裴水妹,吴三萍
(厦门华厦学院,福建 厦门 361026)
应用型高校大学英语教师职业发展生态分析和自改革蝶化路径设计
裴水妹,吴三萍
(厦门华厦学院,福建 厦门 361026)
高质量的师资队伍是应用型高校进行内涵式建设的关键因素。大学英语教师面临课时量大、学分压缩、学术失语、职业倦怠等困境,处于教育生态中的不良地位。应用型高校和相关部门应重组管理架构、搭建学习平台、修订教师评价体系、建设职业发展文化来优化外部生态环境;大学英语教师作为生态主体则需提高自身职业生态意识、结合校本客观定位职业锚、自改革提升职业胜任力,最终构建教师个体-高校组织动态契合的职业发展蝶化模型,以期达到双方持续受益的教育生态良性循环。
教师发展; 大学英语;教育生态学;应用型高校
高质量的师资队伍是进行高校内涵式建设的关键因素。教师发展做为师资培养的立足点和支撑点,因其重要性和复杂性,已成为学术研究热点。欧美部分研究者早在20世纪60年代就致力于教师发展问题研究,Richards & Nunan等探讨了外语课堂观察、外语教学评估等问题;Little、 J.W.、 Sparks等对教师发展内涵作出论述。美国、澳大利亚、以色列和日本等国因较为重视语言教学和教师发展,对英语教师的职业发展研究较其他国家更为深入。国内方面对此领域研究自20世纪90年代起萌芽,继而引起重视。戴曼纯[1]、夏纪梅[2]、丁仁仑、戴炜栋[3]等多位学者就外语教师培训、E-learning外语教学、高校教师发展机构等方面进行探讨。除了早期占主流的非材料性研究外,文秋芳[4]、唐进[5]、严金波[6]等学者通过实证研究对学习策略、教师教育改革等进行了归纳和分析。
毋庸置疑,这些专家和学者为教师发展研究做出了重要贡献。但在研究视角方面,多是静态分析,没有剖析师资培养的动态机制;在研究内容方面,较为狭窄地聚焦于教师专业发展,不够全面;在研究方法方面,实证分析往往基于一次性调查,连续性和可比性尚有欠缺。且未对不同层次高校的教师发展进行分类,研究对象过于泛化。此外,在教师发展研究和高校发展研究之间也存在“裂缝”,教师发展研究者很少重视高校特征对教师职业生涯的影响,而研究高校管理的学者又极少关注教师个体职业生涯的成熟问题,忽视了教师个体和高校环境的一致性。本文针对应用型高校大学英语教师这一特殊群体,采用生态分析来诊断其在高等教育中的生存状态,进而把其职业发展置于终身教育体系背景下,构建教师个体-高校组织动态契合的职业发展蝶化模型,以期达到双方持续受益的教育生态良性循环。
教育系统规模宏大、层次多维,教育生态学致力于研究和实现最佳教育生态结构。作为交叉教育学和生态学的边缘学科,教育生态学基于独特的研究视角与价值取向提出了教育生态分析作为其研究新方式。教育生态分析着眼于教育生态主体和教育生态环境,从教师个体、大学英语教师群体、应用型高校三个层面来剖析教师发展生态,对其进行综合分析“诊断”。
当前颇多高校公共英语学分被压缩,从原来的16学分被减少到12学分以下。部分院校虽未压缩学分,但采用了免修规定,倘若学生通过CET4(大学英语四级考试)或者校内自定的一定级别的English placement Examination (英语水平考试) ,学生就可免修大学英语课程。 面对压缩课时和免修规定,众多高校处于“去外语化”正在进行时。即便在有限的课时内,大学英语教师往往工作量极大,高校内专业课和公共课的师生比严重失衡,专业教师和公共课教师劳逸不均。部分高校甚至对公共课的教学工作量进行打折计算:尽管和专业教师一样上一节课,但大学英语教师只能拿到0.8节或0.6节工作量。同时,由于合班上课,济济一堂的大班员额,大大增加了繁重的教学辅助工作,迫使众多大学英语教师明显“工具化”,很大程度上丧失了人的丰富性,单纯成为英语知识的传递工具,和多媒体教室、教学PPT一样,体现出来的是作为英语教学机器的教师。
