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杨铈
【摘要】 以MR測量统计为基础的弱覆盖可全面客观的反映当前目标区域的覆盖状态,进而补充ATU等DT测试装置在测试过程中存在的部分盲点与无法整日检测的缺陷。本文简要分析了形成MR弱覆盖的主要原因及其解决方式,并提出日常功率保障、LTE小区带宽调节两种保障方式,以期解决弱覆盖存在的问题,提高区域通讯服务质量。
【关键词】 MR弱覆盖 保障方法 优化
移动通信网络质量是否优秀取决于无线覆盖质量的优劣。对无线网络的优化,第一步便是对覆盖的优化,这也是极为关键的步骤。若LTE网络覆盖弱,人们的通讯业势必受到影响。为此,可通过MR技术测定哪些区域为弱覆盖区域,为设计院提供意见,以便其优化工作更具针对性。
一、弱覆盖形成原因及基本解决方式
1、区域深度覆盖相对较差。若是由该原因引起MR若覆盖现象,建议通过提高功率,强化区域内高层建筑物对打,或是针对路灯杆补盲等措施进行解决。以区域内路灯杆为例,若在路灯上方覆盖有高层建筑物,设备安设于路边灯杆,则道路当中也有可能存在少量覆盖,为避免道路受到影响,建议除了应用异频组网外,不再添加针对道路宏站的双向邻区。
2、测量站之间的距离过大。各测量站之间距离过大也是引起MR弱覆盖的主要原因,由于距离过远,测量范围中难免存在漏洞,导致该区域出现弱覆盖现象。建议设计网络结构补给点站点予以解决。即建立小型基站、路灯站或是室分外打等项目,以便消除因为测量站间隔距离过大而引起的弱覆盖现象。该方法多适用于站点协调较为困难或是所需时间过长的区域。
3、天面尚存在优化空间。针对LTE天面进行优化时发现,大量4G天面并非位于最高的平台,这也是导致4G小区覆盖能力减弱的主要原因。如部分基站在建造时,建议选择将LTE天面安设于第二层的平台当中,却未将其放置于第一层平台当中,且第一层平台依旧存留有抱杆尚未使用,针对该现象,建议直接对天面进行修改。
二、弱覆盖小区参数保障方案
1、LTE小区带宽调整方式。LTE网络内设立的基站,其发射功率最终均平均分配于各个子载波上。换言之,便是子载波平分了基站形成的发射功率。由此可知,系统带宽必然对各个子载波所分得的发射功率形成影响,随着带宽的增加,各个子载波所分得功率便随之减小。若处于特殊的环境当中,如弱覆盖区域,建议利用对带宽进行调节,达到强化区域RS信号功率的目的。通过该方式,可有效强化目标区域覆盖效果,适宜推广。
2、日常功率保障。设计院应定期对目标区域的功率实施检测以及核算,避免出现由于区域功率产生移动而出现弱覆盖的问题。以某区域为例,该区域4G网络LTE标准信号功率值时15dB,其余信号功率根据过覆盖或是用户投诉等实际需求进行了相应的更改。据调查显示,同当前功率设定相比,不低于3dB的功率残留量高达95%,证明该区域4G网络RRU功率尚存在大量可提升的空间,可按照如下方式提升其质量:第一,暂时不对高速基站进行任何处理。第二,建议对TDS共模基站进行调节,重点观察功率的平均分配,避免RRU总功率超出标准。第三,根据市区当中的实际情况添加基站数量,从而达到强化失去区域网络覆盖的目的。
3、通过一体化微站强化城中村深度覆盖。建议采用如下方式强化深度覆盖:第一,见缝插针,可将设备安设于3-5层的楼顶位置,利用小抱杆或者挂外墙安装,合理控制下倾角,以此强化目标区域深度覆盖。第二,借助视频监控杆。视频监控杆位置约处于4m至6m之间,将视频监控安设于视频监控杆之上,可加强建筑物低层以及道路的信号。
4、微RRU的应用。所谓微RUU,指仅仅含有射频单元,必须连接于BBU才能令基站功能得以实现的基站,无法同核心网之间相连,该技术施工相对简单,配置灵活,控制也更为便捷,在实际工作中的应用颇为频繁。针对同一个位置需要兼顾道路和楼层覆盖,需要覆盖多个方向的,建议使用微RRU予以解决,既满足不同的覆盖需求,也节省投资。此外,针对建筑物为高层居民小区,且房屋之间的间距在200m以上的情况,建议应用宏蜂窝RRU拉远予以解决。不仅如此,针对室分馈线布放时出现物业谈点困难的建筑物,建议应用多个毫瓦级小型RRU联合BBU、网线以及HUB的方式予以覆盖,进而降低馈线以及电源线的敷设完成后所形成的视觉冲击。
三、结束语
通过MR测量统计技术,可了解当前区域的覆盖状况,确认弱覆盖区域所处位置,为设计院未来的工作提供了方向,使其可有针对性地对LTE网路进行优化,确保可以消除所有弱覆盖区域,为用户提供更为优质的通讯服务。
参 考 文 献
[1] 黄友亮.基于MR的LTE网络结构优化分析应用[J].广东通信技术,2016,01:46-50+79.
[2] 李昶,华志超,刘猛.基于MR大数据的LTE网络结构评估方法[J].电信工程技术与标准化,2015,11:17-21.
[3] 刘泽彬. 浅析LTE小区带宽调整在解决MR弱覆盖应用探索[J]. 科技展望, 2016, 26(21).
[4] 朱奎晓. MR弱覆盖小区分析及保障方案[J]. 无线互联科技, 2015(20):1-3.
[5] 熊玮. LTE弱覆盖问题分析与优化[J]. 信息通信, 2015(2):190-191.