礼仪文化的精神内涵与大学生的人格塑造

2017-03-09 04:06冒耀祺
关键词:礼仪人格内涵

冒耀祺

(南通科技职业学院,江苏 南通 226007)

礼仪文化的精神内涵与大学生的人格塑造

冒耀祺

(南通科技职业学院,江苏 南通 226007)

传承弘扬礼仪文化,重在理解传统礼仪文化的内涵;当前礼仪文化教育存在着形式主义的弊病,要克服这一弊病,必须将礼仪文化的精神内涵渗透到大学生的人格塑造中:首先要渗透到学校的教学体系中;其次要营造浓郁的礼仪氛围;再次要建立行为考核评价机制;最后要有教师的示范和引领。这样才能克服礼仪文化教育中的形式主义弊病。

礼仪文化;内涵;形式主义;渗透;人格塑造

中国传统礼仪作为一种文化现象,是凝聚不同民族和地域的一种精神和社会生活中的规范,反映出深刻的内涵,它对中华民族世代生存和发展,有着特殊的意义。因此理解传统礼仪文化的内涵,着眼于培养、完善个体的健全人格,使之渗透到大学生的人格塑造中,从而使传统礼仪文化在青年一代中得到传承和弘扬,才能真正实现礼仪文化教育之终极目标。

1 正确理解礼仪文化的精神内涵

目前,在高等院校进行礼仪文化教育的重要性虽然已逐渐被人们所认识,但必须看到在实施的过程中,礼仪文化教育却存在重形式轻内涵的不良倾向。不少学校礼仪文化的教育更多的注重于礼仪理论知识的传授,使礼仪文化的教育只停留在表面层次,学生在践行礼仪文化时不是发自内心的行为。礼的精神价值几乎被物质价值所取代, “礼尚往来”越来越商品化,功利化。大学生知礼、行礼的意识逐渐淡化。即使学校开设有礼仪课程,但教学目标散乱,过于强调实用性,缺少对内涵的把握。这使大学生将自己的注意力较多地集中于 “仪”的学习上。由于忽略了礼仪文化蕴含其中的人文精神教育,而导致受教育者对礼仪文化的接受和掌握,只有 “仪”,而没有“神”,两者之间的脱节,造成了形式主义的不良倾向。如果这种不良倾向得不到纠正和克服,不仅优秀的传统礼仪文化的内涵得不到传承,礼仪文化教育也将流于形式,大学生的人格塑造也会被扭曲。

这种不良倾向实质上依然是对礼仪文化的内涵,尤其是中国传统优秀礼仪文化蕴涵的人文精神对年轻一代人格素养的形成具有潜移默化的影响缺乏正确的理解。

中国传统礼的范畴,讲的是处世之道以及治国之道,不仅指个人的伦理道德修养,行为准则规范等礼俗、礼仪、礼节等;还涉及到国家政治、经济、文化、军事等一切典章制度。由于传统礼仪强调 “国无礼则不正”,所以对国民要“道之以德,齐之以礼”。[1]

礼也是当今社会人们的行为规范,制约着人们的不良行为。一个成熟的人必定是注重礼仪的。礼仪中最基本的原则是尊重的原则,这也是最重要的原则。 “恭敬之心,礼也”。孟子对礼的解释是 “自卑而尊人”,这就要求把自己看得很淡,而把别人看得很重要。自己先表示对他人的尊敬,才会得到他人的敬重,从而体会到礼仪的重要性。人的尊严是在深刻认识礼的重要性、践行礼仪规范的过程中获得的。人的 “尊严”是人格的脊梁,只有人格尊严的觉醒,才能使人更自觉地显现人性,如此, “才能把现存社会的伦理规范和道德转化为能持久发挥作用的内在机制”[2]。

