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 晓 丹
慕课背景下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思考
王 晓 丹
(贵州师范学院 马列主义教学部,贵州 贵阳 550018)
新信息技术支撑下的“慕课”有着传统教育无法比拟的优势,更能迎合现代人类的学习、生活方式.但从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性质和规律、教学过程和效果、师资队伍建设等方面来看,“慕课”的普适性却值得深思.面对“慕课”的冲击,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既要端正态度、审慎地加以利用,又要努力提高自身的素养与能力以应对新信息技术的挑战.
慕课;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
近年来,发端于美国的“大规模在线开放课程”(Massively Open Online Courses,缩写MOOC),简称慕课,成为许多教育工作者广泛热议的话题.它凭借着“注册的低门槛以及学习内容的异步和不受约束”[1]等特点撼动着传统教育的根基,既标志着教育信息技术迈入了新纪元,也预示着现代教育理念、教学模式、教学方法的新转向.慕课热的发展态势给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带来哪些机遇与挑战?慕课是否符合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规律?是颠覆还是融入传统课堂教学?这些问题都值得人们冷静地思考、理性地对待.笔者拟从历史性的维度对慕课背景下的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作以细致分析.
随着网络信息技术的发展,互联网与教育相融合的趋势日益明显.2012年,以Coursera、edX和Udacity为代表的慕课平台一经面世,便赢得全球许多高校和科研机构的青睐,随后一些世界顶级大学开始通力合作,打造学分、学历相互认证的在线网络教育模式.这种新模式深受全球学生的欢迎,并获得世界各国高校的支持和认可.我国的慕课建设起步稍晚,自2013年7月复旦大学和上海交通大学与“Coursera”公司签约、与耶鲁和斯坦福等世界顶级大学共同构建在线网络平台之后,国内许多名校逐渐意识到现代数字技术对于传统高等教育的冲击,于是彼此倾力合作、联手打造中国式的“慕课”平台[2].“慕课”迎合了现代信息技术深度融合、时间碎片化等发展趋势,具有传统教育无法比拟的优势.
首先,教育资源的平等共享.教育资源的平等开放是教育平等的一个重要方面,在古代受教育观念、阶级地位的影响,教育资源的不平等是无法争辩的事实;到了近代,教育资源的平等享有只是体现在形式上,而非真正实质意义上的平等;只有现代教育才趋向于真正实质意义上的平等,更加注重内容与形式、过程与结果的统一,更加彰显人的本性与价值,更加注重现代科技对教育发展的促进作用.因此,现代信息技术支撑下的慕课平台,一方面使得身处不同地域的学生能够超越国界、学校、时空的限制,平等地享有优质教育资源;另一方面也满足了各类学生的个性化需求.学生只要拥有网络和终端,就可以随时随地成为学习者,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需求选择适合自己的教育内容,这在某种程度上反映着学生获取教育资源的机会平等.所以,传统高等教育的藩篱正在被开放、透明的慕课所突破.
其次,课堂教学模式的革新.传统课堂教学中多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主体性地位不够凸显;多秉承被动灌输式教学,问题式或启发式教学略显不足.慕课的诞生撼动着传统课堂教学模式,使之幡然改变,教师由原来的“教授者”变为学习的“协助者”,学生的学习由被动变为主动、学习场所由固定教室变为“线上和线下”联合,知识的传授由静态迁移变为动态建构.此外,慕课也使得枯燥的理论学习增加了趣味性,慕课视频与其他在线课程视频相比,表现出短小、精致、设计巧妙等特征,通过设置环环相扣的问题能够激发学生学习、闯关的兴趣和欲望,培养主动探究、吸纳新知的良好行为习惯.可见,以网络技术为依托、以服务和方便学习为导向的慕课平台,在一定程度上突破了传统课堂教学模式的局限,促使其向新型教学模式转向.
再次,师生以及教师之间关系的重塑.课堂教学是维系师生情感、进行沟通交流的重要环节,在传统教学活动中,学生往往由于惧怕心理或某种担忧而缺乏与老师沟通交流的主动性、很少在课堂上公开表达自己的话语,相伴而生的则是教师的权威性因缺少质疑而得以奉行,师生之间关系的民主性、平等性并不十分明朗.然而,慕课教学的实行却为师生、生生之间的认知、领悟和情感交流提供了新的契机.师生可以在网络空间就相关内容平等地发表意见、建议和看法,自主地抒发内心的情感和真实的体验,在相互争议和辩驳中获得真知、明辨事理、情感交融,至此师生关系的平等性、民主性才得以真正体现.此外,慕课背景下教师之间的关系也发生了改变.以往教师各自为战、单打独斗的封闭状态逐渐被打破,演变成主讲、助教、辅导教师联合组成的教学团队,教师之间的分化、重组日益明显.
