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自信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指南针
——评周艳红等著的《复兴之本——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文化自信》

2017-03-09 08:10李佑新
湖南第一师范学院学报 2017年5期
关键词:中华民族特色文化

李佑新

(湘潭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湖南 湘潭 411105)

文化自信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指南针
——评周艳红等著的《复兴之本——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文化自信》

李佑新

(湘潭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湖南 湘潭 411105)

《复兴之本——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文化自信》的著作者周艳红等站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高度,明确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文化自信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根本源泉和基本动力。书中梳理中国文化的主干内容和主体脉络,全面阐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的科学内涵、资源生成、现状审视、价值分析和战略实施,逻辑严密,条理清晰,流露出时不我待的时代紧迫感和敢为人先的责任担当性,有很强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复兴之本

近年来,每每听到人们在茶余饭后议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话题,心中顿时热血沸腾、豪情万丈。作为新时代中华民族的一份子,将自己的青春和热血奉献给这个拥有5000年悠久历史的“巨人”国度,想想都是何等自豪!可是冷静下来一想,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根本出路在哪里?我曾经冥思苦想答案,结果不尽人意。有人说,是GDP世界第一,经济富裕;又有人说,是在联合国大会上“一言九鼎”;也有人说,是军事实力超强,笑傲江湖。细细一想,上述回答均有瑕疵。近期看到的《复兴之本——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文化自信》[1]却令人耳目一新。前言“崛起的中国呼唤文化自信”这几个醒目的粗体字深深吸引了我。我一口气将它读完,欣然接受本书的结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文化自信,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根本源泉和基本动力。

说起文化自信,人们都会觉得很虚幻。文化是公认的软实力,是通过文化本身和意识形态吸引力体现出来的力量,是全世界各国制订文化战略和国家战略的重要参考因素。文化表面上看起来确实很“软”,却有一种令人难以忽视的伟力。任何一个国家在努力提升本国政治、经济、军事等硬实力的同时,提升本国文化软实力也是不可或缺的。“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正面验证文化自信在国家战略高度层面的重要性和不可替代性,因为文化自信建设不仅是我国建设和谐世界、人类命运共同体战略思想的重要构成部分,更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精神支柱。

其实,文化自信近年来备受国家最高领导人的重视和青睐。早在2013年,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持中央政治局第12次集体学习时指出,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关系“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实现。总书记围绕努力夯实国家文化软实力的根基、努力传播当代中国价值观念、努力展示中华文化独特魅力、努力提高国际话语权四个方面所作的精辟阐述,是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的根本指引。在2016年6月,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政治局第33次集体学习中,第一次将“文化自信”与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和制度自信相提并论,而且进一步指出,“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2016年9月,习近平主席在G20峰会开幕式上发表主题演讲,进一步指出文化自信是民族自信的总源泉。

本书架构既有历史坐标又有文化节点:从上古时期的炎黄文化、蚩尤文化到如今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笔尖的触角纵横中华上下五千年,犹如浩瀚星辰中点亮一颗颗明星,让文化闪烁的光芒照进每一个中国人的心间。文章大开大合又自由泼墨,洋洋洒洒,大笔如椽,字里行间无不渗透着文化自信,自信中又闪耀着人性的光辉。有人说优美的语言是一种诱惑,我认为本书字字句句所散发出来的精神实质和爱国情怀是最具诱惑力和感染力。很多人专注一本书华丽的辞藻和优美的篇章,我倒更倾向于追求一种舍生取义的精神和牵肠挂肚的情怀。因为,我深信:精神和情怀比辞藻和篇章更让人难以忘却、难以释怀。作者的文字功底、敏锐才思、赤胆忠心、满腹经纶跃然纸上,或赞美、或感叹、或沉思、或低叹,把中国文化刻画入木三分,把中国文化解剖得经脉分明。无论书中的框架,还是章节中的词句,无不充满高度和深度,仿佛让世人既看到中国的伟岸美,又感受到中国内在散发出来的风韵和离骚。有时,我在想,作者是哪里来的灵感,能如此把握高度和尺度,为文化自信描绘蓝图,犹如神来之笔,为“中华龙”腾飞提笔点睛。

