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面编辑与校对

2017-03-09 19:29:50刘浩洁
环球市场 2017年16期
关键词:原稿编校书稿

刘浩洁 范 明 李 娇

国网辽宁省电力有限公司葫芦岛供电公司

版面编辑与校对

刘浩洁 范 明 李 娇

国网辽宁省电力有限公司葫芦岛供电公司

校对是保证出版物质量的重要环节,鲁迅先生曾说,“校对和创作的责任一样重大”,指出了校对工作的重要性。出版界有云“无错不成书”,客观地表明了书的差错在所难免,但对于编辑自身而言却不是可以出错的理由。在刊物的出版过程的每个环节相互关联、彼此制约,任何一个环节出了差错都会使问题变得更加复杂化而严重影响出版物的质量,因此,正视校对工作在编辑过程中的重要性,并立足于当前工作模式,积极探索提升校对质量的相关策略在当前编辑工作中就显得非常迫切。

版面;编辑;校对

引言

近年来,网络技术的发展与迅速普及,为各个领域带来了深刻的影响,“互联网+编辑校对”也为现代图书出版业带来了巨大变革。网络的海量资讯和快捷通讯功能,为图书编辑的现代化提供了有力支持。如何利用好互联网平台,使其与图书出版业不断融合,为编校工作打开新局面,是值得编校人员探讨的问题。

1 校对在编辑工作中重要地位和作用

一般意义上,人们普遍认为校对工作是对错字进行纠正,同时也有人轻视校对工作。这种认识显然有失偏颇。其实,校对作为编辑工作的最后一道关口,能够将各种差错消灭在文稿出版前,有力保证了出版物的质量,它在出版过程中的重要性无可替代。一方面,校对作为编辑工作的延伸和继续,在出版流程中担负着承上启下的关键作用。随着计算机网络技术的普及应用,出版物本身正通过更多的信息传播方式在社会上构成相当的影响力。

因此,要保证出版物的质量,就必须慎重地做好出版工作的每一个环节,尤其是介于发排与印刷之间的校对环节。因为校对环节的一个细小的错误就可能会产生“失之毫厘,谬以千里”的恶劣影响,甚至让编辑在各个环节所付出的辛勤汗水付之东流,而导致“满盘皆输”。另一方面,有效地校对确保了出版物的质量,能够将人类智慧的结晶以信息传播的方式满足不同受众的文化需求,对于出版物的文化传承和发展有着积极的推动作用。

2 校对中的思维方式

校对工作的主要目的是发现稿件在版面、表达形式、字词、标点、注释等方面细节上的错误并对其进行纠正,不放过任何一个细微的错误。针对校对工作的职责和特点,有与之相适应的若干思维方式,若在实际工作中合理运用这些思维方式,能使校对工作更加高效。

2.1逆向思维

校对工作的目的是改错,因此首先要对原稿与样卷产生质疑,然后才能进行分析与纠正。使用逆向思维对校对工作有两个方面的意义。一是弥补主流思维的不足。主流思维存在盲区,也就是当检查者与写作者的思路相同或相近时,会对作者的错误“视而不见”。我们在日常生活中也或多或少亲历或旁观过这样的事情,一个自己检查很多遍都发现不了的错误,别人一眼就能发现隐蔽的错误。以汉字为例,有很多词语含义接近,还有一些字形相似或读音相同,作者在写稿时可能因无法正确辨析其含义与使用条件而错误使用词句,在通读过程中这些错误非常隐蔽,不易发现。因此在校对过程中要时刻带着质疑去检查校对,来发现隐蔽细小的错误。运用逆向思维提倡要多疑,但我们更要善疑,快速发现错误并纠正,提高工作效率与正确性。要提高这方面能力可以从三个方面努力。第一要提高语言文字功底,这是发现文字错误的基础。第二在平时要注重对知识的积累以此来提高学识水平,增强对文字内容的敏感度,以便发现文字错误之外的错误。第三在做校正工作的过程中多进行总结和回顾,发现语言文字的出错规律,长此以往,可以大大提高职业敏感度。

