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衡阳市衡阳县金溪镇大门小学 庾文芳
题者“额头”也,目者“眼睛”也。阅读一篇文章先要从横向把握文章的中心主旨,就要深刻理解标题的作用。不妨重点抓首尾段中的总结性观点句来深入研读。
有的标题往往会昭示文章内容和作者思路;有的标题直接点明文章主题;有的标题具有象征意义,有的标题具有浓郁的文学色彩。因此考虑一个标题的好处,应从内容、主旨、修辞等方面考虑。
在阅读教学中,我们可以从课题入手,发挥这双“眼睛”的作用,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学习课文。下面我以小学语文S版五年级的课文为例,谈谈我在教学中的做法。
这两册书的课题可粗略地分为下面的几种类型。
(1)用地点作题目的有:《我家门前的海》《草虫的村落》。
(2)以上人物作为课题的有:《刘三姐》《黄道婆》《花木兰》《凡卡》《提灯女神》。
(3)用相关联的人或物作为题目的有:《范仲淹故事》《老人与海鸥》《居里夫人的三克镭》。
(4)用动物作为题目的有《猫》《珍珠鸟》《神鸟》。
(5)用景物、景观作为题目的有:《海上日出》《西风胡杨》《我家门前的海》。
(6)用物件作为题目的有:《冬不拉》《金奖章》《天窗》《装在信封里的小太阳》《紫桑葚》。
(7)以事件作为题目的有:《唐玄奘西行取经》《战风车》《隐姓埋名三十年》《孔明借箭》。
(8)用拟人手法命题的有:《我是猫》。
教师指导学生弄清题目的类型,有助于他们了解课文,有助于他们对同类型题目的课文进行比较学习。
题目中的重点词语往往暗示着课文的主要内容是什么,教师可以从课题的重点词语入手,抓住文章关键,直奔中心,以主带次,进行阅读教学。
例如,讲授讲读课文《坚定的锡兵》,教师设问:题目中哪个词语是重点词语?再问:课文围绕哪几个方面描写了锡兵的坚定?教师要求学生带着这个问题学习课文,在老师的指导下,学生讨论归纳出课文是从“锡兵虽然缺了一条腿但坚定地站着、对用一条腿立在地上跳舞的小姑娘产生同情与保护心态、遭遇多次险境仍然坚信主人会来救他”这三方面写出了锡兵的坚定。然后,教师运用感情朗读的方法,指导学生对这些重点内容进行细细品味,读出感情,体会作者对锡兵的深深敬佩之情。
例如,课文《提灯女神》,教师可以这样指导学生预习:让学生根据《提灯女神》这个题目,猜一猜课文会写些什么内容,会运用什么写作顺序,会先取哪些地方作为详写,然后学生根据自己的想法去阅读课文,进行对比学习。这样既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又促使学生通过独立思考,理解了课文内容,弄清作者写作思路和顺序。结合单元训练重点懂得运用按事情发展顺序写的时候,要抓住重点来写。
以独立阅读课文《齐天大圣大战二郎神》为例。
(1)理解课题每个词的含义。“大”在课文中是指交战场面盛大、激烈、精彩;“战”在课文中是指通过比神法、法力擒拿对方。
(2)揭示文章思路,从题目可知:文章是按事情发展顺序来写的,主要写“战”,以写“大”突出战得激烈精彩。
(3)整体入手,指导学生按文章的思路进行学习。
例如,学习完讲读课文《黄道婆》以后,教师可引导学生对该单元的三篇课文的题目进行分析比较,学生发现《提灯女神》《居里夫人的三克镭》《花木兰》都是以人物作为命题的,初步感知这三篇课文都是通过叙事描写人物的。教师再结合单元训练重点进行学法指导,让学生运用学习《黄道婆》的方法来学习后两篇课文是些怎样通过典型事例突出人物形象的。并帮助学生认识到:要注意观察文中事件的详略和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心理描写,这样,写文章就可以把人物刻画地生动一些,给读者留下的印象更深刻一些。
从课题入手进行阅读教学的方法是多种多样的,有时候是单独采用一种方法,有时候是几种方法综合运用。如果用得好,无疑能起“话文点睛”的作用,加深学生对课文的理解,给学生提供学习课文的线索,以达到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