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 彦
(中共新疆兵团党委党校,新疆 五家渠 831300)
兵地融合新形势下的兵地文化交流交融
张 彦
(中共新疆兵团党委党校,新疆 五家渠 831300)
兵地融合发展是兵团履行特殊使命的有效形式,也是兵团新形势下更好发挥特殊作用的重要途径。在兵地大团结大交流大融合中,文化交流是最根本的交流。近年来,兵地双方以大局为重,积极探索推进兵地文明共创、团乡共建、融合发展等,取得了阶段性成效,但文化交流交融远远不够。因此,兵地要牢固树立“兵地一家人”、“兵地一盘棋”的思想,相互沟通、密切协作,形成合力,多角度、全方位加大工作力度,确保兵地文化交流交融层次大幅提升,内容更加丰富,主题更为多元,形式更为多样,着力增强新疆各族群众的文化认同,建设各民族共有的精神家园。
兵地融合 文化交流交融 新疆地区
在兵地大团结大交流大融合中,文化交流是最根本的交流,对于促进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和其它各方面交流交融意义重大。为此,笔者围绕兵地文化交流进行调研,发现第二次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召开以来,兵团各级在深入学习领会中共中央和自治区党委部署要求的基础上,积极探索兵地文化交流交融新方式,其中有成绩有问题,需要我们认真总结,从而为加强兵地文化交融作出探索。
近年来,兵地双方以大局为重,积极探索推进兵地文明共创、团乡共建、融合发展等,取得了阶段性成效,巩固和发展了边疆同守、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共同发展的局面。
一是坚定不移地推进“双语”教育,为更好促进兵地文化交流交融奠定坚实的基础。语言是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基础,当前,兵地双方采取各种有力措施扎实推进“双语”教育,尤其是突出抓好学前和中小学的双语教学,在各级党校和行政学院干部培训教育中,一方面加强各级汉族干部,特别是基层干部维吾尔语的学习,另一方面努力提高少数民族干部掌握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能力,并通过他们让更多少数民族群众掌握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开拓他们的视野,更好地推动他们走出去,在更大的范围里进行交往交流交融。
二是“民族文化区域融合联动”工程取得迅猛发展。群体性文化活动是兵地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有效载体。在兵地地域相连的县市、团场、村镇、连队,兵地双方以强化“五个认同”教育、促进民族团结为目标,广泛组织开展了医疗卫生、文化志愿者服务、体育竞赛、文艺演出等丰富多彩、群众喜闻乐见的民汉互动文化活动,促进了兵地文化交流交融。如跳《小苹果》集体舞,丰富了兵地各族职工群众的文化生活,掀起了群众性文化活动热潮,这个热潮把我们需要的“核心价值”、“现代文化”生动地从纸上的“口号”、墙上的“标语”变成各族群众心中内在的生活理念。“理念”越深植人心,就越坚定牢靠,新疆实现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的精神基础就越强大。
三是兵地双方围绕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活动开展文明共建。联合开展民族团结、兵地团结教育,增强民族互信、兵地互信;通过“以团带乡、以连带村、以致富职工带动农牧民增收致富”等形式,开展结对子、做伙伴、认亲戚、交朋友活动,尤其注重广泛开展民汉之间结对子交朋友活动;利用各种集市、集会、文体活动、生产劳动等时机和场合,开展思想、技术、文化等交流活动,促进各民族共同团结进步。
总之,兵地文化通过相互间的接触、交流沟通进而实现了相互吸纳、相互渗透、相互影响。正是兵地文化间的相互吸纳、交融,丰富和完善了中华文化内涵,提升了新疆各族人民对中华民族文化共同体的强烈认同。
交流是内容,交融是结果。从实地调研看,兵地文化交流交融还远远不够,存在巨大空间。
一是交流交融不够深入。兵地文化交流领域不宽、形式单一,大多以民族团结共建、双拥共建和文艺“三下乡”等活动为载体,从其实效看,交流交融停留在官方、节庆,停留在舞台、表面,层次不高、缺乏内涵、不接地气。
二是交流交融不够自觉。应景式、规定式、官方主导式交流多,主动、经常、自主式的交往交流不够,兵地民间自发自主性的交往交流比较少。兵地间迫切需要从一般的生产活动、邻里往来、文化活动等方面拓展交往交流领域,增强各族人民交往交流的自觉性。
三是兵地融合发展的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亟待完善。建设面向兵地的公共服务体系,创建各族人民共同工作、共同学习、共同致富、共享社会福利的社会环境是新形势下深化兵地融合发展的重要环节。目前,服务兵地、服务各族人民的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尚不健全,像文化馆、图书馆、活动室、科研院所等服务机构在某些领域尚未实现兵地共享。
四是文化资源开发不足、利用不够,文化人才匮乏。兵团原本有着完整的宣传文化工作体系和一支足够的、高素质的专业队伍,在新疆传播中华文化、引领先进文化中作出过不可磨灭的贡献。但是,20世纪70年代兵团建制撤销以后,体系没了,人才走了,队伍散了,兵团的文化事业遭到重创,先进文化的传播力大打折扣。这些年来,在国家相关政策和文化工程项目的扶持下,兵团的文化建设正在逐步恢复。但就其整体实力而言,与所担当的重任仍不相适应。
