麓台书院与明清时期潍坊学术文化发展

2017-03-09 12:03王明德
潍坊学院学报 2017年3期
关键词:潍县理学潍坊

王明德

(潍坊学院,山东 潍坊 261061)

麓台书院与明清时期潍坊学术文化发展

王明德

(潍坊学院,山东 潍坊 261061)

麓台书院上承北海经学传统,下启明清学风,在作育人才、发展学术、振兴文教等方面做出了突出贡献。许多著名学者在此授徒讲学,著书立说,开宗立派,省内外学子负笈而来,潜心攻读,一时地方科第彬彬称盛,人才蔚起,一批批科举文化人才脱颖而出,并在此基础上形成了地方学术流派。以麓台书院为代表的潍坊书院不仅成为地方文化传承的担当者,而且在代代相续的文化传承中形成了自己的学术文化传统和地域学术流派。

麓台书院;学术文化;潍坊

书院是古代作育人材、探讨学术的专门机构。明清两代潍坊境内书院林立,涌现出许多较有影响的书院,如青州府松林书院、云门书院、范公书院、海岱书院,潍县麓台书院、潍阳书院,寿光养正书院、同文书院、北海书院,诸城县东武书院、观海书院,高密县任氏八宅书院等。这些书院对潍坊地区的教育发展、人才作育和学术文化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其中又以麓台书院最具典型意义。麓台书院汇集了当时许多著名学者在此授徒讲学,著书立说,开宗立派[1]P478,省内外学子负笈而来,潜心攻读,一时地方科第彬彬称盛,人才蔚起,一批批科举文化人才脱颖而出,并在此基础上形成了地方学术流派,为地方学术文化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有论者称,自麓台书院建立,潍坊进入人才辈出、群星璀璨的历史新时期。许多人日后成为儒林名士、文坛盟主、卫国名将、济世重臣,他们或声震海内,或名重乡里,或功在社稷,或造福乡梓,对潍坊社会的全面发展和繁荣也产生了深远的历史影响。[1]P478话或有夸饰,但麓台书院对于地方学术文化发展和人才培养的贡献当是史实。从地方学术文化发展的视角探讨麓台书院的历史地位当更有意义。

一、学脉赓续与山左学术文化重镇的形成

浮烟山是潍坊的文化圣山,对潍坊文化发展与人才作育具有特殊意义。早在两汉之世,就显示出地方文化的勃勃生机。据传布衣丞相公孙弘曾入浮烟山读书。公孙弘(前200-前121),字季,甾川国(今寿光纪台镇)人,40岁时始拜公羊学大师胡毋生为师学习《公羊春秋传》,汉武帝时以贤良被征为博士,官至丞相,受封为平津侯。他奏请设太学,为博士置弟子员,被汉武帝所接受,西汉太学由此兴,同时确立了公羊学的相对独尊地位,在中国儒学史上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两汉之时是潍坊区域社会发展的北海郡(国)时代。在这一时期,潍坊经济文化全面发展,一时人文荟萃,名家继起,文化重镇巍然耸立。就学术文化而言,汉代山东是儒学发展的中心。西汉五经八师,山东经师有六人。东汉五经十四博士,山东经师占了八家。在山东儒学发展中,北海郡国又是山东儒学的重镇,公孙弘、邴原、师丹、伏湛等都堪称一代经学大家。郑玄又是两汉经学的集大成者。郑玄(127-200),字康成,北海高密(今高密市)人。他广采众说,遍注群经,集汉代经学之大成,号称“郑学”,聚徒讲学,弟子众至数千。在郑玄影响与带动下,北海发展成为天下经学与文学的重镇,一批经学名家崛起于北海,诸如邴原、国渊、管宁、梁丘贺、费直、伏无忌、淳于恭、周泽、甄宇等,他们或累世传经,或隐居教授,传承经学文化,由此也奠定了北海一地的人文传统。其他如徐干、孔融又以其文学成就享誉文坛。他们的成就及其影响,显示了北海学术文化重镇的地位。虽没有证据显示这些儒学人才与浮烟山有直接关系,但却表现出北海儒学的深厚文化土壤,浮烟山文化根芽正是基于这种儒学文化土壤才茁壮成长的。包括浮烟山文化在内的北海文化教育传统和儒学文化根基早在北海时代已经奠定。