礼仪规范虽不具强制性,但它能唤醒人的良心,从内心进行自我约束。因此它是提升个人修养的必由之路。人真正的责任感往往出自道德自律。礼仪通过仪式的约束,使人不能随心所欲,而是有着明晰的规范可以遵守。礼仪文化中的内容一旦被人们所认同,有关的行为规范就会被人们普遍接受。礼仪文化通过庄重和丰富的表现形式以及潜移默化的熏陶使人们能找到自己灵魂深处美好的东西,从而实现自我的超越和完善。这是人实现理想人格的最高境界,也是传统礼仪文化实现理想人格的重要途径。人的存在方式实际是通过礼的存在而表现的,通常通过言行举止和实践行动来表现内心深处的思想及自身存在的价值,表达的最好方式便是礼仪道德。我国古人要求人际礼仪的哲学是 “温、良、恭、让。”所以,“一个彬彬有礼温文尔雅的君子形象往往代表着这个人的思想内涵、道德品质和人格魅力。”[3]社会的文明,不仅要靠人的修身养性,还需要靠传统的礼仪熏陶。礼仪通过规范人们的外在言行举止,引导人们明礼行礼,不断提升道德意识,形成美好的品行并以 “礼”的具体方式展现出来,实现内外兼修。

礼仪在很大程度上综合地体现在一个人的气质、风度和魅力上。不过,平常留给人们印象更多的却往往是言谈举止、仪态仪表这些外在素质的东西。因此,礼仪的内涵通常通过外在形象及形式的美展现出来。由于礼仪文化确实能够激发人们对美的追求,会使人精神美好,心地纯洁,信念端正,进而在潜移默化中影响到人的思维方式、行为方式,达到人格的不断完善。这才是礼仪的魅力所在。《礼记·伦礼·少仪》中有 “言语之美,穆穆皇皇”的说法,即说明了对言语美的礼节的重视。由此可见,在人们的交往中出现重“仪”轻 “礼”现象是有着深远渊源的。

正因为如此,人们对 “仪”愈加重视。在礼仪文化的传播中,甚至逐渐达到了形式重于一切的地步,使得形式成为一切。当然,对 “仪”的重视是非常必要的,形式上的恭敬是必须要表现出来的。但如果过分重视外在的 “仪”,而忽视核心的 “礼”的根本内涵,就偏向了。从古至今,由于形式主义不知不觉地成为了中国礼仪文化的一种思维传统, “由此,也铸就了中国礼仪文化的灵魂——形式主义”[4]。这种形式主义现象,仍是当今社会礼仪文化传播的一大弊病,成为学校礼仪文化教育中重形式轻内涵的重要原因。

2 礼仪文化的内涵必须渗透到大学生人格塑造中

当前我们必须对礼仪文化教育中重形式轻内涵的的弊病加以纠正和克服。如何做呢?笔者认为重要的一条途径就是将优秀传统礼仪文化的内涵切实渗透到对大学生的人格塑造中去。

2.1 渗透到学校教学体系中

(1)礼仪文化教育首先要很好地发挥课堂教学主渠道的作用。为此,要针对大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科学合理地设置礼仪文化课程内容。优秀的礼仪文化课程能使大学生人格得到很好的塑造,根据不同专业对礼仪的需求程度开设专业必修课程及选修课程。尤其要从传统礼仪文化中汲取 “仁者爱人” “有礼者敬人” “礼尚往来”等优秀合理的内核,把传统礼仪教学与现代礼仪教学相结合。使学生真正做到知书达 “礼”,以“礼”服人。让 “礼仪教育”不再仅仅是灌输文化知识和外在行为训练,而是以人为中心,重在意识的培养和人格的塑造。