在前言中,作者高屋建瓴地指出本书的出发点和目标。比如,什么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作者认为:第一,这种文化自信内容中具有“中国特色”。既有“中国文化的DNA就是经过长期历史洗礼所形成的孝、悌、忠、信、礼、义、廉、耻,这些文化基因就是中华民族经历历史沉淀所形成的精神标示”,也有“中国的文化自信从来不是以排斥、贬损、打压他者文化的方式建立起来的,而是以尊重差异、包容多样的文化心态,既对自己的文化持有深深的自尊与自豪,又能充分包容与尊重他者文化的存在与价值”。第二,这种文化自信融入“社会主义”元素。“社会主义文化是一种先进文化,社会主义文化是一种反映人民利益,表达人民心声,凝聚人民力量的文化,这是我们具有高度文化自信的根本”。第三,这种文化自信的关键点是围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内核,它决定着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道义基础,决定着我们国家的内外形象,决定着我国社会主义制度调整和变革的方向,是我国价值共识和主流民意的最大公约数”。这个答案,条理清晰、层次分明,诠释文化自信的内涵深刻、自然,融入中国传统礼教、新时代民主科学和当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三者有机结合,既有连续性,又有递进性,将文化自信的理念注解地深入人心,权威不容撼动。又如,为什么崛起的中国呼唤文化自信?作者认为:首先,文化自信“源于对本民族与国家历史的自豪与自尊,同时文化自信又决定着对待国家与民族历史的态度与情感”。其次,文化自信“既源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伟大成就,同时,中华民族的崛起又离不开文化自信的精神支撑”。最后,文化自信“既源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繁荣果实,同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创新发展又离不开文化自信的持久支持”。字里行间处处透露着无比的自信,正如中世纪西欧骑士身上闪烁的光辉和荣耀,每字每句都渗透着一种鼓舞人心和催人上进的勇气、豪迈和精气神,这就是文化自信的魅力。在当今中国的崛起过程中,文化自信不仅可以扫除近代以来一百多年中国人的自卑自怨,恢复本应该属于中国人的自尊和自信,而且让每一个中国人都让文化自信成为精神信仰和信念支撑,成为“中国崛起”主力军的一份子,还可以让每一个中国人都切身感受“中国崛起”所带来的稳定和繁荣,假想自己穿越历史,去感受一下诸如“贞观之治”、“永宣之治”时期的古代盛世,重温历史的荣光。

第一章中,作者对文化自信进行了全面、系统的理论诠释。不仅从经验论、超验论和知识论等多维度阐释文化的涵义,而且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的科学内涵进行了系统的梳理阐述,总结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的基本特征,并与“四个自信”的内在联系进行了翔实的描述。譬如,书中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的科学内涵进行了科学的界定和分析。作者认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的科学内涵包括文化精神的自信、文化实践的自信和文化构建的自信。在诠释文化精神的自信中众所周知的“忠、信、仁、义”,作者有自己独到的见解,笔者摘取其中一段,叙述如下:“以忠、信、仁、义为例,‘忠’是一种亘古不变的价值取向,今天我们仍然要大力弘扬这一价值,忠于党、忠于人民、忠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事业;‘信’亦如此,无论是古代、近代还是今天,其中的核心内容是信用、是‘言必信’,是人与人之间良好关系得以建立的基础,是一个社会在处理人际关系时最崇尚的价值取向;‘仁’与‘义’作为价值取向要求我们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和文化需求”。寥寥数语,将中华民族遵循的做人原则“忠、信、仁、义”与21世纪的社会准则完美衔接,让全国各族人民遵循共同原则,同呼吸、共命运地奋发前进。

第二章中,作者别出心裁地整理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的资源生成。提到资源生成,很多人感到陌生,倒不如通俗地说是全部内容,想必读者顿时豁然开朗。作者自定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囊括了中华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并指出各自的定位分别是文化自信的根本、灵魂和基石。作者视野开阔,纵观上下五千年,采用黄仁宇先生的大历史观,很巧妙地梳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的全部内容,如同裁缝用一根细线,将一串散落在地上的珍珠很完好的镶嵌在一起,简直是无懈可击。例如,作者在论证中华文化的延续性时,从炎黄文化、蚩尤文化、先秦文化、孔孟之道到宋明理学,并糅合了佛、道思想和“胡文化”,将中华古代文化脉络进行了梳理,达到出人意料的效果。