自魏晋至宋元,浮烟山文化传承虽因资料缺乏而难觅其径,但一定是不绝如缕,时隐时现,延至明清终得以发扬光大。明清两代,潍坊文化繁荣,科甲兴盛,俊彦辈出,尤以青州府城“冠盖最盛”,实为山东的一个重要文化区。[2]P26-32在此背景下,浮烟山学术文化上承两汉,下启近代,骤成人才渊薮,在重振北海学术文化中发挥了关键作用。麓台书院和其后的西涧草堂、潍阳书院代表了潍坊书院教育和学术文化发展的脉绪。

浮烟山麓台书院始建于明万历年间,由辞官归乡的原刑部尚书刘应节主持兴建。刘应节(1517-1591),字子和,潍县人,明嘉靖二十六年(1547)进士,授户部主事。累官至南京工部尚书、刑部尚书等。万历四年(1576)辞官归乡,主持修建了麓台书院,并亲自讲学,奖掖后进,十五年间培育英才甚众。潍县《刘氏家乘》记曰:“公(刘应节)归里,好引掖后进,建麓台书院,群郡邑之秀,亲督课之。今州荐绅彬彬,后先相望,大都皆公门下士。”[3]P118《潍县志稿》载:“(刘应节)既家居,好引掖后进,建麓台书院,群郡邑之士亲教之。”[3]P92

刘应节首创麓台书院,对明清潍坊地方学术文化发展具有开拓之功。高桂、刘以贵、阎循观、韩梦周等人继其后,掌教麓台书院,传道授业,作育人材,使山左学术文化重放异彩。

高桂(1557-1629),字凤翥,潍县人,明万历丙子年(1576)、丁丑年(1577)联捷进士,累官泰兴知县、礼部仪制司主事、贵州思石道监察副使等职。为人重气节,秉公正,文章道德皆为时人称道,辞官归里后掌教麓台书院,以传道作为教书育人原则,倡导为学先做人。又探讨学理,精研儒学,延聘名师,在他的经营下,麓台书院成就卓著。

刘以贵,字沧岚,刘应节五世孙,康熙二十七年(1688)进士,累官广西苍梧、武缘知县,署思恩府事。辞官归里后,掌教麓台书院,以育才和著述为乐,著有《古本周易集解》《析疑》《初学正鹊》《正命录》《莱州名贤志》《沧岚辨真文》《藜乘集》等。

阎循观于清乾隆年间在麓台书院旧址附近建成了西涧草堂。西涧书院继承麓台书院的办学传统并多有发展,当是麓台书院的延续和发展。阎循观(1724-1771),字怀庭,山东昌乐人,清代教育家、理学家、诗人,乾隆三十一年(1766)进士,官至吏部主事。为学主张省身克己,以程朱为宗,以忠恕为本,以伦常为实际,主敬克己,时时提醒此心,刻苦自立。著有《困勉斋私记》《西涧文集》《尚书读记》《春秋一得》《毛诗读记》《见闻随笔》等。与理学名家韩梦周相友善,讲学于西涧草堂,好学者多从之游。其他如高守训、刘鸿翱、法坤宏、闰循中、闰学尹等知名学者亦来麓台书院讲学,从游者有不远数百里慕名而来者。朝廷派出的学使、山东学政辄来麓台书院视学选贤。[4]P152

韩梦周(1729-1798),字公复,号理堂,山东潍县人,清代理学家,乾隆二十二年(1757)进士,曾任安徽来安知县,罢官归里后,掌教于麓台书院等,凡26年。为学笃守程朱,以存养、省察、致知三者为入德之资。以其思想为主体,形成了著名的公复学派。著有《理堂文集》《理堂诗集》《理堂集日记》《易解》《中庸解》《大学解》《理堂外集》《理堂诗集》《理堂日记》《养蚕成法》《文法摘抄》等。其讲学著述活动及其学术思想直接影响了地方学派的形成。

