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兴兵
(四川外国语大学,重庆 400031)
后现代哲学视野中的语言主观性研究*
刘兴兵
(四川外国语大学,重庆 400031)
当前人文学科研究已经步入后现代主义大潮。作为后现代主义第三期的重要组成部分,王寅主动融入和开拓这一潮流,创造性地提出体验人本观、现实—认知—语言的认知语言学核心原则和SOS理解模型。我们总结语言主观性的特性,发现它具备后现代特性,适合在后现代主义视野中给予审视和研究。根据后现代主义思潮的主要特性以及王寅对后现代哲学的理论贡献,我们提出后现代主义视野中语言主观性研究的未来趋势:语言主观性研究将走向前台与主流;将从认知角度聚焦其无处不在的特性;将走向互动性、对话性和主体间性;将在借鉴体验哲学、体验人本观和最新认知语言学理论的基础上整合现有理论,取长补短。
后现代哲学;语言主观性;特性;研究走向
主观性(subjectivity)是语言的一个根本特征(Benveniste 1971:224)。“语言深深地带有表达主观性的印记;人们甚至可以这么问,如果语言不是如此构成,它是否还能够继续运转,并称为语言?”(同上:225) “主观性指语言的一种特性,即在话语中多多少少总是含有说者‘自我’的表现成分。也就是说,说者在说出一段话的同时表明自己对这段话的立场、态度和感情,从而在话语中留下自我的印记。”(Lyons 1977:739)
王寅提出,当代哲学已经进入第四次转向:后现代主义(post-modernism)。有学者疾呼,“语言研究的后现代化迫在眉睫”,语言研究应该融入后现代的人文大潮,走向前沿和开拓前沿(王寅 2009a,2012a, 2012b, 2013,2014a), 语言主观性研究当然也不例外。本文将基于后现代哲学的最新思潮和特点,特别是中国学者的贡献,探讨后现代哲学视野中语言主观性的新特点,指出其未来的研究方向。
后现代主义“不仅通过揭示世界的复杂性、事物的不确定性,而强有力地挑战现代占主导地位的‘划一思维’或‘同一性’思维,而且倡导一种欣赏历险的、开放多元的思维方式”(王治河 2006:333)。我们综合王寅(2012a,2012b:20)的观点,认为后现代主义的特点主要有:反传统、超基础、去中心、非理性、后人道、多元化、不确定、悲观性、破坏性和建设性等。
王寅(2012a,2012b,2013,2014a)将后现代主义视为“哲学的第四转向”,将其分为3期:第一期为从海德格尔、伽达默尔的人本哲学到法兰克福的批判学派,主要特征为“人本性、批判性”。第二期包含11 位法国后现代哲学家,主要特征为“反传统、超基础、去中心、非理性、后人道、多元化”;还包括其他国家(如奥地利、美国、意大利)的学者,主要特征为“破坏性、解构性”。第三期为建设性后现代,以美国学者为主,也包括中国学者,主要特征为“建设性、体验性”。
王寅(2012a,b)提出的体验人本观、现实—认知—语言的认知语言学核心原则和SOS理解模式也是后现代哲学第三期的重要观点,是中国学界对于后现代哲学的重要贡献,对于后现代哲学视野下的语言主观性研究有很大的启示。下面简要介绍这3个观点。
2.1 体验人本观
王寅(2012b,2014b: 592-594)依据体验哲学等理论提出体验人本观。“体验人本观”认为在人类的思维、认知、概念乃至语言中既有“客观”,也有“主观”。说其具有“客观性”,是因为人类的语言和知识主要来自“感知体验”,即常说的“实践出真知”;说其具有“主观性”,是因为人类的语言和知识也需要“认知加工”,即常说的“人的因素第一”。 “体验人本观”中的“体验”二字强调人类的身体经验性,“人本”二字突出人的主观认知性,为解释人类的思维、概念、推理和语言提供一个全新的解释方案和研究方向。体验人本观强调的“感知体验”和“人本加工”两大认知方式,是人类语言和知识的两大来源。这两者互为依存,相辅相成。(王寅 2012b:20)
2.2 现实—认知—语言
传统指称论的意义观直接将语符与世界联系起来,认为二者要么具有规约性,要么具有理据性,是客观主义哲学观的产物。Frege有所突破,在二者之间增加意义(sense),Ogden和Richards(1923)将这一思想总结为语义三角,但这里意义指客观事物在头脑中的镜像性反映,因而仍旧未能摆脱客观主义的泥潭。
