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婷婷
(黎明职业大学外语外贸与旅游学院,福建泉州362000)
新媒体环境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创新研究
陈婷婷
(黎明职业大学外语外贸与旅游学院,福建泉州362000)
当前高校运用新媒体创新开展思政政治教育工作进行了一些探索和尝试,取得一定的成效,但也存在部分教育主体运用新媒体开展思政工作自觉性不强、教育模式较为落伍等问题,认真分析产生问题的原因,提出创新新媒体环境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队伍建设,加强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构建学校、家庭、学生相结合的立体思政教育模式等策略。
新媒体;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创新
新媒体指的是通过广泛运用数字技术,实现由所有人面向所有人交互地传播信息的新兴媒体[1]。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新媒体在促进经济高速发展的同时,给人们的学习、生活、工作带来了巨大的变化。作为一种与传统媒体完全不一样的传播手段,新媒体具有开放性、互动性、隐蔽性等特征,使人们生活于虚拟与现实中,这种方式也影响大学生的思想与行为,对高校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造成了较大的影响。如何在新媒体快速发展的环境中创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显得尤为重要。
1.1 从教育主体看:部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运用新媒体开展工作的自觉性不强
目前,新媒体已然成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不得不面对的环境,但部分高校无论是专职的思想政治教育辅导员还是兼职的班主任,在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实践工作中自觉运用新媒体技术的不多,重视程度不够。主要体现为:第一,部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运用新技术的能力不高,不懂得充分发挥新媒体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作用;第二,目前部分高校关于思想政治教育的专项网站较少,一般以高校学生工作部或团委的网站代替执行思想政治教育的功能,且这些网站以宣传报道校内的学生事务性工作为主,无法吸引大学生的眼球。
造成部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运用新媒体开展工作的意识没有跟上新媒体发展步伐的主要原因在于,部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队伍建设不到位。第一,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学历高、觉悟高,多数经过层层筛选,但有的信息化水平低,不能很好运用新媒体开展工作;第二,缺乏一支新媒体舆论引导队伍。受新媒体纷繁复杂环境的影响,其传播内容呈现好坏共存、多元等特征,唯有做好引导,才能使其沿着正面的方向发展。因此,组建一支新媒体舆论引导队伍,是当前新媒体环境下高校思政工作的一大挑战。
1.2 从教育对象看:新媒体环境容易对大学生思想形成、心理健康与人格塑造产生负面影响
第一,新媒体的交往不受空间、时间的限制,给大家带来便利、共享信息的同时,也出现了部分低俗信息影响大学生良好思想的形成,导致其思想紊乱的现象;第二,隐蔽性、虚拟性是当前新媒体与传统媒体的一大不同之处,无法进行面对面的沟通与交流,部分大学生长期使用新媒体,较少参与到现实生活的交往中,会使其社会交往能力下降,进而出现人际情感淡漠、责任意识不强、道德观念薄弱等现象;第三,新媒体环境中自由度较高、虚拟性强,大学生在其中可以自由释放自己,看似完全可以不受现实生活中社会规范的束缚,主观的自我与客观的自我易出现不统一,产生人格分裂。
新媒体环境之所以会对大学生的思想、心理健康、人格塑造等产生消极作用,主要原因有两点:第一,大学生基本都是20岁左右居多,这一阶段呈现出阅历少、较冲动、充满激情、“三观”尚处于不稳定等特征。而新媒体环境下形成丰富多样的文化,渗透到大学生学习、生活、工作各方面,会影响其成长;第二,新媒体本身管理机制的不健全,进而出现新媒体空间传播内容泛滥、信息繁杂、传播行为变异等令人担忧的状况,使大学生的网络空间无法得到真正的净化。
1.3 从教育模式看:新媒体环境下部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模式较为落伍
从当前形式看,新媒体环境下部分高校思政教育模式较为落伍,主要体现为:第一,新媒体环境下部分高校思政工作的教育合力不明显。所谓教育合力是指在一定的时间内和一定的条件下,实施综合教育所产生的综合作用[2]。高校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运用开展寒暑假社会实践活动、邀请企业人士入校讲座、家访等形式,让学校、家庭、社会共同参与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加强教育的有效性。而在新媒体环境下,学生来自于不同的家庭,其运用新媒体技术的情况存在差异;第二,新媒体环境下部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与形式较为单一。相较于传统的思政教育方式,新媒体需要在内容与形式上有所创新来吸引学生的参与,结合当前部分高校使用新媒体的情况来说,很少会考虑不同新媒体的特点、学生的使用习惯,将趣味性与教育性充分结合起来。
针对以上问题进行分析,主要原因有:第一,部分高校没有较好的将社会和家庭、学生引入到新媒体环境下的思想政治教育中,发挥其桥梁作用;第二,部分高校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方法、途径跟新媒体的使用特点不契合。因此,部分大学生在开放、多元的新媒体环境中,辨别是非能力、选择能力、自律情况较弱。
2.1 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指导,创新新媒体环境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队伍建设的途径
高校唯有坚持以社会核心价值体系为指导,确保新媒体环境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队伍在实践工作中立场坚定、矢志不渝地朝着正面的方向,引导大学生树立健康积极的三观,进而确保高校思政工作的最终目的和效果的实现。[3]因此,建立一支觉悟高、综合能力强,同时充分掌握新媒体功能、性质与与特征,懂得运用新媒体作为思政教育的利器,教育大学生趋利避害的队伍,要做好以下两点:
1)健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队伍的管理机制。一方面重视培养思想政治教育队伍人员媒介素质能力。通过制定完善的、系统化、层次化的符合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队伍人员特点的培训体系,逐步提高其新媒体技术的使用能力。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坚持新媒体环境下理论与实践研究的原则,坚持集中培训与日常学习的原则,探索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新途径、新方法,进而形成一支政治素质高、熟练运用新媒体技术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另一方面配套完整的评价体制。加强管理,设立科学、严谨的考核制度,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运用新媒体创新开展工作的情况作为一项重要考核内容。