潍阳书院是由潍县知县韩光德于乾隆二十四年(1759)主持兴建的。虽然潍阳书院与麓台书院不在一地,但两者都受北海地域文化熏陶,韩梦周、高守训等学问名家往来其间,立学宗旨和为学旨趣相近,当可以视之为对麓台书院的传承和接续。自书院设立,许多理学名家如韩梦周、刘庄年、高守训、张昭潜、郭恩敷等都曾掌教于此。一时弦歌如缕,人才荟萃。张昭潜在其《重兴潍阳书院碑记》中称:“时高觐甫(高守训)先生讲学麓台,宾主酬酢,极一时弦歌之盛。吾邑六七十年来科甲翩联,人文蔚起,实肇于此。”[5]卷14潍阳书院培养出了大批地方人才,对推动地方文化教育的发展做出了贡献。潍阳书院的成就加强了潍坊地方学术文化重镇的地位。

二、学术研究与地方学术文化的繁荣

麓台书院既是培养人才的场所,又是区域学术文化的中心。书院汇聚了许多知名学者,他们在这里课徒讲学,著述立说,研磨学问,使教学与研究相互推动,不同学术见解相互激荡。这种学术研讨氛围推动了学术的发展,为学术人才的成长创造了良好的环境,客观上促成了像阎循观、韩梦周等儒学人才的成长,推动了地方学术文化的发展与繁荣。阎循观前后讲学7年左右,教授弟子门人,循循善诱,令听者欣喜。阎氏治学不主一家之言,而要归于自得;“游其门者,逍遥鼓舞,不自知其化之速也。”韩梦周讲学26年,“敷陈经训,辨析异同,务令深造自得,不为时俗标且浮靡之学,而于守训尤严切今。”莱州、滨州、莒县等地文人学子皆慕名前来求学,朝廷也派出学使。加之山长管理、会讲制度、正式学规等,更易促使学业精进,学术昌达,形成良好的学术氛围。韩梦周之后,在麓台书院任教者还有乾隆进士彭绍升、胶州籍举人法坤宏、吴县籍贡生汪缙以及鲁士骥等许多学者名流。他们代表了清中期山左理学的学术水平,也为理学在山东的影响和传播发挥了巨大作用。[6]P41-44

麓台书院继承了传统书院的会讲制度,定时延聘名师讲学,辩驳问难,探讨学术,使教学与学术活动结合起来,体现了书院的学术特性。会讲一般是由两个或者两个以上的名师聚会讲学,会讲有明确的宗旨,固定的会期和详细的规章。听众不限于生徒弟子,凡地方绅民士夫亦可参加听讲,甚至亦有政府官员前来观摩,很像区域性的学术活动。当时全省各地慕名来听讲者不胜其数,如官至都察院左副都御史的掖县毛式郇,官至协办大学士的滨州杜受田及其子,协办大学士陈官俊等。清廷派出的学使及山东学政,也不断前来视学。会讲又似学术讨论会,允许争鸣,师生之间释疑答难,学者之间往复辩驳,不同立场、不同观点在质疑论辩中求得共识。会讲制使教学与学术探索活动结合起来,学术研讨与集体教学结合起来,培养了学生探讨学术、独立思考的学术精神,有利于开阔学生的视野,消除各学派之间的门户之见,也促进了地域学派的创立以及学术文化的活跃和繁荣。会讲成为麓台书院的学术盛事。

麓台书院名师荟萃,各倡己说,理学、史学、文学、金石之学各呈特色,显示出浓郁的学术氛围。学者通过讲学,宣传自己的学术思想,并通过学生辐射到四面八方。又通过开展学术交流,传播学术思想等,培养了学术文化人才,发展了地方学派。在以麓台书院为代表的地方书院及其他教育机构的影响与熏陶下,明清两代潍坊地方文风兴盛,科甲蝉联,人才辈出,出现了历史上人才发展的全盛时期。

