季 伟
(江苏省国营淮海农场医院,江苏 盐城 224354)
中医内科治疗偏头痛76例疗效分析
季 伟
(江苏省国营淮海农场医院,江苏 盐城 224354)
目的探讨中医内科治疗偏头痛的疗效。方法76例患者均来源于2015年6月~2016年5月我院门诊,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38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西药治疗,治疗组给予中医内科治疗。对比分析两组的疗效。结果治疗组治疗有效率97.37%,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8.9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医内科治疗偏头痛有良好疗效,可有效改善症状,减少发作频率、减轻发作程度。
中医内科;偏头痛;疗效
偏头痛是常见的原发性血管性头痛,多青春期起病,男女病患比约1:4,常有家族史。典型偏头痛发作前有视觉先兆症状,数分钟至数十分钟后出现一侧或双侧搏动性头痛,严重者伴恶心、呕吐,畏光、畏声,持续4~72小时;周期性发作剧烈头痛,严重影响患者日常生活工作。临床上治疗偏头痛为常规西药治疗,但疗效不佳且易复发。本文中我院中医内科辩证治疗76例门诊偏头痛患者疗效显著,现报道如下。
1.1 临床资料
76例患者均来源于2015年6月~2016年5月我院门诊,均符合国际头痛协会(IHS)制定的偏头痛诊断标准,其中男32例,女44例;年龄21~65岁,平均年龄(39.6±5.2)岁;病程1年~12年,平均(6.5±4.6)年。中医辩证分型:肝阳上亢型16例,痰浊上蒙型30例,瘀阻脑络型22例,肝肾阴虚型8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38例。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治疗方法
对照组给予常规西药治疗:盐酸氟桂利嗪胶囊(西比灵)5 mg,每晚一次,口服,共8周;治疗组给予中医内科辩证治疗:①肝阳上亢型:症见头胀痛而眩、心烦易怒、面赤口苦。治则为平肝潜阳。方剂:天麻钩藤饮加减。组方为:天麻10 g、钩藤10 g、生牡蛎30 g、石决明15 g、珍珠母20 g、川牛膝15 g、山栀子9 g、夏枯草9 g、白芍20 g、全蝎3 g。②痰浊上蒙型:症见头痛昏蒙、胸脘满闷、呕恶痰涎。治则为健脾化痰、降逆止痛。方剂:半夏白术天麻汤加减。组方:姜半夏9 g、白术10 g、天麻10 g、茯神15 g、石菖蒲10 g、厚朴6 g、蔓荆子9 g、干姜9 g、土茯苓30 g、甘草6 g。③瘀阻脑络型:症见头痛如刺、固定不移、入夜尤甚。治则为活血、通络止痛。方剂:通窍活血汤加减。组方:桃仁10 g、红花10 g、赤芍10 g、川芎10 g、生牡蛎30 g、生龙骨30 g、葛根15 g、丹参15 g、郁金9 g、地龙10 g、全蝎3 g。④肝肾阴虚型:症见头痛而空、眩晕耳鸣、腰膝酸软。方剂:大补元煎加减。治则为滋补肝肾。组方:熟地20 g、山茱萸10 g、山药15 g、枸杞子10 g、怀牛膝15 g、天麻6 g、菊花10 g、丹皮10 g、蜈蚣2 g。水煎后去渣取汁,一日1剂,早、晚分服,共8周。
1.3 评定标准
按头痛发作诱因、频率、程度、持续时间。痊愈:患者头痛症状完全消失,随访半年无复发。显效:患者头痛症状显著改善,随访半年日常生活不受限。有效:患者头痛症状有改善,日常生活受限,发作减少,程度减轻,维持半年。无效:患者头痛频率及程度无改善。
2.1 两组疗效对比
治疗组临床痊愈18例(47.37%),显效14例(36.84%),有效5例(13.16%),无效1例(2.63%),总有效率97.37%;对照组临床痊愈10例(26.32%),显效13例(34.21%),有效7例(18.42%),无效8例(21.05%),总有效率78.95%。治疗组疗效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
2.2 两组不良反应
两组对比,治疗组发生胃肠道反应2例(5.26%),过敏反应1例(2.63%),不良反应发生率7.89%;对照组发生胃肠道反应2例(5.26%),神经系统反应1例(2.63%),过敏反应1例(2.63%),不良反应发生率10.52%。治疗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和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偏头痛属中医学“头痛”“头风”范畴,现代医学发病机制主要与颅内外血管收缩和舒张、遗传、脑组织改变等相关。中医内科辨证施治对该病诊治有独特优势,抓住不通则痛、不荣则病的病机,注重祛邪、平肝、滋养、化痰、活血标本同治,止痛而不伤正气。所列证型组方中主要有天麻、土茯苓、蔓荆子、川芎、葛根、丹参、地龙、全蝎、蜈蚣等成分,现代药理研究具有镇痛、镇静、扩血管、抗炎等作用;临证组方后具有镇静、止痛、抗血小板聚集、改善微循环、抗氧化、清除自由基、抗血栓形成等综合功效,并能调节气血阴阳平衡,从而有效缓解头痛,改善预后。坚持中医内科辩证论治,随证化裁,疗效确切,安全性好。本文临床观察显示,治疗组疗效显著优于对照组,有明显差异性。研究表明中医内科治疗偏头痛有良好疗效,可有效改善症状,减少发作频率、减轻发作程度。
[1]中华医学会.临床诊疗指南·神经病学分册[S].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151.
[2]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医政司.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S].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13:36.
[3]王忠志.中医内科治疗偏头痛50例疗效体会[J].中国医药指南,2013,18:658.
本文编辑:吴 卫
R25
B
ISSN.2095-8242.2017.029.559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