第三章中,作者头脑清醒、理性客观地正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的现状,辩证统一地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西方主流价值观相比较,寻找症结根源,审视自身问题。比如,在论述“文化自信缺乏的现实表征”这一节中,作者概括为历史观上的虚无主义、价值观上的实用主义和人生观上的拜金主义。这种“一览众山小”的视角高度,瞬间将当下中国人文化自信缺乏的内心世界窥视一览无余,不留任何死角。与此同时,作者细致阐述了虚无主义、实用主义和拜金主义的种种表现形式,动之以情、晓之以理,让读者心服口服。又如,在文化自信建设过程中面临的现状,作者用“两个大局”概括,即国内大局和国外大局。国内大局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国红色文化和中国传统文化,国际大局有对外文化交流、对外文化贸易、留学生教育、孔子学院和海外中国文化交流中心。把握“两个大局”,全面认清当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的国内、国际现状,找到自身短板,力争找到突破点。

在第四章中,作者试图从价值角度解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旗帜鲜明、态度坚决地支持文化自信作为国家、社会和个人各个层面发展的突破点,并指出文化自信在各个层面的地位既有主次,又有继承。比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在国家崛起、社会整合和个人发展中所处的地位分别是:精神支柱、精神纽带和精神标识。正因为所处的地位和层次不同,文化自信所带来的影响力也是不一样的。文化自信伴随中国崛起必将成为每一个中国人心中信仰的精神支柱,让中国文化传播到世界各地,让世界的每一处触角听到中国的声音;文化自信融化于社会整合,必将中国五十六个民族紧紧团结在一起,让每一个人、每一份力化作无形的精神纽带,同呼吸、共命运地拧在一起;个人发展与文化自信如同孪生兄弟,形影不离,一个是肉身载体,一个是精神标识,如果两者合力存在,那将是很有爆发力的。

在最后一章中,作者抱有“以天下为己任”的情怀,站在国家战略高度,对症下药,寻找重塑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的战略途径。作者不仅从文化角度建议凝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呼唤传统文化回归,而且与时俱进,积极推进商业品牌运营进入文化自信的传播和推广,还信心满满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走向世界,接受世界文化大熔炉的考验。另外,处于21世纪,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加强人才队伍建设,是重塑文化自信的根本支撑点和创新突破点。

在当今中国,物质文明空前的繁荣与富足,而精神文明参差不齐。面对发达国家“两条腿走路”,中华儿女应该奋发图强、不辱使命,不仅要有体制创新,更要有文化创新,让中国文化成为世界文化的中心。站在千年大计的国家发展战略高度高瞻远瞩,坚持“文化自信”不动摇,坚信文化力量不松动。正如丘吉尔所言:我宁愿失去一个印度,也不肯失去一个莎士比亚。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时间将会告诉世人一个事实,那就是:只有中国社会主义的文化自信,才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根本。

[1]周艳红.复兴之本——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文化自信[M].北京:光明日报出版社,2016.

Cultural Self-confidence is the Guidance of the Great Rejuvenation of the Chinese Nation:Comments onthe Foundation for Rejuvenation:Cultural Self-Confidence of Socialism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by Zhou Yanhong

LI You-xin

(School of Marxism,Xiangtan University,Xiangtan,Hunan 411105)

Standing on the height of the rejuvenation of the Chinese nation,the writer of this book has clearly pointed out that the cultural self-confidence of Socialism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is the basic propulsion to the great rejuvenation of the Chinese nation.This book has clarified the line and essence of Chinese culture,and it has elaborated the connotation,resourcesgeneration,judicial glance of current situation,and value analysisand strategy implementation of cultural self-confidence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This book has manifested a sense of urgency that time waitsfor no one and a sense of responsibility of daring to go first,thus it is strongly instructive in both theory and practice.

Socialism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cultural self-confidence;basisfor rejuvenation

G236

A

1674-831X(2017)05-0101-03

2017-08-26

李佑新(1957-),男,湖南新化人,湘潭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教授,博士,教育部长江学者,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马克思主义哲学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研究。

[责任编辑:罗 昂]

猜你喜欢
中华民族特色文化
以文化人 自然生成
体育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组成部分
年味里的“虎文化”
特色种植促增收
中华民族的独立之路
聚焦中华民族之瑰宝“非遗”
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有力保证
中医的特色
谁远谁近?
完美的特色党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