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朝君(杭州技师学院浙江杭州311500)
简论利用传播媒体推进散打运动的发展
□朱朝君(杭州技师学院浙江杭州311500)
媒体在体育项目的推广传播上起着极为重要作用。但就目前中华武术散打运动来说,其在社会上的影响力与美国自由式搏击、韩国跆拳道乃至日本空手道等搏击术相比都还存在着一定的差距。本文从媒体传播学的角度,就目前中华武术散打在推广中借用媒体的现状问题以及散打和媒体之间如何加强互惠双赢的问题进行了认真细致的分析与研究,旨在探索出一条运用媒体的强大传播功能来加速中华武术散打运动的推广与普及进程,并为最终实现以武术来“养”武术、以武术来发展武术的宏伟目标提供理论依据。
散打运动传播媒体推广与普及
散打乃中国武术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技击性、观赏性以及其精彩程度较之中华传统套路相比更有过之而无不及。但是,就目前其在社会上的影响来说,武术散打运动还远不及美国的自由式搏击、韩国的跆拳道以及日本的空手道等搏击术。本文对散打目前的媒体宣传发展现状和存在问题进行认真细致的分析与研究,试图探索一条适合中国武术散打发展特点的媒体传播途径。
2.1、散打期刊的现状及其存在的问题
笔者对2015年全年各类主要体育刊物收集统计后,发现没有专门的散打类期刊,仅在《拳击与格斗》、《中华武术》、《精武》、《武林》中有少数篇幅对散打比赛和技法的报道。象《拳击与格斗》这样的杂志主要内容为拳击和各类格斗功法,散打项目仅作为格斗功法中的一种,报道主要针对散打比赛和散打技法,并且只有不多的两三篇,在《中华武术》、《精武》、《武林》杂志上有关散打项目的篇幅也相对很少,平均只有两篇,并且散打也只是作为诸多格斗搏击中的一小种,没有独立成类。而一些科研期刊上,有关散打的论文也不多见。
2.2、广播报纸对散打宣传呈现出“疲软”的现状
对于广播和报纸来说,散打相关信息的报道则见得更少,往往只有少量的对一些大的散打赛事的一般新闻报道,即便是体育类的报纸对散打赛事报道的多少也限于散打赛事举办的多少,而少有对散打主动进行的多方面的详细报道。这一方面是由于广播和报纸媒体自身存在的报道不够形象生动、时效差的劣势有关,另一方面,也可以看出散打项目本身影响力不够,对此类媒体缺乏吸引力,在观众中的认知度和推广度明显不够。
2.3、电视媒介逐渐成为推广散打运动的生力军
散打运动特别是各类散打王赛事,以对抗的激烈性和高度的观赏性一时成为电视媒体的宠儿。例如:2016年,中央电视媒体平台介入“世界杯武术散打比赛”的传播,使“世界杯武术散打比赛”成为真正意义上的全国节目。共有电视台1 7 2家(其中国外3 1家)、报纸期刊杂志1 9 4家、网络1 8家、广播2家对其报道,此类媒体对散打比赛的推动传播起了极大的作用。然而,除此之外的其他赛事,像全国武术散打锦标赛、中国散打V S泰拳等国内、国际重大比赛现场情况,却很少见诸于电视。中国最大新闻媒体中央电视台,其体育频道有2 4个关于体育的固定栏目,但有关武术的却是0个,没有一档是关于武术散打的栏目。
2.4、互联网为散打运动的推广提供了更高的可能性和可行性
网络时代已然到来,作为第四媒体的网络媒体愈加受人青睐,显现出它信息传播的强大威力。在网站上散打相关信息相对其他平台比较丰富,除了一些综合性的武术网站包含散打的相关信息外,也出现了像中国散打网、中国散手武术散打搏击网、中国武术散打王争霸赛官方网这样专业性很强的散打网站。然而这方便的网站相对于庞大的网络空间比重还是少之又少。当然以手机A P P形式出现的散打相关信息更是少之又少,这是一个媒体趋势,也是大可以挖掘的提升点。
