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仕萍
(湖北文理学院 文学院,湖北 襄阳 441053)
疼痛的诗意
——对刘剑《清明醉卧故乡》的诗路寻迹
袁仕萍
(湖北文理学院 文学院,湖北 襄阳 441053)
70后的诗歌创作群体以强劲的势头占据新世纪的中国诗歌创作一隅。诗人刘剑近年来的诗作,大抵沿着两个路向进行创作:在赏画悟出的心境之作中,诗人是孤傲的冷寂的,有一种贵族的气质;在望乡牵出的意绪之作中,诗人是淳朴温情的,有一种平民的气息。刘剑的新作《清明 醉卧故乡》属于后者。
《清明 醉卧故乡》;刘剑;诗路寻迹
无论就年龄还是从创作实绩和已有的影响力,70后诗歌创作群体成为新世纪诗歌创作的中坚力量,已经是不争的事实。在70后的诗歌创作群体中,前辈诗人集才情与学识于一体渗入诗歌创作的传统在70后诗人这里,不仅没有断层反而有强化之势。本文要探讨的诗人刘剑,他的本职工作是高校教学研究与学术期刊的编辑,从事研究的领域是美学理论与艺术批评,诗人良好的艺术把握力和敏锐的艺术感悟力与此形成互动。诗人近年来的诗作,大抵沿着两个路向进行创作:在赏画悟出的心境之作中,诗人是孤傲的冷寂的,有一种贵族的气质;在望乡牵出的意绪之作中,诗人是淳朴温情的,有一种平民的气息。刘剑的新作《清明 醉卧故乡》属于后者。
身居都市,却总在观望故乡,都市提供给诗人以立身之地,诗人的精神归属却落在故乡的大地上。诗人在所谓文明进程的都市生活着,面对城市化进程的发展,独立思考着城市化进程中的突出现象,很多人告别土地,告别故乡,一直在告别的路上,走的决绝,没有留恋与回头,走在哪里,哪里就是故乡,这是近三十年来越来越突出的一种社会症候。故乡承载着亲情,流淌着记忆,装载着家园,包裹着山水,它象灯塔一样,是我们频频回望的一束光,它象炊烟一样,引起我们思乡的愁绪。但是这个社会,在路上的故乡,无根的故乡,异化了的故乡,却成了很多人所依赖的漂浮之物。而诗人强调,我的故乡还在故乡。总览诗人近年来的诗作所描摹的对象世界,故乡成了一座挖不完的宝藏。故乡里的村庄,村庄里的家人是诗人一直致力于倾注的对象。诗歌写人,诗歌的本质是抒情,在诗人笔下,孤独的、疼痛的母亲总是让他显得是如此无力去帮母亲消除这种疼痛。母亲最深的痛楚来源于她的亲生的小儿子。诗人的弟弟远走他乡,离开贫瘠的贵州山区,奔往山外的世界,未曾想却在一次工地事故中,失去了如此年轻的生命。这对一个母亲来说,是多么大的打击,这种打击是敲骨吸髓式的折磨。诗人所回望的故乡,这里有长眠于此的弟弟。弟弟原本是属于在层层梯田里劳动着,收获着,土地对于农民,劳动对于大地上的青年,是一种相互依存,相互形成对方价值的美的所在。大地上的青年,在层层梯田上劳作,收获着丰收的成果,远比他在城市里的一个角落做着危险的活更有意味。诗人是温情的,又是理想化的。田园劳作,历来是文人向往的精神之乡。荷锄而归,渔歌唱晚,是古代文人经常吟咏的情志,这种情志何尝不是今天的文人雅士所追寻的呢?但是这种天人合一的和谐随着社会高度快速地现代化发展而撕裂,人变成社会机器运转中的一个工具。诗人是理想化的,他的故乡是如此的富有诗意:白云在天空象花儿一样绽放,白色的房屋点点错落在山岗象帆船,就是南方常见的雨水也是富有一种律动的美。因为村庄有自己的故事,这个故事充斥着悲伤,聚集着疼痛。时光是一剂镇痛药,诗人由于具有对生命的认知,由于对弟弟身心的安放,聊以减轻一种剧烈的痛感,而母亲却一直无法从这种丧子之痛中走出,离开村庄,离开亲子之乐的院落,每年的清明,母亲疼痛的伤口再次撕开。