明清两代潍坊地区科举人才虽非尽出于书院,但书院在推动地方人才兴起方面确实起了重要作用。在明清山东3994名进士、11名状元中,潍坊有进士672名,状元4名,分别占全省总数的16.8%和36%。在山东全省进士人数前十名的州县中,属于潍坊的州县有诸城、益都、潍县、安丘4个,共441人,占全省前十位州县进士人数的37.98%。①关于潍坊进士数据资料参见王耀生著《明清时期山东进士地域分布特点及与经济、区位、民风的关系》,载《中国地方志》2005年第9期;《宣统山东通志》,民国四年山东通志刊印局铅印本;孙祚民著《山东通史》,山东人民出版社1992年版;朱保炯、谢佩霖著《明清进士题名碑录索引》,上海古籍出版社1979年版。科甲兴盛还催生出许多科举世家。高密单氏数百年间出了21名进士,潍县张翔三代4进士,潍县郭氏中进士者8人,临朐冯裕家族出了9名进士,昌乐阎世绳家族出了7名进士,寿光刘珝家族两代出了8名进士,诸城刘统勋家族出进士11人。在朱亚非等列举的山东60个代表性仕宦家族中,潍坊占19个。明清两代山东共有举人15482人,在举人总数前十名的州县中,潍坊有诸城、潍县、益都、安丘、高密共有1377人,占全省前十名州县举人总数的36.08%。

书院的发展还促进了地方文化人才的涌现,如马愉、黄福、石存礼、陈经、黄卿、杨应奎、刘澄甫、柯劭忞、冯裕、冯惟讷、冯惟敏、冯琦、马文炜、赵秉忠、傅国、安致远、李怀民,李宪暠、李宪乔、丁耀亢、曹贞吉、马益著、陈介祺、丁善宝、曹鸿勋、刘墉、王筠,等等。在明清山东诗文集作家1138人中,潍坊占285人,占25.24%。清代山东诗文集作者分布最多的12个地方,潍坊占4个。学者著述方面,据《潍县志稿·艺文志》记载,明代以前,潍县有据可考的著作28部,清代高达456部。不仅学者的著作数量多、门类广,而且出现了一批享誉海内的学问大家。经学则有刘以贵、宋书升,理学则有韩梦周、姜春霖,金石学则有陈介祺、高鸿裁、郭麟,古文则有刘鸿翱、于社,史学则有张昭潜、丁锡田等大家。[7]P40

经学方面,潍县的刘以贵、宋书生堪称山左经学大家。宋书升(1824-1915),字晋之,又字贞阶,号旭斋,潍县人,光绪八年(1882年)进士,入值翰林院。不久辞官,于省城济南以教学研究为业。曾主持金泉书院,任山长。又曾主讲于济南高等学堂和济南师范学堂(前身为著名的泺源书院),声望极高,学界仰其为泰斗,比之为东汉经学家郑玄,誉其为当代“小康成”。治学注重辞章考据,潜心于《周易》研究。并能旁搜远绍,涉猎诸子百家,举凡天文地理、卜医星历、河图洛书、伏羲文王,各代人物与著述,无不细研深究。其主要著作有《禹贡说义》《尚书要义》《考经大旨》《论语义正》《春秋分类考》《周礼明堂考》《古韵考》《孟氏易考》《二十四史正伪》《旭斋文钞》《周易宋氏要义》《黄帝以来甲子纪元表》《夏小正释义》与《周易要义》等,涉及经史、宗教、哲学、天文、地志、历算、医学等。其中,《周易要义》是其一生心血之作,著作考证前人之讹谬,刊改旧著之漏失,独出新义。[1]P82宋书升学识渊博,精于中西历算,自成《易》学一家,与孙葆田、郑杲等创立清末朴学东甫学派。[1]P144

史学方面,柯绍忞、丁锡田、张昭潜等为山左史学名家。柯劭忞(1850-1933),字凤荪,号蓼园,祖籍胶县,十二岁时从其父柯蘅迁居潍县。光绪十二年(1886)进士,历任翰林院侍讲、学部左丞、国史院修撰等职。1914年任清史馆总纂,除完成《清史稿》总纂工作外,又以一人之力,倾30余年心血,纂成《新元史》巨著。著作在综合前人有关蒙元史研究成果基础上,撰成元史巨著。为有别于明宋濂等所撰《元史》144卷,故名《新元史》,共257卷,1920年成书,1930年修订。时任民国大总统的徐世昌曾命令将其列为正史。《新元史》浩大繁博,系统严密,论断允当,对旧元史著作中的史实缺漏、详略不均、重复羝牾、错讹失实等不足皆有纠正,可谓熔铸古今,集元史之大成。当然,著作也有不足之处。除撰《新元史》外,另著有《译史补》《新元史考证》《文献通考注》《春秋谷梁传注》《谷梁传补笺》《文选补注》《尔雅补注》《蓼园集》等。[1]P83其父柯蘅,亦为经史名士,曾著有《汉书七表校补》等。