2.2遵循思维

遵循思维主要指在校正工作中要遵循原稿,不可随意大幅改稿,即对原始稿件的“保真”。校对工作的目标是将原稿和样卷进行校对,改正原稿中不正确的地方,通常为字句,而不需要对原稿进行大幅和深入的修改。遵循思维与逆向思维看似矛盾,其实不然,两者各有侧重,相辅相成。遵循是基础,要求尊重原稿。原稿是作者的劳动成果,编辑进行校对工作时要保证原稿能完整准确地出版。而逆向思维则要求在遵循原稿的基础上发现并纠正原稿中的错误之处,使其更加完善。两者共同作用才能使校正工作更加全面地完成。

3 编校人员如何更好地使用网络

3.1掌握搜索、使用技巧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在计算机应用普及的情况下,各种专业电子编辑校对软件不断推陈出新,成为编校人员的得力助手。熟练操作电脑,掌握搜索、使用技巧,运用电子编辑校对软件来辅助人工编辑校对,已经是现代图书编校人员的必备技能。例如:在使用百度搜索时,可以将搜索内容按照关键词加空格再加下一关键词的格式搜索,这样可以提高搜索的广泛性和准确性。又如,使用编辑校对软件时,要注意及时升级最新版本,以获得最新的编校技术和编校效果。

3.2借助信息搜索校核书稿内容

可以利用网络提供的线索,去追寻或查找原始真实资料,避免如引文不当造成的断章取义等错误;可以借助网络强大的搜索功能广泛搜检,进行资讯对比印证,去粗取精,去伪存真。

3.3保证书稿内容合

法近年来,作者队伍素质参差不齐,书稿中的“地雷”“陷阱”让人防不胜防。要求书稿内容合法看似简单明确,但真正做好并不容易。编校人员要熟悉《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互联网著作权行政保护办法》、《著作权行政处罚实施办法》等与著作权相关的法律法规。通过查阅资料、上网搜索相关内容等,认真核校,保证书稿内容符合国家有关新闻出版的法律法规和出版方针政策,力求书稿内容真实、正确、准确,避免书稿中内容真实性、名誉权等纠纷,严格把好著作权关。

结束语

当前,校对工作模式已经大幅革新,并呈现出明显的时代特征,其在保证出版物质量中具备重要地位。在出版工作走向优质高效的现阶段,提高书刊质量已然成为摆在相关管理部门和出版商面前的一项紧迫任务。因此,在编辑工作中,我们应当做一个有心人,在严格遵循相关工作制度的基础上,把做好校对转化为编辑工作的责任自觉,并在积累的过程中不断提升自身综合素质与业务能力,为进一步提升编辑工作中的校对水平奠定基础。

[1]赵立华.浅谈校对工作在高校学报编辑出版中的地位[J].现代情报,2003(6):16.

[2]候金芳.校对在编辑工作中的模式与作用探讨[J].出版广角,2015(8):80-81.

[3]祁兴翠.报纸校对工作中如何增强编辑意识探析[J].新闻研究导刊,2015(22):1249.

猜你喜欢
原稿编校书稿
戈公振《世界报业考察记》校读记
科技书稿的逻辑性审查方法归纳
科技传播(2019年24期)2019-06-15 09:29:44
把编校质量的弦绷得更紧
传媒评论(2018年10期)2019-01-17 01:33:34
建筑类书稿“齐、清、定”之细谈
传播与版权(2018年6期)2018-03-28 12:24:25
Finite-time Synchronization of Memristor-based Neural Networks with Discontinuous Activations
“中央圖書館”所藏甲骨文字原稿
订 正
电光与控制(2017年3期)2017-04-16 19:06:37
谈谈书稿中有关伪满洲国表述的几个问题
出版与印刷(2016年2期)2016-12-20 06:32:19
编校手册
现代出版(2014年6期)2014-03-20 13:37:24
关于《中国杂文》(百部)答问(之五)
杂文选刊(2012年8期)2012-05-14 13:38: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