大学英语教师学术身份非常尴尬,被排斥在外语教育研究的领域之外,专业发展前途受限。语言学不认的同时,教育学也不认,沦落到“爷爷不亲,奶奶不爱”的“两不认”境地。大学英语教师,特别是“青椒”,在学术圈中处于较低学术地位,沦为圈外人。何况科研能力的提升非一朝一夕所能为,当前颇多大学英语“青椒”们科研基础薄弱,科研思路贫乏,学术积累不足,甚至对开展科研的方法和过程都没有深入的了解,谈何独立开展科研项目!而且部分大学英语教师们接近科研“无意识”,未关注英语及相关学科前沿动态,对教学中出现的问题没有敏锐的把握和提升到科研层面,这些都导致大学英语教师们的科研之路泥泞不堪、举步维艰。加之当前学术评价制度对大学英语教师造成了隔离和排斥,自然引发了大学英语教师在心理和行动上无奈地对科研学术距离的自觉形成,严重影响他们的职业发展,导致大学英语教师自我实现的需求无法达成。
当前众多高校教师评价体系机械刻板:尤重“论文层次”、过分倾向学术型教师、特别重视学术资格、片面强调科研、评价标准过于单一,非常不利于侧重于教学实践的大学英语教师。大学英语和其他专业有很大区别,并不需要多么深入的对英语语言本身的研究和推进英语语言前沿技术,其重心应该在提高有效教学,帮助学生提高英语水平。但众多高校明确提出教改论文不可计入送审代表作。大学英语教师在核心期刊上发表论文非常艰难,想要拿到省部级或国家级社科项目更是困难重重,进而造成大学英语教师职称评聘处于极大劣势。当前评价特别注重专业论文,未有专门针对公共课或者大学英语教师的评价体系,很多教师到副教授就非常难或者无法晋升到教授。教师评价体系和教师的职称、待遇、工作积极性、工作成就感等密切相关。简单粗暴大一统的评价体系已经成为大学英语教师们职业发展的“绊脚石”。
以上种种表明大学英语教师处于教育生态中的不良位置,生存危机感颇重,非常不利于大学英语教师自身的职业发展,进而严重阻碍大学英语教学质量的提高。故为大学英语教师们设计出合理的职业发展路径已刻不容缓。基于教育生态分析和德鲁克管理理论,可构建以大学英语教师自我管理为核心,以应用型高校组织制度管理、协作及服务管理为辅助,结合组织外部环境、内部环境要求,以期谋求应用型高校的组织利益和大学英语教师的个人利益共赢的职业发展模式。
价值观是职业发展策略和具体的行为实践的基础,是最根本的层面。且内因比外因更重要,是职业发展的有力驱动。[7]应用型高校大学英语教师应当在自我价值观的带领下提高职业生态意识,独立自主地对自己的职业行为进行管理,进而达到较高的自我身份认同水平。
教师学习不等同于大家熟悉的教师培训、教师教育;教师学习突出了教师作为学习者的主体能动性和终身教育的必要性。大学英语教师学习是多维度地吸纳有利于其职业发展的“给养”的过程。应用型高校大学英语教师学习要侧重实践性知识的增长,包括英语学科知识、英语教学知识、大学英语教师自我身份知识和教学环境知识等,且与教师个体的成长和学习经历、应用型高校定位、学生反应、生活场所等有较为紧密的关联。
大学英语教师在某种程度上是自由职业人,首先应对自己认真做SWOT分析,客观列出自己哪里需改善提高,到底是教学技能有所欠缺,还是教学研究有待提高?在学习过程中,也需注意教学观念的变化、课程改革的情境、身份认同的构建等,以期做到个性化、定制化教师学习和做好个性化职业发展规划。各位教师还要了解高等教育和公共英语教育发展的大形势,在大环境下努力改善自己的小环境,准确定位自己的职业锚,提高自身职业胜任力。[8]
大学英语教师要主动出击,积极收集信息,尽量去争取各类进修机会。大学英语教师有英语熟练的优势,申请出国访学或进修就是一个很好的途径,且近年来国家留学基金委及各省教育部门也加大投入,鼓励中青年教师走出国门。国内访问学者有专项计划,也有对口支持的兄弟院校,是一个很好的提升通道。每年暑期国内各大出版社均举办教师培训班,且有举办大学英语教师授课竞赛。可以说,对大学英语教师来说,提升培训的机会不是没有,需大家发挥主观能动性,自主发展,以成为追求卓越的PROFESSIONAL(专业职业人)为目标,而不是满足于“当一天教师,撞一天钟”的岗位人。对于广大有追求的大学英语教师而言,教学并不仅仅是单纯的工作。在职业发展的大范畴内,结合个人兴趣、特长等对自己的职业生涯进行规划,并且分段落实为具体的显性成果。
