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 颖
(北京信息科技大学 外国语学院,北京100192)
大学生跨文化意识视角下的中国国家形象建设
宋 颖
(北京信息科技大学 外国语学院,北京100192)
跨文化交际研究在我国尚属新兴的跨学科研究领域,在大学中开展以跨文化能力培养为特色的课程也正处在摸索阶段,将大学生跨文化意识的培养提高到国家形象建设的高度是较少探讨到的话题。中国大学生因其特殊的社会身份对于国家的形象建设意义重大,培养他们在跨文化交际中的文化移情能力对于中国的国家形象建设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跨文化意识;文化移情;国家形象
美国政治学家布丁(Boulding, K.E.)将“国家形象”定义为“一个国家对自己的认知以及国际体系中其他行为体对它的认知的结合”。
长期以来,国家形象塑造被认为是党和政府外宣部门的专属业务和职能。但随着我国开放程度的日益提高,外国人进入中国和中国人走出国门均成为普遍现象,中国公民在国内公共场所的言行举止,在国外留学、旅游、购物等行为,在不同侧面、不同程度上都折射出国家的形象,国民已然成为国家的名片。而数量庞大的中国在校大学生作为知识分子队伍的后备力量,是未来中国较高层次的后备劳动者和主力军,他们活跃在国内外各种社会场合,与他们近距离、零距离的接触,胜过媒体宣传的千言万语,从某种意义上他们常被视为中国国家形象的代言人,是中国国家形象 “民间传播”的重要载体。
中国国家形象的建设需要大学生的积极参与,而如何使大学生成为中国国家形象的正面推动力量,向世人展示出一个发展中的、充满了希望的现实中国形象,培养他们的跨文化意识已然成为解决这一问题的一大重要抓手。
跨文化意识指的是跨文化交际中参与者对文化因素的敏感性认知,一般分为四个层次:一是对那些被认作是怪异的表面文化现象的认知;二是对那些与母语文化相反而又被认为是不可思议的显著的文化特征的认知:三是通过理性分析从而取得对文化特征的认知:四是从异文化持有者的角度感知异文化。第四个层次是跨文化意识的最高境界,要求参与者具备“移情”和“文化融入”的能力。[1]53简单地说,跨文化意识就是对于与本民族文化有差异或冲突的文化现象、风俗、习惯等有充分正确的认识,并在此基础上以包容的态度予以接受与适应。
跨文化交际能力的核心内容是文化移情能力,它已经成为直接影响到跨文化交际的质量、效果和进程的关键因素。[2]17大学生文化移情能力的缺失,一方面表现为缺乏对待世界各民族(包括自己本民族)文化的正确态度和信念,容易误入厚此薄彼的非理性极端;另一方面表现为缺乏文化敏感性和文化顺应能力,以己度人,以己文化度他文化,以己文化去套用他文化,导致文化“负迁移”,从而造成与他文化的冲突与不适应。很明显,大学生文化移情能力的缺失必然会造成对他们在跨文化环境中的不良言行,进而对他们所代表的国家形象造成负面影响。
陈二春[3]138等指出,提高文化移情能力关键在于培养跨文化意识。鉴于“国家形象”的概念中包括两大方面:一是直接关系本国公众的国家认同和归属感的自我本位的“国家形象”;二是直接影响国际舆论对特定国家的整体评价的他者本位的“他我形象”。以下将从这两方面探讨大学生的跨文化意识对国家形象构建的影响。
(一)大学生跨文化意识与自我本位的“国家形象”
因跨文化意识薄弱我国大学生在自我本位的“国家形象”构建中常常存在以下两方面的问题:
1.对丑化中国的行径缺乏甄别能力。由于西方主流意识对中国固有的傲慢与偏见,加之对日益崛起的中国的防范心理,西方媒体常常对于中国社会存在的一些问题进行别有用心的报道甚至歪曲抹黑。在当今互联网时代,各种丑化和矮化中国的段子更是肆虐橫行,使得“中国人有劣根性”“中国很差劲”等观点似乎已经成了一种全民的普遍共识。大学生作为网络用户的主力军之一,其态度、意见和情绪很大程度上影响着网络舆情的走向,同时他们网络信息认知能力也易受到网络舆论的左右。成规模发展的虚假网络舆情会导致大学生难以分辨信息的真伪,引发大学生价值观念的冲突,开始怀疑自己国家的历史、文化,背弃自己的民族和信仰,甚至走向极端,成为恶势力利用的对象。
2.对异族文化拜高踩低。西方世界经济发展水平和文明程度普遍高于中国,加之丑化中国言论的作祟,许多大学生都不免对西方社会和文化产生好感,进而对源于西方一切事物不加甄别地盲目接受并推崇,催生出“崇洋媚外”的校园文化。大学校园里的“洋节热”和“外国名牌热”就反映出现代大学生受西方意识的影响之深;相反,对一些经济文化欠发达地区,大学生则会滋生夜郎自大的良好自我感觉。带着这种文化优越感的中国大学生未来若去经济欠发达地区开展工作,极有可能不懂得尊重当地人的风俗习惯和宗教信仰,不免会给人留下“新殖民主义者”的印象。
以上问题都与大学生关于自我本位的“国家形象”认识误区相关联。这些问题在大学生身上的存在,势必会影响当下或未来他们构建国家形象的言行。因此,大学生需要通过文化移情能力的教育和训练,把握和坚持平等性原则与适度原则,反对民族文化中心主义,克服文化偏见和定势等不利心态,理性对待本民族文化和异族文化的关系:对于西方话语和价值观能够谨慎甄别,主动做到不盲目跟风贬低中国,坚持立场原则,不信谣不造谣,规避非理性言论的蛊惑和误导;对于欠发达地区的文化和人民能够平等相待,善于发现其他民族文化的优点,同时在自己的言行中注重传承和弘扬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
