宫咏梅
(内蒙古呼伦贝尔市人民医院儿科,内蒙古 呼伦贝尔 021000)
在大量的临床治疗数据中,诱发新生儿黄疸的因素有很多,其与母婴血型不合、颅内出血、难产、早产、脱水酸中毒、缺氧和饥饿有关[1]。倘若对新生儿的黄疸没有进行及时的治疗,将使新生儿在进行胆红素的吸收时出现异常,进而使得新生儿的脑组织受到感染,最终导致其出现中枢神经的异常,严重者可致其死亡[2]。为此,选取在我院接受新生儿黄疸治疗的200例患儿为研究对象,分别使用不同的治疗方式进行治疗,现总结如下。
选取2015年2月~2017年2月我院收治的新生儿黄疸治疗的患儿200例为研究对象,通过随机数字法将患儿单位数据样本设为X组(观察组)和Y组(对照组),每组各100例。在X组中,男58人,女42人;综合分析后其年龄在7~11天范围之间,年龄的平均值为(9.51±1.21)天;在Y组中,男57人,女43人;综合分析后其年龄在8~12天范围之间,年龄的平均值为(9.62±1.05)天。对两组接受新生儿黄疸治疗的患儿其性别数据和年龄数据进行比对后,可比性显著(P>0.05)。
对两组患儿在进行常规治疗和防感染的基础上,对Y组患儿进行多次间歇蓝光照射,对新生儿进行六至八小时的蓝光照射,暂停照射四至六小时后继续蓝光照射[3]。X组患儿进行持续蓝光照射,每次持续十二至十八小时,随后停止照射八小时后再接着蓝光照射。
以两组患儿的不良反应情况及治疗总有效率为观察指标。患儿皮肤完全恢复正常,不适症状消失则为痊愈;患儿皮肤基本恢复正常,不适症状部分消失则为有效;患儿的皮肤及症状没有任何改善则为无效。
通过SPSS 17.0数据处理软件包将收集到的数据进行统计,对计数资料使用%表示并采用卡方检验,(P<0.05)统计学意义显著。
X组患儿中,共有39人痊愈,50人有效,11人无效,其通过治疗所占有的总有效率为89.0%。Y组患儿中,共有39人痊愈,52人有效,9人无效,其通过治疗所占有的总有效率为91.0%。可见,X组患儿在接受持续性蓝光照射后其临床治疗效果与接受多次间歇蓝光照射的Y组患儿对比无差异性(P=0.637,x2=0.222)。
X组患儿中有14人发生腹泻,有11人出现皮疹,有18人出现发热,有9人出现不良反应,出现不良反应的概率为52.0%;Y组患儿中有10人发生腹泻,有7人出现皮疹,有12人出现发热,有4人出现不良反应,出现不良反应的概率为33.0%;可见,X组患儿在接受持续性蓝光照射后其不良反应的发生概率明显高于接受多次间歇蓝光照射的Y组患儿,统计学意义显著(P=0.006,x2=7.386)。
在大量的临床治疗数据中,诱发新生儿黄疸的因素有很多,其与母婴血型不合、颅内出血、难产、早产、脱水酸中毒、缺氧和饥饿有关。新生儿黄疸的持续时间一般为两天至三天,并且其高发期为新生儿出生后的第五天到第六天,往往在出生后的第十天至第十四天出现消退迹象,其主要的临床表现为新生儿皮肤出现黄染的迹象。倘若对新生儿的黄疸没有进行及时的治疗,将使新生儿在进行胆红素吸收时出现异常,进而使得新生儿的脑组织受到感染,最终导致其出现中枢神经的异常,严重者可导致其死亡。
蓝光照射作为治疗新生儿黄疸中一种效果相对显著的方法,在进行蓝光照射的过程中,会使没有结合的胆红素转变为具有强溶水性的胆红素,进而能够通过患者的尿液与胆汁排出,从而降低新生儿体内的胆红素含量。
在本次实验可以发现,对新生儿黄疸患儿进行多次间歇蓝光照射相对于持续蓝光照射在临床治疗效果相差不大的前提下,能够有效减缓不良反应的发生概率,值得在临床中推广使用。
[1] 邹洪波.多次间歇冷光源蓝光照射治疗新生儿黄疸的效果分析[J].中国医药科学,2017,7(08):73-75.
[2] 李 超.两种蓝光照射方式治疗新生儿黄疸的临床效果评价[J].中国医药指南,2016,14(03):137-138.
[3] 彭 华.多次间歇蓝光照射与持续蓝光照射治疗新生儿黄疸的疗效及不良反应[J].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16,8(02):119-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