(2)创新教学方法。要从传统教学方法中解放出来,根据大学生的需要和兴趣,对礼仪文化重点介绍精华的内核知识;礼仪行为实训需贴近学生生活及未来工作需要,遴选学生必须掌握之礼仪知识,创设特定情境,使大学生在身临其境中充分体会礼仪规范,自觉规范礼仪行为。同时将理论教学与课堂互动讨论密切结合,如此则既能系统传授礼仪文化相关知识与内涵,同时又能提高大学生的礼仪素质和修养。另外,积极组织大学生广泛参加各种社会实践活动,促进他们的礼仪认知深化及礼仪行为的自觉;支持开展各种礼仪宣传活动,鼓励礼仪志愿者走进校园周边社区,争做礼仪文化传播者;充分利用各种线上和线下渠道,传播礼仪文化,激发学生践行礼仪的积极性和热情;鼓励学校社团组织开展多样化的礼仪活动,既让参与者感受到强烈的礼仪氛围,又能领悟传统文化之魅力。同时整合全社会优秀教育资源,开展丰富多彩的以礼仪为主题的活动,为大学生的礼仪实践提供广阔的实践平台,从而有效地提高礼仪文化教育的效率。

2.2 营造礼仪氛围

礼仪文化内涵要渗透到大学生的人格塑造中,在校园文化建设中必须将礼仪文化作为重要组成部分进行建设,在校内营造出浓郁的礼仪氛围,引导大学生逐渐形成与应有的礼仪认知一致的礼仪情感,使他们得到启发,在潜移默化中,自觉培养道德情操和文明习惯。

通过开学典礼、毕业典礼、动员大会等具有校园特色的礼仪仪式的熏陶,有效提升大学生的情感认同,从而激发情感共鸣;同时,对大学生积极创立的礼仪社团给予支持,鼓励他们举办各种有意义、有趣味性的礼仪活动,激发他们学习礼仪文化的兴趣和热情。利用网络、校内广播及电视播放礼仪讲座,让大学生在课余感受礼仪规范蕴含的文化内涵;在校报刊登名人修身处世的轶事趣闻,让大家在轻松的氛围中体会礼仪文化内涵;利用校园网络优势,制作礼仪宣传网页,宣扬传统礼仪文化和各种礼仪规范,供同学们浏览;尽可能将礼仪素养的培养教育与文学艺术审美教育相结合,让学生接触健康向上、格调高雅的文学艺术作品,通过观赏电影名片、阅读经典文学作品、诗歌朗诵、排演礼仪节目等,营造浓厚礼仪文化氛围,使礼仪文化的内涵潜移默化地渗透到大学生的人格塑造中。

2.3 行为考核评价

礼仪文化教育还要有行为考核评价机制。这是预防形式主义的有效措施。把大学生礼仪行为的养成贯穿于校园生活的全过程,体现于日常行为的各方面。日常行为习惯既是大学生基本文明、基本道德水平的体现,也是高校加强对学生基本文明,基本道德教育之手段。要把礼仪文化教育作为大学生德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制定高等院校日常礼仪规范,同时加强监督和反馈,使学生做到知行合一。

首先需要制定明确的大学生礼仪规范。通过明确的大学生礼仪规范制度,使大学生对礼仪规范制度的产生认同感和信任感,使之在实际运用中取得实效。其次是将礼仪行为规范纳入到大学生日常行为操守评比中,并使之成为平常综合表现评奖评优的重要参考依据。这样既能对大学生日常礼仪规范进行有效评价,同时也能起到提升大学生自身礼仪修养的良好效果。最后是把大学生礼仪行为管理的相关规定落实到校园生活中,敦促并监督大学生的礼仪行为。制定切实可行的礼仪规范,让大学生在校园生活中有章可循,为大学生良好的礼仪习惯养成奠定基础。然而,礼仪规范制度只有真正落实到实处才能起到培育大学生礼仪素养的作用。因此,高等院校对校园不文明行为应加强监督和劝导,让管理制度能真正起到激励和约束作用,使大学生逐渐养成良好的礼仪习惯,不断修正自身的不良行为。