自2014年慕课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中推行以来,至今并未产生像在自然科学课程中那样轰动的效果.与传统课堂教学相比,尽管慕课存在上述诸多优势,但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中是否适用、普遍推行依然值得深思.
从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性质和规律来看,“慕课”的普适性有待商榷.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作为马克思主义理论传播与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和主阵地,带有一定的意识形态色彩.由西方国家主导研发并迅速侵占教育领域的慕课,无论在技术上还是话语体系上都是西方国家垄断的,在某种程度上裹挟着西方的意识形态、价值观念,这势必给我国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带来巨大冲击,纷繁复杂的信息内容会转移和分散学生对我国主流意识形态的关注.当慕课以隐性的、潜移默化的方式影响着国人的价值观念之际,意识形态安全问题、慕课在高校思政课中普遍推行问题理应予以慎重考虑.此外,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有着特定的教学目标,除了传授知识之外,尤为注重的是学生理想信念的确立和行为习惯的引导,为此在思政课教学中面对面的沟通和交流是教学内容能够入脑入心的前提和基础,是教学有效性提升的必要条件.教师只有尽可能多地与学生直接接触、沟通、交流,才能了解和把握他们的心理动态、情感世界和思想实际,这也是思想政治工作的普遍规律.慕课虽然具有即时、方便、快捷等特性,也具有沟通、交流的平台,但其实质上仍是人机互动,或者是人通过网络终端与人的滞后互动,它减少了、甚至割断了传统教学中人与人之间实时互动的天然优势,而这恰恰是思政课所必需的,因此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固然离不开网络,但完全依赖于网络平台是有悖于思想政治教育规律的.
从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过程和效果来看,“慕课”使得教学过程的可控性降低、教学效果弱化.为了适应现代社会快速发展、时间碎片化的趋势,慕课学习表现出很强的随意性,不仅不受时间、地点、场合的限制,而且可以随时中断学习,甚至是边娱乐边学习,这种随意性的在线学习“可能破坏学习的循序渐进性,片断化的学习容易在认知的获得与信仰的形成之间形成某种障碍”[3],这对于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而言,教学过程的可控性、严肃性和规范性都大大降低.再来看教学效果,虽然学生可通过在线提问、作业、交流来弥补自学过程中的欠缺,教师可通过在线答疑解惑来把握学生对课程内容的掌握程度,但这种教学形式对于思政课而言远不如传统课堂那样容易产生思想共鸣和情感交融,课堂教学效果势必大打折扣,也会使得通过教学效果监测教学质量的可行性降低.传统课堂教学是教育工作者在长期的教学实践、教学体验中形成的一种行之有效的教学模式,它固然存在诸多缺陷和不足,但其优势和长处也是不容抹杀的;数字化条件下的慕课教学模式代表着人类教育技术的进步,虽然能够满足人类现代社会生存和发展的快节奏需要,但也会使人与人之间最天然的情感联系变得日益疏远和冷漠;慕课固然有其存在的必然性与合理性,但并不意味着在所有课程教学中都是普遍适用的.传统教学有精华、现代慕课有新意,两者相倾,究竟何种教学模式才更符合高校思政课教学的本意和要求,更能提升教学过程的可控性和教学效果,这均是值得仔细品味、斟酌的.只有“适合的”才是好的教学方式,对于适合的应加以维护和推广,对于不适合的应在批判反思中加以摒弃[4].
从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师队伍建设来看,“慕课”教学并非有利于师资队伍的整体建设与合理发展.慕课主宰下的教师职责分工一经出现,每位教师“都有自己一定的特殊的活动范围,这个范围是强加于他的,他不能超出这个范围”[5],这种固定化分工并非出于教师自愿,而是受慕课的影响和约束,因而不利于教师个体综合素质的提高和整体师资队伍的良性发展.一方面,慕课模式凸显着“明星”主讲教师的作用与影响力,长此以往会给其他教师(包括助教、辅导教师等)造成一定心理压力,影响其教学积极性;另一方面,能够荣登慕课平台的主讲教师毕竟是少数,大部分教师只是承担助教、辅导角色,久而久之这部分教师的教学能力将会弱化、下降,毕竟教师教学技能的提升需要在完整的教学实践过程中得到锻炼和培养,因此少数人影响力的提升与多数人整体素质的下降,并不适合师资队伍建设的根本要求,这是一种畸形的片面的发展.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中,师资队伍的整体建设和良性发展不能仅依靠少数具有“明星”效应的精英,而是需要培养一大批教学骨干,需要一大批具有责任感和使命感、既脚踏实地又勇于开拓创新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倘若慕课在弱化部分教师教学能力的同时并不能提升思政课教学的有效性,那么它并不是一种理想的值得普遍推广的教学模式.
