案和救援体系不完整,对于突发事件,地铁司机和工作人员没有及时上报,导致时间的处置被搁置。应急预案不能及时制定,乘客不能及时疏散,如果工作人员的能力较低,疏散人员的效率就会降低,救援时间会被拉长,会造成不可估量的损失。
最后是指挥处理应急事件的能力较低。信息收集效率较低,不能够根据实际情况制定出切实可行的应急救援计划,在人员调度、资源调用和任务分配上都会出现较大的偏差,从而导致上级下达的任务和指挥能力受到限制。
3.1 反应迅速原则。地铁中突发事件的发生都是比较突然的,而且事件蔓延的速度也是非常快的,这就需要在处理事件的时候必须要快速而且有效,必须尽量抓紧时间做好内部工作人员的调动和人员的疏散,而且也要完善和配齐相关的工具和设备,迅速找到事故发生的源头并且制定相关修复计划,为了防止事态进一步发生。
3.2 全方位考虑原则。突发事件的处理工作要遵从大局和整体的利益,不应当因为局部利益而影响到整体的利益,所以应当把整体利益放在第一位,并且还要从长远的利益来看待事件发生和处理,应该全方位考虑到其他的利益,例如周边环境的居民以及整个社会的影响,只有做好全方位的因素考虑才能控制突发事件发生,只有控制住事件发生,才能为以后的合作打下一个坚实的基础。
3.3 及时沟通原则。地铁突发事件发生以后,要及时做好与相关部门的沟通工作,只有相互之间合作才能做好应急工作,保证应急工作能够顺利完成,在事件发生的第一时间内必须要做好沟通工作,一方面是向上反映事件发生的原因,另一方面是向外界媒体主动发布关于事件的相关消息,这样可以在公众之间树立良好的形象。
4.1 优化地铁的应急结构设计。针对地铁的实际情况,科学地展开应急结构设计工作:①需要科学地设置隧道内部的紧急通道,使得突发事件停车后,乘客可以通过紧急通道逃生,并保障逃生的有序性,避免踩踏的发生;②科学地设置车站内部的紧急出口,提高地铁车站的人群疏散能力,保障乘客的安全;③科学地设计防火防毒设备与装置,使突发事件发生时,可以得到有效的控制。④需要强化对安全标识的安装,保障其清晰性。
4.2 强化地铁内部的监控。针对地铁的实际情况,需要科学地对地铁设备进行维护和管理,使得设备可以始终处于稳定的运行状态,规避安全隐患。①需要应用监控系统进行管理,发挥监控系统的功能性,规避设备故障的发生,推动解决地铁的安全隐患。②建立完善的应急预案和设备调预案,并适时展开各类应急演练,保障地铁的稳定运行。
3.3 高效调度指挥。为了实现的地铁突发事件的应急预防和处置策略,需要强化调度指挥,使得调度指挥的功能性可以得到有效的发挥,合理地应用现代通信技术,使得列车信号系统和调度系统得到有效的应用,提高调度指挥的效率。此外,需要强化调度人员的素质培训工作,重视车站内部的安全宣传工作,实现对突发事件的应急预防和处置。
综上所述,由于各种各样的因素的影响,地铁会出现突发事故,需要我们做好预防工作,同时也要做好处置突发事件的工作,尽量降低突发事件的发生概率,减少对人员的伤害,建立灵活的预防和处理机制,提高相关部门处理突发事件的能力,这样才能够保证地铁长期稳定安全地运行,保证乘客的人身和财产安全。
[1]薛国星,段学军.地铁突发事件应急预防与处置研究[J].中国应急救援,2008,02:2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