2)高校组建一支新媒体舆论引导队伍。舆论引导工作是一项政策性很强同时挑战性很强的工作。一方面注重日常舆论引导队伍人员的培养,其职责主要包括高校内各部门网站的维护与更新,信息资源的整合、发布与存档等内容;另一方面加强突发性事件舆论引导队伍的培养,这部分人区别于常规性舆论引导队伍人员,他们处于舆论领袖的地位,高校应积极主动地引导他们开展正能量、健康的报道或评论,培养他们的责任感,担负起舆论引导的责任。
2.2 不断优化新媒体环境基础上,加强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提升其对媒介信息的鉴别、选择和运用能力
1)加强高校校园网络管理,优化校内新媒体环境。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需要根据新媒体的传播规律,合理布局、科学规划,确保其朝着正面积极的方向发展。一方面建立规范的相关制度,同时加强高校新媒体的环境监督与管理,第一时间掌控新媒体信息的内容;另一方面引导大学生文明使用新媒体,培养文明上网的良好行为习惯。通过举办丰富多彩的教育实践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形成遵纪守法的良好品质;通过举办专题讲座,宣传有关新媒体的法律知识,引导学生自觉遵守新媒体管理规范;通过“内省”的方法,强化大学生自律意识的培养;通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体系的教育与引导,提高大学生辨别新媒体信息的真假,进而做出合理正确的选择;通过引导学生主动净化新媒体环境,带动身边的人一起远离不健康信息。
2)加强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所谓的媒介素养教育指的是培养大学生了解媒介的知识及使用技巧,学会如何判断媒介信息价值的同时,能够有效地利用媒介发展自己[4]。一方面将有关大学生媒介素养的课程纳入高校教育教学体系汇总。结合大学生每一阶段的特点,将媒介素养课程分计划地融入到大学每一阶段的课程教育中;开展媒介素养专题讲座。通过邀请专家、学者等与大学生进行面对面交流,帮助学生更好地认识与使用新媒体。另一方面加强大学生使用媒介的自我教育能力。高校要搭建各种平台,引导大学生加入到新媒体使用的队伍中来,调动其主观能动性,在实践中提高新媒体的使用技术,在使用中学习媒介素养的理论知识。
2.3 创新新媒体环境下大学生思政教育的内容、方法,构建学校、家庭、学生相结合立体思政教育模式
1)加强新媒体环境下大学生思政教育的内容、方式方法。一方面与时俱进,不断更新与新媒体环境相适宜的思政教育内容。结合时下的热点话题,融入传统思政教育的内容中,运用新媒体广为传播,提高学生的关注度;结合当下学生广为运用的网络语言,融入到新媒体思政教育的内容中,用大学生最熟悉的语言来进行引导教育,提高运用新媒体开展思政教育的有效性;结合学生乐于接受的图文并茂内容,将思政教育内容化为直观、简易的具象,进一步强化思政内容的教育性。另一方面在加强网络思政教育的同时,拓宽思政教育渠道,运用手机媒体创新高校思政教育。通过自主性思政教育、参与式思政教育、主体间性思政教育、嵌入式思政教育等多种方式相结合的形式,创建手机APP平台、群发短信功能、手机报等契合大学生使用新媒体习惯的方法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2)构建新媒体环境下学校、家庭、学生三位一体的思想政治教育模式。首先,确保高校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主阵地,充分运用多媒体、超媒体技术,使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更加丰富。将新媒体与思想政治教育进行融合,充分运用新媒体技术的特点,打破时间、空间的局限,确保思想政治教育渗透到大学生的方方面面。其次,搭建平台,引导家庭教育加入到新媒体环境下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队伍中来。加强新媒体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机结合,才能顺应新时代学生的学习与生活特点[5],充分利用新媒体便捷、开放、共享、新颖、交互、平等、虚拟等特征[6],在新媒体思政教育中增进师生间的互动,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创造性,引导大学生勇于承担责任,使之成为思想政治教育学习、选择的主人。
[1]张朱博.新媒体环境下大学校园文化建设面临的机遇、挑战与对策[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1):125-130.
[2]郑永廷.思想政治教育方法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10.
[3]夏建辉,王平.高职思想政治教学中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研究[J].湖南邮电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4(4):56-58.
[4]徐春玲.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现状的调查与思考[J].新闻界,2013(7):55-59.
[5]王湘云.试论新媒体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机结合[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4(19):70-72.
[6]宋明江,杨正强,胡守敏.基于新媒体环境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创新思考[J].广西社会科学,2016(8):213-216.
Research on innovation of college ideological education work in the new media’s environment
CHENTing-ting
(School ofForeign Languages,Foreign Trade and Tourism,LimingVocational University,Quanzhou, Fujian,China 362000)
Currently,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trytouse the newmedia toinnovate the ideological education work and have got some achievements,but still,there are problems such as weak consciousness and out-dated education mode.After careful analysis of the reasons of the problems,this paper puts forward some strategies:innovating the ideological team construction,strengthening college students’media literacyeducation and constructingthree-dimensional ideological education pattern ofthe combination ofcollege,family and student.
newmedia;ideological education work;innovation
10.3969/j.issn.2095-7661.2017.01.022】
G641
A
2095-7661(2017)01-0070-03
2016-11-24
陈婷婷(1982-),女,福建泉州人,黎明职业大学外语外贸与旅游学院(泉州)讲师,本科,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