深化兵地文化交流交融是新形势下习近平总书记的明确要求,也是新时期兵团发挥特殊作用的重要途径。要牢固树立“兵地一家人”、“兵地一盘棋”的思想,相互沟通、密切协作,形成合力,多角度、全方位加大工作力度,大幅提升兵地文化交流交融层次,使之内容更加丰富,主题更为多元,形式更为多样,着力增强新疆各族群众的文化认同,建设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园。
(一)深化兵地文化交流交融,兵团要勇于担当、做好示范
“要发挥兵团推动文化交流的作用,成为各民族凝心聚力的大熔炉。在双语教育、文化引领、宗教和谐、民族团结等方面做好试点示范。”这是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新疆时对兵团提出的新要求,思想深邃且意义深远,延伸和拓展了我国当代屯垦戍边事业的新内涵。因此,在促进兵地文化交流交融中,兵团要义不容辞,担当重任。
首先,要把兵团自身的特殊优势发挥好。兵团既高度统一,又深度融入新疆社会。自组建之日起,兵团就是中央支援地方,内地支援边疆,汉族支援少数民族,兄弟民族相互支援的有效组织形式。60年来,从新疆的解放到新政权的建立,从工农业生产到科技文化教育,从城镇乡村到草原牧区,兵团和各族人民群众互帮互学、团结友爱,积累了同各族群众交流相处的丰富经验,形成了良好传统,具备了在当前形势下推进与各族群众交往交流交融的优势。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如何把这个优势发扬光大并持续发力,是履行兵团屯垦戍边使命十分重要的命题,需要我们有更大的责任担当和更高的政治自觉。
其次,要努力提高兵团文化的影响力、传播力。要提高兵团文化的传播力,一方面需要增强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应不断增强繁荣发展兵团文化的历史责任感与使命感,不懈探索兵团文化的未来发展道路,不断提升兵团文化的内涵和品质。另一方面需要强化开放包容和兼收并蓄的意识和精神。应推动兵团文化与其他文化开展多渠道多形式多层次的文化交流,促进不同文化之间相互借鉴、博采众长,增强兵团文化的传播力和影响力,积极维护和促进世界文化多样化发展。
(二)深化兵地文化交流交融,必须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
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旗帜下,充分发挥兵团先进文化的引领作用,持续加强先进文化建设,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构建新疆各族群众的文化认同与核心价值体系,不断促进新疆区域内各民族“五个认同”,让各民族像石榴籽那样紧紧抱在一起。
(三)丰富文化内容,创新活动形式
充分利用多种活动载体,不断丰富兵地文化交流交融内容,变单一性、浅层次为多样性、深层次交流交融,在广度和深度上加强突破。以兵地共建家园和全疆正在开展的“访民情惠民生聚民心”等重大活动为载体,广泛开展文化共建活动。
(四)扩大覆盖面,提升活动效果
构建覆盖兵团、带动周边、辐射地方的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丰富职工群众精神文化生活势在必行。按照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共同发展的要求,共同规划好、开发好、整合好、利用好兵地文化资源。兵地双方要加强文化产业的融合发展。既要注重在文化产业发展中保护好、传播好、继承好传统文化,又要用包容自信的姿态和多元开放的心胸,促进兵地文化的相互学习、相互交流、相互借鉴,促进文化产业与信息、旅游等产业的融合发展,不断提高文化产业规模化、集约化、专业化水平。
(五)坚持共居共学共事共乐、全力促进兵地交流交融
文化的交流,最终要通过人与人之间的交流实现。要采取有效措施,促进各族干部群众在共同生产生活和工作学习中加深了解、增进感情。兵团各级各单位以及每个兵团人都要有民族团结大局观念,积极主动作为,充分利用节庆、巴扎、互访、集会等多种活动载体,搭建兵地之间、民族之间的交往交流平台,丰富交往交流交融内涵,让各族人民热热闹闹走动起来,使之更好地共居共学共事共乐。
总之,中共中央对兵团有新的职能定位和发展方向规划,要求兵团以博大的包容性,发挥文化交往交流交融的平台作用,把各族群众凝聚在一起,形成强大的文化凝聚力,在新疆多元文化中引领先进文化、传播中华文化、推动文化交流、构建以中华文化为主导的一体多元文化,成为各民族凝心聚力的大熔炉,构筑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园,打牢实现新疆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的思想文化基础。兵团必须以高度的文化自觉和使命意识,继承文化传统,把推动各族群众文化交往交流交融作为屯垦戍边的重要任务和重要实现形式,加强自身文化建设,占领思想文化阵地,筑牢文化交流平台,担当起发展“先进生产力和建设先进文化的示范区”的光荣使命,做文化交流交融的倡导者、践行者、示范者和推动者。
责任编辑:胡小燕
G127
A
1671-2803(2017)02-0062-03
2016-12-07
本文系中共新疆兵团党委党校第二批“青年才俊培养计划”项目成果。
张彦(1981—),女,山东菏泽人,回族,中共新疆兵团党委党校(兵团行政学院、兵团社会主义学院)民族宗教学教研部副教授,民族学硕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