丁锡田(1893-1941),字倬干,号稼民,潍县人(潍县丁氏为知名仕宦家族),历史文献学家、史地学家。精于经史之学,搜集与整理了大量地方文献及山东学者著作,收藏志书多达315种,部分为孤本、抄本、珍本,藏书数万种。一生勤于著述,曾撰成《潍县历史谭》《理堂先生年谱》《潍县乡贤集》《马刚纪事诗》《后汉郡国令长考补》等著作,又著《潍县疆域沿革》《潍县拆除石坊调查表》等,出版《崂山游记》《稼民杂记》《小书巢丛刊》(三辑)《山东县名之溯源》《通烬青社遗闻》《赴燕记游》等。[1]P161另辑有《潍县文献丛刊》(一至三辑),收纳乡贤著述,共收书目20多种,分辑刊行,对传承地方文化贡献颇著。曾任潍县县志局采访主任,在《潍县志稿》编纂中出力最多。

张昭潜(1829-1907),字次陶,号小竹,潍县东关人,清末史学家。一生以讲学著述为志业,曾在山东巡抚丁宝桢开办的尚志堂讲学,晚年讲学于潍县潍阳书院。治学淹博,凡经史艺文、方志纪乘、碑碣墓志、山川舆地、天文历法、军事兵家等,无不涉猎,尤重地方史志的研究与著述,于修撰《山东通志》用功最深。同治年间撰成《山东通纪》稿本共10册、21卷。光绪三十一年(1905),山东巡抚杨士骧重组通志局,任命孙葆田为总纂,邀张昭潜编撰《山东郡县沿革表》《山东地理沿革表》等。主要著述有:《山东通纪》(二十卷)《山东郡县沿革表》《山东地理沿革表》《通鉴纲目地理续考》《北海耆旧传》(二十卷)《潍志纤缪》《潍县地理沿革表》《无为斋文集》(十二卷)《无为斋续集》(六卷)《无为斋遗集》(后人将其遗稿汇集成书)《无为斋诗集》《无为斋杂著六种》《读诗日记》等,内容多为山东省史地、人文考证和碑版志集序言,如《丁宫保六十寿序》《祭张勤果文》《金泉精舍记》等,有较高史料价值。[8]P149-150著作《北海耆旧传》,以历史发展的视角审度取舍,收集北海人物上自春秋下迄于明季共267人,裁量得当,记述严谨,为研究潍坊地方历史文化提供了重要史料。著作《无为斋文集》为其多年研究地方文史的成果集结,凡封疆、海防、治江、治河、农田水利、文教、先哲、乡贤、硕儒、府州郡县沿革等,皆考镜清晰,条梳简赅,提出了自己的见解。[1]P114

朴学方面,安丘的王筠堪称大家。王筠(1784-1854),字贯山,号菉友,安丘景芝镇人,道光元年举人,文字学家,曾为山西乡宁知县。治学博涉经史,尤精说文之学。一生著述宏富,自著书50余部,勘订他人书60多部,计数百卷。要者有《正字略》《毛诗重言》《蛾术编》《禹贡正字》《夏小正正义》等,传世者有五种,即《说文释例》《说文解字句读》《说文补正》(二十卷)《句读补正》(三十卷)《说文系传校录》(三十卷)。研究说文常能阐幽发微,校订精绝,见解独至。其中,以《说文释例》成就最高,不仅首次总结和阐发了说文,确立了部首及部属字的原则和次序,而且还提出了分别字、累增字的理论,探讨了汉字形体分化、孳乳演变的规律,并注重利用金文等古文字资料,探讨文字初形本义。[1]P110《清史稿·儒林》称:“筠治《说文》之学,垂三十年。其书独辟门径,折衷一是,不依傍于人,论者以为许氏之功臣,段、桂之劲敌。”因其出色的学术成就,故被誉为“说文四大家”之一。