王寅(2009b:34)根据Lakoff和Johnson体验哲学的主要观点,对语义三角进行革命性修正:首先将处于三角顶点的客观性、镜像性的意义换成主客兼具的体认性(cognition),主要表示“互动体验”和“认知加工”两项内容,其中既有对外部世界的客观认识,也体现出人的主观能动性。然后将体认性下拉到底线,以彻底阻断语言符号与外部世界之间的直接联系。这样,语言符号就只能是“唯人参之”的结果,语言只能是“人化的语言”,是人对客观外界进行互动体验和认知加工的结果。现实—认知—语言成为认知语言学的核心原则。人及其主观性是认知的内容之一,语言的主观性是对人自身及其主观性的反映,也是人对客观外界进行互动体验和认知加工的结果。
2.3 SOS理解模式
王寅(2009a:88,2014b:533-556)反思“单向运思、主客互动、主主互动”的理解模式,提出“SOS理解模式”。首先,这一模式将双向模式修改为3项模式, 认为在认识和理解过程中不仅是主体和客体这两个要素,还涉及“多重互动”:(1)主客互动,指人们与客观外界的相互作用;(2)主主互动,指交际过程中双方之间的相互作用和理解;(3)人语互动,指语言交际时必然要包括人与文本、语音、文字等之间的互动;(4)客语互动,指文本与客观外界在人作用下的互动;(5)语语互动,指人在跨语言理解时,须考虑源语言和目标语之间的互动。这样,人们在理解和翻译过程中主要涉及5重互动关系,既有主客互动,又有主主互动,及它们与语言的互动,更重要的是几者的有机整合。其次,这一理解模式强调主客主的体验性:两个主体之间共同面对一个(基本)相同的客观世界,正是由于不同主体对相同世界的体验才形成部分共通的认知;交际双方的个体先通过与客观外界的互动性体验,基于其上必能形成一定的共识,这就是人类能够互相理解的认知基础。在此基础上,SOS理解模式就可保证人们在语言交际过程中较好地相互理解,满足人类交际和理解的需要。
对照上述后现代主义思潮的特点,我们发现语言的主观性具备后现代的特性,特别适合从后现代主义的视野给予审视和研究。下面浅析语言主观性的几个主要后现代特性。
3.1 间接性与隐性
主观态度除用直接的态度词汇表示外,更多由间接、隐性的方式暗示出来。Martin和White(2005:67)总结英语中词汇层面的间接方式,总称为婉言(invoke),又细分为激引(provoke)和引致(invite),引致再分为标记(flag)和暗言(afford)。除词汇层面外,学者们发现,间接表达主观性的语言资源还包括衔接手段、信息结构、句子结构(如一些that结构、有标记的句子结构、嵌套结构和否定结构)、词序、话语结构、话语源、时态、情景和文化语境等。
3.2 复杂性、多层次性与不确定性
语言主观性是极其复杂的语言现象,首先,它包含不同的参数,如合意性、确定性、可预料性(expectedness/obviousness)、关联性或重要性等(Thompson, Hunston 2000:22)。其次,一个表示主观性的语句可(同时)实现不同的功能:表达作者或说者的观点,传达个人或社团的价值体系;建立和维持作者与读者之间、说者与听者之间的关系;组织文本或话语,即组篇功能(Thompson, Hunston 2000:6-13,2006:307-8)。另外,还涉及多个相关因素:评价者、被评价对象、评价类型、评价维度、评价标准和评价证据等。而且,其复杂性还体现在认知状态、赋值和关联性的区分以及断言(averral)与借言(attribution)的区别,借言的多出处性与多层级性、自动层面(autonomous plane)与互动层面(interactive plane)的差异等方面(Hunston 2000:183)。
由于语境的复杂性和不确定性,特别是由于借言的多出处性和多层级性,具体语言形式的主观意义往往难以确定。
3.3 无处不在特性
由于语言主观性具有间接性、隐性、复杂性和不确定性,而且在具体语篇中带有累积性(cumulative)和韵律特性(prosodic)(Martin, White 2005),表达主观性的语言资源形式和类别特别众多,因而,在具体语篇的主观性分析中,很容易发现所有语句都或多或少地表明主观态度,就不存在不表明主观态度、完全客观的语句。这样,一些学者就认为,无法明确地界定主观性研究的对象。很多学者认为这是语言主观性研究的难解之题,也是他们诟病语言主观性研究的科学性和可行性的一个原因。
