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雅怡(北京理工大学珠海学院广东珠海519088)
野外生存训练中学员意志品质培养
□欧雅怡(北京理工大学珠海学院广东珠海519088)
品质意志与一个人的成长成才密切相关,任何人做任何事情想要成功都必须具备顽强的意志和高尚的品质。文章围绕意志品质特征相关内容展开,分析如何在野外生存训练中培养学员的意志品质,以帮助学员培养坚毅的意志品质。
野外生存训练学员意志品质培养
在心理学中,意志和品质是两个内涵不同但又紧密相连的词语,品质是指一个人在长期的经历中所沉淀下来的性格的内在表征。通常情况下,品质所包含的内容丰富,是展现个体个性、气质、性格、能力、态度以及价值观的抽象综合体。而意志则是指个体为了达到一定目的,自觉地去组织自己的行为,并在这一过程中,自觉克服其所遇到的困难,是发挥意识能动作用的心理过程。意志品质对人的成长至关重要,在野外生存训练中,着重培养学员的意志品质,对于健全军人的人格,完成相关的行动任务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意志品质一词来源于心理学,其着重强调意志的作用,意志作为个体品质的主要表现特征之一,在个体成长成才方面发挥着关键作用。通常情况下,由于个体遇到的困难的种类和性质会有所不同,其在具体实践活动过程中的表现也会有所不同,意志行动具有目的性与实践性特征。意志品质在实践过程中会经历采取决定和执行决定两个阶段,意志的大小通常与期望、抱负水平、以往行为的成败经验、自信心以及团体成败经验密切相关。个体意志在一定情况下会发生一定的心理冲突,表现为双趋冲突、双避冲突、趋避冲突以及多重趋避冲突。在面临选择与决策时,会爆发出冲动动作、有意动作和选择动作。总之,意志品质内涵丰富,心理过程复杂,引发行为众多,在野外生存训练中,相关的训练项目要紧紧围绕培养学员坚毅的意志品质内容展开,帮助学员树立坚强的意志和优良的品质。
野外训练项目通常存在于军人学员意志品质培养中,当然近些年来,随着各大企业发展的至臻成熟,在部分大型企业中,为了建立健全企业文化,也会不定期组织企业内部员工开展野外拓展训练项目。但本文主要探讨的是军人在野外生存训练中如何培养其意志品质。在我国的军队中,军人的意志品质有目的性明确、依托性强以及关联性强等三个显著特征。具体而言,由于军事领域的特殊性,其所有行动都是在经过严密思考、精确规划下进行的,其随意性几乎为零。因此,军人所有的依靠意志品质支配的行为都是为达到预期目的而进行的,目的明确是军人意志品质的内在要求。在具体的军事行动中,军人对目的的认知越精准,对目标内容认知越深刻,对双方情况把握越到位。其为了有效完成目标而自觉规范袭击行为,发挥其聪明才智的意志就越坚定。
其次是具有较强的依托性。依托性通常是与随意动作联系在一起的,在野外生存训练中,要通过采取一切有效措施训练军事学员的随意行为。随意行为是一种潜意识行为,其还是在意识的指引下而产生的,将军事训练项目中的行为通过各种类型的训练项目巧妙地内化为军事学员的自觉行为,让所有的军事学员都熟练掌握这些动作行为的要领,进而坚定其意志品质。在具体的军事实践行动中,如果学员没有将这些行为内化为潜意识行为,则不能在危急的战斗中进行熟练的运用,战斗意志也就无从谈起。再次是较强的关联性,这里的关联性是指意志品质通常与困难障碍密切相关。在正常情况下,学员个体能够凭借其已经形成的意志品质自觉抵御与军事行动目的无关的想法或者是不利于军事活动开展的情绪,能够自觉抵制不良思想障碍和思想情绪。在没有违背相关客观规律和超越现有客观环境条件的情形下,军事学员能够依靠其顽强的军人意志与敌人斗志斗勇,实现军事活动预期期望。
野外生存训练活动是一种综合性极强的活动,其内容复杂,训练方式多样,能够充分运用复杂多变的自然环境训练军事学员意志品质,提升学员的综合素养。利用野外生存训练项目培养学员意志品质的方法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3.1、培养学员的自觉性,磨炼学员的意志品质
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相前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再加上我国计划生育政策的全面实行,我国独生子女家庭众多。在家长过度溺爱环境下成长起来的新一代社会主义接班人,普遍呈现出怕苦怕累、抗挫折能力低下以及意志品质薄弱现象,极大的阻碍了我国高素质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野外生存训练是军事学校开展训练课程的必备项目,在教学过程中,挖掘条件,培养并磨炼学员的意志品质是有效改善我国学员意志薄弱现状的关键。自觉性是学员意志品质培养的重要内容,在军人素养中,自觉性能够帮助学员合理调节并控制自身行为,并通过自觉性的作用诱发其产生行为去实践预期目的,培养并磨炼其意志,使其符合相关规范要求。社会各界对军事学员自觉性的要求都极高,并且由于其行业的特殊性,军事学员的自觉性大多是建立在坚定的科学信仰基础之上的。在野外生存训练中,教官要根据学员的实际情况选择恰当的训练项目,科学规划训练区域范围,帮助学员树立坚定的信仰,培养学员的自觉性,培养学员的规划、谋划能力,培养学员主动克服困难的意志品质。此外,教官要引导学员开展自身行为,不能在训练过程中面面俱到,而是在明确目标的情况下,充分尊重学员思想的自由性,发挥学员的主观能动性,让学员去具体实践相关训练项目并树立其必胜信心。