诗人选取中国传统文化语境中连接亲情最重要的节日——清明这个时间点,整首诗歌从这个情绪点展意驰情。一首诗歌作品,创作的源头从哪里来?是创作主体在主观世界与客观世界碰撞后擦出的火花,它的出现离不开“我”与物两个方面的因素。创作主体摆脱世俗功利,在外在世界入睡,在诗美世界中睁开诗眼。谁在外在世界的体验度最深,谁是长期积累的有心人与富有者,谁就可能获得最强烈的心灵的地震。诗歌是最富有心灵性的文学样式,这是诗歌区分其他文体最重要的内容特征。古代文论中常有发愤而作,愤通懑。懑是心满的意思。刘向《说苑》“大诗,思然后积,积然后满,满然后发”。创作主体的主观世界郁积既久,一旦与客观世界邂逅,瞬间熊熊。从心理学角度看,就是创作主体的心理结构豁然改组与更新。在客观世界中,创作主体寻找着属于自己的对象。散文一般是在时间上成点而在空间上成面。诗歌与散文恰恰相反,诗歌是在空间上成点,在心理时间上成面。诗歌寻求的往往只是单纯的简洁的点,然后在心理时间中进行心灵的舞蹈。表现性强烈的事物常常成为诗歌创作的触发器,这就不难解释为什么中国古代诗人在一年四季中偏爱秋季的秘密。诗人对故乡的观望,对家园的坚守,对亲情的守候,一直萦绕盘旋,遇到表现性很强的物候节气,一触即发,人生体验、心理积压自然借物象喷涌而出。
诗歌中的物象,是心灵的太阳重新照亮的物象;诗歌中的世界,是心灵的太阳重新照亮的世界。诗人诗中的世界是在醉卧的状态下重新体验到的故乡世界。醉卧这种状态的无主语状态,引起读者对诗歌理解的含混。燕卜荪指出含混是诗歌内在的一种美学规律。从标题这个角度,我们可以理解成为诗人的一种自我沉醉,一种创作状态中的审美情态。诗歌在尼采的《悲剧的诞生》中,日神和酒神这两个概念是尼采为解释艺术的本质而提出来的,对于人的存在而言,日神要求美和适度,酒神正是从这根基中升腾起来,释放人的自然本性。醉是人的本性的自然释放,是对生命本质力量的真实体验。醉体现了生命的自然和本能力量,是对一切禁忌、压制、界限、规范等的挑战与蔑视。尼采甚至认为,在醉的状态中,我们把自身的丰盈投射到事务上,把事物理想化,通过事物来反映自身的充实和完满的内在冲动,从而产生美感。醉不仅是一种审美的基本情绪,而且也是人生的极境,是使人得以和存在想沟通的一种本体论情绪。在中国古代哲学和古代诗学中占有非常重要地位的体验论,其审美静观的思维方式与醉有很多相通之处。审美静观和醉的对象,不是人们直接面对的,不是凭借眼耳鼻舌身等感觉器官可以直接感知的具体事务,对眼前的外在事物不知不觉,甚至忘记了自己的身躯。哲学家和诗人要把握的不是具体的物质对象,而是飘忽的、幽微的诗意。陆机的《文赋》描述创作最初阶段的心理状况时说:“其始也,其始也,皆收视反听,耽思傍讯,精骛八级,心游万仞。”宋代词人秦观的《寄老庵赋》说:“闭关却扫,收视反听,内外既进,与妙自会。”艺术家向内追索,把自己曾有的审美感受在心中复现,构想出现实中所没有的新颖的图景。诗不在观,而在观感;诗不在听,而在听感。诗人在内时空中生活,太清醒,就没有诗了。诗的梦幻色彩其实是诗与世界保持的一种最清醒最深刻的联系。从梦幻性的角度,诗是清醒的读者所认可的喜悦的梦呓,优秀的诗人是全社会所尊敬的热爱的“白日梦者”。诗是有自己独特的美妙的“无理”逻辑的,即体验逻辑、抒情逻辑。从习见逻辑中走出,进入诗的逻辑。这是诗人对常规心理结构的调整。循着诗的逻辑,诗更美、而且更真,因为“醉中语亦有醒时道不到者。”(语出刘熙载《艺概》)
诗歌创作的难度,是因为诗要有双重超出机制。创作主体在完成将外在世界中的一切化为他的主观情思后,也即主体在完成第一个超出机制——主体对审美客体的超出,而后才将主观情思化为客观的意象。创作主体化抽象为具象,化无为有,化意为象,使主体的主观情思在具象中得到净化、升华和丰富。刘熙载《艺概》说:“山之精神写不出,以烟霞写之;春之精神写不出,以草木写之。”这里的“烟霞”“草木”虽与自然界中的烟霞、草木有关,但已是经过创作主体加工的意象了。意象,就是含意之象。诗既是对外在现实的反映,又是对后者的一种突破。主体不会满足于现实的固有形态,他对外在现实染上一层意,于是外在现实变成了意象,显得生机勃勃、诗意盎然。意象消除了心物冲突,实现了虚实相涵。意象是感觉遗留的产物,它在基本特征上又与外在现实相连。似而不似,不似而似,意象就饱满了。