3.4 互动性与主体间性
具体语篇中的主观性是互动和交际中的主观性,不仅仅是说/作者个人主观态度的表达;说/作者在表达主观态度时必然会将听/读者的主客观因素考虑在内,必然会尝试影响后者的观点和态度。另外,说/作者表达立场的词句来源于或者会关涉到之前的话语,无论这些话语是当前互动中的前一话语,还是在语言发展历史或社团话语意义上更遥远的过往话语(Du Bois 2007:140)。因而,形成立场的过程本质上就带有互动性和主体间性。
4.1 语言主观性研究将走向前台与主流
“总体来说,西方学者为构筑形而上学知识体系,追求绝对真理,喜好在人类精神家园周边构筑起一道‘非人’屏障,使得人本思想或隐或现。因此,在20世纪前的西方思想体系中人常处于‘隐’的位置,有时稍微露一下‘脸’,又被种种理由排除在外,终使人文研究常陷于灾难性渊蔽之中。”(王寅 2012b:17-18)语言研究也不例外,语言中对人的主观性的研究长期被置于后台与主流之外,“20世纪的大部分语义理论都预设客观主义的意义观”(Langacker 1990:5)。
20世纪五、六十年代,日常语言学派(又称语用学派)出场,提倡“回归生活世界”,注重“生活形式”,研究“日常语言”,开始关注生活中的人如何运用和理解语言。欧陆哲学家与后现代哲学家则大力强调人本精神在哲学中的地位。后现代哲学家要么过分张扬人的因素,提出“激进人本观”,使得人们的认识成为空中楼阁,失去经验基础,背离唯物论的立场;要么主张彻底消解人本主义,甚至喊出“人已死亡”的口号,从而出现“后人道主义的悲观人本观”。王寅(2012b)基于体验哲学建构体验人本观,认为人类的知识和理解是互动体验和认知加工的结果,反拨语言哲学中逻实论者忽视人因素的倾向,也反思后现代哲学中的两种过激立场,既批判“过分张扬人因素”的激进人本观,也纠正完全消解人本性的“后人道主义者的悲观人本观”。
从上面的体验人本观可以看出,后现代哲学家已经认识到,人处于哲学和知识的中心地位。而根据现实—认知—语言的核心原则,语言反映人类的认知(包括人的主观态度),并且通过认知(包括人的主观态度)反映客观世界;语言在人类活动中最能表达人性特点,可从中透视出人本精神(王寅 2012b:20)。体验人本观倡导人的中心地位以及人的主观态度与语言的关系,因此对语言主观性的研究必然走向语言研究的前台和中心,成为显学;“身为命题伴侣的主观内容,尤其是说话人因素,已经并且理应成为研究的重点”(李洪儒 2001:37-38)。20世纪八、九十年代以来层出不穷的有关语言主观性的理论,如Martin等的评估理论、Hunston的3分法、Halliday的情态研究、Traugott的语法化视角、Langacker的认知参照点视角、Du Bois的立场三角和Bednarek的评价维度框架等,都证明这一点。李洪儒(2006,2007)近年来对于句子中说话人形象以及命题主观态度的研究也是很好的尝试。
4.2 从认知角度聚焦其无处不在特性
根据现实—认知—语言这一原则,语言反映人的认知(包括人的主观态度),而且“在人类活动中最能表达人性特点”(王寅 2012b:20),因而语言是反映人及其主观态度的最好方式,语言必然充斥着人的因素(包括其主观态度);语言中人的主观性是必然的、绝对的、无处不在的,不存在完全不带有主观性印记的语句。有些具体语句没有明显的主观性,只是因为没有用显性的语言形式表达出来,或是主观性的程度较低。因而,语言主观性是语言的根本要素;人的主观性在语言中无处不在,正是语言的根本属性。因而,没有必要、也不可能区分表达主观性的语句和不表达主观性的语句,普遍存在的主观态度正是语言主观性研究的对象。
然而,如何研究这样一个无处不在、难以驾驭的语言现象,如何对其进行进一步的形式化、范畴化确实是亟待解决的问题,因而这将是语言主观性研究的一个焦点。
