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岑溪市大业镇第二中学 梁远妍
说起作文评改,每位语文教师都感到头疼。对于我们在农村初中任教的语文教师来说,评改作文更加烦人,而且对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没有多大的作用。教师辛辛苦苦地把成堆的作文评改出来,发到学生手里,学生根本没有多少人看,这些就是我们农村初中语文教师的“难言之隐”。为了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我认为对农村初中作文评改方法进行改革是很有必要的。下面,我联系语文教学的实际情况,从“农村初中作文评改存在的问题”和“农村初中作文评改的策略”两方面谈谈我的看法。
由于教师资源分配的不合理,在农村初中任教的语文教师教学任务繁重,许多语文教师都要担任两个班的语文教学任务还要当班主任。平均每个班级有学生55人以上,且学校要求语文教师每班每学期评改作文不少于6次。照这样计算,这些担任两班语文教学的语文教师,每个学期至少要评改作文660人次,而教师评改一班学生的作文至少需要一个星期,那么,语文教师就有12周时间都埋头在辛苦的评改作文当中。再加上班主任工作,农村初中的语文教师当然也就累得疲惫不堪了。看起来真是骇人听闻呀,是不是太夸张了呢?又有谁会相信呢?我可会大胆而真实地回答:在我们农村初中作文教学中确实存在着这样的难题,我就是其中的一位语文教师,对这些问题深有感受。看起来我的年龄有48岁,其实不是这样,我只有38岁,只不过是被繁重的教学工作压得未老先衰了。
传统的作文评改方式很难激起学生的写作兴趣。学生信心十足地将自己精心构思的作文交给教师,多么希望立即知道教师对它的评价,特别想知道自己这篇作文能打多少分数。而教师评改作文至少需要一个星期,随着时间的流逝,学生的这种希望逐渐减弱甚至消失。当教师把已评改好的作文发给学生时,学生早已忘记当初写这篇作文的内容了。绝大部分学生只在乎老师给作文打的分数,不在乎老师的评语,更不在乎老师给他细改的部分了。当老师在讲台上耐心地给他们讲评作文时,他们也是听不进去的。语文教师辛辛苦苦地评改作文目的是为了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最终却没有达到这个目的,一切艰辛的付出都变成了泡影,这真是我们语文教师的悲哀啊!
在大力推行素质教育的今天,我们农村初中作文教学质量要提高就应该努力抓好作文的修改与讲评。中国著名教育改革家,著名语文特级教师魏书生老师说“指导学生写好作文是语文教学的重要任务。要学生写好作文,关键在于指导学生修改好作文,评讲好作文。好作文是在多次的修改与评讲中逐步产生出来的”。当代教育家的指点,都说明我们要学生写好作文,就应该重视作文教学的修改与评讲。
学生都认为评改是老师的事,老师让学生评改作文的方法他们难以接受。因为传统的“学生写,老师改”的作文教学方法在学生的认知思想中已经根深蒂固,认为老师是权威,老师说对就是对,老师说错就是错,老师说好就是好,老师说不好就是不好,学生哪能代替老师评改作文呢?如果大家都能自己修改作文,还要老师干什么呢?这种现象是很令人担忧的。因此,我们作为语文教师,首先要对学生进行正确的思想引导,让他们明白学生评改作文对提高自己的写作能力的好处和重要性。为此。我向学生讲述了从古至今,许多文人的名篇都是经过多次修改后才定稿的,以至于流传千古的例子。如贾岛“推敲”的典故,成了文章斟酌字句的一段佳话。王安石的著名诗句“春风又绿江南岸”中的“绿”字,就是经过多次修改后才定稿的,他先后用过“到”“过”“入”“满”四个字,最后才用“绿”字,“绿”字恰到好处,生动传神,成为脍炙人口的千古名句。经过做学生的思想工作后,学生才会乐意接受由他们评改作文的做法。
魏书生老师说“让学生真正成为了作文评改的主人,充分发挥了学生在作文教学中的主体作用。同时,语文教师的主导作用也发挥出来了”。俗话说“授以鱼,不如授以渔”,对学生进行评改作文的指导是必不可少的环节。教师操作的具体模式是“印范文—教符号—互评改—互交流—总评阅”。做好评改示范很重要,首先教师把评改范文印发给学生,要求他们反复阅读原文,仔细揣摩评改的地方,认真推敲眉批、总批。在此基础上,教师教给统一的评改符号,然后照此互相评改,并把评改意见在小组内交流、补充,最后交给老师总评。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互评改”并不是一件很容易的事,要遵守循序渐进的规律。因此,我把评改作文分三步走:第一,有无错别字,句子有无语病,标点是否规范正确;第二,中心是否明确,材料是否典型;第三,层次是否分明,内容是否具体生动。这个学期,我尝试先指导学生走好第一步。由于农村初中学生的学习条件和学习环境较差,他们的写作水平也较差。错别字多,语病多,标点错误,是农村初中学生作文的一个突出特点。其原因是老师上课为了省事,也喜欢用当地方言来教学,并美其名曰“双语教学”。在日常交往中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交流更多用的是方言,因此学生的作文中常常有很多错别字以及方言。写成错别字的如:“打扮”写成“打盼”;“口渴”写成“口喝”。写成方言的如:“有许多人来买东西”写成“有许多人来帮衬”;“吃饭”写成“食饭”;“骑自行车”写成“踩单车”;“打乒乓球”写成“打台玻”等。乱用、滥用标点符号,是农村初中学生作文的又一个突出特点。很多学生不会正确使用标点符号,不了解各种标点符号的用法,或“一逗到底”,或想什么时候加标点符号就什么时候加,不管句式、语调及句子是否完整。针对这个问题,我先让学生巩固标点符号的用法,再进行修改。经过一个学期的训练,本班学生在写作文中出现的错别字明显减少,使用方言的也减少,病句也相应减少,有部分学生能正确使用标点符号了。总之,学生在评改作文的过程中,达到互相学习,取长补短,共同提高的效果。
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深入,如何面对农村初中作文评改的课题研究非常重要,因为这个课题涉及的学生面广。引导农村初中学生评改好作文,对提高农村初中学生的写作水平有很大的帮助。以上是我对农村初中作文评改的一点见解和做法,目前还不够成熟,有待于完善,但只要我们不断总结提高,一定会有更大的收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