习近平在2014年的外事工作会议上指出:“要提升我国软实力,讲好中国故事,做好对外宣传。” 跨文化意识的培养,关键是“要把学习者培养成跨文化说话者或中介者,提高跨文化意识,具备多重身份,避免因单一身份而对非本民族文化持模式化态度”[4]7。大学生们只有从跨文化的视角进行国家形象的建构,学会用非模式化态度来分析和看待本民族和他民族文化,尊重不同文化的独特性,才能讲好中国故事,更好地树立和维护本民族文化的正面形象,同时逐步消融不同文化间的壁垒,进而促进本国公众对国家的认同和归属感。
(二) 大学生跨文化意识与他者本位的“他我形象”
大学生所构建的他者本位的“他我形象”,往往是在与外国人直接接触交往中形成的,尤其是大学生作为留学生进入国外学习或作为工作人员进入国外工作的过程中与外国人的接触,是很多外国人士构建“中国形象”的重要依据。但是,由于跨文化意识的不到位,大学生们在这方面还有颇多不尽如人意之处。
1. 群体诚信危机。2015年5月,美国厚仁教育研究中心发布的2015版《留美中国学生现状白皮书》中称每年至少8000名留美中国学生被劝退,学术表现差和学术不诚信是中国留学生最主要的劝退原因。该机构2016年版的《留美中国学生现状白皮书》中显示,中国留学生因学术表现差(主要体现在平均绩点GPA过低)而被劝退相关案例正逐年减少,但学生不诚信问题却呈现连年上升态势,占比从2014年的21.4%上升到2016年的32.57%,最常见的学术不诚信行为包括考试作弊、作业抄袭、代写代考、申请材料造假、引用不规范、篡改成绩等。
这些不诚信行为的愈演愈烈,表明了部分中国留学生对于美国学生中约定俗成的学术诚信习惯或不了解,或采用随意或侥幸的态度不去严格遵守,其根本源头是出于对美国文化及制度了解的匮乏。例如,一些留学生认为,家庭作业和同学商量、对答案是很正常的,在家庭进行的网络考试中偷偷查资料无伤大雅,殊不知这些行为在美国均被定义为作弊。在有着“学术洁癖”的美国,对于抄袭、篡改成绩、代考等触及底线的学术“重罪”,被发现后常会招致开除的后果。留学生在申请材料造假上也引来诸多海外高校的诟病,如2010年知名教育网站zinch.com公布的一份报告显示, 90%的中国留学生存在推荐信造假的情况,70%的申请者存在论文代笔的情况,50%的申请者伪造高中成绩单。这不得不让一些国家和高校开始采取专门针对中国留学生申请作假的措施,如启动针对中国留学申请者的材料验证系统或增加面试环节。少数留学生在外留学所引发的群体诚信危机,在某种程度上让全体中国留学生甚至全体中国人集体躺枪,为“诚信”问题背锅,不仅影响到国外院校对中国学生的信心,也严重破坏了中国的国际形象。
2. 触犯国外法规。各国文化不同,社会规则和法律法规迥异,初入异乡生活学习的大学生,很容易因为不懂当地法律而触犯法律,最严重的甚至会遭到遣返的制裁。例如在美国,全日制学生出勤率需达到85%以上或90%以上,否则有被注销F1签证的危险;不满21岁,不能饮酒也不能买酒,未满18岁,不能吸烟也不能买烟。威斯康星国际学院(WIA)曾有未成年中国学生储存了带给寄宿家庭作为礼物的两瓶红酒而受到严肃的批评教育并将酒没收的案例。语言威胁或恐吓在美国也是禁区。一旦说话涉及恐吓威胁并被起诉,会被判不得接近被告,不得在被告的住家和工作单位附近出现,如果违反了法庭的判决则会被拘捕;如果出现更为恶劣的恐吓性言论,不仅会招致严厉的经济惩罚,甚至还可能会带来牢狱之灾。
这些在中国人看起来远不能构成犯罪的行为,在国外却成了中国大学生屡屡触碰的雷区,其原因无疑是大学生缺乏对国外社会规则及法律的了解。一旦触犯到法律,不仅给大学生个人经历带来了难以消磨的污点,也有损于自己国家的形象。
诚信危机和触犯国外法规都是大学生缺乏文化敏感性和文化顺应能力的表现,这些表现都给国家形象的塑造带来了负面的影响。随着不同国度、不同种族间交流的日益频繁,越来越凸显出大学生理解多元文化的必要性和提高跨文化交际能力的迫切性。在校的大学生未来还要肩负起更多的社会责任和使命,他们能否融入国际大舞台,能否在国际交往中游刃有余地构建国家的正面形象,很大程度上都取决于他们的跨文化意识。
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大学生要在国家形象建设中发挥积极作用,必须具备跨文化意识和素养。具体来说可以分为如下两点:
(一)平视异族,不卑不亢
在近现代历史上,中华民族经历了西方的冲击和民族的屈辱,中国在很长时间内都是弱者。在这种情况下,以西方世界为参照系,容易造成人们对西方的仰视,同时把中国的贫弱归咎于自身的文明不如人,认为中国人的“国民性”落后。这其实就是深刻的自卑感,往往导致对中国自身文化和社会进程的全盘否定。这是一方面。另一方面,中国地大物博,历史传统深厚,加之近年来经济快速增长和社会迅猛发展,中国的全球综合实力快速提升,这也使得一些人滋生出了民族优越感。
但事实上,不管是自卑感还是优越感,都不是在跨文化环境中建构积极国家形象所应持有的心态。学会超越仰视和俯视的心态,用平视的心态观察世界和自己,是当下大学生所应该努力具备的跨文化素养。大学生们应以客观冷静的平和心态清楚地认识本国的文化和国情,认识到中国道路自身的优势性和中国国情的独特性,同时也要了解世界文明的多样性和发展道路的多样性,借鉴一切社会和文化的长处。总之,一个理性平和的大国形象需要靠理性平和的国民心态来塑造。