先前各个流派的研究侧重于语言主观性的特点、分类、功能、意义、语法构建、语言形式识别和实践应用等,但没有从更高的、后现代哲学的视野审视语言主观性无处不在这一特性的根本成因,即现实—认知(包括人的主观态度)—语言这一认知语言学的核心问题。因而,对于语言主观性无处不在特性的研究应该借鉴认知语言学的最新方法和观点,探讨主观性语言形式、现象和意义背后的认知机制及其产生和理解机制。Langacker(1990, 1993)借用认知参照点理论已经做出很好的尝试;他把语言主观性解释为:语句把说者作为参照点,但句中没有语言形式表示说者自己,而是将其当成观察或识解主体的一部分,置于“舞台”之外。Verhagen(2005:8-10)采用Langacker的识解结构图(construal configuration)分析否定构式、补语构式(complementation construction)的主句和让步连词各自表示的识解关系(Verhagen 2005:28-216),认为它们都表示一定的主观性;这证明Langacker的理论具有较大的解释力。
另外,隐喻同样是无处不在的语言现象;隐喻也是主观性的产物,反映的并不是客观现实。我们应该借鉴认知语言学对于隐喻的研究方法,使用识解等认知语言学方法去探究无处不在的语言主观性。Langacker,Talmy,Croft,Cruse 和 Lee提出4种识解理论,Langacker 认为“识解”主要包括详略度、辖域、背景、视角和突显5个方面的内容,广为学界接受。从某种意义上讲,语言主观性就是说/作者对自我的识解。因而,我们可以借鉴识解概念,进一步探索语言主观性的本质。
4.3 走向互动性、对话性和主体间性
使用中的语言必然是交际、互动中的语言。根据SOS理解模式,交际存在多重互动,主客主的互动具有体验性:基本的交际过程由两个主体和一个客体构成,是两个主体之间面对同一个客体时的互动。表示主观态度的话语一方面体现主观性,是交际一方的主体对于客体的主观评价,同时预设另一主体对于同一客体的某种主观态度;另一方面,也是交际双方对于同一客体的主观态度的协商和互动。Verhagen甚至认为,交换信息不是语言使用的主要功能,语言使用的第一功能是主体间性的,即协调自己与他人的认知状态(cognitive states),管控、评估、影响对方的思想、态度、甚至短期行为(Verhagen 2005:9-10)。因而,对于语言主观性的研究必然会更加重视其互动性、对话性和主体间性特征。
我们从语言主观性理论的发展脉络也能看出这一趋势。最初Benveniste(1971:223-230)、Lyons(1977:787-849)、Ochs和Schieffelin(1989)、Halliday(1994:88-92)等只是讨论主观性意义的分类以及表达主观性意义的语言资源。从Martin(2000)开始,研究语言主观性的学者们开始重视言语互动中的语言主观性和语言主观性的互动性。例如,Martin(2000)、Martin和White(2005:92-133)除分析篇章中主观态度的分布、累积与发展外,在评价系统(共包括3个子系统)中专门提出一个介入子系统(engagement),用以表示态度的来源以及话语中各种立场、声音的互动。Du Bois(2007)将对话性和主体间性引入主观立场(stance)的研究,构建立场三角(stance triangle),认为一个表示立场的行为除是两个主体对同一客体的主观评价,是他们参照这个客体对自己的定位(positioning)外,更是两个主体之间的“结盟”(alignment),即调整二者之间的立场和关系。Verhagen(2005:8-10)认为,语言使用的第一功能是协调主体(说/作者与听/读者)间的认知状态。
4.4 呼唤新的语言主观性理论和研究路径
20世纪80年代末以来,研究语言主观性的学者提出一系列的语言主观性理论,但理论构建在近几年进入沉寂期。在后现代视野中,语言主观性的理论建设应该把握两个主要方向:一是要借鉴体验哲学、体验人本观和最新的认知语言学理论。体验哲学主要体现于心智的体验性、认知的无意识性和思维的隐喻性这3条原则,为认知语言学奠定哲学理论基础;体验人本观认为人类的语言和知识是感知体验和认知加工的共同结果,为解释人类的思维、概念、推理和语言提供一个全新的解释方案和研究方向;认知语言学扎根于体验哲学和体验人本观,体现后现代人本哲学的主要精神,反映当前世界人文研究的基本取向,还提出意象图式、认知模型、概念整合、互动建构论、识解多元化、语义模糊性、语言差异性、隐喻认知论和新创性结构等分析语言的新方法,将语言学研究带入后现代的大潮和前沿。