3.1、散打文化理论研究以及宣传上的不足
散打技术理论的研究缺乏,其技术体系自身含有类似于拳击的拳法、跆拳道的腿法、国际摔跤的摔法等内容,这种繁杂的身体综合运动项目往往使人们对它认识不清,认为散打运动就是毫无章法可言的拳打脚踢、缠抱摔打,是一项斗凶斗狠的危险运动;而鉴于散打传播人员对此的研究和解释的不足,同时也鉴于媒体宣传的表面化与力度的不足,导致人们不能够正确认识散打运动,有些中国人的意识中甚至将学练现代散打的观念锁定在用以“报家仇”、“防暴力”以及“暴力犯罪”中。
3.2、散打赛事在自身运作和推广上还极不成熟
散打赛事在运作和推广上存在很多问题。抛开内部赛事运行体制存在的问题,散打赛事在包装理念上不够成熟,赛事的文化理念定位出现过问题。象2013年散打王赛事在包装上过多地强调“英雄与美女”,并不符合散打本身的文化内涵,同时也不符合观众的胃口。
3.3、媒体对散打认知不足,对其宣传报道没有形成体系
报纸、广播和电视媒体对散打的报到多围绕散打赛事的举办,多为新闻性质的报道,而缺少对散打项目的深度挖掘,媒体宣传人员对散打项目缺少认知,散打宣传表面化和片面化,媒体对散打宣传得最多的还是激烈的散打比赛,缺少对散打内涵的深度挖掘。
3.4、媒体和散打的商业合作机制不够成熟,有待改进
媒体与体育的联姻在我国的发展时间并不长,散打作为一项新兴的项目,和媒体的互动还处在初级阶段。一是多种媒体缺少在散打信息宣传上富有经验的人员,能做出适合在不同媒体上出现的相关散打栏目;二是媒体与散打的内部合作不完善。2015年散打赛事运营团队通过赛事与中央电视台取得合作,旨在实现强强联合,但是处于两者之间体制的差异,双方在合作中就责与权的分配上存在分歧,并使得赛事的推广受到了负面的影响,致使实际效果与预期出现较大落差。
4.1、借鉴NBA篮球联赛的成功市场化运营模式
媒体高度参与是推动N B A运动在全世界发展的一个重要原因。N B A运动的运作大量为全球不同地域不同形式的媒体提供其多面的吸引观众关注的信息。同时,在N B A各赛事间,他们会邀请全世界各主流媒体平台参与到他们的比赛中来,具有极高的互动性,积极引导媒体的关注。N B A还向电视网络媒体提供大量的赛事分析、视频信息等,并根据媒体和观众的兴趣点的变化,主动调整自己运作的角度和方案。在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的充分利用上,N B A的运作是最为成功也最值得我们借鉴的。
散打赛事同样可以在自身条件能承受的范围内,借鉴N B A的媒体营销经验。散打赛事组织方应充分重视媒体宣传,建立媒体联系人或新闻发言人制度,为增加媒体报道,可召开新闻发布会、特邀新闻记者前来采访,主动为媒体提供关于赛事、赞助商、运动员、观众的各种“故事”素材。为媒体提供散打运动热点信息,力求做到极具时效性的传播,并实现吸引关注,引发讨论。与媒体形成机制性的链接,设立专门的人员实现与媒体的对接,维护稳定持久的合作关系。在重要的赛事活动时,要适时恰当的和媒体做好协调沟通。主动配合媒体,实现赛事赛程能根据媒体的时间表来恰当的安排,使之更好的让媒体记者参与进来,便于记者开展各种宣传工作。适量的和媒体一起制造一些热点事件,力求引发更多媒体的关注,从而实现赛前、赛中、赛后都有吸引观众的赛事热点,赢得多种媒体的参与传播,从而实现更多观众的关注。
4.2、完善散打赛事及转播权制度
