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四红
(安徽黄梅戏艺术职业学院,安徽 安庆246052)
皖江文化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探究
汪四红
(安徽黄梅戏艺术职业学院,安徽 安庆246052)
优秀的中国传统文化是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渠道之一。以开放性强、内源性深而著称的皖江文化是长江流域富有特色的地域显性文化,它具有代表性、思想性、艺术性、创新性等特点。皖江文化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互为二维向度,皖江文化促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养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推动皖江文化传承和发展,皖江文化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着紧密的联系。
皖江文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窥视探究
皖江文化又称“皖江地区历史文化”,是安徽特色地域文化。安徽省1667年建省,以皖山(即天柱山)及其向东延伸的余脉为界划分为两部分:皖南和皖北。皖北为两淮文化体系,皖南以徽州文化和皖江文化为主流。以朱熹理学为核心理念的皖江文化所涉及的地域范围以安庆、桐城为中心,包括芜湖、马鞍山、池州、铜陵等地,这里所讲的皖江文化是个总体的文化概念,从时间跨度上看:从古至今。从内容涵度上看:包括皖江地区人们在处理人与世界关系的过程中所采取的方法以及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成果。皖江文化在中国地域文化体系中颇具影响。
皖江文化历史内涵深厚。如政治文化以张英、张廷玉、陈独秀为代表;戏剧文化有誉满全球的京剧、黄梅戏、傩戏等;书画文化以邓石如为代表;安庆师范大学(省立安徽大学)的敬敷书院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以禅宗二祖、三祖为代表的宗教文化也是皖江地区的特色文化之一。还有著名的桐城派文化。古皖文化是皖江文化的重要根基,安庆近代文化为皖江文化增添更多色彩。
善于吸收外来文化的皖江优秀传统文化有以下特征。
安徽省的省名与安庆有不解之缘,安徽省的省会原来是安庆,安庆地域文化是安徽文化主要内容之一,安庆地区的文化最早可追溯到汉朝,研究安徽文化,安庆文化是绕不开的话题。文艺类的有:我国古代最长的叙事爱情诗乐府诗歌《孔雀东南飞》,怀宁县有根据其内容建成的旅游度假村,黄梅戏名家将其改编为经典黄梅戏大剧。新乐府运动在唐代张籍的推动下掀起了一股复古的潮流。宋朝时期诗文革新中有梅尧臣,明清时期安庆地区文化当以桐城学派为首。在现代美学的开拓方面,安庆地区的宗白华与朱光潜功不可没。革新创世类的有洋务运动的代表曾国藩,其研究开发的枪炮、蒸汽机和小火轮在那个特殊的历史时期发挥了无可取代的作用。安庆的陈独秀是中国共产党的创始人,其掀起的新文化运动为黑暗中的中国带来了光明和希望,他创办的《新青年》使许多青年摆脱了狭隘的地域视野,开始放眼看世界。早期《新青年》的作者主要来自皖江地区。皖江地区是当时新思想出现的主要集散地,新报纸新杂志纷纷涌现。它是辛亥革命的重要地区之一,也是马克思主义思想主要传播地区之一。皖江文化的生命力生生不息,既有传统文化的田野芬芳,也有古儒文化的大气素雅。在当前国家对传统文化重视的大环境下,皖江文化从物态到心态,从形式到内容的现代化转型,有利于推动皖江文化的复兴与发展。
皖江文化重视文化意识形态对社会发展的精神引领作用,即载道、救国、济世、乐民。桐城方以智《方氏质测学》中独特的科学思维,在中国科学史上留下重要的一笔,他特别重视西学知识在中国的传播,著有《通雅》《物理小识》《药地炮庄》等,他是“载道”的代表;“乐民”的代表主要有清朝桐城父子张英、张廷玉,他们留下的身后美名成为现代反腐倡廉的生动教材,《六尺巷》的故事被搬上春晚的舞台,唱响全国;桐城教育家吴汝纶认为只有教育才能救国,他反对科举,兴办新式学堂,传播西学,实现教育的中西合璧,培养能强国富民的可造之材,深为曾国藩赏识,是曾门四大弟子之一。在当时的社会背景下有这样的教育“救国”思想是值得膜拜的。安庆地区的陈独秀是“济世”典型代表。首先是掀起启蒙思想的新文化运动,其后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又建立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的工人运动,陈独秀在中国近代史上画上浓厚的一笔。