语言主观性的研究应积极借鉴这些最新的哲学和语言学理论,进而构建自己的理论。Verhagen(2005)基于识解模型和语言交际的认知互动性的研究是有益的探索。二是在以上理论指引下,学者们应对现有的语言主观性理论进行整合、优化和系统化。Martin等的评估理论主要关注词汇层面上的评价性意义,但在互动性方面只讨论过多声性;Hunston的3分法仅仅讨论同一个评价行为的3个步骤或功能,对评价意义的分类和互动性的关注不足;Halliday仅对情态意义进行系统的分类;Du Bois的立场三角明确主客主之间的关系,提出立场的主体间性的框架,但没有深入探讨其中的3个成分——“评价、定位、协调”的具体内容。可以看出,这些理论存在互补性,有可能构建一个更具解释力和全面性的理论框架。
另外,在具体分析对象上,以往的研究多集中在书面语言,如文学作品、新闻语篇和学术语篇等,主观性的话语分析研究应该更多地关注边缘话语,如医患话语等机构话语,以评价为主要目的的话语(如上级对下级的评价、老师对学生的评价、推荐信、网购评语、网络新闻后的读者评论和讣告等)、多模态语篇非口头语和身势语。在具体分析方法上,可借鉴多模态的分析方法,将语言、声音和身势语结合起来。
当代哲学已经完成第四次转向:后现代主义。当前人文学科研究已经步入后现代主义大潮。作为后现代主义第三期的重要组成部分,王寅等中国学者主动融入和开拓这一潮流,创造性地提出体验人本观、现实—认知—语言的认知语言学核心原则和SOS理解模型。我们总结语言主观性的特性,发现它特别具备后现代特性,特别适合从后现代主义视野给予审视和研究。根据后现代主义思潮的主要特性,特别是王寅对后现代哲学的理论贡献,我们总结后现代主义视野下语言主观性研究的未来趋势。
当前,西方英美分析哲学虽已式微,但它一直是“语言研究的营养钵”(钱冠连 2009:8),中国学者仍可吸取西语哲的营养,在汉语语境中“老树生新枝”,实现西语哲的本土化,为当代哲学的后现代转向做贡献。目前,这部分中国学者已经形成独特的后语哲研究范式:吸取西语哲的老营养,挖掘新问题,以汉语词语分析为入口,出口落脚在存在、对象、世界与人的思想等哲学问题上;并且提出(中国)后语哲的4原则(钱冠连 2015:V)。这一系列学者以钱冠连、王寅和李洪儒等为代表,成立学会,举办一系列学术活动,出版大量论著,基本走出一条西语哲在中国的发展之路,初步形成中国后语言哲学派,为后现代第三期和世界学术大潮的第二次哲学启蒙带来新鲜的空气和动力。当然,语言学研究也能反过来推进哲学的发展。个别学者完全否定中国后语哲存在的可能性和价值,不主张语言学者学习和研究哲学,否认哲学与语言学之间“互为摇篮”的关系,这是不符合历史和现实的。
在后现代视野下审视语言的主观性研究终将“达到世界一束或者人的思想”(钱冠连 2008:9)。主观性也属西语哲的经典问题,因而在这新的、后现代主义的土壤中灌溉这株老树,它也会节外生出“新枝”,“成为语言学与语言研究新课题的源头”(同上:7-8)。
李洪儒. 从逻辑、哲学角度看句义理论的发展[J]. 外语学刊, 2001(1).
李洪儒. 意见命题意向谓词与客体命题的类型[J]. 外语学刊, 2006(5).
李洪儒. 意见命题意向谓词与命题的搭配[J]. 外语学刊, 2007(4).
钱冠连. 西语哲在外语界的传播与未来的发展[J]. 外语学刊, 2008(2).
钱冠连. 西方语言哲学是语言研究的营养钵[J]. 外语学刊, 2009(4).
钱冠连. 后语言哲学之路[M]. 上海: 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2015.
王 寅. 主客主多重互动理解[J]. 哲学动态, 2009a(10).
王 寅. 从后现代哲学的人本观看语言象似性[J]. 外语学刊, 2009b(6).
王 寅. 哲学的第四转向——后现代主义[J]. 外国语文, 2012a(2).
王 寅. 后现代哲学视野下的语言学前沿[J]. 外国语文, 2012b(6).
王 寅. 后现代哲学视野中的认知语言学[J]. 外语学刊, 2013(5).
王 寅. 国际学术大视野下的语言文学学科建设[R]. 四川外国语大学发展战略研讨会发言提纲, 2014a.