散打赛事应主题鲜明,形式灵活,举办突出人性化,各项服务周到,向举办成N B A那样的精品赛事靠拢,要有精品意识,有开创性;跨地区,跨国的比赛增强影响力;加强电视转播权的经营管理。随着散打赛事的完善,它高度的观赏性定可以吸引媒体和大量观众,完善散打赛事转播权的运作及相关制度,打造强势媒体对它的关注和报道,对散打赛事经济效益的提高至关重要。
4.3、媒体对散打文化的准确定位
媒体要促进散打品牌的推广,必须倡导正确的价值取向,主导性的评价竞技散打运动的价值活动,全方位的体现散打文化,挖掘深刻内涵,散打需要通过媒体在观众中寻求文化认同感,这种文化认同,就需要媒体对散打文化的宣传围绕人来做,体现人文精神,散打倡导的应是一种健身观、健康观;它与现在社会中人们愈来愈强的个体意识、公平意识、竞争意识相吻合,它离不开人。同样的,媒体更是要把握住散打比赛努力拼搏、勇往直前、积极进取对人们的精神作用。
4.4、媒体对散打运动灵活的宣传策略
调查研究表明,读者并不满足于对一场比赛的客观报道,大多数人希望能有评论和分析,这对媒体工作者提出了较高的要求,散打赛事报道要有新意,突出散打报道独特的个性语言,宣传人员应注意培养自己对散打赛事的了解,能很好的把握散打内涵精神。如报纸可加强对散打文化深度挖掘的评论性报道,有助于大众对散打形成正确的理解;杂志的内容形式灵活多样,可突出散打作用价值,注意要通俗易懂,丰富实用;而从广播对散打的宣传上,鉴于广播以声音传播的特点,而收音机的便携,可灵活组织散打节目内容,突出节目的知识性、趣味性、消闲性。如散打赛事现场评论、人物访谈、实用散打防身术。应充分发挥电视媒体的优势,多策划些有关散打的各类电视节目,如人物故事访谈、散打教学片、有关的影视片等。充分利用网络,加强网站的宣传和建设。总之,通过媒体最大限度地提高散打的曝光率。
4.5、常态化培养散打和媒体传播的复合人才
之于散打运动的推广而言,实现散打运动和媒体的无缝对接是重中之重。而任何一个行业的竞争力都来自于人才的支撑,所以着力培养两个领域的双栖型人才、衔接性人才是实现高时效、高成效的传播散打运动的核心。为这个领域的人才培养制定一套常态的培养机制。从课程的设置到课程的安排及考核都确定应有的标准。可以从散打运动领域去抽取人员来学习媒体传播,也可以从媒体传播工作者中挖取人员学习散打专业知识。这样的复合学习,能让媒体更了解散打运动,能让散打运动的从业者更加了解媒体。以实现相互的了解,促成高效的沟通和有效的为散打运动的传播做出贡献。打破原有的壁垒,这是传统武术及散打运动在实现现代化蜕变和推广中所必须要做出的努力。
通过对散打利用媒体现状的研究及分析,我们可以得到,散打在利用媒体发展自身方面还存在极大的空间,散打要想充分利用媒体实现推广宣传和赢利,必须合理开发散打自身资源优势,借鉴N B A篮球联赛的成功市场化运营模式,实现优势互补,完散散打赛事包装与市场营销机制,扩大散打“消费”人群,并且进一步改散转播权制度。同时通过媒体对散打文化的准确定位和灵活的宣传策略,合理利用媒体,做到互惠双赢、优势互补。同时要注重复合型人才的培养,为散打运动和媒体的有效沟通和衔接提供人才保障。
[1]吉洪林.加速武术散打发展的战略措施——包装与宣传[J].搏击·武术科学(学术版),2015,08.
[2]田志明,张疆之.武术散打职业化发展模式的探讨[J].山东体育学院学,2014,02.
[3]谢庆芝.NBA经营策略探秘[J].商场现代化,2015,29.
G85
A
1006-8902-2017-(02)-S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