(二)入乡随俗,顺势而为
进入异国后,由于失去了自己熟悉的社会交往信号或符号,对对方的社会符号不熟悉而在心理上产生的深度焦虑和无所适从,这就是“文化休克”现象。导致大学生发生“文化休克”的原因主要在于价值观的矛盾和冲突以及异国生活方式和习惯等不同。
大学生初入异国时大都有一个艰难的克服文化休克的过程。 “入乡随俗”作为一种有效的跨文化交际策略和原则,在行为规范、工作和学习方面主张的是,充分了解对方的本地习俗、规章、行事风格,熟知对方的要求和标准,而不要自以为是或想当然地代入自己本国的行为规则;而在价值观和风俗习惯方面,并不要求异国人放弃自己的风俗习惯和价值观而彻底本土化或者完全按照本地人的风俗习惯行事,而是要在交际中尽量理解对方,在问题的认识和处理方面尽可能一致,以求得更好的合作。大学生只有做好“入乡随俗”,才能将国家的正面形象近距离地展示在外国人面前。
今天,致力于和平崛起的中国亟需构建起与我国综合实力相匹配的国家形象。学会跨文化交流,塑造良好国家形象,事关每一个中国大学生,但我们的大学教育面临着巨大的跨文化挑战。每一个大学生个体都是国家形象的一个具象符号,一言一行都可能影响到全世界对我们国家的整体评价。知名网络评论人周小平曾说:“中国是什么?中国是我们共有的品牌,中国是一个由我们所有人的行为共同组合起来的巨大整体,我们怎样中国就怎样!”作为中国社会未来精英阶层的新一代中国大学生,更应该义不容辞地肩负起表达中国正能量、塑造国家新形象的神圣使命。
[1] Hanvey, R. G. An Attainable Global Perspective[M]. New York: Center for Global Perspectives in Education. 1976.
[2] 高永晨. 跨文化交际中文化移情能力的价值和培养[J]. 外语与外语教学,2005(12).
[3] 陈二春,袁志明. 文化移情能力与跨文化意识研究[J].四川外语学院学报,2008(3).
[4] Byram M, Gribrova B & Starkey H. Developing the Intercultural Dimension in Language Teaching: A Practical Introduction for Teachers [M]. Strasbourg: Council of Europe. 2002
(编校 舒易红)
On Building of China's National Image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College Students' Intercultural Awareness
SONGYing
(College of Foreign Languages, Beijing Information Science & Technology University, Beijing 100192, China)
The study of 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 is a newly-emerging interdisciplinary research field in China.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are currently attempting to offer the intercultural -competence-oriented courses to their students. At such an initial stage of intercultural education, the discussion of developing college students' intercultural awareness is seldom related to the building of China's national image. In view of their special social identity, China's college students bear great responsibility for building China's national image. Cultivating college students' cultural empathy competence in 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 has positive effect on the building of China's national image.
intercultural awareness; cultural empathy; national image
2017-01-24
宋颖(1979—),女,江西新余人,讲师,硕士,从事跨文化及翻译理论与实践研究。
G641
A
1673-0313(2017)02-013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