国剧“京剧”源于安徽的徽剧,黄梅戏也成为中国五大剧种之一,典型代表有:程长庚、严凤英等。文学方面闻名海内外的当推桐城学派,方苞、姚鼐是突出人物,统领清朝文坛200多年,经典作品2000多件,作家群中有日本与韩国人士;“和州三张”之称的张孝祥、张孝伯、张即之(南宋和县人,今安徽省马鞍山市和县)以晋唐遗风著称,书法清劲、秀雅。清代最著名的大书法家怀宁人邓石如冲破“馆阁体”的束缚,在书法领域创出了一条新路。他的碑刻书法独树一帜,以篆、隶成就最高,影响最大。安庆邓石如的碑刻纪念馆收集了大量邓石如碑刻书法作品,受到书法界人士的大力追捧。还有邓以蛰的《书法之欣赏》、包世臣的《艺舟双楫》等;皖江地区还出现众多的绘画流派,较有影响的有:萧云从与姑熟画派、梅清与宣城画派、桐城画家群、怀宁画家群、芜湖铁画,到民国时期,桐城画家群和怀宁画家群又有新的发展。主要人物有:曹履吉、曹履泰兄弟俩,他们擅长诗画,画以山水著称,诗有晋唐古风。陈光龙以《百虎图》出名,建国后专攻鸟兽创作。还有方旭、赵颚、光元鲲、童雪鸿等画家,皖江地区还出现了女画家,芜湖铁画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皖江地区的艺术成就达到了很高的水平,留下了很多值得骄傲的艺术精品。
皖江地区移民比较集中,最早历史只能追溯到唐、宋时期。那里的移民主要是在元、明时期从徽州和江西鄱阳迁移至此,世代繁衍。有古书:“吾安庆,古皖国也……神明之奥区,人物之渊薮也”。“皖人非古皖人也”“强半徙自江西、浙江”“土著才十一二耳”。外来移民带来的当地文化与皖江地区本土文化不断融合,形成新的文化,这种文化兼收并蓄、中外合璧、古今贯通、创新发展,成为皖江地区的主流文化。但皖江文化也有它的弱处,受儒家文化的影响,重文轻商、发展不均衡、文化缺乏商业性和实用性,“仕而优则学、学而优则仕”的思想浓厚。因此,我们今天在传承皖江文化的过程中要学会去粗存精,与时俱进。
一个地方优秀的传统文化对当地人们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养成影响重大,可以说是重要的文化基因之一,优秀的传统文化是根基和源泉,这是文化发展的普遍规律。一个地区民众的精神必具备传统与时代两个向度。传统文化见证着文化的历史演变,在历史的长河中烙下了深深的痕迹。优秀的传统文化还应当在时代中传承和弘扬,使之烙上时代的印记,具有时代的价值理念、思维方式和行为特征。亨廷顿说《独立宣言》是将美国人凝结在一起的重要纽带,它所宣扬的民主、自由、法治等价值观是美国人信仰的重要信条。[1]39-44
皖江文化依靠特殊的地理环境、文化底蕴、深厚的人文环境和人们对自然及社会的敏锐感知力,在这个特殊的地界形成了具有独特风格的民间风俗文化、民间宗教信仰等。皖江文化的这些风俗、信仰是构成这个地区文化的特质与内涵,并且与其它地区文化相区别,其背后的观念基础就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一个具有无穷力量的隐形精神纽带,将无数个个体连接在一起,引导这个地区的人们不断迸发出勇于创造的创新精神以及为维护民族的尊严所迸发的抗争和奋斗精神。[2]39-40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建立在自己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根基上,不能移植西方的价值观。皖江文化在革新发展中要充分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精神追求,这是皖江文化的精神内核。他们推动着彼此的融合与发展。皖江文化要以大众为载体,在创新和发展中创造符合大众文化趣味和文化习惯的形式与内容,潜移默化地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到大众文化中,使皖江文化成为地区核心文化之一。文化建设有助于逐步解决长期以来在民众中丢失的信仰危机或价值观危机。
一个地区民众道德的养成依赖于该地区传统思想文化的熏陶以及该地区的良风善俗。[3]107-113人们长期在优秀的文化熏陶中产生对自己地域文化深厚的感情,这是人们文化自信、文化信仰、文化认同的重要源泉,也是人们形成文化自觉、提高自己道德修养的重要基础。皖江文化凝结着古人的智慧,现今仍具有指导意义。皖江历史文化中的儒家思想,重视培养公民对国家、社会以及家庭的社会责任感,重视将公民培养成具有较高素养的、有品质的人,其间的道德教化对谦让之风的培养意义显著。在现代教学中将少儿儒家思想启蒙教育设置为人文通识课程,为当前传统文化教育提供了经验和借鉴;皖江文化中的教育思想与理念以及讲学之风为现代教学改革提供了有益的经验。皖江文化的教化作用、以儒家伦理为核心思想的家训、家规能帮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渗入家庭的日常生活中去。
富强、民主、文明、和谐是国家发展的重要目标和亟待实现的重要任务,传统文化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供了文化滋养。国家繁荣富强是自古以来中华民族孜孜不倦的追求,繁荣富强的国家能促使物质、文化、民生等全面发展。皖江文化重视教育与民众和民生的关系问题。春秋时期,皖江地区法家代表人物管仲既重视物质生产也强调精神培育。中国古代皖江文化中民本思想的核心是爱民、利民、护民。“民本”思想是国家的基础和根本,“和”更是皖江传统文化的核心概念,如“协和万邦”等。总之,古代皖江优秀传统文化思想中折射出国家施政和政策取向上的价值要求。[4]107-113