王 寅. 语言哲学研究:21世纪中国后语言哲学沉思录[M]. 北京: 北京大学出版社, 2014b.
王治河. 后现代哲学思潮研究[M]. 北京: 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6.
Benveniste, E.ProblemsinGeneralLinguistics[M]. Miami: University of Miami Press, 1971.
Du Bois, J. Stance Triangle[A]. In: Englebretson, R.(Ed.),Stance-takinginDiscourse:Subjectivity,Evaluation,Interaction[C]. Amsterdam: John Benjamins, 2007.
Halliday, M.A.K.AnIntroductiontoFunctionalGrammar[M]. London: Arnold, 1994.
Hunston, S. Evaluation and the Planes of Discourse: Status and Value in Persuasive Texts[A]. In: Hunston, S., Thompson, G.(Eds.),EvaluationinText:AuthorialStanceandtheConstructionofDiscourse[C].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2000.
Langacker, R.W. Subjectification[J].CognitiveLinguistics, 1990(1).
Langacker, R.W. Reference Point Construction[J].CognitiveLinguistics, 1993(4).
Lyons, J.Semantics[M].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77.
Martin, J. R. Beyond Exchange: Appraisal Systems in English[A]. In: Hunston, S., Thompson, G.(Eds.),EvaluationinText:AuthorialStanceandtheConstructionofDiscourse[C].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2000.
Martin, J.R., White, P.TheLanguageofEvaluation:AppraisalinEnglish[M]. London: Palgrave Macmillan, 2005.
Ochs, E., Schieffelin, B. Language Has a Heart[J].Text, 1989(9).
Ogden, C., Richards, I.A.TheMeaningofMeaning[M]. London: Routledge & Kegan Paul, 1923.
Thompson, G., Hunston, S. Evaluation: An Introduction[A]. In: Hunston, S., Thompson, G.(Eds.),Eva-luationinText:AuthorialStanceandtheConstructionofDiscourse[C].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2000.
Thompson, G., Hunston, S. Evaluation in Text[A]. In: Brown, K., Anderson, A., Bauer, L., Margie, B., Hirst, G., Miller, J.(Eds.),EncyclopediaofLanguageandLinguistics[C]. Oxford: Elsevier Ltd., 2006.
Traugott, E.C. On the Rise of Epistemic Meanings in English: An Example of Subjectification in Semantic Change[J].Language, 1989(1).
Traugott, E.C. Subjectification in Grammaticalization[A]. In: Stein, D., Wright, S.(Eds.),SubjectivityandSubjecti-visation[C].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95.
Trautgott, E.C., Konig, E. The Semantics-Pragmatics of Grammaticalization Revisited[A]. In: Traugottt, E.C., Heine, B.(Eds.),ApproachestoGrammaticalization[C]. Amsterdam: John Benjamins Publishing Company, 1991.
Verhagen, A.ConstructionsofIntersubjectivity:Discourse,SyntaxandCognition[M].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2005.
定稿日期:2016-12-09 【责任编辑谢 群】
APost-modernistApproachtoSubjectivityinLanguage:FeaturesandNewDirections
Liu Xing-bing
(Sichuan International Studies University, Chongqing 400031, China)
post-modernist philosophy; subjectivity in language; features; new directions
*本文系教育部人文社科基金项目“医患会话中的评价性语言:一项基于中国医患门诊会话语料库的研究”(13YJC740059)和四川外国语大学科研项目“对话句法的理论批判与发展”(sisu 201505)的阶段性成果。
B089
A
1000-0100(2017)02-0007-6
10.16263/j.cnki.23-1071/h.2017.02.002
Researches in humanities and social sciences have currently merged into the tide of post-modernism. Wang Yin has actively promoted this trend and made ample theoretical contributions such as embodied humanism, the principle of reality-cognition-language, and the SOS Model, which belong to the third phase of post-modernism. This paper reviews the features of subjectivity in language, and finds that they mirror the main properties of post-modernism and therefore are especially amenable to study from a post-modernist perspective. In view of the features of post-modernism and Wang Yin’s theories, the paper boldly suggests the possible new directions for future researches in subjectivity in language. It will march continuously to the foreground and mainstream, focus on the ubiquity of subjectivity in language from a cognitive perspective, become more interactive, dialogic and intersubjective, and integrate the major theories on subjectivity in language based on embodied philosophy, embodied humanism and new cognitive linguistic theori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