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振锐
(郑州大学 商学院,河南 郑州 450001)
区域协调发展理论研究
范振锐
(郑州大学 商学院,河南 郑州 450001)
我国幅员辽阔,区域间经济发展差异明显。这种区域经济的差异性增加了政府对宏观经济的管理和稳增长的难度。建立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制度和机制,减小区域间收入差距,对实现全面小康社会和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都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区域经济差异;区域协调发展;经济发展;机制
三十多年来,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程度的扩大和深化,经济发展水平整体上有很大提升,但是由于自然地理环境、经济发展政策和历史等因素影响,同时地方政府随着经济体制改革放权让利,经济发展自主权提升带来的经济增长竞赛,区域间经济发展水平差异扩大。区域经济的差异性,增加了我国宏观经济管理难度,妨碍我国宏观经济管理目标的顺利实现。比如区域间经济差异过大对实现充分就业和稳定物价等政策目标带来一定难度。如何实现区域间经济协调发展成为我国经济理论研究和宏观经济管理的热点和难点[1]。
现有对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理论研究包含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概念辨析、评价体系、内在机理机制和政府对策四个领域。区域之间的经济和社会协调发展简称区域协调发展,从概念内涵上看应该描述的是各不同区域之间的经济关系和社会联系,而不是区域内部经济增长、社会发展和自然环境资源等问题,通过区域间的优势互补和合理分工,形成符合我国实际情况的工业体系,形成有利于参与国际竞争的专业分工格局。[2]在各区域开放条件下,区域间经济联系和依赖逐渐增加,各区域之间经济增长上良性互动和正向促进,促进各区域经济持续稳定增长而且区域间差距缩小。自2008年国际经济危机以来,我国宏观经济整体逐渐步入较低速度增长的新常态时期,同时随着自然资源和劳动力要素等生产成本上升,我国东部沿海地区开始对中西部地区开展大规模产业转移,一方面促进转移区东部沿海区域的产业升级,另外一方面提高了承接区中西部经济增长速度。产业战略转移承接充分发挥不同区域自身发展经济的比较优势,促进区域间经济良性互动,协调区域经济稳定增长,逐步缩小东中西不同区域之间的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程度差距。
区域经济协调发展评价就是建立区域协调发展的模型和评价指标体系,研究代表区域经济协调程度的指数大小和变化来监测、分析和评价区域间经济协调程度。
韩兆州(2003)参考社会现代化和工业化的定义与特征,比照国内外类似评估选取的各项指标,再结合现阶段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实际情况,从经济发展水平和产业结构、科学技术进步与人口素质、社会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自然环境和资源等四个不同视角综合选取十六个指标,建立衡量区域间经济协调发展的综合评价指标体系。[3]
庄亚明等(2008)在分析现有区域协调评价文献基础上,从经济、社会、自然资源和环境等四个子系统关联性,基于增长、依附与和谐等机理,建立了包括内涵分析、强度测评、效果分析和结构测评的区域协调发展的GAH-S评价体系,并用于解释江苏区域经济中南北梯度现象,为提升我国区域协调发展水平提出政策建议。[4]
曾珍香等(2008)使用主成分分析法对京津冀区域协调发展程度进行综合评价。选择能代表京津冀协调发展特征的高频指标,由经济、社会和生态三个子系统的三十三个指标组成,建立了京津冀协调发展综合评价模型。发现京津冀二元结构明显,区域间经济发展现状差异较大,缺乏区域间良性互动机制和统一的规划和协调。
刘翔和曹裕(2011)结合环境友好型和资源节约型社会的内涵要求,同样也采用主成分分析法,使用长株潭城市群2006~2008年的经济、自然环境和社会发展数据,对长株谭城市群各子系统的相关关系进行了综合评价。发现长株潭在区域发展中参差不齐的现状,并提出具有针对性的政策建议。[5]
覃成林(2011)使用 Moran’s I系数测度区际经济联系状态,从测度区域间经济增长、经济联系和经济差异度三个角度采用平均赋权法计算区域协调发展度,用来判断区域协调现状和发展的指标。[6]
从经济发展实际情况来讲,区域间经济协调只是一个理想状态,也就是说建立综合评价体系对区域协调发展的评价只能是相对而不是绝对的。究竟处于什么样的状态才能算协调发展,只能通过区域协调发展状态的实测值和预期值之间的比较判断区域间协调发展水平。
区域协调发展是在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发展趋势下,各区域之间基于相互开放,经济往来逐渐密切,互相依赖的程度逐渐增加,区域间经济增长协调互动,进而实现区域经济的健康可持续发展。而区域协调发展本质就是要积极发挥各区域自然禀赋优势和发展特点,使得区域间达成分工合理、协调发展的区域经济一体化。同时区域协调发展必然是各区域内部的和谐性和区域间经济的共生性。区域协调发展是区域经济内部作为有机整体的经济发展的内在要求,通过区域间良性和谐竞争、分工紧密协作和优势互补,形成融洽的区域间关系,从而达到整体和总体的最佳效益,使得宏观经济、文化、社会和自然生态走上可持续发展道路。
在经济发展较低水平的时期,交通运输不便,经济自给自足,和外界交流很少发生,经济发展的重点在于区域内部生产要素的合理组织分配,此时需要先发地区以资金和技术支持的形式带动后发地区的经济增长,逐步缩小区域间差异,从而实现各区域协同发展。随着经济发展和技术进步,工业化和信息化程度加深,跨国经济组织在全球资源配置追求利益最大化,实现区域内外的生产要素合理配置,必然会促进区域间的经济交流,带动区域协调发展。