3.2、培养学员的坚毅性,锻炼学员的意志品质
顽强、坚定、坚持是军人意志品质坚毅性的主要表现。具体而言,在军事活动过程中,每一个参与人员都会承受巨大的压力,并随时随地面临战友牺牲的沉重打击。因此,军事成员必须要有顽强的意志品质去迫使敌人屈服,取得军事活动的胜利。军事战争除了依靠先进的武器和战争策略外,其更重要的是比拼军事人员的意志品质。军人必须要凭借其顽强的意志和强烈的攻击意识,全力以赴打败敌人,实现预期军事目标。在野外生存训练中,教官要充分利用复杂多变的自然环境,创设适宜的训练情境,培养学员的坚定意志,勇敢面临一切艰难困阻的意识,并坚定其信念,保持行动与意志的高度统一,勇往直前奔向既定目标。此外,坚持不懈、百折不挠的意志品质也是学员必须具备的,野外生存训练环境恶劣,体力消耗大,训练任务重,训练项目难度高,充分利用此训练过程,培养学员的坚毅意志,会达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3.3、强化学员果断性的训练,培养学员的意志品质
果断性在军事活动中至关重要,其是军事学员必不可少的意志品质,冷静头脑、果断作风、沉稳性格是军事领导人的必备素养。在野外生存训练中,要通过严格的体能训练改变学员多疑不决、优柔寡断的不良风气,培养学员当机立断,果断采取行为,先发制约敌人的意志品质。其次,是要通过严格紧密的野外生存训练,培养学员随机应变能力。在实战中,局势瞬息万变,随时都会出现新情况,这时为了最大限度保证战争取得胜利,就必须要充分发挥军事人员的主观能动性,根据战争局势的变化,及时作出应急反应,改变作战策略。再者,还需要培养学员的审时度势能力,帮助学员建立全局观念,提升学员的综合素养。在野外生存训练中,通过实际的训练项目培养学员的果断性,磨炼学员的意志品质,有利于提升我国军事学员的整体素养,增强我国军队的作战能力。
3.4 加大力度培养学员的独立性,培养并磨炼学员的意志品质
人无立则无以立志,如果成年人不让小孩子独立的去完成相关事宜,那么孩子在长大以后一定不会具备多少高尚的意志品质。培养学员的独立性,是培养学员意志品质的重点,在野外生存训练中,教官要充分相信自己的学员,放手让学员去独立的完成相关训练项目,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独立开展军事行为的能力。野外训练瞬息万变,与所有人员失去联系并不是少见现象。因此在具体训练活动中,教官要有意识地培养学员镇定的意志品质和孤军奋战的能力,全面提升学员的意志品质。众所周知,缺少独立性的人在平常生活中都会一事无成,如果将其放在战场上,只会徒增伤亡罢了。在野外生存训练中,必须要着重培养学员的孤胆精神,让学生独立选择宿营地点,独立完成训练项目,以培养学员的独立意志品质。
3.5、通过野外生存训练项目磨炼学员的自制性,提升学员意志品质
在野外生存训练中,学员在面临未知的自然环境时,会自然的产生畏难情绪和消极行为。因此,必须强化学员自制性意志品质的培养,让学员学会并善于控制自我情绪,调整自己行为,进而促使其掌握自身行动,完成训练任务,提升意志品质。在我国军事领域中,自制性是衡量军人意志品质的重要标准,根据相关军事规范要求,凭借较强的自制性控制自身情感和欲望,支配自身注意力,使自身行为符合军事管理相关要求。为了有效提升学员的自制性,增强其与厌倦、畏惧以及灰心等消极心理的斗争力,坚定学员意志防线,必须在野外生存训练中,加大学员的抗挫折能力训练强度。并通过宣传学习深化学生的情感自制力,在野外训练中严格规范学员行为。学员即使在身体极度疲乏挨饿受冻的情况下,也不能产生任何违纪行为,比如私自携带食物和水、抄近道走捷径等。以此培养锻炼学员的自制力,培养学员的意志品质。
在经济发展新形势下,我国军队也进入了信息化作战时代,通过开展多种形式的野外生存训练项目,培养学员钢铁般的意志品质,是现代军人顺应时代发展的需要。在我国过去的作战历史中,后勤补给中断、伤亡惨重、与大部队失联以及体力透支等情况频发,意志品质薄弱者是不能够妥善解决这些突发问题的。因此,必须帮助学员培养钢铁般的意志品质,以适应现代战争的需要。
[1]陈莹,赵迎珺,吴秀瑜.野外生存训练中学员意志品质的磨炼[J].现代教育科学,2009,S1.
[2]王敏,陈文斌,梁江.野外生存训练前后大学生意志品质变化的实证研究[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2,12.
[3]郑雷.长春市初中学生开展暑期野外生存集训活动的可行性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3.
[4]杨勤,肖琴.定向拓展训练在野外生存课程中的应用[J].九江学院学报,2007,03.
[5]樊贤进,王家忠.高校开展野外生存训练课程探索[J].鸡西大学学报,2011,12.
[6]陈刚.野外生存训练课程对学生社会技能培养作用分析[J].山西师大体育学院学报,2008,02.
G895
A
1006-8902-(2017)-07-Z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