方志学方面,孙葆田、马步元等可谓是志书编纂的集大成者。孙葆田(1840-1911),字佩南,祖籍荣成,随其父孙福海迁居潍县。同治十三年(1874)进士,授刑部主事,曾任安徽宿松、合肥知县。后弃官回潍,潜心经史之学。光绪、宣统年间,受两任山东巡抚张曜、杨士骧之邀,主持《山东通志》的修撰。孙氏主张修志应“稽正史以溯本源,考官书以昭法守,继而参以杂史,则集及私家著述”,续志要“后胜于前”。经孙氏总纂,众多学者参与,耗时多年,最终于1911年修成新的《山东通志》共200卷、128册、620万字,规模上超过了乾隆《山东通志》。《续四库全书提要》称《山东通志》为“博赡精审,以视前志之疏陋,相差殊不可以道里记”,实为不可多得之善本,亦为齐鲁文化集大成之文献,堪称山东历史上规模最大,内容最翔实,体例最完备的通志。[1]P115孙葆田一生个人著述颇丰,惜多散佚,知名者有《国朝经学师承记》《汉儒传经记》《汉人经解辑存序目》《孟志编略》《校经室文集》等。[1]P82-83后又为河南南阳知县礼聘,撰成《南阳县志》。

金石学方面,潍县堪称重镇,陈介祺、高鸿裁、郭麟等都是享誉全国的金石学家。陈介祺(1813-1884),字寿卿,号簠斋,著名金石学家、古文字学家、文物收藏家,道光二十五年进士,授翰林院编修,国史馆协修。辞官归里后专注于金石彝器的搜集和研究。对所搜集之文物,潜心研究,探其渊源,考其价值,分门别类,建库收藏。所收藏的文物上溯三代,下至明清,有青铜器、镜鉴、碑碣、石刻、砖瓦、玺印、封泥、书画、古籍等。搜藏金石彝器之多,价值之大,门类之广,质量之精,堪称晚清金石学之集大成者。在其藏品中,青铜器藏品达200多件,著名者有毛公鼎、十钟、天亡簠、兮甲盘等,这些都为青铜器文物之极其珍贵者。毛公鼎为西周重器,铸造精良,为传世铭文中最多的青铜器,现藏于台北故宫博物院。藏品中的西周晚期和春秋时期古钟11件,其中如纪侯钟、楚公蒙钟等,均是古代乐器的典型代表,因取其整数,故以此名其斋号曰“十钟山房”,又因其集有周秦印篆一万方,名其楼曰“万印楼”。“十钟山房”、“万印楼”现已辟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清史稿》称“介祺积学好古,所藏钟鼎彝器金石为近代之冠”。金石学家吴云评论说:“当今金石之学定推寿卿,收藏之富,穷绝今古,尚犹孜孜不倦广为搜罗。”

上述在学术方面取得显著成就的学问名家代表了明清潍坊地方学术文化发展的成就,他们或与麓台书院没有直接联系,但受地域文化的熏陶,是在潍坊地域文化的沃土中成长出的杰出学术人物,集中反映了潍坊地域文化的繁荣景象。

三、学术特色与潍坊地域学术流派的形成

山东是儒学故乡,经学传统深厚,即使在明清两代学术文化重心南移的情况下,亦不失经学重镇的称号,而山东经学又以潍坊籍学者最具代表性。明清两代,以麓台书院为代表的潍坊书院不仅成为地方文化传承的担当者,而且在代代相续的文化传承中形成了自己的学术文化传统和地域学术流派,在山东乃至全国都占有一定地位。麓台书院具有悠久的师儒传统,在地域学术和师承关系的基础上形成了一个脉络清晰的地域学术流派。在这一学术流派中,刘应节肇其端,刘以贵、阎循观、韩梦周为代表,郭圲、郭璋、陈凤翰、陈官俊、曹鸿勋等继其后,渊源有自,别具统系,或可名之为“北海理学流派”。[9]P16-21学派具有鲜明的理学主张,成员之间互相唱和,交流探讨,代际传承绵延百年,山左地区翕然宗之,传承有序,至清末绵延不绝。[9]P16-21