区域协调发展应该坚持以市场化为导向,区域间市场规模的扩大必然会导致产业分工深化,产业分工的深化必然进一步导致市场规模的扩张,这样才能获取生产经营的规模效益,增加区域的国际竞争力。同时各区域按照自身自然资源禀赋和发展特点选择主导产业,扬长避短,优势互补。
区域协调发展机制可以是非制度化的协商机制,也就是说对区域间协调的矛盾和问题,可采取松散的组织形式进行集体磋商。区域协调发展机制也可以采取制度化的协商机制,区域间政府组织通过集体性谈判缔结协议,形成一种比较紧密的组织制度开展区域间分工和合作。这种协调发展机制应该有从区域协调发展的目标内容到具体协调政策的实际可操作性的比较完善的体制,一般应包含区域协调发展的目标内容、主体、手段和程序。一方面利用市场经济机制,充分发挥市场在区域间资源配置的基础性作用;另外要发挥政府在区域间经济协调发展上的主要作用,比如对不良市场行为的监管、提供完善的公共服务和社会管理职能。[7]
区域协调机制中政府行为应该有明确的行为边界,推动资源和生产要素在区域间的顺利流动,不能因为保护地方利益限制外地商品在本区域的销售,不能用户籍等政策限制人力要素流动。另一方面,政府通过再分配等财政转移支付手段,加大对发展缓慢区域的财政支持,减小区域间经济发展差距。但是从区域协调的长期发展趋势来看,只有发挥市场经济充分竞争的优势,带动自然资源和生产要素的顺利流动,区域间资本投资的边际成本趋于相等,区域间经济才会均衡发展。[8]
促进区域协调发展是一个难度高、复杂的系统工程,探索区域协调发展首先从政府层面开始,寻找满足区域发展的约束和激励相容的机制,才能到达理想的效果。但是激励机制必须在现实可行的机制里来选择和衡量,而这种选择和衡量本身就是一个难题。宏观上建立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地方政府的激励机制,鼓励和激励地方政府积极自发地参与到区域协调过程中。同时制定约束制度规范地方政府在区域协调的行为。
区域协调发展必须坚持处理好公平和效率的关系。每个区域在市场经济环境下依据自身禀赋和特长选择本区域擅长的产业和行业发展本区域内经济。国家在宏观整体的规划中,既要对发展落后的区域进行政策倾斜,又要保持政策协调避免区域差异进一步扩大。改革开放初期,在中央实施沿海开放的政策激励下,东部沿海地区依靠沿海区位优势经济增长迅速,然而同时也造成东部和中部、西部和东北地区的经济增长的巨大差距。为了避免全国各地区的经济增长差距,中央又先后提出西部大开发、中原崛起和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等区域发展政策。
区域协调发展必须坚持使用市场经济手段和法律手段结合的原则,这是因为市场经济实质是法制经济,这就要求地方政府在处理区域之间事务中必须坚持有法可依和有法必依的原则,不能以行政力量随意干预市场。
我国经济发展经历了三十多年的高速发展,但是还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各区域经济发展必然存在差异性。但是伴随着我国宏观经济整体的迅速发展和宏观经济管理中区域协调机制的完善,区域经济发展差异会逐步减小,带动和促进我国实现均衡发展。
(1)提升核心区域的辐射带动能力。核心区域是在区域群中经济发展优势较大,可以作为区域群协调发展的带动者和驱动力。核心区域要发挥对待发展区域和落后区域的领头羊作用,从产业转移配套、管理技术转移和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加强区域协调联动,突出区域群的整体性和协调性。区域协调发展要充分利用核心区域的产业升级转移的机遇,落后区域要积极进行产业对接。
(2)重视人力和智力资本。区域协调发展必须充分利用人才,重视对人力资本的培育和引进。同时加强和科研院所和高等学校的产学研合作,加快科学技术的产业化商业化节奏。提供创业创新平台,建立创新创业孵化器。
(3)统筹各区域发展规划,减少经济发展规划不协调问题。对于如何加快区域经济发展,面对国际经济危机冲击和经济发展新常态,各区域从资本需求出发,建立了诸多经济发展战略规划,但是缺乏国家宏观管控,也缺乏区域间协调发展的思想内涵。很多区域在区域定位、产业发展布局和相关配套政策上存在重复建设和相互恶性竞争的倾向。
(4)建立区域群经济空间战略,形成区域协调一体化发展新局面。
[1] 赖满瑢.新时期中国区域经济发展差异与宏观经济管理分析[J].经济研究导刊,2013(24):110-111.
[2] 彭荣胜.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内涵、机制与评价研究[D].开封:河南大学,2007.
[3] 韩兆州.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统计测度研究[M].广州:暨南大学出版社,2003:159-179.
[4] 庄亚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GAH-S评价体系研究——基于江苏的数据[J].中国工业经济,2008(6):127-137.
[5] 刘翔,曹裕.两型社会视角下的区域协调发展评价研究——基于长株潭城市群的实证分析[J].科技进步与对策,2011(6):109-115.
[6] 覃成林,张华,毛超.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概念辨析、判断标准与评价方法[J].经济体制改革,2011(4):34-38.
[7] 孙海燕.区域协调发展机制构建[J].经济地理,2007(3):362-365.
[8] 董中保.环渤海区域经济协调机制和政府作用[J].特区经济,2007(2):60-61.
(责任编辑:胡先砚)
2016-09-13
范振锐(1992- ),女,河南郑州人,郑州大学商学院硕士研究生。
F127
A
2095-4824(2017)01-0116-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