自由、平等、公正、法治是全人类优秀文化的基本价值取向。从社会层面上讲:自由、平等与公正是东西方传统文化共同的价值追求,但它们在理解上存在差异,中国对这些元素的理解是建立在自己本国传统文化的价值理念上,民族文化传统指导着中国人作出符合自己民族特征的行为抉择。皖江文化传统思想中有法治思想,法家提倡“刑无等级”、“一断于法”等主张,法家主张法治,认为治理国家的有效办法是建立并推行法律制度。皖江地区传统思想中的儒家思想强调“德治”、“礼治”,儒家认为人性总体是善的,但需要国家加以引导和教化,教化引导的手段就是礼仪。礼在古代社会通过制定一系列的规范约束着人们的行为,达到引导、教化、启发人们,促进社会和谐的作用,它是特殊的法,激发人们对生命的感悟和仁爱精神的追求,这体现了皖江地区的先人很早就对自由、平等、公正等价值理念有透彻的理解和深刻的社会实践。
爱国、敬业、诚信、友善四大概念在中国古典哲学思想中占有一席之地,是对传统文化元素的直接沿袭和引用。皖江地区以儒家思想作为主流意识形态,儒家的仁、义、礼、智、信等在现代社会表现为以下教义:他指导我们在现代社会中要爱身(爱自己)、爱家(爱家人,要对家人尽孝、悌)、爱他人(对待别人要友善)、爱事业(对待工作要兢兢业业)、爱万物(我们要爱祖国的山河)、爱天地(我们要讲诚信)。这些思想生动体现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的内容。[5]142-143
皖江传统文化的精髓——凝聚精神、兼容精神、自强不息精神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涵的重要组成部分。传承和发展皖江文化是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渠道。皖江优秀传统文化需要以开放包容的姿态吸收并融合其他文化,取精华去糟粕。皖江文化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融合有利于提高安徽文化软实力。我们需要有创新的意识,才能使皖江传统文化被永久珍藏。
[1](美)塞缪尔·亨廷顿.再论文明的冲突[J].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03(1).
[2]戴有山.核心价值观是对中华文明的传承和升华[J].思想政治工作研究,2014(7).
[3]肖琴.中国传统文化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关系再探讨[J].湖湘论坛,2014(5).
[4]闫坤,段致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关系研究[J].石家庄经济学院学报,2015(4).
[5]杨雨晗.中国传统文化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联系[J].教育教学论坛,2013(12).
An Exploration into Wanjiang Culture and Socialist Core Values
Wan Sihong
(Anhui Vocational College of Huangmei Opera Art,Anqing246052,China)
Excellent traditional Chinese culture is one of the important channels of disseminating socialist core values.Wanjiang culture known for its openness and deep endogeneity is a distinctive regional dominant culture of the Yangtze river basin,also being typical,ideological,artistic and innovative and so on.Wanjiang culture and socialist core values are complementary,the former promoting the cultivation of the latter,and the latter promoting the cultural inheritance and development of the former.They are closely related to one another.
Wanjiang culture;socialist core values;exploration
G122/D64
A
1672-447X(2017)04-0039-04
2017-03-13
2017年度安徽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SK2017A0974);安徽省高等职业教育创新发展行动计划(2015-2018年)(XM-06);安徽省高等职业教育创新发展行动计划(2015-2018年)教育教学研究项目(RW-60)
汪四红(1972—),安徽安庆人,安徽黄梅戏艺术职业学院副教授,硕士,研究方向为中国传统文化、思想政治教育。
责任编辑:曲晓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