汉魏时期潍坊是山左经学研究的中心,宋元以降潍坊成为山左宋学重镇,清代潍坊成为山左理学重镇。潍坊地域学术流派以理学相倡导,以阎循观、韩梦周、刘以贵等为代表。在《清稗类钞·性理类》的《山左学派》所列山东宋学家共7人,其中潍坊就有5人,即安丘刘源渌,昌乐阎循观,潍县姜国霖、刘以贵、韩梦周,其中韩梦周和阎循观并称为“山左二巨儒”,实为清中期山左理学领袖。清代学者阮元在《儒林传稿》的《刘源渌传》中记载了山东主要理学人物,着重叙述了安丘刘源渌的事迹,附传中介绍了昌乐阎循观、潍县韩梦周的学行,附记中又记载了昌乐周士宏,潍县姜国霖、刘以贵、梁鸿翥,胶州法宏坤,安邱张贞,益都李文藻。[10]P98这些人是山东理学的代表人物,又都是潍坊籍人,可见潍坊之理学亦为山东之理学,而且他们多数都与麓台书院存在密切联系。现代学者张舜徽在《清人文集别录》中列举山左学者24人,其中潍坊学者有赵执信、韩梦周、阎循观、李文藻、刘鸿翱等5人[11]P47-54,韩、阎、刘皆以治理学而称著于时。潍坊的理学流派代表人物有较为明确的前后接续关系:清初的代表学者是刘源渌、刘以贵、滕纲等,乾嘉时期阎循观、韩梦周二人为鼎盛时期的代表人物,阎、韩又与同派学者法坤宏、姜国霖等友善,交往甚密。韩梦周去世后,门人弟子承其衣钵,代代传袭。潍坊理学流派在代际相承中发展,绵延清代近百年,直至近代。[9]P16-21

就清代潍坊理学传承而言,当以刘源渌、刘以贵、滕纲为开山。刘源渌(1619-1700),字昆石,号直斋,安丘人,清初经学家。为学遍读宋儒之书,笃信程朱之学,集朱子之书而作《续近思录》,尤精于《书》、《易》,著述甚丰,其学术思想对地方学者刘以贵、阎循观、周士宏,姜国霜、韩梦周、法坤宏、张贞等产生深远影响。他们尊崇源渌之学,以至形成山左重要经学流派。刘以贵是清代较早在麓台书院掌教的学者,为地方理学流派的早期代表人物。刘以贵继承先祖刘应节的遗愿,辞官归乡后掌教麓台。为学宗程朱,对诸经义蕴多所考辨与阐发,于《十三经注疏》之外,旁搜一百四十余家,考其异同,辨其得失。治经深得刘源渌影响,对清代地方理学发展有奠基之功。滕纲(1689-1758),字建三,清代著名经学家,是刘以贵之后的潍坊重要学者,为地方理学流派的开启者。治学长于理学的解读和阐发,掌教麓台书院期间,阎循观、韩梦周、法坤宏等都出其门下。他和刘以贵等在潍坊地方理学流派形成过程中起到了开创作用。[9]P16-21

