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古诗“四读”教学探微

2017-03-09 14:08广东广州市番禺区石基第三中学莫艳霞
卫星电视与宽带多媒体 2017年18期
关键词:诗句古诗感情

广东广州市番禺区石基第三中学 莫艳霞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提出:“诵读古代诗注重积累、感悟和运用,提高自己的欣赏品位……要让学生在朗读中通过品味语言,体会作者及作品中的情感态度,学习用恰当的语气语调朗读,表现自己对作者及其作品情感态度的理解。”笔者认为“读”是诗歌教学的基础,是贯穿整个课堂教学活动的主线。在笔者的古诗教学中,采用“四读法”的途径来组织教学:初读——读正字音、停顿和节奏;再读——理解诗歌内容;品读——赏析评价诗歌;回读——积累名篇佳句,拓展运用。

一、初读,初步感知古诗的美

在初读过程中,笔者认为要对学生进行两个方面的指导,一是在读准字音方面,要注意异读现象和押韵。而异读的字词一般在课文的注解里都会表明出来,在“全班一起纠正”环节里可以着重地对学生引导,学生一般都会明白。如《木兰诗》一诗中有很多的多音字,其中不少的多音字就是破音异读现象。而这些音字都应该由学生们自己通过查资料去讨论、体会、去正音。如“可汗大点兵”中的“可汗”就是属于古音异读现象。二是要读好节奏。古诗是讲究音乐美的,即便不唱,诵读起来也是朗朗上口,铿锵有声。诗歌因诵读而自然而然地产生乐感,让人感受到悦顺畅的音韵美,匀称和谐的节奏美。

二、再读,了解诗歌内容和感情

再读的目的就是在初读的基础上,达到了解诗歌内容和感情的目的。在此环节中,不能将诗歌简单地割裂为背景简介、诗句翻译、背诵诗歌等模块。笔者的做法是把“再读”分解成“解题——串意——悟情——美读”四小步。

解题,首先要了解诗人。其次是解读诗题。如教学《行路难》时,笔者提出了几个问题来解题:诗人李白走的是一条什么路?这条路有何难?为什么?通过初读的反复吟诵之后,学生回答:诗人是在走一条仕途之路,从“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沉舟梦日边”可看出来。诗人的这条仕途之路非常的难,从“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可看出来。串意,就是串解诗句的大意。笔者强调的是串解,即是把诗句中的字词句串联起来,把握诗人写作的思路和诗歌的整体内容。“书读百遍,其义自见”!不要把诗句的理解解读成了像学习文言文那样进行逐字逐句的解释,破坏了古诗的音乐美和结构美,也破坏了审美者在审美时的主观体验的意境美和韵律美。当然,教师的及时点拨也是需要的。悟情,就是在了解诗歌大意的基础上感悟诗人在作品中的感情。如笔者在教学《饮酒》时,经过以上环节,学生都能明白此诗表达了诗人厌恶官场生活、决心归隐田园的高洁情操。美读,就是要求学生有感情的朗读诗歌。读的形式可以多样,但是除了要读出语气、气势和读出语调、语速和语音的轻重外,还要在“知人论世”的基础上读出情感。

三、品读,体验品味作品内涵

学生只有经过充分的、反复的诵读(如自由读、接力读、齐读、思读、比读等形式),设身处境地进入诗的境界,仔细体味每个关键词句的含义,细致感受其中的形象美,才能在读出古人深邃的思想、高尚的情操、美好的憧憬;而学生也能从中陶冶性情,提高学生的精神境界。笔者在古诗教学中主要从“赏语言、感意境、辨诗理”三个方面来品读。

1.赏语言

教授古诗时我们可以让学生在反复吟诵的过程中抓住题眼、诗眼、词眼、奇词等精当传神的字眼,领会诗人遣词造句的精妙。如苏轼的《江城子·密州出猎》,开篇透出一股“狂”气。教学时为了让学生抓住这个“狂”字,领悟诗人的豪情和英雄形象,笔者提出问题:“狂”从何而来?在教师的提示下,学生归纳出:狂在“老夫聊发少年狂”的豪情;狂在“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的英姿;狂在“千骑卷平冈”的阵容;狂在……通过咀嚼“狂”字,学生就可体会到词中活跃着一位英武豪迈、气概非凡的英雄形象。

我们可以通过改字、换字来比较用词的妙处。古诗讲究“炼”字,有“二句三年得,一吟双泪流”的美谈,这都说明遣词炼句的讲究和艰难。如陶渊明的《饮酒(其五)》中“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将“见”字改为“看”或“望”字,可否?这一改,“见”字不仅能体现悠然的心境,字面上也如羚羊挂角,不着痕迹,诗人虽无意看山,但惊鸿一瞥间,山景都尽收眼底。

2.感意境

古典诗歌都有优美的意境。让学生入意境的方法有很多,教师应根据每首诗歌的不同特点,从具体的语言文字出发,创设各种情境启发学生想象来感受诗歌的意境。因为只有引导学生入其“境”了,才能使学生“悟其神”,会其“意”,领悟古诗的意境美。

3.辨诗理

古诗诗人在创作时,往往把自己的情操、理想等融入景物描写当中,或给人以鼓舞,或给人以启迪,因而诗中暗含深刻的哲理。例如,“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的意思是说,当残夜还未消退之时,一轮红日已从海上升起;当旧年尚未逝去,江面上已呈现春意。这句诗的意境是无疑美的,而诗句妙就妙在诗人无意说理,却在描写景物、节令之中,蕴含着一种自然的理趣:新的事物必将代替旧的事物。

四、回读,积累名篇,拓展运用

回读就是在整体感知、理解的基础上背诵古诗,积累名篇佳句,拓展运用。回读时唤醒学生对古诗情境的回忆与展望,融入自己的感情,体会诗人的感情基调,在一遍一遍的读中逐步受到感染。如在教学《使至塞上》到“回读”环节时,让学生拿着自己的简笔画《大漠落日图》,一边回忆,一边背诵,然后在小组内检测背诵情况。教师观察绝大部分学生能背熟了,再要求学生声情并茂地进行背诵比赛。

写是对学生知识、能力的检验。而古诗语言精炼、意境丰富是学习运用语言的范本。在初中古诗教学中我们可以通过描述画面、变体改写、续写、模拟仿作等方式来延伸拓展,做到学以致用。其中的“变体改写”训练就是一种很好的方法,它既能使学生充分感悟古诗语言的奥妙,又能提高遣词造句的能力,进而与古诗的感情相碰撞,充分理解教材。如范仲淹的《渔家傲·秋思》学完后练习改写,有的学生把此诗改写成了一封家书,诉说戍边多年的将领离家之苦、思乡之切;有的学生改写成了一篇记叙文,绘声绘色地讲述一位渴望建功立业的将军的故事;有的学生改写成抒情散文,感情浓烈、意境深远。写作训练既巩固了读的效果,又促进了写作能力的提高,是促进古诗教学有效性的强有力推手。

猜你喜欢
诗句古诗感情
可以“吃”的诗句,你见过吗
读诗句,写成语
“拟古诗”之我见
品读古诗
品读古诗
品读古诗
带着感情
带着感情
感情强烈的叹号
你永远等得起一份对的感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