各类高校分层次发展,在教育生态学中处于不同的生态位。相应地,大学英语教师也应有校本意识,立足应用型高校定位,对大学英语课程体系进行相应的定位和改革,定位在为高等教育国际化服务上,使其服务于学校的办学目标、服务于院系的专业建设需要、服务于学生的个性化发展需求,培养专业和英语两手都要抓,两手都要硬的复合型人才,可以考虑进行密切结合专业导向的公共英语教学,以满足当前国家制造2025战略。大学英语课程改革能有效促进大学英语教师发展,而大学英语教师发展既是实现大学英语课程改革的基础,又能有力调节课程改革的实践,两者存在着良性互动共生关系。
大学英语教师的科研可打破纯粹理论的语言学、翻译和文学等领域的窠臼,[9]把科研重点放在日常教学研究上,升华生动的课堂经验,并对教学案例重新组织,进而上升到科研的角度。大学英语教师可组成团队,构建不同的WORKSHOP(工作坊)来充分地共享资源和优势互补。且可采取多种不同的科研形式:既可同行合作,也可跨学科联合;既可行动研究,也可教师反思,还可教学革新等。具体的开展科研方法则有:问卷调查、叙事探究、个案研究等,特别是叙事研究贴近教师个体的日常体验,和教师个体的具体情境关系密切。各个教师可结合自己的研究课题,采用最适合其研究目的的方法。
教师工作坊中通过不同理念、不同声音的碰撞产生良好的教师合作探究的成果。课堂教学、课堂实践深切体现教师对大学英语教学的理解,对教学实践中遇到的课堂案例的深入反思是大学英语教师科研的根本动力。也能把倡导的理论具体运用的实践中,大学英语教师要从学术话语“失语者”成长为学术人。只有校本文化和大学英语教师科研教学双重螺旋,才能保障其职业发展的有效成功。
应用型高校作为大学英语教师所在的生态场域,对每位教师个体或大学英语教师整个群体而言,都是其生态位拓展的关键要素。高校层面以学校整体发展为目标,对全部人力资源进行整体管理实践,而教师个体的职业生涯管理则是基于其个人价值观,表现为教师个人的一系列职业实践活动。但高校和教师并不是相互对立的二者,而是相辅相成的,是动态平衡的。
合理的制度安排,配套的政策体系,是大学英语教师职业发展的保障。应用型高校应建设大学英语教师的教育和培训制度、制定大学英语教师任职标准、为教师发展提供硬件和软件。应用型高校可落实大学英语教师岗前培训制度,加强骨干教师在职培训制度,对大学英语教学改革中的优秀经验和良好做法应该进行及时总结和推广交流,对大学英语教学改革中的困难和理论问题应该进行深入研讨,进而促使大学英语教师们业务更加精湛、师资队伍结构更加合理,科研充满活力,专业化、高素质。
当前颇多大学英语教师纯粹毕业于英语专业,对教育学知识非常贫乏,也较少接受到专业的科研训练,故在职前,就需加强教育类相关知识的培养;初入职的新手大学英语教师往往处于职业生涯的迷茫状态,高校应帮助新手教师进行调节,为其职业发展提供咨询、指导和服务,在充分认识自我和高校整体环境的基础上,个性化制定中长期培养方案,帮助新手教师成长为熟手教师。熟手教师经过较长时间的适应和努力,在教学科研中拥有一定的能力和经验,在高校中也拥有了一定的职业地位,与高校达成的心理契约内容也不断修正和调适。 这时候,高校对熟手教师提供的支持手段和力度也应适度增加,以激发熟手教师接受高校组织目标,这些熟手教师处于职业生涯中期,他们往往对高校的承诺较高。他们愿意主动接受高校提供的职业信息,并按照高校的职业生涯路径和政策去规划和调整自己的职业生涯。他们进一步发展自己的工作技能和专长,会评估自己的职业目标和新的职业发展机会,并做出相应的挑战。高校应设置合理畅通的职业发展通道,为大学英语教师提供公平合理的成长与发展机会,建立教师职业档案,与教师一起共同设计或调整其职业发展规划等。