既然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中普遍推行“慕课”存在着上述诸多令人担忧的问题,是否意味着要全面否认、抛弃慕课这种全新的教学模式?对此问题的回答可在追问、反思慕课本身的过程中做出合理的判断.
慕课是科技发展的表现,是人类文明进步的确证,它为现代教育教学提供了诸多便利条件,这是无可争辩的事实.但问题在于数字化环境下的慕课教学在凸显某些人的影响力和教学能力的同时也在弱化另外一些人的能力,在放大人类的大脑、手等器官功能的同时也在缩减人类其他方面的能力,这实则是技术理性统治下人类的异化,即人类研发出来的新信息技术反而成为束缚人类自身全面发展的异己的、对立的力量.这种异化状态的根源在于人类生产方式和交换方式的巨大变革.历史上每一次新技术的发明、应用,都将人类历史推向了一个新的高度,人类的实践活动推动信息技术的发展,新的信息技术作为渗透性要素反过来又改变着人类的生产、生活方式,这种相互作用构成了人类生活的常态,也是现代信息社会每个人面临的生存境遇.我们反思慕课教学所致的人类异化,不是为了摧毁我们已经建立起来的引以为傲社会生活结构,而是促使人们在现代生存境遇中学会理性地选择、从容地面对.
对于慕课与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融合问题,首先,端正态度、审慎地看待慕课.我们既不能一概否认或遗弃,也不能毫不思索地全盘接纳.慕课教学作为一种新事物,有其存在和发展的客观必然性,不能因慕课带来人类生存的异化,而否认其存在的合理性.即便它不适合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中普遍推广,但其中蕴含的许多新质元素还是值得思政课建设引以为鉴的.其次,在思政课教学实践中要善加利用慕课.慕课教学究竟是好是坏,不取决于慕课本身,而取决于使用者.正如爱因斯坦所说的,“刀子在人类生活上是有用的,但它也能用来杀人”,关键在于使用的人如何利用.对于慕课在思政课中的教学而言,倘若使用者运用得恰如其分,势必能够提高教学效果;若不善加利用,其结果可能适得其反.再次,思政课教师应努力提高自身素养与能力,积极主动迎接慕课教学的挑战.慕课教学所致的异化状态,逃避、回避都不能解决,主动面对才是最佳选择,因为“自我异化的扬弃同自我异化走的是同一条道路”[6],只有历经慕课才能甄别其利弊所在,才能寻找到克服异化的可行性路径.
总之,慕课作为“一种在历史上起推动作用的、革命的力量”[7],确实给现代教育教学带来了极大的影响和冲击,然而慕课并非完美无瑕,至少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并不具有普适性.但不具有普适性并不意味着没有存在的合理性,慕课模式中许多合理因素依然是值得借鉴学习的,不能因噎废食.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不能完全排斥、拒绝慕课,也不能受慕课的绑架而失去自我,我们应在巧妙驾驭慕课的过程中更好地实现知识传授、理想信念确立、行为引导等功能,从而帮助人们塑造出认知世界的“透镜”.
[1] DEBOER J,HO A D, STUMP G S, et al. Changing “Course”: Reconceptualizing Educational Variables for Massive Open Online Courses[J]. Educational Researcher,43,(2):74-84.
[2] 张鸷远.“慕课”(MOOCs)发展对我国高等教育的影响及其对策[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2014(3):116-121.
[3] 徐蓉.慕课与思政课教学生态的优化[J].思想理论教育,2014(5):58-62.
[4] 顾钰民.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慕课热”以后的“冷思考”[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6(1):115-117.
[5] 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165.
[6] 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70.
[7] 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1003.
Reflection on the Teaching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Theory Course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MOOCs
WANG Xiaodan
(Department of Marxism-Leninism Teaching, Guizhou Normal College, Guiyang, Guizhou 550018, China)
MOOCs supported by new information technologies has incomparable advantages over the traditional education, and better meets the modern human learning and living style. However, from the view of the nature and law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theory course, teaching process and effect, teaching team construction and so on, the universality of the MOOCs is worth pondering. In the face of MOOCs impact, the teachers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theory course should not only take correct attitude and use it prudently, but also strive to improve their own quality and ability to cope with the challenges of new information technology.
MOOCs; high school;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theory course; teaching reform
10.3969/j.issn.1673-2065.2017.01.017
G641
A
1673-2065(2017)01-0085-04
2016-06-15
王晓丹(1980-),女,辽宁阜新人,贵州师范学院马列主义教学部副教授.
(责任编校:李建明 英文校对:李玉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