对礼仪课程的教学水平要进行考核和评价,重点并不是考核大学生对礼仪知识的掌握程度,而是考查大学生在实际生活中所表现出来的礼仪素质和修养,对其人格塑造影响的程度。对礼仪文化知识内容的考核,重点则在于检验大学生对礼仪文化内涵的理解以及对礼仪原则、礼仪规范的掌握;对礼仪技能和礼仪规范的考核重在对其践行礼仪规范的考察,一方面同学们相互之间对彼此的日常礼仪行为进行随机的考察评价,以在一定程度上保证评价的真实性、可靠性。这样也能调动起学生的主动参与性;另一方面对他们参加的各种情景化、体验式的社会实践活动进行考察,评价他们的礼仪认知、价值观念和践行规范,作为检验礼仪教育效率的重要依据。

2.4 教师导引和示范

大学生的人格塑造是一个多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大学生对礼仪文化内涵的理解和吸收,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的导引和示范。乌申斯基认为: “教师个人的范例,对青年人的心灵是任何东西都不可能代替的最有用的阳光。”[5]教师的言行所表现出来的修养对大学生而言具有直接而鲜明的教育意义。教师的礼仪素养直接影响着礼仪教学的效果。因此,要通过提升教师的礼仪素养才能充分发挥课堂主渠道对大学生礼仪修养的提升作用。高等院校需要高度重视礼仪教师的培养,采取多种手段提高教师的整体礼仪素养。教师应利用自身优势充分发挥示范作用,以自身良好的修养和品行教育学生、影响大学生,使之注重提升自身修养和素质。教师礼仪需要以教师职业道德为基础,对自身言行严加规范。教师只有把言教和身教有机结合起来,以内外俱佳的形象于无声处将礼仪文化的内涵传递给学生,才能使他们体会出其中的文化精神,激发起他们对博大精深的礼仪传统文化的学习热情和归属感,逐渐外化为礼仪习惯,从而做到 “诚于中而行于外,慧于心而秀于言”,注重道德品质和礼仪形式有机结合,成为人格健全的新人。

总之,学校应从传承中国传统优秀文化,塑造人格全面的大学生的根本目标出发,将礼仪文化教育与正确的价值观教育相结合,坚持标本兼治,把礼仪文化的内涵切实渗透到学生礼仪学习、养成以及人格塑造的整个过程中,即贯穿于学生大学生活的全过程,体现于日常思维与行为的各方面,培养大学生之健康情感和道德意识以及善于进行自我约束的能力,不断完善人格和注重全面发展,才能克服礼仪文化教育的形式主义弊病。

[1]丛领.论礼仪文化的内涵及其作用 [J].文学界 (理论版),2012 (11) :453-455.

[2]丁珊.礼仪文化与人格塑造 [J].渭南师范学院学报,2006(6) :45-47.

[3]于丽萍,周向军.论中国优秀传统礼仪文化的当代价值[J] .学术交流, 2015 (10) :215-218.

[4]周楠.礼仪文化的生命流动——传播 [J].佳木斯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2014(2) :176-178.

[5][苏]杰普莉茨卡婭编讲;华东师范大学教育系教育史教研组翻译室译.教育史讲义 [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58:1-500.

Spiritual Connotations of Etiquette Culture and Character Building of College Students

MAO Yao-qi

It is emphatically to understand the connotations of traditional etiquette culture to carry on and forward etiquette culture.Currently,education of etiquette culture has drawbacks of formalism and in order to overcome those drawbacks,we need to infiltrate the spiritual connotations of etiquette culture into character building of college students.First,it should be integrated into the teaching system;second,we need to create a strong etiquette atmosphere;third,we need to put in place a system for evaluation;finally,there should be demonstration and guidance on the part of teachers.Only in this way can we put teaching of etiquette culture onto the right track.

etiquette culture,connotation,formalism,infiltration,character building

G641;G122

A

1008-3812(2017)06-055-04

2017-11-04

冒耀祺 (1984— )女,江苏如东人,文学硕士,讲师。研究方向:文学与礼仪文化。

猜你喜欢
礼仪人格内涵
共产党人的人格力量
活出精致内涵
理解本质,丰富内涵
远去的平凡背影,光辉的伟大人格
挖掘习题的内涵
筷子礼仪
论君子人格的养成
要准确理解“终身追责”的丰富内涵
礼仪篇(下)
漫画之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