针对大学英语教师队伍中高学历占比低的问题,应用型高校可出台政策鼓励大学英语教师,特别是青年教师,攻读博士学位,尤其是非英语语言文学专业的博士学位。跨学科读博,能增强大学英语教师队伍活力, 也符合当前应用型高校培养复合型人才需要复合型师资的要求,为构建更为合理合用的大学英语课程体系提供更有力的师资保障。构筑多渠道学习平台,通过内职业生涯发展来带动外职业生涯发展,这是成功职业发展的一个重要规律。具体到大学英语教师来说,就是应用型高校大学英语教师应该凭借自身的内在能力和知识去获得更多的外部职业发展机会。教师培训和学习的内容要考虑到不同阶段的教师状况,做到个性化和定制化培训。打破原来传统的不加区分的全国性教师培训教育,需打造个性化、校本化的理念,增加针对性、专题性的培训课程。
工作动机通常受两个因素的影响:保健因素和激励因素。[10]当前各个层次的高校在保健因素方面为教师提供合理的工作环境和条件等外在因素,但只有真正激励大学英语教师做出成就,得到赏识,才能促使大学英语教师不断进步,达到更高境界。应用型高校相关管理部门应为教师制定个性化的职业发展规划,使处于各个阶段的大学英语教师明确自己的职业发展目标,激发大学英语教师发挥自身最大潜能。
打破单纯以核心期刊论文数量为硬性指标的职称评审制度,建立客观公正合理的大学英语教师评价体系。 应用型高校对大学英语教师和对其他学科教师的科研要求应该要有质的区别,绝大多数大学英语教师的研究目的是提高教学质量。考虑基于蔡基刚教授提出的:建立外语教育语言学,以解决大学英语教师学科身份问题。 当前大背景下,各类期刊,特别是核心期刊,审稿对教改类文章给予一定的版面,研究教学改革以提高教学质量,此类研究的重要性并不亚于单纯的语言学、英美文学和翻译的理论研究。
应用型高校教师发展职能部门应优化大学英语教师职业发展生态环境,针对大学英语课程的课时安排、大学英语教师的培训等制定相应规定;而科研管理职能部门,也不可一刀切,可根据学校定位、学科差异、教师实际等,制定相应的科研考核目标。 科研政策更人性化,而不是简单的量化。
优秀的职业发展文化可帮助大学英语教师识别如何在应用型高校教师队伍内实现自身价值最大化,进而充分利用高校层面提供的各种资源,抓住更新更好的职业发展机会。应用型高校应明确自身定位并与全体教师建立共同的发展愿景。高校注重教师学习机制的建构,支持大学英语教师持续发展,促进大学英语教师团队建设和分享,激励大学英语教师主动创新,将职业发展文化纳入校园文化建设并出台有力措施,培育教师发展生态大环境。应用型高校培育公平公正良好向上的职业发展文化,为大学英语教师提供良好的生态环境,能帮助大学英语教师养成良好的职业发展心态。
大学英语教师个体和应用型高校组织对个人的职业生涯管理共同负有责任,大学英语教师个人与应用型高校的价值观和发展的目标达到一致或近似一致才是教师个人和应用型高校组织的良好契合。这种一致性是应用型高校校园管理的目标,能促进教师的职业发展和高校发展,在使得大学英语教师获得职业成功的同时,应用型高校管理也获得了较高的绩效,达到了双赢的良好效果。
教师-高校契合的目的是使教师队伍得到充分的发挥和有效的配置,在价值观、要求-能力、职业生涯管理等方面更加一致或互补,促进教师个人的成长和高校发展,最终提高高校的绩效以实现高校发展目标和战略。教师和高校两者在实践中良性互动联合,双方都会从中受益,而且两者的契合是动态的、交互的、持续的。因此,基于大学英语教师的生态分析和特征,结合教师个体和高校发展的共同需要,将职业生涯管理引入教师个人-高校组织契合论模型,具有理论和实践意义。教育生态学理念下的大学英语教师发展是一种新的理念,师校双赢的自改革蝶化路径的设计也能为大学英语教师的职业发展提供一种思路和借鉴。
[1] 戴曼纯.我国外语人才需求抽样调查[J].外语教学与研究,2016(4):614-624.
[2] 夏纪梅.论外语教师思维能力对人才培养和自身专业发展的价值意义——兼对高校外语教师思维能力反思调查结果的评析[J].中国外语,2015(2):86-89、95.
[3] 丁仁仑,戴炜栋.高校大学外语教学定位思考[J].外语界,2013(2):17-23.
[4] 文秋芳.英语通用语的教学框架[J].语言科学,2016(4):354-355.
[5] 唐 进.大学英语教师职业认同量表编制[J].外语界,2013(4):63-72.