以麓台书院为基础而形成的地方理学流派发展至阎循观、韩梦周时期,蔚为大观。阎、韩代表了地方理学发展的高峰。二人先后掌教麓台书院,一时人才蔚起,堪称兴盛。阎循观为学端正深厚,格高调古,学宗程朱,又深受源渌之学的影响,治经博采众说,而要归于自得。教授弟子,循循善诱。方圆数百里文人士子慕名而来,探讨经义,切磋进学。韩梦周为学笃守程朱,又崇尚源渌之学,精研义理,存养根本,省察修治,在理学研究上成就卓著,又为山左古文派的代表人物。他教生授徒,广交师友,不仅与阎循观、法坤宏等交往友善,还培养了大批人才,莱州、滨州、诸城、高密、莒州等方圆数百里的文人士子皆慕名投其门下。阎、韩二人学养深厚,开麓台书院之新格局,领导了清中期山左理学的发展,当为理学之大家。时人彭允初对阎、韩二人评价说:“国家明德醇氯,涵养百年,其征应于士类者,于阎、韩两公见之。”[3]卷29二人实为地方理学流派的代表人物。与阎、韩二人大致同时代的学者如法坤宏、姜国霖、高守训、彭绍升、汪缙、鲁士骥等研习经义,推进了流派的发展。法坤宏,字直方、镜野,山东胶州人,乾隆六年(1741)举人,在麓台书院讲学多年。为人性情恬静,不谐俗流,与阎、韩二人学术思想较为接近。阎循观、韩梦周和法坤宏被誉为乾隆时期的“山左三巨儒”(亦称“山左三贤”)。姜国霖,字云一,潍县人。为人谨言慎行,素称忠信,对学术的追求达到了“四十不以贫富撄其念,五十不以死生动其心”[12]P300的较高境界。与韩梦周等人友善,为北海理学流派成员之一。另外流派中的高守训、彭绍升、汪缙及鲁士骥等人多掌教于麓台书院。[9]P16-21

潍坊地方理学后期代表人物主要有郭圲、郭璋、陈凤翰、陈官俊、曹鸿勋等,他们继承流派精神,刊刻遗文,授徒讲学,使流派的思想学说代代相传,实为流派之殿军。史载“高守训……乃归授生徒,与刘鸿翥,郭圲、郭璋、陈凤翰、陈官俊、王延年及族侄其召等推广理堂先生之所以为教者。以古文为时文,而神明变化于离合断续之法……授生徒于程符山,亦犹行韩先生之志也。邑侯孙敦请掌教潍阳书院,辞不获己,乃推所授于韩先生者以为教。”[13]卷28

近代以降,学风丕变,传统理学已无法适应近代社会的需要。随着西学传入和新学的兴起,传统书院衰落,潍坊地区的理学和理学流派也渐趋沉寂。但作为一地文化传统,曾为潍坊地方学术文化发展作出过重要贡献,值得我们珍视和研究。

[1]王振民.潍坊文化三百年[M].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2006.

[2]周潇.论“海岱诗社”与《海岱会集》[J].东方论坛,2010,(1).

[3]常之英,等.潍县志稿[M].民国三十年印本.

[4]阎同义.符山与麓台书院[M]//政协潍城区委员会.潍城文史资料:第4辑.内部资料,1989.

[5][清]张昭潜.重兴潍阳书院碑记[M]//无为斋文集:第十四卷.光绪丙戌抄本.

[6]杨洁.理学发展对明清山东文化之影响举隅[J].潍坊学院学报,2013,(1).

[7]宿成山.麓台书院考述[D].合肥:安徽大学,2007.

[8]刘秉信,张文祥.潍县史学家张昭潜[M]//政协潍坊市潍城区委员会编.潍城文史资料:第十八辑.内部资料.2002.

[9]杨洁.清代北海理学流派述考[J].潍坊学院学报,2014,(3).

[10]戚学民.阮元“儒林传稿”研究[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11.

[11]丁原基.张舜徽先生对清代山左学者的评价——读“清人文集别录”[J].东岳论丛,2011,(11).

[12][清]阎循观.西涧草堂文集[M]//四库全书存目丛书集部:第282 册.济南:齐鲁书社,1997.

[13][清]韩梦周.理堂文集[M]//山东文献集成:第一辑,第38册.济南:山东大学出版社,2006.

K203

A

1671-4288(2017)03-0024-06

2017-02-23

王明德(1960-),男,河南遂平人,潍坊学院历史文化与旅游学院教授,博士。研究方向:中国近现代史、地方史。

陈冬梅

猜你喜欢
潍县理学潍坊
潍县萝卜及其栽培技术
潍县乐道院集中营被关押西方侨民信息再考证
文理学人
《吉林大学学报(理学版)》征稿简则
关于《潍县大观》档案的几点解析——从地方志层面考究
“筝”艳潍坊四月天
郑板桥智断案
风筝之都潍坊
郑州大学学报(理学版)
潍坊 巧用资源做好加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