在新诗中,因为过于表现诗人的内心诉求,意象的组合方式很难达到古诗中的意境。在诗人的《清明 醉卧故乡》这首诗中,我们会看到抒情主人公描绘出的一个情绪流动的画卷。抒情主人公在酝酿构思好的意绪推动下,先用淡淡的笔墨在图纸上画出一行长长行进的队伍,与绘画中接下来要极力描摹的故乡形成一种反差。很多人的故乡是淡淡的灰色的基调,“我”的故乡则是亮丽的、立体的,有强烈的动感,也有肃穆的静态,尽管这种美丽画面中不时跳出一种或浓或淡的疼痛。诗人在静观其故乡的村庄、故乡的田野、故乡的亲人,读者何尝不是在观望呢?远山的层层梯田,近处的点点白墙,天空中的白云,山岗上的雨水,一方面诗人是如此钟情于故乡,另一方面,诗人在描绘这些层次感极强烈的物象时,连着使用了三个“让他看着”。“让他看着”才是我们领会诗人所要表达的意蕴。大家都熟悉的海子诗歌《面朝大海 春暖花开》,被很多不懂此诗真正意蕴的读者翻来覆去地借用。其实海子的这篇名作,并不是暖意盈然之作,而是海子一贯孤独状态中对温暖尘世的一种向往,理解这首诗歌的真正钥匙,是“从明天开始”,这五个字,写出海子极力摆脱孤独的挣扎,其实是一首很孤寂的作品。在本首诗歌中,诗人连用三个“让他看着”,表达了对亲人的极度惋惜之情,诗人强烈的手足之情溢满画面。这是一首抒情色彩很浓的诗作,而不是一副山水田园画。诗人怎样缓解这种这种痛楚呢?安放弟弟的灵魂,想象着弟弟在家乡的土地上,看着这样富有色彩与律动的美的山乡与家园。前文在讲到“醉卧”的含混性,在这里,醉卧的主语何尝不是弟弟呢?这种情感色彩的浓度在诗人借物象进行表达后,再浓墨重彩一笔,情感的力度突然加深,母亲疼痛的眼睛,情感色彩的饱满度,疼痛心灵的深度愈发加重。眼睛与清明,在现实世界中很不搭调。但是诗人经过情感的集聚与过滤,诗作中的“眼睛”是诗人体验到的眼睛,倾注了诗人对母亲因失去亲人而痛苦的精神状态的关注,所以我们在进行这首诗歌阅读的过程中,由零度情感(他人的在路上的故乡)、发酵情感(三个“让他看着”)、喷发情感(疼痛的眼睛),诗情愈来越浓。最后一行收尾,稳住情感、稀释情感,用归纳性诗句收笔,与句首总结性的起笔相互呼应,思维逻辑遵循概括——分散——概括之变动,情感逻辑遵循由淡而浓又归于淡的发展。
刘剑近年来的学术之路越走越深厚,在艺术批评方面颇有一番名气,长期的艺术批评氛围和美学理论功底,使刘剑的诗歌创作表现出一种清醒的追求诗质和诗美的特性。诗歌的本质是抒情,是生活的心灵化,诗歌创作具有强烈的双重超出机制,诗的主观性和意象性正是诗与其他文体在审美视点上的突出特征。理论的自觉和诗美的追求,必将使刘剑的诗歌创作之途与其深厚的学术之路并驾齐驱,走向深远……
附:
清明 醉卧故乡
刘 剑
许多人的故乡在路上
我的故乡还在故乡
清明回乡,看望久违的弟弟
他不慎在二十岁走失在城市
我把他接回村庄
安放在祖先身旁
让他看着梯田层层堆起笑脸
远比他堆砌别人的高楼漂亮
让他看着白云在天空绽放
看着雨水匆匆跑过山岗
让他看着母亲的村子
白墙点点,美如船帆
母亲疼痛的眼睛
总翻越不过每年的清明
村庄总有自己的故事
那是一种疼痛的诗意
(责任编辑:倪向阳)
2017-02-28
袁仕萍(1973— ),女,湖北老河口人,湖北文理学院文学院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诗学。
I207.67
A
2095-4476(2017)06-0082-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