[6] 严金波.内容驱动下行业英语教师的角色[J].教育评论,2014(11):48-50.
[7] 郭文臣,孙 琦.个人-组织职业生涯管理契合:概念、结构和动态模型[J].管理评论,2014(9):170-179.
[8] 邹小玲,叶 龙.雇员可雇佣能力与职业成功的关系研究:职业发展的视角[J].现代管理科学,2013(4):24-26、36.
[9] 齐善鸿,李 亮,韩玲玲.基于主体性视角的职业发展管理模式研究——以天津诺维信公司为例[J]. 现代管理科学,2015(4):79-81.
[10] 陈 桦,王海啸.大学英语教师科研观的调查与分析[J].外语与外语教学,2013(3):25-29.
EcologicalAnalysisandPathDesignoftheProfessionalDevelopmentofCollegeEnglishTeachersinApplication-orientedUniversities
PEI Shuimei,WU Sanping
(Xiamen Huaxia University, Xiamen 361026, China)
High-quality teaching staff are the key factor of internal development of application-oriented universities. College English teachers are in a bad position in the education ecology due to the compression of English credits, academic aphasia and job burnout. It is necessary for the universities and the relevant departments to reorganize the management structure, set up the learning platforms, revise the teacher evaluation systems and construct the career development culture to optimize the external ecological environment. College English teachers should improve their own occupational ecological consciousness, combine the school-based objectives with their own positioning anchoring, reform and improve their professional competence, and finally build up the dynamic model beneficial for both the individual teacher and the application-oriented university, so as to achieve a sound cycle of educational ecology.
teacher development;college English;ecology of education;application-oriented universities
2016-12-14
福建省中青年教师教育科研项目“应用型本科高校大学英语教师职业发展实现路径研究”(JZ160033)。
裴水妹 (1979-),女,福建省厦门市人,硕士,副教授,研究方向:二语习得、高等教育。
G645∶H319
A
1671-1181(2017)04-008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